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论语今读新解
2723100000008

第8章 里仁第四(1)

本篇共二十六章,主要论述君子成就“仁”的途径。孔子认为,“仁”对君子的要求虽然很高,但只要把“仁”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也可以达到“仁”的境地。首先,要选择风气好的环境居住,这是培养“仁”的社会环境(即“里仁为美”);其次,在人生的不同境地都能安于“仁”,这是培养“仁”的主观努力(即“仁者安仁”);第三,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坚守正道,而不能违背“仁”的原则,这是成就“仁”的内在修养(即“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本篇的大部分章节,都是围绕“仁”这个中心,通过谈论对“道”的态度、义与利的关系、孝亲的原则,以及“讷于言而敏于行”的作风,等等,揭示了“仁”在待人处世、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在本篇第十五章,曾参以“忠恕”概括孔子“一以贯之”的学说。忠恕之道就是待人之道,其核心就是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忠恕体现了“仁”的基本精神,忠恕之道就是仁道。

4.1子曰:“里仁为美①。择不处仁②,焉得知③?”

【译文】孔子说:“居处在民风淳朴的地方是理想的。选择住处不考虑民风是否淳朴,怎么能说是明智呢?”

【注释】①里:宅院,居处。仁:仁爱。这里指民风淳朴。美:完美,理想。②处:住处。

③知:通“智”,明智。

【解读】孔子认为,民风体现一个地方民众的品德和素质。民风淳朴,体现人的仁爱、遵礼;民风粗野,反映人的品德、素质低下。因此,孔子认为“里仁为美”,选择居处一定要选择民风淳朴的地方。后来出现的“孟母三迁”的事,也体现了孔子“择居而处”的思想。现实生活中,不但居住要考虑环境,而且交友要考虑其人品。否则,与好逸恶劳、不求上进、贪财好利的狐朋狗友交往,其后果不堪设想。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①,不可以长处乐②。仁者安仁③,知者利仁④。”

【译文】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处于困窘,也不能长久处于安乐。仁爱的人安于仁,明智的人利用仁。”

【注释】①约:穷困,困窘。②乐:安乐。③安:安于,对环境或事物感到满足。④利:利用。

【解读】孔子通过对三种人生境界的叙述,说明对“仁”的不同态度,必然产生不同的结果。困窘和安乐的环境,最能检验一个人的品德,没有仁德的人自然不能久处;对实行仁德是否感到心安,是判断一个人是否仁德的标志,仁爱的人自然安于仁;明智的人认识到仁德对他长远而巨大的利益,所以能够实行仁(见杨伯峻《论语译注》)。三种人生境界中,孔子认为“仁者安仁”是最高境界,这体现了孔子思想中以“仁”为核心的价值取向。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①,能恶人②。”

【译文】孔子说:“只有仁德的人才能喜爱好人,憎恶坏人。”

【注释】①好:喜爱。人:这里指品德好的人,即好人。②恶:憎恶。人:这里指品德不好的人,即坏人。

【解读】孔子在这里提出了爱与憎的原则,足见他提倡的“仁者爱人”不是无原则的爱。由于他始终坚持爱憎分明的原则,他官至司寇而能弃官不做,周游列国而不被重用。这个原则,源自于他的“仁”的思想,体现了他的价值判断和情感态度。正如钱穆先生所说:“仁者……以真情示人,故能自有好恶。”

4.4子曰:“苟志于仁矣①,无恶也②。”

【译文】孔子说:“如果立志于行仁,就不会有恶行。”

【注释】①苟:连词。假若,如果。志:立志。②恶:指恶行。

【解读】人的行为包括待人和处世。待人应爱憎分明,处世应明辨是非,其根源都在“仁”。因此,孔子认为一个人立志行仁,才不会有恶行。注重品德、情操的修养,以仁德之心待人和处世,就能成为一个仁爱善良的人,这是孔子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①,不处也②。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③,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④?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⑤,造次必于是⑥,颠沛必于是⑦。”

【译文】孔子说:“富有和显贵,是人们所向往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不能得到。贫穷和微贱,是人们所嫌恶的,不依正当的途径摆脱它,不能摆脱。君子抛弃了仁德,怎么成就名节呢?君子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仁,仓促紧迫时一定这样,颠沛流离时也必须这样。”

【注释】①以:用。道:方法。这里指正当的方法。②处:处理。这里指接受、得到。③得之:应为“不得之”,即“去之”,意思是抛弃、摆脱。焦循《论语补疏》:“古人文法有急缓。不显,显也,此缓读也。《公羊传》:‘如勿与而已矣。’何休注云:‘如即不如,齐人语也。’此急读也。以得为不得,犹以如为不如。”(见徐刚《孔子之道与〈论语〉其书》)④恶(wū):疑问代词。怎么,如何。⑤无:没有。这里意思是不会。终食之间:一顿饭的工夫,指一刻、任何时候。⑥造次:仓促,紧迫。于:介词。为,是,这样。⑦颠沛:倾覆,仆倒。这里形容人事困顿、社会****。

【解读】向往富有和显贵,嫌恶贫穷和微贱,是人之常情,孔子也不能例外。但孔子认为,获得富有和显贵,要用正当的方法;摆脱贫穷和微贱,要有正当的途径。否则,就是抛弃仁。针对这种情况,孔子强调,作为君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违背仁。这说明孔子所倡导的仁是贯穿于人的一生、主导着人的一切行为的观念和品德。当今社会,为了追求富有和显贵而不择手段,为了摆脱贫穷和微贱而丧失人格,这样的事比比皆是。可见,在充满竞争、物欲横流的社会,加强品德修养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

4.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①;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②。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③?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④,我未之见也。”

【译文】孔子说:“我没有看见喜欢仁的人、憎恶不仁的人。喜欢仁的人,认为没有什么能超过仁;憎恶不仁的人,他要是去行仁,是不让不仁的东西出现在自己身上。有谁能整天致力于仁吗?我没有见到精力不够的。也许真有这样的人,但我没有见到。”

【注释】①尚:超过。②加乎其身:加在自己身上。意思是出现在自己身上。③力:力量。这里指精力。④盖:句首语气词。也许,大概。

【解读】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新旧制度交替、社会动荡、礼崩乐坏的时代。处在这样的时代,由于生活的困顿,人们很难把心思和精力用在人格、品德的修养上,崇尚仁的人自然很少,因此孔子说自己没有看到“好仁”和“恶不仁”的人。可是孔子并不放弃,他坚信只要有志于行仁,就会有精力去进德修仁,并成为品德高尚的仁德之人。为了重建安定、和谐的社会秩序,他与弟子们周游列国,奔走呼号,宣传他的“德治”和“礼治”思想,即使不被当政者采纳和重用也不懊悔。这种为了理想和信念永不言弃的精神,给后人以深刻的启示。

4.7子曰:“人之过也①,各于其党②。观过,斯知仁矣③。”

【译文】孔子说:“人们的错误,各属于一定的类别。观察一个人的错误,就知道这一类人是否仁德了。”

【注释】①过:过失,错误。②党:等类,类别。③斯:连词。则,就。

【解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会上的人,或因志趣相投而成为朋友,或因利害相关而结为同伙。总之,从古至今,人是分为不同类型的。因此,孔子认为对人的错误也不能一概而论,仁德的人犯错误和邪恶的人犯错误,有着根本的不同。孔子通过观察一个人的错误,来判断一类人是否仁德,是从本质上考察人,是通过“一个人”了解“一类人”。这种由点到面的观察人和事物的方法,值得借鉴。

4.8子曰:“朝闻道①,夕死可矣②。”

【译文】孔子说:“早晨领悟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没有遗憾。”

【注释】①朝(zhāo):早晨。道:规律,事理。闻道:领会某一道理。这里指领悟真理。②夕:晚上。可:可以。意思是没有遗憾。

【解读】孔子所追求的“道”,不是一般的规律或事理,而是事关品德人性修养和社会秩序的大道、真理,是处理个人与社会、自己与他人关系的准则、规范。对于这样的“道”,孔子要以毕生精力去追求、领悟,这体现了他“重道”的决心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4.9子曰:“士志于道①,而耻恶衣恶食者②,未足与议也③。”

【译文】孔子说:“知识分子有志于追求真理,但又以粗茶淡饭为耻辱,就不值得与他探讨真理。”

【注释】①士:泛指读书人,即知识分子。②恶:劣。恶衣恶食:不好的衣物和食品。比喻粗茶淡饭。③未足:不值得。议:谈论,探讨。

【解读】孔子认为,有志于追求真理的人应该有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有为真理而舍弃一切的精神。中国历代的知识分子中,不乏为了求知而舍弃物质享受,为了做学问而焚膏继晷、潜心钻研的人,也正是这些人的研究成果丰富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库,并使他们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脊梁。李泽厚先生说:“‘士’译知识分子,似正合适。‘士’不只是有知识有文化而已,而是所谓‘有使命感’的人,正‘知识分子’本义。”(《论语今读》)

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①,无适也②,无莫也③,义之与比④。”

【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应当做的,也没有不能做的,怎样做合乎道义就怎样去做。”

【注释】①天下:指天下的事。②适:适合,恰好。《中华大字典》:“师古曰:适,当也。谓事理当然。”引申为应当。③莫:毋,不肯。引申为不能。④义:道义。比:靠近,依从。与比:与它靠近。意思是就怎样去做。

【解读】孔子认为,君子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义”。就是说,要从所遇到的每件事的实际出发,看怎样做才合理,才合乎道义,就怎样去做。这种不以陈见、不按陈规办事的态度,与今人所说的实事求是何等相似!

4.11子曰:“君子怀德①,小人怀土②;君子怀刑③,小人怀惠④。”

【译文】孔子说:“君子爱惜德行,小人关心处境;君子关心遵守法纪,小人关心个人利益。”

【注释】①怀:想念。引申为留恋、爱惜、关心。②怀土:留恋乡土。意思是关心处境。③刑:刑罚。指遵守法纪。④惠:恩惠。指个人利益。

【解读】此章孔子所说的君子、小人分别指君主、官员和普通百姓。由于他们所处的地位不同,关心的问题自然不一样。但孔子要求君主和官员不能像普通百姓一样,只关心自己的处境,只关心个人的利益,而应该爱惜德行、关心国家大事。可见,孔子对国君、官员这类君子,提出的希望和要求是把“德”放在首要位置。如果君主、官员不爱惜德行,不施行仁政,遭殃的就会是普通百姓。

4.12子曰:“放于利而行①,多怨②。”

【译文】孔子说:“依据利益来做事,会招致很多怨恨。”

【注释】①放:通“仿”,依据,遵循。行:行事,做事。②怨:怨恨。

【解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这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但孔子认为,一个人做事不能只考虑“利”,而应该首先考虑“义”,即考虑做的事是否合理、适宜。如果只顾自身利益,甚至利欲熏心,其后果恐怕不仅要招致怨恨,而且要违法乱纪,害人害己。在各种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孔子的这句话仍然具有警示意义。

4.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①?何有②?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③?”

【译文】孔子说:“能够用礼制、谦让来治理国家吗?这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制、谦让来治理国家,礼用来干什么呢?”

【注释】①让:谦让。朱熹《论语集注》:“让者,礼之实也。”是礼的具体内容之一。为:治理。②何有:“何难之有”的省略。意思是有什么困难。③如何:怎样。如礼何:怎样对待礼。意思是礼用来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