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走在神秘河
2716400000024

第24章 第二十四天

由于解放前他根据组织要求与土匪接触较多(地下工作哪有不接触土匪的?——冯老说),1958年被以“通匪”、成分复杂为由开除工作,直到1982年才恢复他的党籍

从贵州习酒镇顺河北去没有公路,而且离开习酒镇不远就是山岩,有人说山谷有小路可以通行,也有人说根本就过不去。于是我决定再过二郎大桥,从四川境内的沿河公路往太平渡进发。公路一直都在山腰上爬行,甚至还穿了几道山岩,其险要是不必说的了,但有了公路却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往来和交易。一路与赤水河同行,其实是绝好的风景。遗憾的是,刚离开二郎镇不远,正从一道山梁翻过时,天空却下起了大雨,开朗的心情一下子黯淡下来。这时我发现赤水河东岸泊靠着很多机动船只,经询问才得知那是贵州习水县岔角煤矿。再下行一二百米,四川这边的山坡上也出现了一个煤矿,名字和贵州那边的名字一样,都叫岔角煤矿,又称岔角滩。

从这里开始,赤水河下游开始有了船只上下。这也是我一路走来看到在河边开采的第一个煤矿,同时也是赤水河正式有机动船只通航的河段。

一路走下去,见赤水河上的机动船来往频繁,四川这面的煤矿和转运点很多,集中的地方是岔角到贵州的土城这一段,自然水质也有所变化。不过这已经不影响茅台酒、习酒、郎酒的生产质量了,这三个名酒基地都不在水质变异的范围。

从二郎镇到太平镇不到20公里,但我却走了整整一个上午,快12点钟时才到达太平镇。

太平镇是古蔺县的一个镇,整个建筑都坐落在赤水河岸的山坡上。太平镇是贵州和四川的又一道“分水岭”,这里有一条小河从西面四川境内流来汇入赤水河,小河的对岸属于贵州习水县醒民镇。也就是说赤水河从太平镇开始又全部进入了贵州境区,一直到赤水市,之后才进入四川全境。

在镇上随便吃了一碗米粉,然后问路找到太平镇政府。太平镇的赤水河渡口也是部分红军两次渡河的地方,一次是“二渡”,再一次是最后一次的“四渡”。

一般来说,我想了解当地什么情况都是找政府的工作人员,总觉得他们的说法比较权威。而老百姓对某件事情的叙说往往各说不一。

太平镇政府建在半坡上,爬了半天才来到政府门口。那天好像是星期日,政府里面显得很安静。我找到办公室,门开着,但见不到人办公。我下意识把门敲得咚咚响,过了好半天才走来一个姓商的女同志,她一见门就很诧异,问我是搞哪样的。当她知道我的身份而且明白我的来意后,叫我等一会,她去叫领导来接受我采访。一会来了一个姓杨的副书记,他看了我的介绍信和记者证后,正准备介绍太平镇的基本情况和红军经过太平镇上时的一些故事,这时又进来了一个比杨副书记瘦一些的彭副书记。彭副书记又把我的有关证件审了一遍,不知是他看我不顺眼,还是长期的官僚作风作祟,没有让杨副书记说话。他说,我的采访需要有他们古蔺县委宣传部的介绍函,不然是不能接受采访的。我一听这小官僚的口气心里就不舒服。就很不客气对他说,所谓的“上级同意采访的说法”实际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借口或托词,这主要是针对负面报道的采访,完全是为了搪塞和推脱。而正面报道从来就没有听说还要什么宣传部门的介绍函。我感觉这彭副书记死活都不会告诉我任何情况,就进一步说,如果每一级政府部门做任何事情都要经过上级同意,那你的工作干脆就交给上级部门来亲自做好了……

说罢起身离开了太平镇政府。

顺赤水河东、西岸边行走都没有大路,我只好绕开赤水河沿一条公路向醒民镇进发。下午3点过钟我赶到了醒民镇政府,这是一个小镇,也是一个古镇,它和下面的同民镇政府都属于贵州在赤水河西岸仅有的两个镇。

我找到同民镇政府办公地,在新建的办公楼里没有见到一个工作人员,跑了几间办公室见到的都是门锁紧闭,大喊几声也无人应答。

从政府办公楼下到镇上的一个街道边,由于下午的太阳十分毒辣,我找了个阴凉的屋檐稍息。在这里我遇到了77岁的老地下党员冯明万。冯老得知我是徒步赤水河的记者后热情邀请我进他家做点吃的。他的家人给我煮了碗面条,我又饿又累,边吃边听冯老说他的故事。冯老说,他们这里是个革命老区乡,仅离休干部就有29人,他只是其中之一。老先生说起他的经历来真是很具传奇色彩。他生于1927年,弟兄三个,他最小,父亲是个勤劳而有头脑的人,做小买卖赚了钱,然后就用简易的平房在小镇开起了客栈、染坊、布号,在当时来说,他们家确实算得上是醒民镇上的殷实人家,但由于有弟兄三个,所以免不了被“抓壮丁”。每次来抓他们时,弟兄三个都跑到叫小天的山寨去躲藏,在那里他们结识了1935年红军四渡赤水时就加入了共产党的王国风。久而久之,他们受王国风等地下党员的影响,并参加了一些组织活动,直到1949年春冯老才正式加入党组织,并担任小天村地下党支部委员,组织群众抗丁、抗粮、抗税。1949年8月,国民党政府派来的“防剿队长”却是地下共产党,而下面的两个班副也都是地下共产党党员,这样整个“防剿队”实际上就是共产党的队伍,所以醒民镇解放的时间很早,记得那天是1949年古历的十月初四,几乎和新中国成立同步。

当时醒民镇地下党员的上级组织在四川古蔺,解放后,冯老等党组织关系才从古蔺转到贵州赤水县(那时醒民属于赤水县管辖,后来划归习水县)。解放后,冯老担任过习水县土城武装情报组长、粮食局长等职。由于解放前他根据组织要求与土匪接触较多(地下工作哪有不接触土匪的?——冯老说),1958年被以“通匪”、成分复杂为由开除工作,直到1982年才恢复他的党籍。1984年正式定为离休干部、享受副县级待遇。

冯老最后还告诉我一个惊人的情况,他说,其实早在解放前他们弟兄三人就入党参加了革命,遗憾的是,解放后由于组织关系的复杂性一直没有得到认可,当上级组织最终查清他两个哥哥的档案被认定是地下党员时,他们没能等到这个消息,早去世了……

离开醒民镇时,天色尚早,没想到走着走着就黑了,情急之下拦了辆摩托车坐到了同民镇街上。晚上在街边找了个旅社住了下来。

醒民镇和同民镇的地理条件相对赤水河上游的一些乡镇而言要平坦得多,村民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也显得要好一些。然而尽管这里与四川古蔺的太平镇、黄金镇相连,但其基础建设却落后于四川,比如镇与镇之间的公路都还没有硬化。但该镇是个产粮的镇,人年平均产粮达到500公斤,应该说吃饭问题已完全解决。

但镇上的人说,尽管这里的村民不愁没粮食吃,但外出打工的青壮年相当多,有的地方死了老人都找不到人抬出去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