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吐蕃史稿
2704300000002

第2章 吐蕃人生活的自然环境

一个民族的形成发展是以一定的共同地域为基础的,而一个民族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对其文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远古的人类文化具有与生存环境的相适应性,如河谷地带的农耕文化,草原上的游牧文化,森林中的狩猎文化,莫不是适应环境的产物。当我们探讨吐蕃的历史文化时,不得不对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加以考察。

一、 沧海变高原

藏族自古以来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上,吐蕃王朝的统治区域也主要在青藏高原上。藏文史籍中,说远古的青藏高原是一片汪洋大海。如《贤者喜宴》云:“上部阿里三围形如湖泊,中部卫藏四如状似沟渠,下部多康三岗如同田地,所有这些地区都淹没******中。”

古代的藏族先民不知从何得知了他们生活的大地原来是海洋,而且这种说法还一直流传下来。那么,海洋因何又变成了陆地了呢?古人无法解释这种特殊的自然现象,佛教史家们宣称,因大悲观世音的祈祷,海水渐渐退去,陆地显露出来。不过,这种沧海变桑田的传说得到了地质科学的证实。

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高原神奇的面纱在逐渐地揭开。据地质学家的研究,距今四五亿年前的奥陶纪时,青藏高原地区处于或沉为海洋,或升为陆地的不稳定状态中。到2.8亿年前的早二叠纪时,除阿尔金山之外,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是波涛起伏的海洋,称为“古地中海”,或“特提斯海”,与北非、南欧、西亚和东南亚的海域沟通。在这个海的两侧分别有两个巨大的古陆,南为冈瓦纳古陆,包括今之南亚次大陆、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和南极洲,北面为劳亚古陆,包括北美和欧亚大陆中部地区。

后来青藏高原地区地壳运动频繁,古地中海不断缩小,终于到距今约3000万年的始新世中期以后,古地中海完全消亡,大海变成陆地,青藏地区又经历了一次沧桑之变。

但是,陆地又怎么变成了高原,这也是青藏高原形成史研究中的一大谜。据板块学说的观点,2亿多年前,南方的冈瓦纳古陆破裂成许多块体,其中的印度板块,向北方漂移,最后与欧亚板块相撞。在印度板块向北挤压的同时,青藏地区北部的塔里木刚性地块也相对向南挤压。在南北向的水平挤压下,整个青藏地区开始隆升。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今天的世界屋脊,现在,喜马拉雅山仍以每年大约以5~10毫米的速度上升。

地质学家们大致描绘出了青藏高原形成的轮廓,但这个地球上最年轻的高原仍充满了神奇和不解之谜。

二、 高山峻岭 江河之源

历史上生活在平原和低海拔山谷的人们,将青藏高原视为高寒缺氧、冰冻雪封、五谷不生的不毛之地,这样的描述也常见于中原文人的笔下。而居住在高原上的民族,则对它赞美有加,称为“雪域“、“雪山环绕的地方”。古代的吐蕃文献中这样描绘高原:

在天之中央,

大地之中心,

世界之心脏,

雪山围绕,

一切河流之源头,

山高土洁,

地域美好。

对壮丽的高原充满了无限的敬意和热爱之情,历代藏族诗人对雪域的赞美和炽热的眷恋,也是高原之外的人们难以想象的。

青藏高原上的山脉众多,世界上最雄伟的大山也在青藏高原上,可谓是山的世界,山的海洋,山山相连,一座又一座,难以计数。藏族的文化成长于大山的怀抱中,藏族文化中对山的敬畏和特殊的感情相比其他民族的文化格外显著。

青藏高原上纵横延展着亚洲地区的众多高耸巨大的山系,雄伟的喜马拉雅山系逶迤绵延在高原西南面,被誉为世界最高峰的珠穆朗玛峰就坐落于这条山系;高原中部横亘着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系,喀喇昆仑—唐古拉山系;北部有著名的昆仑山系;东北部有阿尔金山、祁连山脉;南部是横断山脉。这些庞大的山系巍峨壮观,气势磅礴,山峦起伏,冰川雪峰闪耀,构成了一幅伟大的山的世界。

青藏高原上大面积的冰雪,成为天然的水库,孕育了亚洲大陆上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多条河流,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长江和黄河的发源地,也是印度神圣的河流——恒河,以及印度河、雅鲁藏布江(在印度境内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怒江(进入老挝称湄公河)等著名河流的源头。高原冰川峡谷的涓涓细流汇成了大江大河,从高原欢腾而下,把一座座阻挡在它们前面的山横切开来,奔向了太平洋和印度洋。如果没有高原的隆起,没有这天然的水库,我们真难以想象人类的文明史又是怎样的一幅图景。而如果雪线继续上升,冰川继续消失,则同样难以想象我们的未来又是怎样的一幅图景。

青藏高原上又广布着难以计数的湖泊,犹如镶嵌的明珠,点缀着高原大地,使荒漠有了迷人的光芒。青藏高原上的湖泊面积达3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五分之二。山有阳刚之气,湖有阴柔之美,共同织就高原美景。著名的圣湖青海湖、纳木措湖、羊卓雍措、玛旁雍措(又译为“玛法木”)、拉莫拉措,无不蔚蓝闪烁,秀美无比。

青藏高原上适宜人类生活的地带主要在河谷和草原,并因此而形成了农业经济和游牧经济。河谷地带的人们筑屋而居,以经营农业生产为主,而草原上的人们则逐水草而游牧。因不同的经济生活,使河谷地带和草原在文化上具有各自的特色。

著名的谷地在西藏为藏南谷地,即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谷地,西起萨嘎,东到米林,长达1200公里,南北宽约300公里。藏南谷地的最大特点是宽窄相间,有的地段地势较为开阔,如拉孜—仁布宽谷、曲水、泽当宽谷、米林宽谷,而有的地段则十分狭窄。青藏高原东部有著名的河湟谷地,这里农业生产的历史十分悠久。

谷地是青藏高原上人类最主要的聚集之地,因谷地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适宜农业;相对海拔较低,气候温暖,适宜人类居住。西藏人口最为稠密的山南、日喀则、拉萨都在河谷地带,河谷地带的丰饶,为文化活动在经济上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雅鲁藏布江流域是藏文化的摇篮。

草原主要分布于羌塘(即藏北高原)和康、安多地区(包括今天的青海省南部、四川省西北部、甘肃省南部),属于高寒草原,是青藏高原上的天然牧场。羌塘和安多地区的草原基本上可以连成一片,这里的人们在语言、服饰、生活习俗等方面有许多共性,而与谷地的农业地区有着明显的差异。今天,甘青川地区的牧民大多都说安多方言,区别不大。

青藏高原的河谷地带一般是高山深谷,很少看到田陌纵横的广阔平原,造成田地狭小、分散的特点,无法与平原地区的农业相比。而高寒草原上的牧草较为低矮,再加海拔高,气候风云突变,雪灾、冰雹之类的自然灾害时时发生,同样限制了畜牧业经济的发展。高原先民们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勇敢地拼搏,顽强地生存,展示出了生命的韧性和无畏的精神。

《新唐书·吐蕃传》云吐蕃“国多霆、电、风、雹,积雪。盛夏如中国春时,山谷常冰”。《通典》则说吐蕃“风、雨、雷、雹隔日有之”。

清代人编写的《西藏志》云:“藏地高下不一,寒暄各异,平壤则热,高平则冷,有十里不同天语,晴雨靡常,风霾无定。”

这些记述,确实是高原天气的真实写照。高原地形复杂,气候也是复杂多样。

太阳辐射强烈,因高海拔、空气稀薄、气压低、大气干燥所致,即使在寒冷季节,只要丽日当空,就会变得暖和起来。强烈的太阳辐射给高原上的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动植物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若没有太阳的温暖,则高原生命的生存更为艰难。

气温低,是青藏高原突出的气候特点。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而西南边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印度洋暖流的北上,使高原地区气候寒冷,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腹地平均气温在0℃以下,高原大片面积的最暖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寒冷的气候也限制了高原上人类以及动植物的生存区域,高原的北部有大面积的荒漠、冻土地带和无人区。另外,高原上的昼夜温差较大。

高原气候不仅特殊,而且复杂。从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到昆仑山脉,气候变化很大,依次有低山热带、山地亚热带、高原温带、高原寒带等气候带。高原的南部、东南部一带,往往能看到“山下开花山上雪”的奇景。

吐蕃时代,人们不仅早已适应了高原的环境和气候,还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打破了地理的阻隔和封闭,而争胜于雪域之外。就生存环境的艰辛而言,吐蕃王朝的缔造是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