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素质教育论
2705900000053

第53章 素质教育的核心(2)

改革教学方法,还应打破就一般方法论方法的框框。一要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特征和趋势来审视过去的教学方法;二要研究文化传统问题;三要吸收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新成果,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新成果。教学方法改革还必须与教学手段现代化同步进行。手段现代化,一是需要适当投入,二是还应鼓励教师愿用和会用。

不少人认为:改革教学方法主要是高校和教师的事,但在长期“呼而少动”、“改而少效”的情况下,教育行政部门出面共同推进,就很有必要。探索陌生费力的新方法,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需要相应的政策引导。旧方法还普遍存在,甚至自觉不自觉地得到保护.启发式、研讨式等新方法就难以推行。对教学方法缺乏奖优罚劣的政策措施,不能不说是目前改革进程中的一个缺憾。因此,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高校教学的重要任务。要加强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大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要精讲,给大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要改革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加强对大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要减少验证性试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创造性实验;要鼓励大学生参加生产和社会实践活动、课外科技活动,早期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应该积极探索怎样教课、怎样学习、怎样实验等问题,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

1、课堂教学:培养自我意识,引导“学会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自我陶醉般地讲课,学生却没有进入相应的状态;教师认为学生完全应该理解、掌握的课堂知识,学生却存在疑问;学生面对教师的问题茫然,教师对学生的表现惊讶。这些教学预期与教学结果的背离现象,正是传统教学方式局限性的暴露。问题症结在于传统教学方式忽视了通过开发大学生心理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方面忽视了每个学生的“心理的生活空间”构建上的差异性,另一方面则缺少调动学生学习心理的手段。

传统教学的目的是让大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熟记课堂知识,将目的直接指向知识的掌握。强调掌握知识固然重要,但从“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素质教育角度来看,课堂教学目的不能只界定在这样一个基本的层次上,课堂教学应该追求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内化知识。内化是指将外在的东西转化为内在的东西,就课堂教学而言,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课本知识和老师的讲解纳入其已经理解、已经识记和已能运用的知识体系之中,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课堂教学的好坏评判在于学生内化知识的程度。

当我们深思“复习旧课,讲授新课,总结复习”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时,教学方法改革无疑为开展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我们可以看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出发点立足于怎样传授知识,教学方法改革的出发点立足于拓展学生的学习心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预定学生已经进入了学习状态,教学方法改革则强调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心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使学生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教学方法改革则强调要让学生充当主动进取的角色;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只有老师传授知识这一个有形的中心,教学方法改革则要求教学要突出两个中心,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心理,其次是教师传授知识,两个中心,一个无形,一个有形,以无形统御有形。课堂教学,关键的着眼点在于开启学生的心理空间,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于他的“心理的生活空间”。课堂教学应当力求成为一把开启学生心理空间的钥匙。去调动学生的潜解,去促使学生自觉地而非被动地内化知识。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开展素质教育,似乎应该这样来说明课堂教学目的——课堂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自我意识为中心,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为目的。

自我意识是指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精神。成熟的自我意识会使人自觉、主动地认识和调控自己的心理、行为,愉快地接纳自我,并不断地追求自我发展。“学会学习”是指学习者不但要能全面、系统、准确地理解、掌握、应用所学知识,还要学会理解知识、识记知识、运用知识的方法以及方法的方法。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儿童青少年最充分发展,而学校的责任将是寻找能够使每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学习条件。”促使学生最充分发展的学习条件就是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学会学习的成功,而教师们精心准备、组织的课堂教学正是实现这种条件的主要途径。如果说教学工作是神圣而伟大的,原因一定不仅仅在于教师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更主要的原因在于教学工作的创造性,教师们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是为了让学生们站在自己的双肩上,立得更高,看得更远。因其如此,教学工作才突显亮丽而伟大。

组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要求教师的备课准备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便于学生最大限度地内化知识;要求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去联系已有的知识,扩充和构建整个知识体系,不能只强调课堂知识的掌握;要求教师要突出学习心理的触动,学习方法的培养,思维方式的构建,学习能力的提升,不能只停留在课堂知识的传授和讲解。

2、教学最优环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学校教育在人一生的活动中,真正起能动作用的常常不是在学习期间考卷上曾回答出的问题,而是在整个受教育过程中,积累并形成的稳定的个性品质,也就是一个人的全面素质。人的素质结构中各要素的组合方式决定着个性发展的水平。学校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使教育者的素质结构中各要素的组合合理化、科学化,也就是使受教育者的个性最优化。创设素质教育的教学环境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把学生不仅当作教育对象,更重要的是当作发展的主体。把学生真正看作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体现在:他是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环境的创设者。

“自主性、活动性、创造性”是创设素质教育教学最优环境的原则,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理想的课堂教学形式之一。

第一,自主性。自主性是指学生自身产生的一种对学习的需要,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就会对学习表现出主动积极的态度,表现出良好的注意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教师应创设一种宽松的使学生能够自主的课堂环境。这种环境首先应该是教学上的民主,是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教师应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是为每个学生架起一座通向成功的桥梁。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交融,绝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教师还应采取适合学生年龄的激发手段,其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去掉学生学习的盲目性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二,活动性。活动性并不是单指学生形体上的运动,而强调的是学生作为主体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学习的过程是一种个体行为,是学生自身的认识活动,是任何其他的人或物所无法代替的。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即让学生动眼动耳动脑动嘴动手。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并在参与中受到科学的思维训练,才能充分发挥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才能真正达到全面优化学生素质的目的。“活动性”,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第三,创造性。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将面向21世纪的高科技、高竞争的挑战,因此他们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创新是人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映象的心理过程,创造是探索的结果。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大胆设疑,善于发现学生所提疑问中创造和探索的火花。学生独立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