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戴明人性管理学(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2703000000013

第13章 随时“充电”、“洗脑”(1)

戴明说:“你听说过‘地球村’吧,我觉得村子太大了,说‘地球街区’怎么样?那还不如说‘地球商城’呢!”

戴明认为,地球村就在我们面前……一个商人跟另一个商人的距离实际上不到6/10秒(以光速计算)。他说,我若需要一个商业伙伴就可以很容易地到印度的班加罗尔去找,这跟在硅谷找个邻居一样容易。

《经济学家》中说:“从伦敦打到纽约的电话费跟给邻居打电话的费用实际上是一样的。距离的消失将是二十一世纪前50年里影响社会的最重要的经济力量。距离的消失意味着任何通过屏幕或电话的活动都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进行。”

在戴明看来,距离的消失也意味着:种种服务如汽车设计、家庭安全、医疗服务将(已经!)和录像机或汽车一样轻便、快捷。一些航空公司像瑞士航空公司、英国航空公司已经在把他们繁重的工作送到印度去做。《经济学家》报道说:“EMS控制系统在西澳大利亚的珀斯监控着新加坡、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台湾办公区里的空调、照明、电梯和安全。”

戴明说,距离的消失标志着真正的竞争已经开始。我们白领工人应该感到怒不可遏,因为美国、日本、德国、瑞士的工资高得惊人,简直高到了荒唐的地步。我们喜欢高一些的工资。我们美国人在竞争中喜欢较高的位置,近年来喜欢首席的位置。如果我们想继续保持或接近首位,那么,我们必须开始做下一步的工作。这句话是南加州大学教授、高效系统专家埃德·劳勒(EdLawler)所说的。

幕布已经拉开。世界正在追赶更多的自由!更高的生活水准!但是,我们无疑已处于众目睽睽之下。一切都在变化,这绝非夸张,这是事实。200年前,工业革命发端。从那以来,我们正经历最深刻的变革,有史以来最深刻的变革。

“地球村”使我们一下子变成了600亿门挨门的邻居。

有资料显示微软股票市值与英特尔的股票市值之和大于通用汽车、福特汽车、波音、柯达、西尔斯零售、J·P·摩根集团、Catepillar拖拉机公司及凯洛格公司的股票市值总和。

据1996年《商业周刊》全球1000家企业排行榜显示,按照股票市场估价的总值排行,可口可乐的总收入1.80亿美元,它的股票市场估价1150亿美元;默克公司总收入170多亿美元,780亿股票市场估价;微软60亿美元总收入,710亿股票市场估价;英特尔160亿美元的总收入,620亿美元股票市场估价;迪斯尼190亿美元总收入,420亿美元股票市场估价;Oracle30亿美元总收入,220亿股票市场估价。

戴明说,在这1000家企业的排行中,有几个公司的名字对我的同伴们不太熟悉。它们是福特公司,1370亿美元总收入,430亿美元股票市场估价;通用汽车公司1690亿美元总收入,420亿美元股票市场估价。

任何人都可以看出排行榜前一半公司和后一半公司之间的区别。前一半的排行中,可口可乐、微软、迪斯尼等等都是纯粹的脑件“玩家”。后半部排行的公司还是笨重机器的供应商,但是汽车公司比以前“聪明”多了。

哈利·戴维森公司倒是个有趣的、有启发性的例外。它的总收入10亿美元,股票市场估40亿美元。的确,哈利对许多人来说,与福特、通用汽车公司一样都是笨重机器的供应商。但是,哈利公司与迪斯尼、可口可乐的共同点多于与汽车大制造商的共同点。首先,哈利出售哈利精神,其次才出售其笨重机器。这就是说,哈利公司明显地属于近似纯脑件玩家。

种种迹象表明,脑件玩家的时代即将来临,戴明为此惊呼:时代变了,完全变了,他说:“1974年,我开始在麦肯锡公司作管理顾问,‘我们’(职业的服务者——会计、律师、顾问、广告公司的雇员)被看作是寄生虫,吸他人的血汗。”

计算机迷成功了!比尔·盖茨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这是脑件时代(Age of Brainware,相对软件[soft—ware]和硬件[hard—ware]而言)。现在,那些‘指挥者’(人数快速减少)是新的寄生虫,他们依赖于计算机编程人员不断地敲击键盘而劳累的双手。他指出,一切的价值都来自脑件。

“在世纪末的美国,电子游戏是生活训练的绝好方式。在美国,日常生活应有分析16种信息的能力。通过电话、电视、传真、电子呼机、个人数字助手(PDA)、有声信息系统、邮政、办公室电子邮件、互联网等等,这些信息同时向你射来。那些从小玩游戏长大的孩子具有先天的优势。新勒德分子(Neo—Luddite)标新立异,他们认为酷爱电子游戏的孩子并不是注意力缺乏、道德不健全、不识字的小怪癖,玩完“殊死战斗”游戏便屠杀无辜。他们只是适应了越来越像游戏经历的世界。从计算机天气预报到地方超市的互动售货机,从好莱坞到五角大楼,我们都被淹没在动画图标中,沉没在特殊效果和计算机模拟的海洋中。”(摘自了·C·赫兹,《控制杆民族》)

戴明指出,不要理睬联邦政府或州政府的童工法。如果你的信息系统或信息技术的运作中没有一个15岁以下或至少25岁以下的“高级管理员”,那么,你肯定会遇到麻烦。

安德森咨询公司的杰弗里·卢克(Jeffrey P.Luker)也认为,青年人“与技术打交道比与人打交道更自如。”这会是真的吗?完全可能,而且绝对可能。

一个新世界的“精神”秩序诞生了,完全是以光速产生的。谁是今日技术专家?戴明认为,是12岁以下的孩子。他说:“我只是开个玩笑而已,但这又不完全是玩笑。1962年,我在康奈尔大学作为工程专业学生,就开始用穿孔卡和铅笔编写CORC程序。CORC即康奈尔计算语言。我‘掌握这些’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心智的劳动。然而,如果你想找到真正掌握它们的人,那你看一看8岁到12岁的孩子玩一种新的电子游戏,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战斗。他们掌握这些完全靠手指的功夫,靠直觉。”

施乐公司的传奇般的帕罗阿托(Palo Alto)研究中心最近请了7位动手能力强的高中生,让他们参加6周的自由讨论会,去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难题。他们称这次会为“工景未来(Workscape of the Future)”。

随着信息革命的迅猛发展,一个极其严峻的现实摆到了各国高技术企业面前:现有的能够承担起高技术重任的高技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求,高技术人才的匮乏已酿成全球性的人才饥荒。

据美国信息技术协会统计,现在美国的高技术企业中,高技术人才总共还不足19万人。据美国商务部的预测,到2005年,要有100万名高技术人才才能满足全美高技术企业的渴求。

高技术人才的不足已成为制约今天美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于是,“超早抢购未来人才”的战略应运而生,并已成为当今美国商界的共识。“及早发现和购买未来人才”已成为美国高技术企业争夺高技术人才的最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