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赢在细节,成在执行
2719100000008

第8章 细节一向缺乏执行力(3)

如果一个人没有责任感,那么他无论干什么都不会积极主动,更不会尽心尽力使自己做得更好。所以,在工作中要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敢于负责的精神。责任心强弱,决定执行力度的大小;进取心强弱,决定执行力效果的好坏。

2.实

踏实勤奋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不要幻想平步青云。虽然你的岗位可能很平凡,但这只是分工不同罢了,只要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就能干出一番事业,好高骛远结果必然是一事无成。

3.快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因此,要想提高自身执行力,就必须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不要常说“等一会”、“以后再说吧”之类的话。

4.新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只有改革,才有活力,只有创新,才有发展。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变化日趋迅猛,创新和应变能力已成为推进个人和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第五节 拆分复杂,量化细节

有些事看似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其实只要静下心来,理清思路,量化细节,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公司管理者在谈到内部管理时,往往会大谈制定多么完善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如何严谨,工作手册有多么全面,其实他们疏忽了内部管理的精华,即管理细节的量化。缺少“量化”意识的管理者时常会认为下属办事不力,让下属照办的事没照办,让抓紧的事却放松了,总之未能达到料想的效果。究其起因,往往是因为他们在布置工作或制定规章制度时没有应用可量化的标准,最后就会出现一个人心中一个标准,最终丧失了效率,延误了工作。

大家兴许会感到细节的量化是件繁琐庞杂的事,甚至一不警惕还会跌入“量化陷阱”:呈现偏差的量化、大而全的量化、琐碎细节的量化。其实,做细节的量化并不须花太大的本钱,关键要看你能不能去做。李素丽有一句名言:当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而用心做事才能把事件做好。这就要求团队领导者必需专心做事,加快培育细节量化意识,不断翻新细节量化制度。这样将使员工的积极性得到充足的施展,而且产品跟服务质量也能得到不断改良。

细节量化可以帮助企业在服务等各个方面有所提升,量化是管理细节、服务细节的最有效方法。

泰国的东方饭店堪称亚洲之最,据说不提前一个月预订是很难有入住的机会,而且客人大都来自西方发达国家。

东方饭店的经营是如此成功,到底他们有什么独特之处呢?我们看客户王老板的体验。

王老板第一次下榻东方饭店就感觉很不错,第二次再入住时,他对饭店的好感迅速升级。早上,他走出房间去餐厅时,楼层服务生恭敬地问道:“王先生是要用早餐吗?”王老板很奇怪,反问:“你怎么知道我姓王?”服务生说:“我们饭店有规定,晚上要背熟所有客人的姓名。”

王老板走进餐厅后,服务小姐微笑着问:“王先生还要老位子吗?”王老板更吃惊了,服务小姐主动解释说:“我刚刚查过电脑记录,您在去年的6月8日,在靠近第二个窗口的位子上用过早餐。”王老板听后兴奋地说:“老位子!老位子!”小姐接着问:“老菜单,一个三明治、一杯咖啡、一个鸡蛋?”王老板已不再惊讶了:“老菜单,就要老菜单。”

其实,东方饭店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归根结底是将细节量化了,如:让服务员熟记顾客的姓名,查看顾客以前坐的位置和以前点过的菜单,让顾客处处体会到饭店的细心服务,相信这样的服务一定会让王先生成为这家饭店的忠诚顾客。

“点点滴滴求合理,细微之处见管理”,工作中必须求精求细,对每一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精细意识,即使是最细微的部分也不忽略,从小事做起,把每个岗位、每项工作、每个细节都认真对待,精益求精,用心做好,并把这种思想贯穿于整个工作始终。

我们在工作之前,应该对每一项工作都“精心谋划,细致安排”,日常管理中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保证每一项工作都能很好地完成。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

国际名牌POLO皮包凭着“一英寸之间一定缝满八针”的细致要求,20多年立于不败之地;肯德基、麦当劳凭着细致周到、严格规范的产品制作工艺和服务程序将分店开遍了全世界……类似以细节取胜的经营之法现在正逐渐地涌入我们的视野。

为什么国外能产生一批实现了“管理精细化”的著名企业,而中国却很少有呢?深入探究起来,应该是受社会文化差异的影响与制约,中国企业总体还处在工业文明的初期,不少人还保留粗放式的农业思维,而且我们还缺乏培育精细化企业的土壤。

其实,中国曾是一个十分注重细节,具有精细意识的国家,“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都是古人有关道德细节的教诲;“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等则是对生活细节的要求;“童叟无欺”、“卖鱼赠葱”等则是对经营细节的描绘……只不过现代商业相对西方国家起步较晚。

随着商品的极大丰富,人们收入持续增长,消费观念日趋成熟,市场竞争也日渐理性,人们逐渐变得讲究起来,细心起来。精细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是生活质量提升的标志。“精细化”是对科学管理的执著追求,是一种上下一心追求极致的大众思维模式。在我国目前的文化背景下,企业管理要实现精细化,一方面,管理者要有精细意识,要强化精细意识,推行精细意识;另一方面,培养教育员工接受、实现精细化。精细化管理的最大要旨,在于人的思维模式的转变,尤其对骨子里中庸之道当家的中国人来说,更是如此。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但在精细意识方面,与其他优秀民族相比,显得不足,忽视细节,缺乏理性、科学、精确、严肃的态度已给我国的不少企业,甚至现代化建设的大业造成不少的损失。要成就一番事业,要缔造真正的百年名企,就要强化精细意识,求真务实,不断追求卓越。从点滴做起,在细微处着眼,脚踏实地,把每一细节做到“零缺陷”,只有这样才能造就真正了不起的事业。

自我管理充电站

用数字量化你的工作

1.数字是最好的语言

所有老板都喜欢用数据量化工作,只有数据才是最清晰不会撒谎的语言,和老板沟通的关键就是让他看到数据,只用事实和数据说话,才能让老板清清楚楚地知道你创造的价值。

2.学会将工作量和工作成果量化表述

如负责几项工作,要清楚其中短期任务占百分之几,常规任务占百分之几,现已完成了任务的百分之几。这样,你会发现自己的工作结果会清晰明朗很多。梳理清楚后,不仅自己看着很有成就感,上司看到后更是一目了然。

3.为自己制定工作量化表

一个工作量化表基本包括这样几个项目:时间、事件、完成过程、完成时间、完成结果、岗位职能等。将这些细节整理清楚,就会对自己做过的工作及工作成果有一个科学准确的总结。

§第六节 做好细节执行的五种意念力

细节决定成败,执行决定未来。对这样一个结论,很多人深信不疑,执行的重要性也的确早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关注一些“高不成,低不就”二线企业就会发现,一切低效高耗的工作源头,不是因为没有执行,而是因为缺乏对细节的执行。管理者应该认识到细节的重要和执行的重要,员工也应该意识到执行带来的个人成长和细节在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当执行力已经被所有企业当成“第一战略”来执行的时候,关键的制胜法宝就是——细节执行力。

但是,知道并不等于能做到,从思想上觉悟到落地实施还要有一个过程,是若干因素作用的结果。知道和做到之间隔着一片海,各级管理者都在各显神通想要渡过这片海,有人到达了彼岸,带领企业奔向更高远更美好的未来,有的却在这片海中沉没,带着壮志未竟的遗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