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论语今读新解
2723100000011

第11章 公冶长第五(2)

【解读】此章的叙述,体现了子路学而必行、注重实践的性格。孔子在教学中强调“学而时习之”,这一观点对子路影响很大,因此他在学习中既要认真领悟老师所讲的道理,又要把这个道理应用于实践。“唯恐有闻”,不是说拒绝学习新的知识,而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一个一个地学习、领悟、实践,这样学得的知识才是真知,才能应用自如。现代社会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学科的教学注重实验或操作,到工作岗位后把掌握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也体现了“知行合一”的道理。

5.1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①?”子曰:“敏而好学②,不耻下问③,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子贡问道:“孔文子因为什么被授予‘文’的谥号?”孔子说:“他勤勉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所以授予他‘文’的谥号。”

【注释】①孔文子:名圉(yǔ),卫国大夫。“文”是他的谥号。谓:称为。这里指授予。②敏:勤勉。③下问: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少,以上问于下,都称下问。不耻下问:不以向学识、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解读】孔子通过评价孔文子,提出了学习中应该重视的两个问题,即勤勉和虚心。学习知识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没有勤奋学习的精神和矢志不渝的恒心,不可能获得真才实学。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其优势和长处。因此,只有虚怀若谷,不耻下问,才能增长见闻,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孔子所说的流传千古的名言,启示并滋养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代又一代的学者,使他们成为了学术领域的大师和泰斗,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学术成就。

5.16子谓子产①,“有君子之道四焉②:其行己也恭③,其事上也敬④,其养民也惠⑤,其使民也义⑥”。

【译文】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四种君子的德行:自身行为庄重严谨,侍奉君主恭敬认真,教养百姓广施恩惠,役使民众措施适宜。”

【注释】①子产:郑国大夫公孙侨,字子产。郑穆公之孙,郑国贤相,在郑国执政二十二年。

②道:事理。这里指德行。③行:行为。己:自己。引申为自身。④上:指国君,君主。⑤养:教养。⑥义:适宜,合理。

【解读】公孙侨是春秋时代郑国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在郑国执政长达二十二年,孔子对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他具有恭、敬、惠、义等四种君子的德行。这四种德行,涉及如何要求自己、如何侍奉国君、如何教养百姓、如何役使民众等诸多方面。可见,孔子所说的君子之道,也是为政之道。“后人认为,孔子说这番话是讥讽当时的执政者不够君子的要求,缺乏像子产那样的处事准则。”(金良年《论语译注》)

5.17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①,久而敬之②。”

【译文】孔子说:“晏平仲善于与别人交往,交往越久,别人越敬重他。”

【注释】①晏平仲:齐国大夫晏婴,字仲。他与孔子是同时代人。“平”是他的谥号。交:交往。②敬:敬重。

【解读】孔子谈晏平仲的交友之道,虽然未提及交友的原则、方法,但从赢得别人敬重的结果看,晏平仲是懂得交友之道的。交友难,能长时间保持友谊更难。作为朋友,首先要志趣相投,这是前提;其次要待人以诚,这是关键;第三要彼此尊重,这是重要条件。中国人历来提倡做“诤友”,就是发现朋友待人处世中的不当之处要敢于规劝,敢于指出其后果和危害。如果没有对朋友的关心和诚意,这是很难办到的。君子之交应重情谊,重危难时的相互支持、鼓励和帮助,而不能重物质享受,这样的友谊才纯洁,才能长久。

5.18子曰:“臧文仲居蔡①,山节藻棁②,何如其知也?”

【译文】孔子说:“臧文仲供养大龟,屋内柱上的斗拱雕刻着山形,梁上的短柱描绘着藻草,这怎么能算明智呢?”

【注释】①臧文仲:鲁国大夫臧孙氏,名辰。“文”是他的谥号。居:储存。这里指饲养、供养。蔡:占卜用的大龟。因出自蔡地,所以用“蔡”命名。②节:柱上斗拱。山节:柱上斗拱雕刻着山形。棁(zhuō):梁上短柱。藻棁:梁上短柱描绘着藻草。

【解读】臧文仲作为鲁国大夫,被当时的人称为“智者”,但他供养大龟的屋子雕梁画栋,采用天子宗庙的装饰,这是违背礼制的。他供养大龟,迷信巫术,又是愚蠢的行为。因此,孔子谴责他不明智。孔子赞扬公孙侨和晏平仲,是因为他们待人处世遵循礼制;孔子谴责臧文仲,是因为他违背礼制、迷信巫术。可见,孔子是以“仁”、“礼”作为评价人物的标准,他所倡导和尊崇的“仁”和“礼”,是一个人进行品德人性修养的最高境界。

5.19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①,无喜色;三已之②,无愠色③。旧令尹之政④,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⑤,陈文子有马十乘⑥,弃而违之⑦。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⑧。’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⑨。”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译文】子张问道:“楚国令尹子文多次担任令尹,没有高兴的容色;多次被罢免,没有怨恨的容色。离职时,一定把自己推行的政令告诉新任令尹。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忠于职守。”子张问:“这算是仁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算是仁呢?”子张又问:“崔柕杀害了齐国国君庄公,陈须无是有十辆马车的大夫,却全部舍弃,离开齐国。到了别的国家,他说:‘这里当政的与我们的大夫崔柕差不多。’于是又离开。到了另一个国家,他又说:‘这里当政的还是与我们的大夫崔柕差不多。’然后又离开。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品德高洁。”子张问:“这算是仁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算是仁呢?”

【注释】①令尹:春秋时楚国宰相。子文:姓斗,名谷於菟(wūtú),字子文,春秋时期楚国著名宰相。楚国人称乳为谷,称虎为於菟。子文出生后被弃于野外,得到老虎的哺乳,因此名为谷於菟。据《左传》记载,子文在鲁庄公三十年开始任令尹,到僖公二十三年让位给子玉,时间长达二十八年。在这二十八年中他多次任令尹,又多次被罢免。三仕:多次做官。②已:去,去职。指被罢免。③愠:怨恨。④旧令尹:前任令尹。指子文自己。⑤崔子:齐国大夫崔柕。齐君:指齐庄公。⑥陈文子:齐国大夫陈须无,“文”是他的谥号。十乘:十辆马车。古代一车四马,十乘即四十匹马。⑦弃:指舍弃车马。违:离开。⑧犹:相似,差不多。⑨清:高洁。

【解读】子张所说的令尹子文和陈文子,一个多次遭受罢免而能忠于职守,一个品德高洁而不愿与以下犯上、不遵礼制的小人为伍,都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评价。但孔子认为他们的行为都算不上“仁”。孔子认为,“仁”是人性修养的最高境界,是“内在的情感本体,并非外在的某种行为、品德所能等同或替代”(李泽厚《论语今读》)。令尹子文的“忠于职守”,陈文子的“品德高洁”,都是“仁”在某种外在行为上的体现,还未达到“仁”的最高境界。可见,人性修养和砥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切不可急于求成。古往今来,由忠变奸、由清变贪、由俭入奢的事例,难道还少吗?

5.2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①。子闻之,曰:“再②,斯可矣③。”

【译文】季文子做事,总要再三思考然后才行动。孔子听到后,说:“从正反两方面考虑就可以了。”

【注释】①季文子:季孙行父,鲁国大夫。“文”是他的谥号。从鲁国文公起,季孙行父与季孙宿等曾做宣公、成公、襄公等几代的大夫,执掌国政,权势日重,公室日卑。季孙行父死于襄公五年,孔子生于襄公二十二年(前551)。三:多次,再三。古代常以三表示多数。三思:再三思考。②再:两次。指从正反两方面考虑。③斯:连词。则,就。

【解读】季文子做事三思而行,表明他做事谨慎,为了避免出错而反反复复地分析、思考。而孔子认为凡事都要再三思考,往往导致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坐失良机。他提出的从正反两方面考虑的观点,体现了他做事既要谨慎细心,又要当机立断的风格。“三思而行”作为在中国广为流传的成语,已成为告诫人们谨慎行事的箴言。应当注意的是,在凡事“三思”的同时,还要思考问题的正反两面,并果断地作出决定。“三思”加上“果断”,既能避免失误,又不致错过时机。

5.21子曰:“宁武子①,邦有道,则知②;邦无道,则愚③。其知可及也④,其愚不可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