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理论教程
2704400000035

第35章 饮食、营养与健康(2)

天然食品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海鱼、动物肝、蛋黄、奶油相对含量高,鱼肝油中含量 极高。婴幼儿及长期从事特殊工作者适当进行日光浴,是防止维生素D缺乏的有效方法。

如长期缺乏维生素D,小儿易患佝偻病,成人易患骨软化症或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D供给过量易使钙沉积于心、血管、肺、肾小管等组织中。轻度中毒有恶心、呕 吐、烦躁、便秘等症状;严重中毒可使出生婴儿体重减轻及发育不良和骨硬化。

(三)维生素C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溶于水,人体不能自身合成。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新鲜水果及蔬 菜内,烹调时易损失。

维生素C可防治坏血病,保护细胞膜,促进铁的吸收利用。并可参与人体多种营养素的 氧化还原过程,对其他酶系统有保护、调节,促进催化与促进生物活性作用。维生素C在体 内氧化还原作用中,能防止脂类过氧化以及某些化学物质的危害,防止中毒。在体内代谢过 程中,可促进胆固醇排泄,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维生素C在体内还有阻断亚硝胺合成,提高 应激能力,故有预防感冒及抗癌的作用。维生素C还可用于治疗急性克山病,对心肌有保护 作用。还可维持人体结缔组织结构完整性,使创伤口愈合,有利于牙齿及骨骼的生长发育。

常吃新鲜水果、蔬菜,特别是绿色叶菜,加之合理烹调(蔬菜在烹调过程中,维生素C 的损失可达30%~50%),一般维生素C不会缺少。

柑橘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猕猴桃、刺梨、沙棘、酸枣、柿子、辣椒、青菜、韭菜、苋 菜、苜蓿等维生素C含量也很丰富。叶菜根茎类和瓜茄类维生素C含量也很高。维生素C在低 温、冷冻中保存时间较长,在高温及蒸气中易损失。

维生素C长期过量滥用,会在体内代谢生成大量草酸,易形成肾结石。

(四)维生素E

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是脂溶性维生素。广泛存在于动植物食品中。对生育、生长、发 育、抗衰老有密切关系。

维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能阻止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成脂质,对人体生长发育及延缓衰 老有作用。并可促进毛细血管增生,改善微循环,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心血管疾 病的发生及发展。

维生素E缺乏,细胞膜易损伤而发生溶血性贫血。

维生素E主要存在于各种油料种子及植物油中。谷类、绿叶蔬菜中也有一定的含量,肉 、奶、蛋及鱼肝油中也含有维生素E。维生素E不稳定,可在烹调加热中损失。

过量摄入维生素E可引起胃肠不适。婴幼儿大量摄入引起坏死性小肠炎或结肠炎。

(五)维生素K

维生素K又称为凝血维生素。它存在于植物中称K(1下标),存在于动物中称为K(2下 标),人工合成的为K(3下标)。

维生素K有促进肝脏凝血酶原的生成和凝血作用。

在绿色蔬菜(如菠菜、油菜、白菜等)中维生素K的含量较高。

(六)维生素B(1下标)

维生素B(1下标)又称硫胺素、抗神经炎因子、抗脚气病因子。在烹调温度下不会损失 。

维生素B(1下标),辅助糖代谢,在体内与焦磷酸结合成硫胺焦磷酸酯,是一种辅羧酶 ,参与糖代谢中****酸的氧化脱羧反应,在糖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当维生素B(1下标)缺乏 时,糖代谢至****酸阶段就不能进一步氧化,从而造成****酸在组织中堆积,影响机体正常 功能,降低对机体的能量供应。

维生素B(1下标)有促进糖元在肝脏和肌肉中聚积,在能量代谢过程中加速糖元和磷酸 肌酸分解的作用,有利于肌肉活动。

神经组织所需的能量主要依靠糖供给,维生素B(1下标)有辅助糖代谢的作用和维护神 经系统的机能。当维生素B(1下标)缺乏时,糖代谢障碍,最先受影响的是神经组织,神经 功能减弱,可出现感觉异常,肌力下降,肌肉酸痛等周围性神经炎症状。如维生素B(1下标 ),严重缺乏时,全身功能受到影响,心肌营养代谢失调,心脏功能下降,出现心悸、气促 、胸闷和下肢水肿等心功能不全症状。由于维生素B(1下标)对神经组织的营养作用,所以 它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治疗神经系统的伤病以及消除疲劳。

维生素B(1下标)可抑制胆碱酯酶对****胆碱的水解作用,而****胆碱是重要的神经介 质,它促进胃肠的正常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当维生素B(1下标)缺乏时,****胆碱被胆碱酯 酶的破坏增加,使神经传导受影响,因而使胃肠的活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食欲下降、 消化功能障碍。

含维生素B(1下标)丰富的食物有粮谷类、豆类、酵母及硬壳果、动物肝、肾、脑、瘦 肉及蛋类。粮谷类食物硫胺素主要存在于胚芽和表皮部分。此外,在绿叶蔬菜和水果中也含 有维生素B(1下标)。

维生素B(1下标)摄入不足,可引起脚气病。干性脚气病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炎为主;湿 性脚气病以水肿、心脏症状为主。

如大剂量注射维生素B(1下标)有时可导致过敏性休克。

(七)维生素B(2下标)

维生素B(2下标)又称核黄素。是水溶性维生素。在烹调过程中损失较少。

维生素B(2下标)在体内参加一些脱氢酶的组成,在机体生物氧化过程中起传递氢的作 用,与细胞的呼吸有密切关系,是体内酶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机体内维生素B(2下标)缺乏 ,物质代谢不能正常进行。

保持眼睛、皮肤、口舌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当缺乏时,可发生结膜炎、角膜炎、脂 溢性皮炎、舌炎和****炎等病症。但这些病症与维生素之间的关系尚不十分清楚。

维生素B(2下标)参与蛋白质的代谢,是肌肉蛋白质合成不可缺少的因素。缺乏时肝、 血浆、以及肌肉中的蛋白质含量都降低,肌肉蛋白质的再生率变慢。因此它对肌肉发育有重 要作用。

维生素B(2下标)广泛存在于植物与动物中。动物肝、肾、心和乳类,蛋类尤为丰富。 大豆、蔬菜中也含有。若膳食调配不当,则较易发生缺乏病,可采用核黄素制剂补充。

五、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无机盐也称矿物质,它包括除碳、氢、氧、氮以外的存在于体内的其他各种元素,含量 较多的无机盐有钙、钠、钾、镁、磷、硫、氯等7种。其他元素如铁、铜、锌、锰、氟等存 在数量很少,有的只有微量存在,故称之为微量元素。各种无机盐总量约占体重的5%。无 机元素与其他有机的营养物质不同,它不能在人体内合成,除了排出体外,也不会在代谢过 程中消失。对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称为必需微量元素,如铁、铜、锌、碘、氟等。这些 物质在人体内自身相对稳定,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钙

1.营养功用

(1)构成骨骼及牙齿:钙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体内总钙量的99%存在于骨骼和 牙齿中。若缺乏,骨骼和牙齿的生长或维持正常状态都会受到影响,可发生软骨病。

(2)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缺钙时,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增高,肌肉容易发生痉 挛。

(3)参与凝血过程:有激活凝血酶的作用,若缺乏则凝血受影响。

2.供给量与来源

我国规定钙供给量标准,成年男女每日为600mg。钙的良好来源是奶类制品,不但含量 高,而且吸收率也高。蔬菜、豆类、海带、小虾米等均含有丰富的钙。钙若与草酸结合则不 能吸收,脂肪过多也妨碍钙的吸收。维生素D与蛋白质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二)磷

1.营养功用

(1)构成骨与牙齿:磷也是构成骨与牙齿的主要成分。人体内磷总量的70%~80%与 钙结合成磷酸钙存在于骨与牙齿中。

(2)参与物质能量代谢:磷是体内许多酶的重要成分,在物质代谢中有重要作用。一 切肌肉活动、神经系统的活动以及糖和脂肪的代谢,都需有磷的化合物参加。供给肌肉收缩 的能量物质如三磷酸腺甘、磷酸肌酸都是磷的化合物。机体的能量消耗愈大。磷的消耗量愈 多。

(3)磷与脂肪合成磷脂:是神经组织的重要物质。

(4)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磷在血中以酸式磷酸盐与碱式磷酸盐的形式存在,是一种 重要的缓冲体系。

由于磷与能量代谢和神经肌肉的活动等有密切关系,因而是运动员膳食中重要的营养素 之一。

2.供给量与来源

成人每日需磷1.5g,能量消耗大和神经高度紧张情况下,每日需磷2.5~4.5g。若膳 食中蛋白质和钙含量充足,则所得的磷也能满足机体需要。

磷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一切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中都含有磷,如蛋类、肉类、鱼类 等。植物性食物中,豆类和绿色蔬菜含磷量也较高。

(三)铁

1.营养功用

铁在机体代谢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为食物中铁的吸收率不高,故易于缺乏,成人 体内约含铁3~7g,有60%~70%的铁存在于血红蛋白内,5%存在于肌红蛋白内,15%存在 于细胞色素酶及多种氧化酶中,贮存的铁则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存在于肝、脾、骨 髓和肠黏膜中。铁在体内参与氧的转运、交换和组织呼吸过程,与细胞内生物氧化有密切关 系。若铁供给不足,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2.供给量与来源

成人每日约12mg,青少年和妇女月经期、孕妇及授乳期妇女为15mg。运动员大运动量训 练期间,每日需铁达20~25mg。

含铁较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蛋黄、豆类、绿色蔬菜、五谷的外皮及胚叶部分。此外, 在做菜时最好用铁锅,并用醋、西红柿等酸性食物,这可使铁锅的铁质溶解,增加食物中铁 的供给量。蛋白质和维生素C能促进铁质的吸收,但食物中若脂肪过多则影响铁的吸收。

(四)氟

1.营养功用

在体内主要分布于骨骼和牙齿中,其主要功能是预防龋齿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但过量 摄入氟可引起中毒,首先出现牙齿珐琅质的破坏,牙面光泽逐渐消失,出现灰色斑点,即为 斑牙症。

2.供给量与来源

食物中含氟量较低,每日膳食中摄取氟约0.8~1.6mg,饮水中摄取约1.5mg,即每日 每人氟的总摄入量约为2.6~3.1mg,此量能满足机体需要又不会出现中毒。茶叶也是含氟 量较高的饮料。

(五)锌

1.营养功用

锌多存在于骨骼与皮肤中,血液中的锌有75%~85%分布于细胞内,血浆中的锌与蛋白 质结合。锌是许多金属酶的组成成分或酶的激活剂,目前已知与锌有关的酶有数十种;锌与 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关;锌能协调葡萄糖在细胞膜上的转运。

人体缺锌时,儿童少年生长停滞或迟缓;少年期性器官发育幼稚化;出现创口愈合不良 和自发性味觉障碍等。

2.供给量与来源

成人每日需2.2mg,以膳食中吸收率为20%计算,每日供锌量为11mg。孕妇和乳母供给 量应提高。锌来源于动物性食物、谷类及豆类等。

(六)氯化钠

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影响水的动向,对维持体内水分,防止水分丧失有重要作用; 参与维持体内酸碱平衡;氯是胃酸的主要成分;氯化钠与肌肉活动关系密切,缺乏时肌肉软 弱无力,易于疲劳,大量丧失时可导致肌肉痉挛,这与氯离子减少引起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增 高有关。此外,膳食中的氯化钠还有调味作用,可增进食欲。

2.供给量与来源

氯化钠的摄入量与饮食习惯有关,而且个体差异很大。成人每日摄入4.5~9g为宜。在 炎热的气象条件下或剧烈运动等大量出汗的情况下,氯化钠的需要量增加,排汗1升,约需 补充氯化钠3g。

六、水

(一)水的营养功能

1.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组成部分:它占成人体重的60%~70%。人体各器官都含有 水,如血液含水约83%,心脏含水约79%,肝病含水约70%,即是骨骼也含水30%。人体若 丢失水分30%以上,生命活动将无法维持,水对人类的生存来说是最为重要的营养素之一。

2.参与物质代谢过程:它参与体内许多代谢过程,体内各种生理生化反应都是以水为 介质的环境中进行的,水是良好的溶解剂,能溶解许多营养素,既有利用物质的消化、吸收 、运输和废物的排除,又有利于体内物质代谢的进行。

3.参与维持体温的恒定:水的比热高,能吸收较多的热量,以保持体温不至于发生明 显的波动。体内物质代谢产生的热量可通过汗液蒸发散热,使体温维持恒定。

4.水是润滑剂:水的黏度小,可使摩擦面润滑,减少损伤。体内各关节、肌肉、体腔 、呼吸道和器官等处都能分泌润滑液,有良好的润滑作用。

5.维持脏器的形态和机能:体内结合水与蛋白质、粘多糖和磷脂等相结合而形成胶体 ,使脏器维持一定的形态和坚实性。例如,心脏含水79%,主要含结合水,使它的形态坚实 而成固体,而血液含水83%,主要含游离水,有利血液循环流动。失水过多导致血液浓缩、 血流减慢,影响对肌肉的供氧和代谢废物的排泄,出现肌肉酸痛,运动能力下降,体内失水 量达到体重的4%~5%时,肌力下降20%~30%。

(二)供给量与来源

水的供给量随年龄、体重、气候及劳动(或运动)强度而异,正常成人每日需水2000~ 2500mL,不同年龄每日需水量不同,10~14岁每日每千克体重需50~80mL,而成人每日每千 克体重需水40mL,一般情况下,水的出人量保持平衡。

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是饮料水、食物水和代谢水。各种食物的含水量不同,故亦随所进的 食物种类而有不同;代谢水为糖、脂肪、蛋白质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水,亦称体内氧化水。 每100g蛋白质可产生41mL,100g糖氧化时可产生55mL水,100g脂肪产生107mL水,一般混合 食物每生热418.5kJ约可产生12mL水。

第二课 合理膳食

根据全国营养调查和卫生统计,我国居民因食物单调或不足所造成的营养缺乏病,如儿 童生长迟缓、缺铁性贫血等有较高的发生率。与膳食结构不合理有关的慢性病。如心脑血管 病、恶性肿瘤等患病率与日俱增。我国居民维生素A、维生素B(2下标)和钙的摄入量普遍 不足。城市居民动物性食物摄入过多,能量过剩、体重超常等问题日益严重。食品卫生问题 及其引起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等也时有发生。改善饮食结构,保证饮食卫生,做到合理 膳食应引起每个人的重视。

一、膳食指南

1998年9月14日,卫生部发出通告,推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 》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是通用型健康膳食指南,适用于健康成人和2岁以上儿童。内容 如下。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 相同,除母乳外,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平衡膳食必须由多 种食物组成,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要,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因而要提倡人 们广泛食用多种食物质。多种食物应包括以下五大类:

第一类为谷类及薯类:谷类包括米、面、杂粮,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等,主要 提供碳水化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

第二类为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鱼、奶、蛋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 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

第三类为豆类及其制品:包括大豆及其他干豆类,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 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