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经济学科目前已出现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究其原因,除了数量多以外,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太偏文,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有鉴于此,有的高校经济学院进行培养“工程(计算机)一经济联合学士”、“2+3模式”试点。这对于经济学科的改造,对于传统文科向现代文科的转变,也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再如,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比之发达国家。我国环境科学不但相对落后,而且是偏重工程,有的关注人文。事实上,环境学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综合环境学、理论环境学和部门环境学。就部门环境学来说,它由自然环境学、技术环境学和社会环境学组成。社会环境学主要研究环境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环境问题不仅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有关,而且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就是在自然科学和环境工程学中,人文社会科学的含量也不小。如果进一步加强环境与社会、环境法学、环境史学、环境思想史等学科的研究与建设,特别是加强环境工程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结合,就能真正建立起一流的环境学科。
2、“充电”,文科大学生新动力。对于高校文科专业来说,以理“充电”,既是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和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择业需要,更是以理性思维和科技精神重新审视、全面定位学科发展的更深要求。比如会用电脑是大学生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大学生不会用电脑,这将是世纪的悲哀。而目前的计算机教育,一方面其日益重要的地位显露出来,另一方面,从教育内容、体系、方法、硬件建设到思想认识还没有到位。突出表现在:
第一,理论与实际脱节,大学生操作技能欠缺。高校还是单一地强调计算机是一门知识,而不着重将它当作一项应用工具来对待,因而在实践能力方面要求不高。一方面忽视上机操作。这种局面导致的最终结果是“理论十足,上机糊涂”。另一方面,正是因为把计算机当作一门知识来教,因而在考试检测手段上仍然靠一纸试卷来完成,不把上机操作列入考试范围。期末考试得90分的大学生,坐在电脑旁却只懂得开机、关机或者“敲打”几个简单的DOS命令。这样的怪现象比比皆是。
第二,知识面窄,内容滞后,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当前90%的文科类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都表现为“1+1”模式,即一门基础知识课程加上一门语言课。走进社会,对买计算机的起码常识都不具备,各种软件都不会操作。更为可笑的是。现在普遍认为Foxbase语言已经落伍。可是Basic语言竟然还出现在高校讲坛上。再如,计算机应用已经转移到Windows平台上,而教学还停留在DOS平台上,大学教学应该领先于社会,大学生毕业后才能推动社会发展。可现在恰恰相反,社会应用超过了高校教学的水平。
第三,某些文科类专业对计算机基础教育重视不够。其一。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不够,其二,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计算机基础教育学时偏少。其三,教学设备落后。因为缺乏可视化教学系统,用黑板和嘴巴讲“Windows”是很普遍的现象。某些高校的机房不够用,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
3、开放办学,互动发展:融合的教育效果。文科的发展。不仅要靠文理渗透、补差补位来启动新的发展点,而且更需要借鉴别人的办学经验,走交流学习、开放办学的道路。对外经贸大学融入世界大潮,力求同步发展MBA教育的启示给我们提供了宽广的视野。
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在师资培养、校际交流、课程体系、专业实习等方面都有着自己所独到之处。在“以企业为本位,以市场为导向”的大框架下安排课程设置;管理课程的教材大部分从经济发达国家引进;66—80%的课程用英语讲授。在课程内容国际化的同时,他们与世界最优秀的管理学院开展了广泛而卓有成效的校际交流。哥伦比亚、伯克利这些世界一流大学在80年代初便每年都与对外经贸大学互派学者;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管理学院的国际企业管理专业连续6年被评为全美第一,该校与对外经贸大学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双边交流。其它如排名第二的纽约大学国际企业管理专业、排名第三的乔治·华盛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排名第四的凤凰城美国国际经营管理研究生院等等都与对外经贸大学保持着频繁的学术往来。这些学院的许多著名教授都是对外经贸大学的名誉教授。英国雷丁大学的邓宁教授是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的首席顾问,跨国公司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是经常来学校讲学的名誉教授之一。与此同时,国际企业管理系年年都要派出相当比例的教师到世界一流管理学院进修、授课、做访问学者。1994年改系建院之后,这个传统一直保持。迄今为止,全院所有专业老师都有过一次到数次去国外学习、交流的经历,大大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所有从国外进修归来的教师不仅语言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而且带回了世界管理学科发展的最新信息,他们与年年来校的外国学者和名誉教授一起。不断丰富教材,开设新课,使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始终与世界发达国家最先进的管理教育同步发展!
1994年,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外经贸大学将国际企业管理系扩展为工商管理学院。学院下设国际企业管理、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统计、商品检验五个专业。改革开放的深入,为学校提高学生实践的能力创造了越来越好的外部环境。
从八十年代初就开始搞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外经贸部32家总公司,此时已具有了相当成熟的管理机制。它们为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场所。此外管理学院的实习生还派往摩托罗拉、爱立信、巴威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石油公司等设在中国的分部,甚至直接派往以普华、安达信为代表的国际六大会计师事务所。这些单位把他们派去的实习生像雇员一样放手使用,使得学生在实习期间,视野大开。获得了课堂上无法得到的实践经验。而这些外国企业从这些实习生中也了解了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教学水平。近年来。当这些企业为培养自己的高层次人才。先后开办大学以后,包括摩托罗拉大学、爱立信管理学院、西门子管理学院等等纷纷到对外经贸大学管理学院聘请兼职教授。哈佛大学在新加坡举办为期三个月的全球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马春光教授被哈佛大学邀请前去讲学。他以渊博的学识从学校走向世界工商教育的讲坛,又从那里带回了“企业案例研究”等教学内容和教学经验。对外经贸大学融入世界大潮、开放办学,同步发展的典型办学经验,值得我国高校借鉴。
四、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的新思路
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的启动与实践。需要针对现有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树立与科教兴国战略相适应的人才观,构建大学生的科技素质教育体系,以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为目标、以加强科技研究理论学习为基础、以提高大学生实际科技能力和水平为核心、以培养优秀的科技道德品质为重点的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模式。
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首先要构建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的新思路。
1、重新构建高等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新标准,树立科技素质教育的观念。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对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评价停留在每年能培养多少大学毕业生的标准上,这种以数量为标准的办学质量评价使我国的高等教育陷于办学实践的误区。而对高校毕业生的质量评价,以“学历”和“文凭”为依据,这种以“文凭”代替“水平”、以“学历”代替“能力”的评价标准,妨碍了大学生科技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在科教兴国的号角声里,我们深感其对人才的要求已跨越了历史的时空。从过去的“学历型”转向“能力型”,从过去“知识型”转向“科技型”。过去那种在学校“充电”,然后一辈子在工作岗位上“放电”的时代已不复存在。评价标准作为一种科学的舆论导向。必须顺应科教兴国的时代要求予以重构。如果仍以旧有的标准评价高等教育的社会贡献,必将产生扭曲高等教育生产功能的严重后果。高等教育的生产功能如同工厂的生产功能,具有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功能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功能。从本质上讲,高等教育生产多少的问题不能体现其固有的生产功能,能反映高等教育生产功能的是内涵扩大再生产,内涵扩大再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在不增加教育投入的情况下。通过调动人的办学积极性,通过优化学风、校风的途径,通过设置科学的办学目标,通过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又通过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来实现,所体现的是生产质量的提高。
2、重新构建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水平。客观地说,不少高等院校现有的课程设置为我国大学生朝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由于受到特定的历史条件和传统观念的制约,还不能体现出科教兴国的模式。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水平,使他们扎实地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树立大学生的科学道德品质,要大力增加大学生科技知识的教育,重新构建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
重新构建高等院校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是体现科教兴国的特色,增加科技教育的内容,为大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发明提供扎实的知识准备。
3、重新构建大学生科技实践的内涵。提高大学生的科技技能。目前,大学本科生都被要求撰写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对专科生则不作此类要求。由于大学生将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仅仅视为“毕业的需要”而不加以重视,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抱着马虎应付的态度。针对这种情况,要采取措施扭转这一局面。其一。要求本、专科学生都要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任务;其二。加强对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或毕业成果创作的指导;其三,延长毕业论文写作或毕业设计的完成时间,本科生可从三年级开始。专科生可从第二学年开始;其四,制订大学生科技实践成果答辩制。各系各专业应组成大学生科技实践成果答辩小组.凡要通过毕业科研成果(论文或设计)考核的学生必须公开答辩,由答辩组聆听答辩人的演讲并当场给予评分,答辩不合格的可以另选时间答辩,但必须在毕业前通过答辩。答辩不合格者不予毕业。对大学生的科研实践成果的答辩应严格执行,不可草率了事。同时,为避免大学生集中在毕业前夕答辩的情况而影响答辩的时间安排和质量,可以考虑鼓励学生在三年级就可以申请答辩的做法。实行大学生科技成果答辩制可以产生使大学生更加重视科技素质培养和锻炼的效果。同时,应设置大学生科技实践课.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开展科技实践。
目前,各高等院校都普遍建立起教学实践基地,但忽视了科技实践基地的建设。有条件的院校应建立大学生科技实践基地。如理工院校可以建立科技实验工厂;医科院校可以建立实验医院;师范院校可以建立实验学校;农业院校可以建立实验农场等。条件不成熟的院校可采取联合建立科技实践基地的途径,争取社会科研、生产单位的支持,同时,也邀请联合单位的科研人员作为大学生科研实践的指导教师,一举两得。保证大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的时间。将每年的寒暑假作为大学生集中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的时间,要求每年寒暑假必须到指定的科技实践基地有目的地开展科技实践。也可以结合课程的学习,专门安排科技实践的时间,尤其应把各专业的知识与科技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做到知识实践和科技实践两不误的目的。保证大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措施的落实,要结合大学生的科技实践活动,制订若干规定,规范大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的目的、内容、时间和要求。配备足够的具有丰富科技实践经验的人作为指导教师,并在活动经费上给予支持,同时,通过政府部门呼吁社会支持大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为通过开展科技实践活动达到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的目的,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科技实践活动不流于形式,最好能组织力量对大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进行科学而周密的统筹规划和布置。其中应把对大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科技应用能力、科技研究能力、科技创造能力和科技发明能力培养和锻炼放在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规划中的突出位置上加以重点安排。保证对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进行定期的检查、督促和总结。
4、构建大学生提高科技素质的激励机制,深化大学生的科技道德品质和科技实践。第一,大学生的科技实践活动要强调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管部门应通过各种舆论工具在高等院校中广泛宣传大学生提高科技素质的重要意义,在高等院校中营造“提高科技素质光荣”的强大舆论。.第二,大学生只有在科技活动中,才能感受到提高科技素质的活力。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统一组织一些大型的科技活动,如科技发明竞赛、科技论文写作比赛、科技素质全能赛等活动,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科技活动氛围。第三,设立大学生科技发明与进步奖,重奖科技发明者,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使高等院校(尤其理工类)形成良好的科学研究与创新氛围,借此激励大学生勇攀科学高峰和加快提高科技素质的步伐。第四,各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毕业教育,既要重视大学生的文明素质教育,更要重视大学生的科技能力和科技品质教育,将科技素质教育作为大学生毕业教育的重头戏。
大学生科技素质的提高,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全社会真正能够尊重科技知识,尊重科技人才,大学生科技素质的提高才有广阔而又坚实的背景。从另一个角度说,大学生科技素质的提高是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的前提。我们应当从战略高度,深刻理解******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和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深入了解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以及新科技革命带来的全球性竞争的严酷性。从而增加危机感和紧迫感。江****同志曾经指出:“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要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变成全民族的自觉行动。这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