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吐蕃史稿
2704300000026

第26章 赤德松赞时期的吐蕃(2)

《贤者喜宴》所收诏敕盟书的最后部分是参与盟誓者(藏文原文为“”,字面意思“赐盟”)的名单,排在第一列的是三位王妃,排在第二列的是小邦国王,即外甥吐谷浑王度杰布息柯播玛噶妥干可汗、工布王工噶波芒波杰、尼洋邦王尼洋尊赤沃;排在第三列的是大小臣僚,其中又排在第一列的是“班第同平章事”,分别是班第阐卡·云丹和班第娘·定埃增;排在第二列的是社稷大臣同平章事,有吐蕃大相没庐·赤苏燃木夏等六人,接下来分别是内相系统、悉南纰波系统,及地区总管、军官和外相系统的官员名单。从官员名单排列可知,与赤松德赞时期相比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动,而最为显著的是两位僧相的位置在百官之上,吐蕃的大相已降至第三位了。僧相被尊称为“钵阐布”(意为“大吉祥”),“钵阐布者,虏浮屠(指佛教———引者)豫国事者也;亦曰‘钵掣逋’”。此时,钵阐布已成赞普的臂膀,权势显赫,百官难以相比,自然也削弱了大相等大臣的权力。

赤德松赞非常重视佛教经典的翻译,并支持译师们进行翻译方面的规范化工作。据《语合二章》载,马年(赤德松赞在位期间有两个马年,分别是公元802年和814年,学术界一般认为译经文字的规范化运动始于后一个马年,即公元814年)命孜纳弥扎等佛教学者确定译经的原则和方法,改译、修订旧译佛典。制定出了标准的译名,实行译名的统一,规定新译佛典必须统一按照新的译名进行翻译。不允许任何人私自创造新词汇,如果讲院、译场等确实要新造词汇,则必须经堪布(寺院住持)、译师商定,呈报赞普批准,方可造新词使用。

译名的统一和规范,提高了译经的质量,使藏文能够准确地表达深奥的佛教教义。同时,也完善了藏语文本身,有利于语言文字的推广和应用,对藏族文化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赤德松赞的大力扶持,佛教事业在吐蕃蒸蒸日上,佛教文化在吐蕃广泛地传播开来。

五、扩张的余声

赤德松赞时期,吐蕃的对外扩张战争并未停顿,《赤德松赞墓碑》中言其“勇武不拔,骁武娴兵”,并云吐蕃大军征讨突厥等地。但总体上看,吐蕃对外战争的步伐渐趋缓慢。尤其是他在位的后期,吐蕃与唐朝之间的关系开始和好,双方使者往来频繁,战争减少,吐蕃军队潮水般的对外攻略已成往事。

公元797年(唐贞元十三年),吐蕃在今川滇地区发动一次攻势,进逼台登城(四川冕宁县南),州刺史曹高仕率部同东蛮子弟联合迎战,两军从早晨混战到中午,吐蕃牺牲三百人,大笼官七人被俘,最后退却。公元798年(贞元十四年),唐夏州节度使韩全义于盐州西北击破蕃军。公元799年(贞元十五年),吐蕃五万大军攻击南诏与州,因南诏王异牟寻与韦皋严密防守,吐蕃无功而还。自南诏归向唐朝后,吐蕃在这一地区处于两面作战的被动地位,唐朝主要靠西南的军事胜利来减轻西北地区的压力。吐蕃在发挥陇右河西一带的战略优势的同时,试图想扭转云南一带的不利局面,所以仍集结大军主动出击,这对于兵力不足的吐蕃而言,实在是冒险之举。公元800年(贞元十六年),吐蕃又准备在云南、四川发动攻势,目标是想围攻州,八万大军驻扎于昆明,带着一年的军粮,以赤德松赞的舅舅攘都罗为都统,并命尚乞力欺徐滥铄屯兵西贡川。南诏和唐韦皋采取联合防御,唐将亢乐朝以万人屯黎州(四川汉源县北),韦良金以二万五千人屯州,并约南诏出兵。接着吐蕃大军从曩贡川分兵二路,一路攻云南,一路攻州。不料吐蕃攻势尚未展开,吐蕃禺城守将杨万波想投降唐朝,被吐蕃发觉,遂派五千军兵前去镇守禺城,但被韦皋的军队击败,杨万波率二千人降唐。唐将扶忠义又攻取吐蕃的末恭城,俘虏吐蕃牛羊千计。吐蕃将领投降事件接二连三发生,吐蕃曩贡、腊城等九节度婴、笼官马定德等投向唐朝。

马定德以智略闻名当时,吐蕃军队大都按其谋画布兵,因数次出兵无功,马定德等人怕赞普问罪,于是投降唐朝。牟尼赞普的养子吐蕃西贡节度监军野多输煎,因怕要给牟尼赞普殉葬,也投向唐朝。吐蕃不少将领已失斗志,士气低落,军心不稳,只有尚乞力欺徐滥铄引兵至铁桥,因南诏在河中放毒,尚乞力欺徐滥铄退军纳川,此年霜雪来早,吐蕃军队无功而退。公元801年(贞元十七年)春天驻扎在三泸水一带的吐蕃军队受到南诏、唐朝攻击,唐军绝堤水淹蕃军,吐蕃军退保鹿危山,又中唐军埋伏,吐蕃军队大败,跟随吐蕃军队作战的康、黑衣大食等国的士兵和吐蕃将领被唐朝俘虏。当时吐蕃深受南诏与唐朝两面夹击之苦,吐蕃称南诏为“两头蛮”。据《新唐书·南诏传》赤德松赞君臣认为云南地区已对吐蕃造成重大威胁,遂在国内实行大料集,每三户出一卒,充实军队,令驻军严守纳川、故洪、诺济、腊城、聿赍五城,以便在适当时候攻占州以隔绝南诏与唐之间的联系。紧接着吐蕃在今宁夏、陕西北部一带发动了一系列进攻,秋季的7月吐蕃进逼盐州,继攻陷麟州(陕西神木县北),杀死刺史郭锋,吐蕃军队把城郭毁为平地,大掠党项部落和当地居民而退,吐蕃在今西北地区仍掌控着主动权。阴历9月盐州刺史杜彦先放弃修筑八年之久的盐州城,奔向庆州。为缓和北边紧张局面,唐命韦皋从四川深入以分散吐蕃的兵力,韦皋派兵二万分九道进军,南诏也协助唐军,韦皋军攻击吐蕃占领的维、保、松州及栖鸡城、老翁城。于雅州(四川雅安县西)击败蕃军,韦皋获得巨大成功,“转战千里,凡拔城七,军镇五,焚堡百五十,斩首万余级,捕虏六千,降户三千,遂围维州及昆明城”。唐加封韦皋为南康郡王。公元802年(贞元十八年),为挽回败局,吐蕃派遣大相兼东鄙五道节度兵马群牧大使论莽热率兵十万以解维州之围。《旧唐书·韦皋传》载此次吐蕃派出的救军是进攻“灵朔之众引而南下”,足见吐蕃对维州之重视。韦皋率唐朝和南诏的军队以逸待劳,埋伏于险要处,只等吐蕃大军到来。吐蕃兵团气势汹汹,奔涌而来,唐军只出千人挑战,然后诱蕃军深入,论莽热不知轻重,挥兵奋追,中了埋伏,士兵战死者过半,统帅论莽热也被唐军俘虏,成为唐朝俘虏的吐蕃将官中地位最高的一位。这次战役中南诏的军队发挥了重要作用,唐朝派使臣前去慰问。但维州城(即无忧城)和昆明城的吐蕃守军顽强坚守,韦皋屡攻不克,只好退去。这次战役,使吐蕃在今四川等地的势力受到巨大的打击,论莽热被韦皋送到长安城,唐朝“赐崇仁里宅以居之”。吐蕃的军队大都是骑兵,善于在原野平川冲锋攻击,而西南地区山高沟深,骑兵很难有所作为,再加吐蕃主动出击,唐朝和南诏的军队可凭借山川之险予以阻击,故吐蕃很难取得进展。

公元803年(贞元十九年),阴历4月吐蕃派外交使臣论颊热使唐,由于军事上的失利,吐蕃率先采取了和平外交。阴历6月唐遣右龙武大将军薛丕使吐蕃。公元804年(唐贞元二十年),友好的气氛又开始出现在漫长的唐蕃古道上,这年阴历4月吐蕃入唐朝的使臣有臧河南、观察使论乞冉等五十四人,其中有僧南拔特计波也是使团成员之一,可知吐蕃的僧侣集团致力于和平外交。阴历12月吐蕃第二批使者论袭热、郭志崇又到了长安,后者显然是位在吐蕃任职的唐人。公元805年(贞元二十一年)阴历2月,唐德宗崩,唐顺宗命“左金吾卫将军、兼御史中丞田景度持节告哀于吐蕃,以库部员外郎、兼御史中丞熊执易为副使”。

阴历7月吐蕃使论悉诺等赴唐吊祭,阴历10月赞普又派论乞缕勃藏给唐朝送去金银、衣服、牛马等,以助唐德宗陵墓。阴历11月唐又派卫尉少卿兼御史中丞侯幼平为入蕃告册立等使。805年是唐蕃十分友好的一年,双方的使节频繁地奔驰在畅通的驿道上。

此年唐威震西南的韦皋去世,唐在西南给吐蕃带来的沉重感因此而有所减轻。公元806年(唐宪宗元和元年),唐朝把流放到福建的俘虏十七人放还吐蕃,唐朝一般把吐蕃俘虏流放岭南,让高寒地带的人忍受高温气候的折磨。这次送回的十七人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是有选择性的,以此向吐蕃表明唐朝和好的态度。

阴历6月吐蕃派论勃藏使唐。公元807年(唐元和二年),吐蕃放还僧惟良阐等四百五十人归唐,相应地做出举动。

公元808年(唐元和三年),此年发生吐蕃属部沙陀部降唐事。

当初,沙陀部归吐蕃后,被安置于甘州(今甘肃张掖),沙陀部以劲悍勇敢闻名西北各族,吐蕃发动的战争中,沙陀部勇士往往充当开路先锋,后吐蕃疑心沙陀同回鹘间有关系,准备迁徙沙陀部。沙陀部酋长朱邪尽忠与其子执宜得知,决心投靠唐朝,游牧民族来去自如,沙陀部落三万人循乌德革建山(甘州东北),向东而行。吐蕃闻讯,遂派骑兵追杀,吐蕃军队与沙陀部交战四百次,朱邪尽忠被蕃军所杀,沙陀部损失惨重,士众死伤大半。但执宜十分顽强地率余众万人,进入灵州界降唐。唐安置沙陀部于盐州,沙陀人又成为唐军的先锋。吐蕃因疑心重重,不善安抚和信任沙陀部,最终失去一支劲旅。

公元809年(唐元和四年)唐派祠部郎中徐复使蕃。他带去一封唐宪宗给吐蕃沙门宰相的信,这封信由大诗人白居易起草,题名“敕吐蕃宰相沙门钵阐布书”,信中首先热情赞扬钵阐布的德行和其对和平事业的努力,之后提到双方边界问题,因自平凉破盟至此,唐蕃间缺乏边界的明确划分和协约,当时吐蕃曾提出愿将秦、原、安乐(宁夏同心县东北)三州割还唐朝,但因种种原因,未能议割,唐朝希望三州归唐后再定盟约。最后信中提出要求归还平凉会盟时被吐蕃劫持的唐朝官员。从信的内容可知,这一阶段,吐蕃与唐朝间都希望熄灭战火,因而双方使节频频往还,主要是为了商讨边界问题,为签订永久的盟约而努力。阴历9月吐蕃的五万骑兵到拂梯泉(内蒙古杭锦后旗西北),继万余骑到大石谷,抢掠从唐朝返回故地的回鹘使者,吐蕃的军事行动纯粹是针对回鹘使者而来。公元810年(唐元和五年),阴历5月吐蕃大臣论思邪热使唐,带去路泌和郑叔矩的灵柩。阴历6月吐蕃使者同唐宰相杜佑等商讨,吐蕃仍提出愿还三州地。阴历7月鸿胪少卿、摄御史中丞李舌入蕃。从不断的交涉可知,双方尚未取得一致。

公元812年(元和七年),吐蕃的军队进入泾州界,大掠人畜而归。吐蕃与唐朝正处于和平外交时期,故很难解释吐蕃的行为,或为吐蕃边军小股入侵。公元813年(元和八年),吐蕃于会州境内的河上建桥,但每当木料贮存河侧时,唐朝常派人暗中投入河中,吐蕃始终不能建桥。吐蕃遂改变策略,以丰厚的财物贿赂贪财的唐朔方、灵盐节度使王,终于如愿建桥。这座桥给吐蕃军队提供了捷径,十分容易进攻唐朝的朔方。战争的隐患依旧,吐蕃的将官们仍为战争而忙碌着。阴历10月,吐蕃与回鹘在柳谷西发生交战,噶陀·仁增才旺诺布的《赤德松赞墓碑》摹本中曾提到:“北方大国曰突厥……中间亦曾失和,视同寇仇。远至突厥之……吐蕃军(旅直入长驱),全境居民悉为抚服。该国之边鄙……自彼处起,因高地回纥可汗,不作寇敌,遂缔结盟约。”

赤德松赞时期吐蕃亦曾大规模用兵于西域,赤德松赞在位后期吐蕃作战的对象主要是回鹘,而且有战有和。另,黑衣大食、康里的军队随同吐蕃作战,亦能说明吐蕃在中亚一带势力未减。公元815年,吐蕃请求与唐互市得到应允。

综上所述,赤德松赞朝,佛教僧侣当政,再加上吐蕃内部矛盾及拓边受挫,吐蕃转而推行和平外交,改善同唐朝间的关系,虽然没有签订协约,解决争端,但赤德松赞朝时与唐朝间的反复往来和讨论,为以后的长庆会盟埋下伏笔。

风风雨雨中登上赞普宝座的赤德松赞重用佛教大臣,实行和平政策,致力于消除内部隐患,使吐蕃社会秩序较为稳定。但不幸的是公元815年,正当盛年的赤德松赞去世,在位十九年,享年四十岁。吐蕃在其墓前树立了一块石碑,上刻碑文,以优美的文字对赤德松赞歌功颂德,一片赞誉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