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智慧故事会:感动一生的70个人生故事
2718900000018

第18章 美德(1)

经历了5000年沧桑巨变的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这丰富营养不仅培育、造就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维系了社会的和谐运行,还使中华传统美德随社会的发展而世代相传。直到今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仍是世界上最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56.孩子无罪

这年夏天,在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妻子说可以再次怀孕了,她把这个消息告诉耀时,耀也感到特别高兴。但那个晚上,耀对妻子说:“我们年纪已大,你身体又不好,生产时说不定还会有危险。我们还是不要孩子了吧。”她看着耀,满脸的困惑。耀说,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耀和深深相爱的妻子结婚半年后,就去德国留学了,但就在这短短2年的留学生活中,发生在妻子身上的事彻底改变了以后的生活。

就在耀出国8个多月时,妻子在一次上夜班的途中遭到3个歹徒的强奸,两个月后,她竟发现自己怀孕了!她去医院想打掉孩子,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医院给她的结论是她因为先天性的原因根本不能够做流产。而且,即使她生过孩子之后,她最好的办法还是避孕,要生,也要等几年之后,还不能完全排除危险。

妻子从医院回来的当天就在家割腕自杀,幸运的是那天她的姐姐不知出于什么样的预感正好来看她,忙叫人送她进了医院。后来,妻子便无奈地生下了一个女儿。

从德国回来后,妻子在耀的苦劝下,终于从她姐姐家带着孩子重新回到他的身边。

妻子给孩子起名叫点点,她让孩子跟了她姓。孩子在一天天长大着,但耀不喜欢见到这个孩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耀对她的厌恶越来越重。

转眼孩子已经3岁了,平常,她叫耀爸爸,但耀答应得并不痛快。她似乎也感到了耀是一个不那么爱她的人。她害怕耀,渐渐地耀发现她叫自己时似乎总是胆怯兮兮的,能叫妻子做的事绝对不会来找耀。

点点一叫耀爸爸,耀的胃立刻就抽搐起来,类似痉挛,难受异常。好在耀的工作总是很忙,有无数的借口可以泡在实验室里。但是,奇怪的是,耀的工作成绩并不好,甚至还不如以前了。

一天,妻子起床迟了。她叫住耀,想让耀去送点点上幼儿园,点点站在妻子的身后,小手抓着妻子的衣服,仰起脸企盼地看着耀。

几乎想都没想,耀就皱起了眉头,那一刹那,耀看见点点慌乱地低下了头,泪水含在了眼眶里。妻子也注意到了点点的表情,她轻轻地叹了口气,把孩子抱在了怀里,对耀说:“我去吧,我去送她。”说着,她拧开了门锁,走下了楼梯。耀嘴张了两下,什么也说不出来。

孩子趴在妻子的肩头,把手指含在嘴里,默默地看着耀。耀机械地扬起了手,朝她挥了挥手,没有想到的是,这一个小小的动作,竟让她的脸突然焕发了热情,她高兴极了,冲耀晃着小手,大声地喊道:“再见,爸爸!”

“再见!”耀的心猛地一动。那天耀上班时耳朵里一直响着的就是点点和自己再见的声音。下午一下班,耀便早早地来到了幼儿园。这是耀第一次来到点点的幼儿园。

那晚妻子回来时,表情是那么的惊喜。她问点点:“是爸爸接你回来的?”点点看着耀,一脸兴奋地点点头。“爸爸好不好?”妻子问。“好!”点点响亮地回答。耀一言不发,内心里他知道,应该对点点好一点,她毕竟只是个孩子。

2003年,点点已经4岁了。虽然耀对她的态度有所缓和,但她的身世始终是压在他心头的一块大石头。这时候,耀在德国学习时的导师来他们系里讲学,面对多年不见的导师,耀向他倾诉了一切。

导师静静地听他讲完了所有的过程,待他平静一些后,他把椅子靠近耀,握住他的手,给他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二战结束后,德国一个纳粹战犯被处决了,他的妻子因为无法忍受众人的羞辱,吊死在了自家窗户外面。第二天,邻居们走了出来,一抬头,就看见了那个可怜的女人。窗户开着,她两岁大的孩子正伸出手向悬挂在窗框上的母亲爬着。

眼看另一场悲剧就要发生了,人们屏住了呼吸。这时,一个叫艾娜的女人不顾一切地向楼上冲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了下来。她收养了这个孩子,而她的丈夫,是因为帮助犹太人被这个孩子的父亲当街处决的。街坊邻居们没有人理解她,甚至没有人同意让这个孩子留在他们的街区,他们让她把孩子送到孤儿院去或者把孩子扔掉。

艾娜不肯,便有人整日整夜地向她家的窗户扔秽物,辱骂她。她自己的孩子也对她不理解,他们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还伙同同伴向母亲扔石头。可是,艾娜始终把那个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个小天使。”

渐渐地,孩子长大了,邻居们的行动已经不偏激了,但是还是常有人叫他邪纳粹,同龄的孩子都不跟他玩。他变得性格古怪,常常以破坏他人财产为乐。直到有一天他打断了一个孩子的肋骨,邻居们瞒着艾娜把他送到了十几里外的教养院。

半个月后,几乎都快发疯的艾娜终于找回了孩子。当他们再一次出现在愤怒的邻居们面前时,艾娜紧紧护着孩子,嘴里喃喃自语:“孩子无罪。”孩子就是在那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痛哭流涕、悔恨万分。

艾娜告诉他,最好的补偿就是真心地帮助大家。从此以后,他发愤图强,每件事都做得很好。最主要的是,他变得无比地关心人。到他中学毕业时,他收到了这一生最好的礼物:他的邻居们每家都派了代表来观看他的毕业典礼。

“那个孩子就是我,”导师说,他的眼里饱含着泪水,“孩子无罪。你不能让这件事毁了孩子,也毁了你自己的一生……”

耀低下了头,感到心中有了一层莫名的压迫。

这年夏天,在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妻子说可以再次怀孕了,她把这个消息告诉耀时,耀也感到特别高兴。但那个晚上,耀对妻子说:“我们年纪已大,你身体又不好,生产时说不定还会有危险。我们还是不要孩子了吧。”她看着耀,满脸的困惑。耀说,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2004年冬天,为了让点点有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耀和妻子举家来到了南方的一所高校。久违了的家庭温馨再一次回来了,耀的工作也顺利了很多。

57.第二身份

孩子,考取学位和谋得一个好的职位固然重要,但与人相处时良好的习惯和修养同样重要。如果说学位、职位代表了一个人的身份的话,那么习惯和修养就是人的第二身份,人们同样会以此去判断一个人。

和在布里司托尔的大多数留学生一样,李君也借住在当地一户居民家中,这样又省钱生活条件又好。

房东坎贝尔夫妇待人热情大方,他们只是象征性收李君几英镑房租,硬把李君从邻居家中“抢”了过来。有一位外国留学生住在家里,对他们来说是件很自豪的事情。他们不仅很快让整个社区的人知道了这件事情,还打电话告诉了远在曼彻斯特和伦敦的儿女。

李君非常珍惜这得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白天刻苦用功自不待言,晚上在图书馆一直呆到闭馆时才离开也是常有的事,好在李君遇到了好东家,可以一门心思学习,一点也不用为生活操心。

每天李君回到“家”里,可口的饭菜都在等着李君,每隔四五天,坎贝尔太太就会逼着他换衣服,然后把换下的衣服拿去洗净烫好。可以说,他们就像对待儿子一样待李君。

可是,过了没多久,李君就感觉坎贝尔先生对他的态度有些转冷,看他的眼神有些异样。好几次吃饭的时候,坎贝尔先生都好像有什么话要对他说,但是看看太太,又把话咽了回去。李君开始猜测,他们是不是嫌收我的房租太少,想加租又不好意思说?

那天晚上11点多李君从学校回来,洗漱完毕刚想脱衣睡觉,坎贝尔先生蹑手蹑脚地走进李君的房间,寒暄两句后,坎贝尔先生坐到椅子上,一副谈话的姿势。看来他终于要说出憋在心里的话了。

李君心里早有准备,只要在他的承受能力之内,他加租多少李君都会答应,毕竟这样的好东家不是哪儿都能找到的。

坎贝尔先生开口道:“在你中国的家里,你半夜回家时,不管你的父母睡没睡,你都使劲关门,噼噼啪啪地走路和大声咳嗽吗?”

李君愣住了:难道这就是他憋在心里的话?李君说:“我说不清,也许……”真的,长这么大还没有人问过他类似的问题。他自己也根本没有注意过这些“细节”。

“我相信你是无心的。”坎贝尔先生微笑着说,“我太太有失眠症,你每天晚上回来都会吵醒她,而她一旦醒来就很难再睡着。因此,你以后晚上回来如果能够安静些,我将会非常高兴。”

坎贝尔先生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其实我早就想提醒你,只是我太太怕伤你的自尊心,一直不让我说。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你不会把我善意的提醒视为伤害你的自尊吧?”

李君很勉强地点头。他并不是觉得坎贝尔先生说得不对,或者有伤自尊,而是觉得他有些斤斤计较。和父母一起生活了二十几年,他们从来没有和他计较过这种事,如果他也因此打扰过他们的话,他们肯定会容忍他的,充其量把他们的卧室门关紧而已。

李君心里感慨:到底不是自己家呀!

当然,尽管李君心里有牢骚,但他还是接受了坎贝尔先生的提醒,以后回家尽量轻手轻脚。然而,不久后的一天中午,李君从学校回来刚在屋里坐定,坎贝尔先生就跟了进来。

李君注意到,他的脸阴沉着,这可是很少有的。“孩子,也许你会不高兴,但是我还得问,你小便的时候是不是不掀开马桶垫子?”他问。

李君的心里“咯噔”一声。李君承认,有时他尿憋得紧,或者偷懒,小便时就没有掀开马桶垫子。

“偶尔……”李君嗫喏。

“这怎么行?”坎贝尔先生大声说,“难道你不知道那样会把尿液溅到垫子上吗?这不仅仅是不卫生,还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尤其是对女人不尊重!”

李君辩解:“我完全没有不尊重别人的意思,只是不注意……”

“我当然相信你是无心的,可是这不应当成为这样做的理由!”

看着坎贝尔先生涨红的脸,李君嘟囔:“这么点儿小事,不至于让你这么生气吧?”

坎贝尔先生越发激动:“替别人着想,顾及和尊重别人,这是一个人最起码的修养,而修养正是体现在小事上的。孩子,考取学位和谋得一个好的职位固然重要,但与人相处时良好的习惯和修养同样重要。如果说学位、职位代表了一个人的身份的话,那么习惯和修养就是人的第二身份,人们同样会以此去判断一个人。”

李君不耐烦地听着,并随手拿起一本书胡乱翻起来。他觉得坎贝尔先生过于苛刻。

晚上,李君躺在床上考虑良久,决定离开坎贝尔家。既然他们对自己看不上眼,那就另找家比较“宽容”的人家居住。

第二天李君就向坎贝尔夫妇辞别,全然不顾他们的极力挽留。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让他始料不及。

李君一连走了五六户人家,他们竟然都以同样的问话接待他:“听说你小便时不掀开马桶垫?”那口气、那神情,让他意识到这在他们任何一个人看来都是一件不可思议的很严重问题,李君只有满面羞愧地返身逃走。

至此,李君才真正明白了坎贝尔先生说的“习惯和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这句话。在人们眼中,李君既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中国留学生,也是一个浅陋的、缺乏“修养”的人。

李君并不怨恨坎贝尔夫妇把他的“不良习性”到处传播,相反,陷入如此窘境,他对他们的怨气反而消失了,甚至还非常感激他们。如果没有他们,没有那段尴尬的经历,他还会像以前一样令人生厌地“不拘小节”。

58.对不起,我看错了

子宫里长的不是肿瘤,是个胎儿。他矛盾了,陷入挣扎。如果下刀,硬把胎儿拿掉,然后告诉病人,摘除的是肿瘤,病人一定会感激得恩同再造,而且可以确定,那所谓瘤,一定不会复发。他说不定还能得个“华佗再世”的金匾呢!

“你子宫里长了东西,最好尽快动手术!”医生说。

病人的脸色一下苍白了,怪不得最近总是虚弱心慌,幸亏遇到这位名医,就算是恶性肿瘤,发现得早,也应该不至于扩散。

手术很快就安排了,开刀房里都是最新的医疗器材,对这位妇科名医而言,已经有上千次手术的经验。

瘤不大,只须切开一个小小的口。医生打开病人的腹部,向子宫深处观察,准备下刀,他有把握将肿瘤一次切除,使病人永绝后患。

但是他突然全身一震,刀子停在半空中,豆大的汗珠冒上额头。

他看到了令他难以置信的事,一件在他行医数十年之间,不曾遭遇的事。

子宫里长的不是肿瘤,是个胎儿。

他矛盾了,陷入挣扎。

如果下刀,硬把胎儿拿掉,然后告诉病人,摘除的是肿瘤,病人一定会感激得恩同再造,而且可以确定,那所谓瘤,一定不会复发。他说不定还能得个“华佗再世”的金匾呢!

相反地,他也可以把肚子缝上,告诉病人,看了几十年的病,他居然看走眼了。

这不过几秒钟的挣扎,已经使他浑身湿透。小心地缝合之后,回到办公室,静待病人苏醒。

医生走到病人床前,他严肃的神情,使病人和四周的亲属,都手脚冰冷,等待癌症末期的宣判。

“对不起!太太!我居然看错了,你只是怀孕,没有长瘤。”医生深深地致歉,“所幸及时发现,孩子安好,一定能生下个可爱的小宝宝!”

病人和家属全呆住了,隔了十几秒钟,病人的丈夫突然冲过去,抓住医生的领子,吼道:

“你这个庸医,我找你算账!”

孩子果然安好,而且发育正常。

但是医生被告得差点破产。最大的伤害,是名誉的损失。

有朋友笑他,为什么不将错就错?就说那是个畸形的死胎,又有谁知道?

“老天知道!”医生只是淡淡一笑。

59.把伤害留给自己

“在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了他发热的枪管,但当晚我就宽恕了他。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身上带的鹿肉活下来,但我也知道他活下来是为了他的母亲。此后30年,我装着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