书城短篇经历生活
27248000000067

第67章 孝顺,正成为社会的奢侈品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这不是一种诗意的口号,而是一种落地的行动。它并非“孝顺”两字能轻易囊括,更需能力、认知和诚意的共同抵达。

作者|?刘娜

来源|?闲时花开(ID:xsha369)

?

父母年迈,但都健在;

他们相依为命,互相照顾;

他们和你在一座城市,相距不过一碗饭的距离;

他们在马路这边的小区,你在马路那边的高楼……

如是,人到中年的你,就可以放心了?

你错了。

近日,芜湖鹰都花苑小区内,一对老夫妻双双死亡多日后,才被闻到异味的邻居发现。

生前,这对老夫妻养育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有着体面而有尊严的职业:

老爷子是重点中学的老师,患有老年痴呆症;

老太太是小学教师,身体不太好。

平日里,老两口相互照顾。他们的长子,就住在马路对面的小区里。

警方勘测的结果指向:数日前,老太太突发疾病倒在客厅身亡。而老先生因痴呆无人照料,不幸离世。

即便,他们生前桃李满天下,膝下有三个孩子。但面对衰老和死亡,过往的辉煌和尊严,都变得不值一提。

原来,这世上最远的距离,是仅隔一条马路父母也难见到子女;这世上还有一种悲剧,是马路这边的父母双双死亡多日,马路那边的子女还蒙在鼓里。

?

?

养儿防老,膝下承欢,儿孙满堂……

这样的天伦之乐,正成为现代社会的奢侈品。

社会变革带来的家庭结构的调整,生存压力倒逼的中年危机的焦灼,正让老龄化中国哀伤不断,悲剧不止。

“我于昨晚去世,走时心如止水”。

这是2017年12月,南京一小区内81岁独居老人去世两个多月后被发现时,留在家中遗书上的一句话。

这位生前育有儿女的老太太,7年前独自一人搬到离世的小区里。

垂老暮年,疾病缠身,预感到将离开的她,在中秋节当晚写下这封遗书。

她预想,死亡的第二天就会有人到来。她不知,死亡两个多月后才被发现。

而发现者,不是她生养的子女,而是离她最近的邻居。

儿女数个,生前无人问及;

遗书落尘,死后无人阅及。

为人父母,最大的悲凉,不过是,生儿育女,勤劳责己,不添麻烦,最终,却活成了一座被人遗忘的孤岛。

?

?

这人间最妥帖的尊严,体现在生命的起点与终点。

我们大哭一声来到世上,被珍爱,被接纳,被安放。

此后余生,哪怕动荡不安,最初的爱也会犹如苗之芽、树之根,让我们在慈悲中变得坚韧。

记得,作家戈舟在《我在这世上太孤独——空巢老人调查》一文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对老夫妇是省城电子研究所的研究员,家境优渥良好,两个儿子优秀:一个毕业于北大,一个毕业于人大。

两个儿子定居北京后,努力打拼,成家生子,都买了150平米的房子。

功德圆满的老夫妇,身体好时也曾结伴出行,周游世界。

但当疾病突然来访,老头儿住进医院治疗,老太太累倒后被邻居发现才捡回一条命。

此后,衰老和病患终日相伴,脸面和尊严荡然不存。

儿子们除了请假回来照顾几天,很快就迫于工作和生计压力,杀回北京。病床上的老两口,只能相互打气,彼此搀扶。

出院后,儿子们谁也不主动提出“到我家来住”。内心骄傲的老夫妇,也不愿过度打扰孩子们的正常生活和私人空间。

他们花钱雇佣保姆,接二连三雇佣了好几个,发现职业精神匮乏的服务行业,很多保姆根本配不上那动辄大几千的工资。

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最终让他们选择了养老院,并最后一次立下夫妻之约:如果一个人先走,另一个人一定想尽办法紧随其后。

这是相濡以沫的老夫妻,能给彼此留下的最后一点尊严。

当血脉关系淡薄,雇佣状况堪忧,人际交往狭窄,被拽进生活边缘和衰老深渊的老人,只能用这种苍凉的方式,挽留住最后的体面。

有知识有文化有子女者,尚且如此。无学问无身份无子女者,只会更难。

?

?

如果,你在网上输入关键词“独居老人”和“去世多天”,你会发现下面链接有成百上千条。

仅仅7月和8月,独居老人去世多日被发现的新闻,就有十余条。

《2017年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显示:

身患疾病的老人,占全国老人总数的1/3,高达5600万人;

90%的空巢老人,最害怕的问题是:孤独;

50%的老人感觉家庭关系尚且融洽;

仅有9.2%的老人对子女感到满意。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这不是一种诗意的口号,而是一种落地的行动。

它并非“孝顺”两字能轻易囊括,更需能力、认知和诚意的共同抵达。

1、父母虽生数个孩子,但你依然是他们的唯一。

越来越多的悲剧证明,并非孩子越多父母越有保障。有一种悲剧恰恰源自“我不去看爸妈,不还有你们吗”的侥幸心理。

当父母老去,不管兄弟姊妹几个人,都该有“我要负责”的意识。

有时候,你一个及时的电话或探访,就能避免老人的一场意外。

2、父母不会拿“孝顺”怪你,但你不能心安理得地放任自己。

“不是孩子不孝顺,主要是太忙了,我也不想给他们添麻烦。”这是天下父母的口头禅。

父母年迈的人,多是人到中年累成狗,面临事业上、身体上、精神上和人际关系上的种种无力感。

再苦再累,不能弄丢了父母,那是你人生的来路。

3、父母养你十八年,只盼能换回你十八个月。

不管是富有还是贫贱,父母养我们长大成人,即便无法给我们提供捷径和资源,也尽最大努力给了我们,他们所能给的最好的。

从他们生病到老去,往往是一瞬间。在他们最需要时,请给予足够的耐心和陪伴。

转眼之间,他们可能就不会再给你尽孝的机会。

4、你记事簿第一条的位置,应该留给父母。

多少人的手机记事簿里,写着工作的要事、孩子的愿望、家庭的开支、领导的指示,但鲜有人记着父母的需求。

从今天起,在你手机记事簿里,写下每一天或两天给父母打电话的提醒,写下每一个月或两个月回去看父母的行程,写下父母最需要的物品和药品……

你的举手之劳,就是他们的晚年依靠。

?

?

人生实苦。

你苦苦跋涉,抵达远方,终将懂得,普天之下,唯有父母情长。

岁月易逝。

你人到中年,疲惫不堪,不该忘了,孤独之畔,惟愿亲人造访。

共勉。

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和最平凡的,知足是人生在世最大的幸福。书友们,你们多久和父母联系一次呢?这个中秋你们和父母一起过吗?

孝顺,孝要有道,顺需有度。

精选留言

写留言

20

婷婷走走?

更多的现实是:90平米的三室两厅一厨一卫,夫妻二人(独生子女),一个或者两个孩子。你是让公公婆婆来住还是岳父岳母住?我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孝顺的,只是中间人有多难。在这个现实的生活环境,我们的孝顺很多都只能常回家看看,勤打电话,请服务人员。。。父母是这样,我们自己老了以后也是这样。隔着千山万水,也许隔着半个地球……

19

作者

是的,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孝顺的,只是生活在为难这些人。

16

没心没肺,活得不累?

那种父母死了好多天没发现的我是真的理解不了。我跟我姐约定,每个星期都会去看看我父母。平时没事也经常打电话,忙确实是忙。但不是理由。你工作在忙,打个电话的时间总有吧?实在不行,在家里装个监控。用旧手机就能改造。关心父母,其实有心就做得到。只是有些人无心了而已。

8

作者

给父母家里装个监控的法子不错。

16

陈勉君?

说真的,养老机构政府应该关注一下了。

6

作者

这个问题需要大家一起关注,认真对待。

15

中草药?

孝顺,正成为社会绑架家庭的道德表

9

寄夜者?

上来广州几天了,刚刚稳定下来,看完这篇文章,立马给奶奶打电话

6

作者

看来奶奶在书友的心里位置很高呢。愿奶奶健康长寿。

8

蜜蜂叫?

几年前老妈住院手术合共三次,医药费哗哗如流水,根本没钱请人照顾,老爹已去世,跟妹妹轮流请假护理几个月,白天工作晚上驻医院,差点累瘫;两年前摔断脊椎,卧床四个月,两姊妹又忙成陀螺。不敢想像只得一个孩子的人家遇上这种情况得愁成啥样。我们姊妹已嫁作人妇,母亲大人独居,所以最怕打电话没人听,正常一天或两天打次电话问候,每周至少回去一次或两次,就这样老妈还心常不安,担心婆家不高兴,想想就心酸。孝顺,真奢侈。

7

天明?

真的是件奢侈的事情。本人80后,母亲查出肺癌骨转移三个月了,骨折,生活不能自理,间隔住院两个月了,花费30w+,床前伺候三个月,期间无任何收入,全靠前10年的收入支撑,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头……我相信大部分人心里是想孝顺的,无奈压力巨大……同时提醒各位读者一定给父母上个商业险,有时候是有用的。

2

作者

是的,大部分人心里是想孝顺的,无奈压力巨大……考虑给自己和父母买份保险,也是有用的。

5

lmj.?

这篇文章讲寂寞的老年生活没错。拿孝这个来说事儿那就过点过份了。我不清楚别人是否可以看到我下面的留言。我们所谓的孝顺,养儿防老,本质是利益上的交换。这种所谓的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美德一直在荼毒着我们,而我们浑然不知。拿奢侈品来形容孝顺,潜沟通不就是利益的置换?我从不认为我的父母亲对我的养育之恩是可以用几个电话,多少钱,多少陪伴就能够报答的。不这么做了就是我不孝了?怕是更多的来自于别人的议论。有一句更有意思的话:虽然他们都是我的至亲,但是也只是我爸妈。孝,论心不论事儿。孝顺父母不在于你做了什么,而是你心里是否真正的对他们的恩情感恩。如若父母拿不孝的枷锁来要求你做什么。那么你得好好考虑一下了。愚孝会让你拖入地狱。

3

明天你好?

尽孝要趁早

4

作者

是的呢。“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这不是一种诗意的口号,而是一种落地的行动。

4

库云物联张清旭?

我今年刚毕业,专业是电脑方面的。家里是农村的,回家就难找到工作的那种。常说,子欲养而亲不待,常说,父母在,不远游。可是我不去工作,以后谁来赡养父母。有多少人是不想陪在父母身边,安安稳稳陪着父母生活的。有多少人又吃的惯外面的味道,有多少人不是挤在一个狭窄的房间里等待着明天的。都说常回家看看,都说尽孝心。可现在的我们,经不起父母的我们不去工作挣钱,等父母年纪再长一些,各种病症都会显露出来,说着的小毛病,我们却拿不起药,开不起刀。这些难道不是应该要预见到的吗?我们学校出来工作,父母已将近半百,父母就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宽裕。如果不能陪在父母身边是不孝,如果父母生病吃不起药是不孝,那我们还有多少哭可走?我只想安安静静的,努力的去挣钱,为不确定的明天去努力,我在乎钱,只是不想因为钱失去我所在乎的东西。

背影后的深思?

3

作者

多多陪伴父母呢,这个中秋就是好机会。

2

淡淡的幸福?

原来固定隔三天给父母打一个电话,到现在基本隔一天就会视频一次,视频没人接肯定会打个电话。即使不能守在父母身边,也让父母知道我很好,更多的是我要知道父母安好??

2

小贤鱼?

虽然不能被道德绑架,但仍然要将责任和义务落实。现在的老人大多是上世纪30和40年代,子女大多是60和70后,我们现在是80和90后,再过去二三十年,等到60和70后老了,我们8090后中年且是独生子女,计划生育国策留下的421家庭结构问题会更加凸显,所以建议年轻的家里没矿的你多挣钱养至少两个孩子,不必从20多岁就谋求一份稳定的养老工作,养老不是国家的任务,是子女的责任。

2

诡?

当今就是:物质生活发展的太快了,精神层面确有些匮乏

2

A??万芳?

多少在朋友圈大喊的孝子,却从未放下过手里的工作或游戏去看看父母,虽然现在的大部分父母都会玩微信,但是你的朋友圈有时候还仅限三天!

作者

so,有时间还是需要多和家里人联系呢。

三水不复返?

如今,孝已被遗忘,未来又是什么样?我不敢想…

2

作者

首先从自己做起,关心父母。

唐时聪?

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吗??????

2

作者

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孝顺的。只是养儿防老,膝下承欢,儿孙满堂……越来越难

2

亨利?

南无阿弥陀佛!

1

远~风?

人人都是向往生,忌讳死,但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愿天下父母都能安享晚年,共享天伦!

1

作者

这也是小阅和其他书友的愿景呢。

1

ALAS......?

我接受不了离开家里好久,在我的思想里如果结婚了我会选择和双方父母都生活在一起

1

作者

每个人的心里都时时刻刻想着家,不管我们身处何方。

1

Lucy?

非常感谢作者的文章,这个社会的人们,需要正能量,需要鞭策。现在社会压力大,不应该成为不赡养父母亲的理由。扪心自问:父母亲养育我们时,是闲闲闲无事的状态吗?答案是,不,他们因为用心爱,用力爱,不推诿。是子女们没时间吗?答案是,不,他们只是没有时间想到父母亲。是子女们没有钱吗?答案是,不,是他们可以花给自己及他想花的人或事上,父母亲那里可以有N多个不花钱、不出钱的理由。很多时候,子女把自己最大的责任担当忘记了,那就是首先要感恩父母亲,反哺父母亲,做到不论什么时候,都能扪心无愧的面对父母亲给的这身皮囊。不论社会怎样发展,人的德行都是最重要的。愿做子女的我们,都能让父母亲,老人们,感受到儿时他们给予我们那般疼爱,那份宠溺,让他们能因为这份爱,这份暖,有尊严、有底气的走完一生。如此,作为子女的我们可以腰杆挺直的面对自己的世界。请孝顺,请趁早。

1

磨叽磨叽不是罪?

我姐虽然嫁人了,但是经常隔一段时间打电话,发微信。我哥在杭州,一年都不怎么发信息给我阿姨!我只想说一般男生可能会忙于事业,女生一定会永远记得自己的家人,所以生孩子一定要生女儿,爸妈的小棉袄!哈哈

1

G桑?

绝大数都是孝顺的,现如今的生活为难着所有人,也有为老不尊,倚老卖老的。让人不值得尊敬,碰瓷的老年人等等!只能说都是这个现实为难着所有人

1

九?

风吹树枝动,亲在子不养……我理解人到中年,来自社会,家庭,事业,心理以及精神上的巨大压力,也明白生存跟经济所带来的无奈。但是,我只想问一句:人性,你怎么了?

1

宝路?

社会的发展,竞争的压力。尤其一些独生子女的重负!这就需要社会养老机构的完善,国家政策的倾斜!

1

菩萨保佑?

孩子,想多了!这都是命!半点不由人。你可以不信。

1

三一?

南无阿弥陀佛!

1

像风一般的女子?

确实,真的孝是不用说的,

1

雯雯?

啥时候画比心的小阅阅

爱心??(京恒泰)?

我们不会因为老时的无人照顾,而不照顾小小的儿女!他们去世时依然是爱他们的儿女的

许媛-13414311963?

我想要小阅的画,做我的生日礼物

子夜歌清孤鸿影?

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丢失,孝道是最稀缺的一个。

A王御史?

所以,每当我给奶奶打电话后没人接,我就特慌,然后给爸给妈都打一遍确认

A王御史?

所以,结婚做什么?养孩子做什么?

Yoga?

父母快八十岁了,为了陪伴他们我放弃外地的工作,放弃和老公儿子一家团聚,每天陪父母吃午餐,说说话,感觉很安心

立华奏?

只有成为父母才能理解父母,但理解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是另一回事。现在生存压力不是一般的大,我们往往处于有心无力的状态,家庭和事业只能选择一边。

Eva?

今天中午和6岁半的女儿吃麻辣烫,她挑的一个鸡蛋,端来的时候我问她:是你吃还是妈妈吃?她看着鸡蛋想了一下说:和妈妈一人一半。我就给她夹了一半,等她吃完又吃其它菜的时候,我把另外一半鸡蛋也给了她。娃说:这一半是给妈妈的。她不愿意吃,我说:吃吧,妈妈最爱你了。她看着我笑了笑,马上也给我夹了一棵青菜说:妈妈吃点青菜有营养,我也最爱妈妈了。当时心里甜滋滋的我的小棉袄

中医儿推师徐兰?

只要能把父母多放在心上,多上心一点点,对于老人来说都知足了,再忙也抽空回家看看,回不去也打个电话

天下人?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生在世,还不是为了一口气,为了这个社会能有更多人有正义感,得到正义感。感慨!!

細水苌琉?

奶奶生病了,一直咳嗽,父母亲都没在意,让父亲陪着去好一点的医院还各种推脱,二十天前熬不过来去世了,父亲还在想着要用多少钱,一年到头也没个电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可是啊,做人不能忘恩,父母生养之恩是一辈子的。真的心寒。

等你看、日落?

我基本上爸妈半个月一次。公公婆婆平均一个月20次。因为小孩公公婆婆带着。爷爷奶奶一个月一次。外公去世了。外婆只有在过年的时候回去看一次。有时候想想也挺难过。生活所迫。感觉身心疲惫,力不从心了。电话打的再多。视频开的在勤。也比不了在她们身边陪伴一天来的开心。

田春鸣?

养老机制有问题,生活的压力导致中年人一刻也不敢懈怠,政府缺位了。退休工人的工资无法承担养老院的费用,多么奇葩的现实

小样?

我想要小阅的画

杀死一只知更鸟?

残忍吗?不!现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