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理论教程
2704400000024

第24章 社会适应与健康(4)

实践证明,经常积极地参与社区体育活动,使自己逐渐成为社会体育组织的一员,不仅 有义务为他人提供帮助,还要通过相互间的经验交流接受公众的指导,乃至从精神上得到必 要的鼓励。惟有培养这样的参与意识,才能使体育锻炼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使参与者利用 各种社会交往方式,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并达到促进个体社会化的目的。

(二)培养适应社会的个性特征

个性是个体在其生理和心理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受一定社会环境条件影响,通过实践锻 炼和陶冶,逐步形成的观念、态度、习惯和行为。通常认为,个性又以个体在生活空间的人 性或行为方式为基本特征,除具有相当稳定的统一性外,也是个体能否适应社会或被社会接 受的关键因素。人们的个性心理特性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内容,其中尤以性格产生 的影响最为重要。人的性格多种多样,有的人热情、坚定、果断,有的人冷漠、动摇、懦弱 ,有的人固执、自信、骄傲,也有的人优柔、谦和、自卑。但不管哪一种性格,都有很强的 遗传性倾向,且依它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和改变。至于它和体育锻炼之间的联系, 主要表现在对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态度、动机与完成运动的能力等方面。研究表明,具有 外向、活泼性格特征的人,通常易激发自己的运动兴趣;凡自卑感重、攻击性少、不活泼、 不稳定,具有温顺、内向等消极性格特点的人,则较少有主动从事体育锻炼的欲望。不同的 性格,对运动态度的影响更为明显,如求胜欲望过高的人,往往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处 于不适应状态,且具有以自我为中心、控制能力差、易出现冲动行为,对别人的需要和感情 很少关心等特点。

诚然,有遗传倾向的个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态度与动机, 但通过实践它又是可以改变的。奥尔波特就这样认为:“所谓个性,是精神、身体组织所具 有的个人内在的一种可变的体制,是根据它的环境而独自确定其反应的”。因此,每一位锻 炼者都会有许多机会发现自己个性中的优秀部分,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决定采用何种方式去 巩固提高自己的长处,克服改进自己的短处,达到完善自我认识、自我意识、自我发现和自 我改造,以及发展个性和实现个体社会化的目的。尤其是参加集体的体育锻炼,每一位参与 者都不同程度地要接受团队活动的约束、限制、督促与激励,这将促使个体必须适应群体的 需要,其中不仅有个性的展现和发挥,更重要的是体现团队精神。在任何集体活动中,凡合 作者都将得到赞扬和激励,反之则会受到贬斥和批评。基于这种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多数 人受自尊、自强与自信等自我意识的正面影响,为了与群体保持一致,总是愿意接受来自群 体的监督与帮助,希望通过调整来约束自己不合时宜的个性特征,按有利于集体利益的行为 方式,期望在群体中取得别人的认可。

实践中,若将个体锻炼与集体从事体育锻炼相比,通常个体行为易表现控制性、冒险性 、感受性、内向性、急进性和自我满足性等性格特征;而集体锻炼则更具有社会的外向性, 参与者大都能表现比较开朗的性格,但想要取得主导地位的人也相对较多,致使他们经常会 处于矛盾与冲突中。因此,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个性特征,在参加集体运动项目的锻炼 中,强调相互协调与配合,加强个性的自我约束机制,不断提高公众意识、集体荣誉感、道 德责任感等……如此才能在复杂情感的体验中,按照集体利益的行为准则,使自己的个性获 得理性上的转移,最终在行动上达到与同伴合作的目的。

(三)培养适应社会的角色观念

在复杂的社会结构中,需要有多种特定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的人员组成。每个人若要 在社会中生活,就必须凭借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在工作岗位上充当一名角色,各司其职地为 社会公众服务。体育锻炼的社会性功能,就在于它恰能为培养适应社会的角色观念创造优越 的环境与适宜的条件。其中有许多特定的锻炼方式与组合,又为参与者提供了尝试充当各种 角色的机会。假如,你采取的锻炼方式属于个体行为,那就需要有独立“扮演”角色的能力 ,学会按科学规律制定锻炼计划、掌握运动负荷与评价锻炼的效果,在遇到困难时,如何去 寻求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但即使是独立的个体角色扮演,同样也会给你提供一种以自愿的 方式与别人进行练习交流的机会。比如,你独自在篮球场练习投篮,当一旦得到“三缺一” 的信息,你就会非常乐意接受别人的邀请,加入到群体活动的行列。这表明,体育锻炼的任 何个体行为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环境的制约,特别在以群团组合的社会关系中,每个人都必 须尽其所长为自己选择一个角色,并竭尽全力按其所处地位体现其权利、义务和相应的行为 ,设法尽力显示自己的才华与能力,在竞争中巩固自己的角色地位。

必须指出,凡属群团组合的体育锻炼,无论个体想要扮演什么角色,他们都必须分工明 确且又互为关联。至于其组合是否合理,也不完全取决于个人对承担角色的认可,而是要以 被群团其他成员接受为前提,并以能否实现群团目标作为检验每个成员是否胜任角色的标准 。这表明,在与同伴合作的体育锻炼中,惟有使个体的角色行为被同伴信赖,或能够产生良 好的综合效应,才算这种角色分工具有真正的社会价值。比如,无论是组织锻炼小组、开展 游戏活动,或相约同伴举行一场友谊比赛,究竟应由谁承担组织领导者,由谁充当追随支持 者,都要根据每个人的特长与能力,在事前有个明确的分工。如果各自的角色一旦确定,那 每个成员就有在该位置上发挥作用的权利,同时也要对角色要求承担相应的义务,这样才能 通过不同角色行为的协调,产生有利于互动的社会关系。其实,我们通常强调的协作意识和 团队精神,就是通过体育锻炼对培养角色观念的一种具体要求。

在当前各学科明显呈现既高度分化,又互相渗透,既纵横交错,又向高度综合化方向发 展的新态势下,由于体育锻炼本身蕴含的协作因素,可以促使锻炼者按协调配合与角色互补 原则,妥善处理同伴与同伴之间,同伴与对手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角 色观念,潜移默化地去承担社会中自己相应的权利、义务与责任。

(四)培养适应社会的生活方式。

人类进人21世纪,随着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由高科技开创的文明与繁荣,使人们的生 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此时,尽管空闲时间不断增多,但由于劳动性质改变、生活节奏加 快与人际关系复杂等因素,却导致现代文明病多有发生。基于这种现状,为了防止体力衰退 ,重新学会生存,提高生活质量,人们亟须选择文明、和谐、健康、活泼的活动方式去善度 余暇。人们在对各种活动方式进行认真比较之后,更寄希望于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把它作 为现代生活方式的一种重要手段,成了未来社会发展中人类最明智的选择。由体育锻炼表现 的动态性、趣味性、娱乐性、保健性与休闲性,不仅可以通过人的肢体活动,使高度疲劳的 神经系统得以休息,而且还有缓释精神紧张、调节身心平衡、提高健康水平的功能。

面对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的不可逆转性,为了解决身体对社会的不适应性,人们通过体育 锻炼掌握运动技能,并以这种快速、敏捷的活动方式,提高人体对快节奏生产、生活的应变 与耐受能力;为了消除精神对社会的不适应性,人们通过户外运动拓宽生活领域,并以这种 回归自然本原的活动方式,克服对快节奏生活的抵触、恐惧、烦怨和焦虑等心理障碍。正是 由于体育锻炼的这种特性,才使它在现代化生产劳动中,能够预防和消除许多精神和肉体的 不适应症。实践证明,体育锻炼所具有的自我肯定和激励情感,以及对抑制焦虑、缓释消极 情绪所起的积极作用,体育锻炼在培养团结协作、改善人际关系方面所具有的功能,体育锻 炼在转移受压抑、挫折心境时所起的良好作用,体育锻炼在改善血液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功 能等方面,都为建立“体育生活方式”、增进身心健康、适应生存竞争和享受生活乐趣提供 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