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是一场修行
2717800000013

第13章 修炼身心,把健康当作生命的责任(2)

一天,安吉去城里卖木材,当他卖完木材回到家里时,却看到自己新建的房子着起了大火,邻居们纷纷前来帮忙提水救火,但是火势太大,根本没办法将火扑灭,火烧得越来越旺,人们只好安静地站在一旁,看着熊熊烈火将木屋烧毁。

当木屋变成一堆废墟后,火也自行熄灭了,安吉从地上拿起一个木棍,跑到烧毁的废墟里,用木棍认真地在废墟里翻找什么。围观的邻居们以为安吉是在寻找他放在家里的贵重物品,所以也都好奇地看着他在灰烬里找什么宝贝。

过了一会儿,安吉突然高兴地大叫道:“太好了!我终于找到了!”

邻居们一哄而上,想一看究竟,结果却发现安吉手里拿的根本不是什么值钱的宝贝,而是一个烧得只剩下头的斧头,邻居们失望地一哄而散。安吉并没有因为邻居们的反应而不高兴,他把木棍嵌入到斧头里,非常自信地说:“房子烧毁了,可以再盖。只要有这把斧子,再加上我健康的身体,就什么也不怕了。”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经历一些困难和挫折。如果你遇到安吉那样的情况,是否能做到和安吉一样地乐观。其实,能够成功的人都是那些不容易被恶劣环境击倒的人。故事中的安吉就是一个抱着健康的心态面对困难的一个人,就像他说的:只要身体健康,有一把斧子,再造一座房子,又是什么难事。佛说:“一切皆是空。”人有时太过执著于外物,而忽视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有人认为:“名利即为成功。”然而名利并不一定就是成功。世人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功,大都以事业和名利为衡量标准。这种成功的定义太过片面,其实成功需要自己定义。能在有生之年没有太多遗憾,这也是一种成功。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统计:在死亡概率中,50%是因病去世,40%是因事故去世,剩下10%的自然死亡中却分自己闭眼和被气得闭眼的。因此能够安心地闭上眼睛死去,没有留下什么遗憾,谁说这不是一种成功呢。

据一项调查显示,在北京有很多活到100多岁的健康老人,人们不禁会问:他们是如何做到健康长寿的呢?是吃得好,还是有许多钱?其实都不是。调查中发现:百岁老人的生活方式各有不同,但是他们都有几个共同点,那就是心胸开阔、心地善良、不急不躁、心情平和,还有就是勤快,要么经常运动,要么经常劳动,正如美国一句谚语所说:“没有一个长寿者是懒汉。”

《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所谓的过去、现在、未来,就如昨天、今天、明天。这是一种时间现象。人们每天都在时间的轮盘中不断轮回,太阳落下去了,明天会继续升起。今天会成为昨天,现在会成为过去,未来会成为今天。

所以,人们生活在“现在”也就是“今天”,不要为“过去”、“未来”烦恼,也不要总是想着“昨天”发生了什么事,“明天”又会发生什么事。活在“现在”,对于以后的事情,过多的担心只是枉然,杞人忧天,对于“未来”也不会有所改变,反而会使自己的身心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所以从“现在”开始过好“今天”,使心态健康起来,不也是一种成功吗?

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著名小说家塞万提斯有句名言:“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生活勇气的人等于失去一切。”在人生旅途上,总会遇到很多困难,总会失去些什么,但只要不失去生活的勇气,一切就还有希望。

法国著名作曲家柏辽兹,是19世纪浪漫乐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一次,柏辽兹到巴黎奥德翁歌剧院观看英国剧团演出莎士比亚的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他被扮演朱丽叶的史密斯深深地吸引了。演出结束后,柏辽兹立刻来到史密斯面前,向她求婚,却被史密斯拒绝了。

遭遇拒绝的柏辽兹并没有气馁,他把满腔的热情投入到音乐的创作中。柏辽兹想创作能感动史密斯的曲子,经过痛苦并快乐着的创作历程,柏辽兹终于创作出表达自己爱情的《幻想交响曲》。

谁知造化弄人,在1830年《幻想交响曲》首演时,史密斯却突然离开巴黎,没能听到柏辽兹专门为她创作的曲子。柏辽兹觉得两人最终没有缘分,于是接受了喜欢自己已久的莫克,然而仿佛柏辽兹的爱情之路注定是艰辛的。莫克的母亲是一个及其势利的人,就在他们订下婚约之前,莫克的母亲把她带回了家,让她与一位有权势的富翁的儿子结婚了。接到消息后的柏辽兹受到严重的打击,他异常绝望,竟然跑去买了毒药,准备自杀。

但是,柏辽兹在回家的路上被风吹醒了,他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愚蠢,并告诉自己:“为什么我要为了别人而结束自己的生命呢!”此后,他把满腔的悲愤再次投入到音乐创作中。

1832年《幻想交响曲》再度出演时,史密斯刚好去了现场聆听,她对柏辽兹的作品发出了由衷的赞扬。柏辽兹再一次向史密斯小姐表白了心迹,让柏辽兹开心的是,史密斯竟然接受了他的爱。

1833年10月,柏辽兹与史密斯结婚了,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柏辽兹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写道:“我想起了莎士比亚与充满灵感的女伶史密斯,她光辉灿烂的荣耀与我的穷苦潦倒相比是那样巨大,我一定要振作起来,我下定决心要把自己这个对她而言陌生的名字变得响亮光彩,这样才能与她匹配!”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以死来鄙薄自己,出卖自己,否定自己的信仰,是世间最大的刑罚,最大的罪过。宁可受尽世间的痛苦和灾难,也千万不要走到这个地步。”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绝路,绝路只是人们心里的藩篱。

秦末,楚汉相争,项羽战败退兵垓下,来到乌江岸边,想要东渡乌江,以便日后东山再起。

等在那里的乌江亭长对项羽说:“江东虽小,但土地纵横各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就没法渡江了。”

项羽此时已是四面楚歌,他看着滚滚江水绝望地说:“天要亡我,渡江又有何用?况且我带着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西征,如今却无一生还。纵然江东父老怜悯我以我为王,我又有什么颜面再去面对他们呢?即使他们不愿意责怪我,难道我项羽心中就没有愧疚吗?”

这时,汉军已追到。项羽对乌江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位忠厚的长者,我的马跟着我征战沙场,悠悠五载,我不忍杀它,就把它送给您吧。”语毕,项羽拔剑自刎。

历史学家研究项羽时,评价说:项羽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事实也确实如此,因为绝望,一代枭雄西楚霸王自刎乌江边,“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想法,让他失去了继续与命运抗争的勇气。

“置之死地而后生”,这句话告诉人们:珍惜眼前的生命,把颓废和沮丧隔绝在外,把希望和勇气留在心中,就能战胜困难和挫折,成为生活的强者!人生就像下棋,不到最后一刻,一切都不会是定局。即使被困难阻碍了前进的脚步,只要还活着就有希望。

用运动规划生命

玛丽莎第一次带男朋友帕克斯回家,父亲在客厅里迎接他们,并陪着女儿玛丽莎和帕克斯聊天,三人天南地北地聊。过了一会儿,父亲把玛丽莎支开了,每个父亲都会单独审核一下自己未来的女婿是否真正适合自己的女儿,这就是父爱。

玛丽莎的父亲问帕克斯:“你喜欢运动吗?”

刚刚的聊天让帕克斯很轻松,所以帕克斯没有感觉到紧张,随意地回答:“不,伯父我是搞研究的,时间对于我来说非常重要。我在空闲时间里都要看一些书籍,当然有时候会听听音乐来放松一下,经常学习会使脑部神经压力过大。”

父亲又问:“噢,这样啊,那你喜欢打牌吗?比如玩一些斗地主和益智之类的小游戏。”

帕克斯回答:“不,我不喜欢赌博,虽然‘小赌怡情大赌伤身’,但是听起来确实不怎样。”

父亲继续问:“是吗,没想到现在的年轻人这么有觉悟啊!那你喜欢看电视上的田径比赛和球类竞赛吗?”

帕克斯说:“不,就像刚刚我说的,我太忙,没时间看那些无聊的东西,而且我对那些竞赛性的活动也没什么兴趣。”

玛丽莎送走帕克斯之后,回来问父亲:“爸爸,您觉得他怎么样?”

父亲:“和他做朋友我不反对。”

玛丽莎听了非常开心,说:“那您是答应我嫁给他了!”

父亲摇摇头,说:“不,你如果嫁给他,我会坚决反对!”

玛丽莎惊讶地问:“爸爸,您不是说他不错嘛?为什么又反对?”

父亲说:“我的女儿,还记得小时候我带你去马戏团吗?”

玛丽莎说:“记得呀。”

父亲说:“在马戏团看到狼时,我给你讲了一个故事。森林里有狼和羊,牧羊人为了保护羊,于是把狼都杀死了。他们认为这样一来,就保护了羊,使羊群不再受到狼的伤害。然而几年后,他们发现这种方法非常愚蠢,因为羊不用再担心狼的追逐、捕杀,每天吃饱就躺在草地上,悠闲地晒太阳。结果,羊变得越来越肥,刚开始牧人们还非常高兴这样的变化,但是不久之后,他们就开始烦恼了,因为羊群正在逐渐减少,而且都是自然死亡。牧羊人急忙找来兽医,给羊治病,结果查出羊得了脂肪肝、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这可如何是好?牧羊人想来想去只好把狼请回了草原,当把狼放回草原上时,羊群开始惊慌地四散逃跑,狼就追羊,羊逃跑,在追逐的过程中,羊锻炼了身体。自然界就是这样奇妙,食物链不能被打断,狼为了温饱追羊,羊为了活命逃跑,就在这样一个互相竞争中追逐,各自得到提高。所以说,任何动物离开运动都会影响到自己的生命。”

玛丽莎说:“可是爸爸,这跟我的男朋友有什么关系?”

父亲说:“孩子,这自然是有关系的,羊和狼都是需要奔跑,而人也是一样。通过刚刚我与你男友的谈话,发现他不爱运动,更不喜欢运动一类的竞争性活动。虽然人们不提倡赌博,但是人生跟赌博也是分不开的,玩一些益智游戏可以开阔智慧,而你的男友却排斥这些。”

玛丽莎还要再说些什么,却被父亲打断:“我的女儿,请听我说完,虽然年轻人要努力地学习、工作,好让以后的人生更加辉煌。但是,我的孩子,如果在学习和工作之余不活动、不锻炼,又怎么能顺利地走完人生的道路呢?所以,我认为,像这样的男人,将来恐怕难有成就,又如何能让我的女儿托付终身呢?作为一个父亲,我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所以我反对你嫁给他。”

玛丽莎中年以后,那位男友因病去世了。玛丽莎对父亲的坚持有所感悟:“原来,当初父亲不同意我跟他在一起,是因为他没把健康列入自己的生命规划。”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生命诞生的前提条件,没有物质运动就不会有生命的产生;生命存在于运动:运动是生命存在的基础,要维系生命的存在,就离不开物质运动;生命的发展在于运动,运动是生命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心灵宁静,生命更远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欲望的人恐怕凤毛麟角。有追求的人就会有欲望,追求被欲念支配着。我们都是世俗凡人,欲望之于我们,如影随形。既然,欲望无法摒弃,那就坦然接受,只是需要我们对其适当遏制,不可过于强烈。如果令欲望无限膨胀,进而达到无法掌控的地步,这对于身心都是一种祸害。

德国哲学家亚瑟曾说:“健康的乞丐比有病的国王更幸福。”

在一个富丽堂皇的宫殿里,住着一位国王。他每天过着奢侈高贵的生活,天天锦衣玉食,享之不尽。但是,这个国王并不开心,因为他总是生病。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总是生病,他拥有普通人一辈子也无法拥有的一切,美丽的妃子、财富、地位、权力。他开始苦恼,日渐憔悴。

于是,国王下令张贴皇榜,谁能治愈他的病,他便送谁黄金万两。很多人被黄榜上的“万两黄金”吸引,一些人踊跃报名,但是那些人不但没有治愈国王的病,反而令国王的心情更加抑郁。

一天,国王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人对他说:“只要穿上最快乐的人的衣裳,就能永远不生病。”

第二天,国王命宰相在全国找一个最快乐的人。宰相不分昼夜地展开地毯式搜索,几天过去了,依旧毫无进展。

一天,宰相心情沉重地从皇宫走出来。因为,国王下达了最后通牒,再找不到最快乐的人的衣裳,就处死他。心情烦闷的宰相来到一个湖边,此时已经是夜晚了,四周一片黑暗,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倒映着点点星光。突然,快乐的音乐响了起来,宰相循着声音找了过去,他看到一个黑影躺在草地上。宰相问道:“那曲子是你吹的吗?”

黑暗中的人影回答:“是的,看到如此美丽的天空,忍不住就拿起笛子吹了起来,希望不会打扰到您。”

宰相说:“不,你笛声的旋律非常快乐,你很快乐是吗?”

吹笛人回答:“是的,我非常快乐。”

宰相说:“那你能把你的衣裳脱给我吗?我会给你很多钱。”

吹笛人说:“哦不,我很抱歉,我不能脱给您,因为我根本没有穿衣服。我很穷,是一个乞丐,根本买不起衣服。”

宰相十分惊讶,乞丐从草地上站起来,宰相仔细一看才相信他的话,确实如他所言没有穿衣服。宰相惊呼道:“那你为什么会觉得如此快乐?”

乞丐说:“因为我一无所有,不担心任何事情,所以我内心宁静。即使是这样躺在星光下,我也会觉得非常快乐。你听,草丛中有许多虫儿在唱歌,它们的声音多么美妙,能与它们合奏一曲,是最快乐的事。”

宰相被乞丐的话震撼了,他带着乞丐来到宫殿。国王一看宰相带回一个乞丐,立即大怒,要把宰相处死,却被一旁的乞丐拦下来,乞丐说:“尊敬的陛下,请您息怒,请不要责备宰相,我能让您永远不再生病。”

乞丐又说:“曾经有一个精灵来到我的梦中,他告诉我一个永远不生病的方法。只要您能放下身份,听我吩咐一个月,您就会得到一副永远不生病的身躯。”

国王说:“如你所言,如果在一个月之内我没有生病,我自然不会再为难你;如若不然,你们都要被绞死。”

于是,乞丐带着来国王到自己住的地方,那里破破烂烂。虽然不习惯,但是国王为了得到不再生病的身躯只好住下来。乞丐和国王一起开垦了一片荒地,他们每天一同给庄稼除草、施肥、捉虫。到了夜晚,乞丐便让国王和自己一起躺在草地上看天上美丽的星星,乞丐还教会了国王吹笛……

一个月过去了,国王渐渐觉得自己的身体莫名其妙地充满了活力,他觉得非常快乐,生活得非常充实。国王的胳膊因为劳作变得粗壮了,并且他在这一个月之内不仅没生病,反而天天红光满面。国王喜欢上了早晨林子里小鸟的歌声和夜晚田间的虫鸣。

国王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非常不解,他问乞丐:“你是如何让我不生病的?”

乞丐说:“因为您以前生活在欲望和财富里,您为它们所累。而现在您的心是宁静的,您感受到了生命的悸动。有时候,平静也是一种快乐,它能够带给人们生命的活力……”

此时,国王终于明白了,原来生命需要宁静,无私无欲才能快乐。国王要给乞丐俸禄与官职,乞丐却拒绝了,他说:“我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很好,您赏赐给我的并不是不好,只是它们会吃掉我的生命。”

于是,乞丐回到了他湖边的破房子,依旧过着他原来的生活。

故事中的国王和乞丐,正是很多人的写照。人们在欲念中踯躅,舍不得丢弃,于是背着它们上路,身心俱累,即使得到财富,也无法体会生命的快乐。体会生命的快乐,需要一颗宁静的心,这也是人生的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