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卡耐基沟通成功学(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2702700000028

第28章 打动人心的交际语言(2)

同时,你还要替对方着想一下,你提出的请求将会给对方造成哪些压力,可能存在哪些困难。这些难处,你说出来比由他本人说出来要好得多。“我知道这件事会给您添许多麻烦,但我没有别的门路,只能拜托您了。”这样说,较易使对方乐于为你做事。

请求别人帮忙,一定要讲究礼貌。比如:“劳驾,请把杯子递给我。”“您能帮我把这个放上去吗?”为表示尊重,还可以在提出要求时,用商量的语气:“哪天有空我们再见见面?”“请您明天到我办公室来一趟,好吗?”

如果用生硬的口吻提要求,那一定会使对方不悦。

7.聊天要聊出名堂来

聊天一般是指没有明确目标的即兴式交谈。跟不同行为、不同辈分的人聊天,往往会得到许多新的信息,甚至使我们触类旁通,使有些久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一下子豁然开朗。

聊天还有调节心理、愉悦情怀的奇特功效。如果你有什么事愁闷不快的话,通过和熟人聊天,可以一吐胸中闷气,达到开释情怀、平衡心理的作用。

聊天为相识的人之间沟通思想,加深对对方生活、兴趣和经验的了解,提供了交流的机会,也为不相识的人之间彼此相识和了解,提供了交际机会。总之,聊天能联结友谊,密切交往,寻找伴侣,协调关系。可以说,聊天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古人有“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佳句。一次有益的聊天,并不亚于读一篇好文章。所以,与人聊天是一件大快事。

但是,聊天要聊出名堂,确有收获,还得费点心思。必须注意下面几点:

(1)既无目的,又有目的。

一般来说,聊天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但从微观角度来讲,闲聊未必就是聊“闲”,而是有目的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带有一定的目的,你就能及时而又恰到好处地发问,调节聊天的内容。

(2)要善择聊天对象。

聊天要做到格调高雅,聊得有水平,善于选择聊友是重要的一环。一般来说,聊友的素质决定了聊天的质量。德国伟大作家歌德,几十年如一日,与其秘书爱克曼每天都要聊会儿天,那些天才的机智许多是从闲聊话语中诞生的。他嘲弄世俗,讥讽丑恶,以喷珠吐玉般的格言缀串成令后世惊叹不已的《歌德谈话录》。

当然,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每次聊天都有“聊友”在场,所以,选择聊友的圈子不分大小。和水平相当的人,甚至低于己者聊天也不无长进。大可不必囿于己见,拘于一格,而以广开“耳路”,泛论群言为好。

(3)聊天话题的选择。

通常情况下,与学者聊天,可以讲些轻松、幽默的奇闻轶事;与主妇们聊天,可以讲讲市场的行情与子女的教育问题;与老人聊天,可以谈谈养生之道、保健方法,甚至愉快的往事;与青年聊天,可以探讨事业、友谊及一切时髦话题;与孩子聊天,可以讲讲童话、寓言等;与一般人聊天,可以拉拉家常。

(4)聊天的范围。

一般说,聊天的范围不受限制,这当然不包括庸俗低级、格调低下、无意义、无价值的话题。搬弄是非,贬低他人,也是不足取的。对方的缺点和不喜欢的不应作为聊天的话题。

(5)聊天的地点。

一般说,聊天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但在公众场合下聊天:或喜庆时节大谈悲伤之事也是不受欢迎的。

(6)不提挑战性问题。

聊天时,不要提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免得引起激烈争论,弄得不欢而散。不要自以为是,用教训人的口气说话,如果几个人一起聊天,还要注意让大家都有发言机会。

8.求借的语言技巧

向邻居或朋友借东西,这是每个人都可能碰到的事。但是,由于借东西时所用的语言不同,其结果必然大不相同:有的人可能空手而返,有的人却可满意而归。

借东西时应当注意哪些语言技巧呢?

(1)不要用“肯不肯”发问。

这样,会使被借一方感到不快。因为,“肯不肯”包含两重意思:肯与不肯,而后面一层意思明显地表明了你对别人的不信任,容易使人产生误会。即使你借到了东西,主人也未必心甘情愿。

(2)求借语言因人而异。

好友不妨随便一些,知心朋友更应直截了当,以免让对方感到“生分”;若是一般朋友,关系平常,不妨先试探一下,然后根据情况随机应变。

比如借钱,老朋友之间可以这样说:“这两天手头紧,借点钱用用!”若是一般朋友,你不妨这样说:“唉,这几天花钱真多,买这样又买那样,到月底还有十多天,这日子过得真紧!”若朋友能悟出你的意思,主动提出帮助你,那你再说借款数字;如对方也大谈钱如何不够用之类的话,对方的意思很明显:他不想借或真的借不出,请你免开尊口。

(3)用商量的语气发问

若借物不成,务请道一声:“没关系。”

许多人向人借东西时,一般能够使用商量发问语,诸如“你的××东西,借用一下可以吗?”之类,但如果对方婉拒后,有些人往往“嗖”的一声拔腿就走。这一举动常令对方感到不快,因为他会误以为你借物不成顿生怨气。所以,即使借物不成,也应道一声“没关系”,对方会因你的谅解而生快慰。

(4)告诉归还时间。

这样,对方才会乐意借物予你。因为不愿借物的人大概有这样的想法:怕对方借而不能速还;怕对方借而有损。所以,向人借东西除了精心爱护他人物品外,还要尽可能早一些归还。而借物时便告知对方归还时间,这样就会缓解借物时对方的心理负担。因此,即使对方说:“唉,你说到哪里去了!”你仍然别忘了说上一句:“×天后(或×小时后)一定还你!”一定要守信。

9.“谢谢”并非客套话

“谢谢”不仅仅是礼貌用语,也是沟通人们心灵的桥梁。“谢谢”这个词似乎极为普通。但运用恰当,产生的魅力无穷。

(1)说“谢谢”时必须有诚意,发自内心,这样,对方才不会感到是一种应酬的客套话。

(2)说“谢谢”时要认真、自然、直截,不要含糊地咕噜一声,更不要怕别人知道你在道谢而不好意思。

(3)说“谢谢”时应有明确的称呼,通过称呼被谢人的名字,使你的道谢专一化。如果感谢几个人,最好要一个个向他们道谢,这样会在每个人心里引起反响和共鸣。

(4)说“谢谢”时要有一定的体态,头部要轻轻点一点,目光要注视着你要感谢的人,而且要伴随着真挚的微笑,这样在对方心里引起的反响会更强烈。

(5)说“谢谢”时要及时注意对方的反应。对方对你的感谢感到茫然时,你要用简洁的语言向他道出致谢的原因,这样才能使你的道谢达到目的。

为别人帮忙、办事,多少总要耗费一些分外的精力,有时还不得不辗转求人或托情,欠下别人一笔“人情债”。我们道谢时,一般要用含有歉意的语言来表示不安之心。如“真对不起”、“烦您……”、“劳您……”、“实在不好意思”,“真令人过意不去”、“让您费心了”等等。

有时,道谢者在口头表示谢意的同时,往往还要赠以礼物。送上礼物时,你可以随口说上一句:“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或者说:“随便买了点小东西,不知道您喜欢不喜欢。”许多人习惯于在告辞时才这么说,目的在于不事张扬,也便于对方接受。这么做,可以避免物冲淡了人情。否则,有意张扬,反复提及,就有把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降为金钱关系之嫌。

对道谢者来说,有机会时在行动上给对方以回报,也是需要的,这种心愿,可能时要适当表露。

你可以说:“今后,能给我一个回报的机会吗?”“我很想投桃报李,需要时可不要把我忘了。”希望在适当的时候让我为您出点力,以表示一份小小的心意。“不能赏个脸吗?让我为您奔波一次,以免心中不安。”等等。

道谢是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如果使施助者反而因此窘迫,便违背了本意。

为了不致使人窘迫,道谢要考虑时间、地点和对方的特点。比如,被谢者不希望局外人知道自己帮了你,你就应尊重对方的意愿如果恰巧在大庭广众之前遇见对方,就要含蓄地表示谢意,或者小声地耳语,甚至可借握手之机,用热情有力的动作,加上含笑的眼神来表示。也可以说:“××,我有一点小事想同您单独说几句。”借此离开人群,找个合适处再坦诚相谢。

对他人的道谢要答谢,答谢在措词上要注意几点:

(1)帮助合乎情理,不足称谢。

“老兄,为你出点力是应该的,有什么可谢的呢?”“我们同事之间,今天我帮你,明天你帮我,这是很正常的事嘛。”“我跟你还要谢?你可不要见外。”

(2)表示不为自己增添多少麻烦。

“一点小事,又不要我花多少时间”、“我自己也需要,不过捎带一下而已。”“我这是顺便,您别放在心上。”“是花了点时间,但我觉得并不麻烦。”

(3)必要时表示不安的心情。

“您快别这么说,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瞧,我被您说得快脸红了”、“这么重的礼,我受之有愧。”

(4)收受礼物请对方下不为例。

“谢谢您为我买了这么好的礼物,我非常高兴”“劳您破费,不好意思。”“恭敬不如从命,这份礼我就收了,咱们下不为例吧!”

10.讨债的语言也有讲究

“喂!把上回借的钱还我。”好凶的口气!不知是借方有借无还,惹恼了债主,还是贷方无理取闹,苦苦相逼。

有人说:“借钱容易还钱难。”这话颇有道理。

就借方来说,只要在借钱时,苦苦相求作出一副惹人怜悯的表情,对方多半会伸手援助。要借到钱,不算太难。但到了还债的日期,往往仍是双手空空,只得将日期一延再延。就贷方来说,当朋友有急用求助于你时,只要力所能及,必能慷慨解囊。然而,一旦自己有急用想请对方偿清所借财物时,往往不忍开口去催讨。

由此可见,不只向人借钱是个难题,就是讨债也是一个难题。

有些人遇到这种情形,就以“婚娶葬祭”等高额的开支为借口,向对方讨回借款,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这次因为××出殡,我需要一些钱,是不是先还一些钱给我?”

“开学了,孩子要交学费,是否能将上次借的钱还给我?”

“我要买一台冰箱,可能的话,你先还我一部分钱好吗?”

大金额的借款,运用此法,多半可使对方偿还借款,也不会因钱财问题伤害彼此的感情。但若是小金额的借款,也运用此法,不免让人觉得小题大作,认为你真是十足的“讨债鬼”了。

遇到这种情况,不妨利用一起上街购物的机会,伺机使对方还钱,比如,某一天你与对方一同上街吃饭,你可以对对方说:“对了,我借给你的那些钱,足够这顿饭钱了。”对方听后,一定不好意思再拖延了。

然而,无论怎样,请对方还清借款,彼此多少都会有些尴尬。最妥善的办法是当我们向人借贷时就应告诉对方:“假如我因为忙忘了还钱,你要提醒我。”

这样,不但表明了我们偿还的诚意,即使日后一旦忘了,对方提醒我们时,就成了理所当然,彼此之间也就不会不好意思。

讨债时,态度应稍微殷勤些,让对方觉得“与平时有些不同”。如果以无关紧要的态度去讨债,往往没有效力。

11.酒宴上的说话技巧

逢年过节,亲朋团聚,觥筹交错,这是人生的一大乐事。但是,酒极则乱,言多必失,作为东道主,你必须既让客人喝得尽兴,又喝得适度,这就要看你会不会劝酒了。

劝酒,实际上就是口才在酒场上的发挥。在宴席上侃侃而谈,运用语言的功能来驾驭酒场的人,往往为客人所叹服。

(1)指导思想要健康。

要破除“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的观念,和不喝醉就不够意思的指导思想。

酒逢知己千杯少,喝到适度为最好。须明确劝酒并不只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还要适时地劝君少饮一杯酒。让客人乘兴而来,尽欢而去。

(2)开宗明义。

大凡举行家宴,或接风洗尘,或送别饯行,总有个说道,在举杯之前,主人要有个开场白。比如为某人接风,可以说:“×君一路风尘,远道而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略备薄酒素菜,请来各位好友,为×君接风洗尘,请大家干杯!”

开场白因人事而异,不拘一格,但以简短为好,能表情达意就。好。

(3)雅俗共赏。

一桌酒席,少则四人,多则八九人,其阅历、秉性各不相同,因此,劝酒的语义也应有所区别,力求做到雅俗共赏。

如有人为庆贺女儿考取大学设家宴感谢几位老师,祝酒词:“小女十年寒窗苦读,今日金榜题名,全靠各位老师辛勤栽培。人逢喜事精神爽,莫将金樽空对月。作为老师和家长,今天都特别高兴,为此,请诸位干杯!”这个开场白既有雅兴,又很得体。

要使劝酒的语言雅俗共赏,要认真学习古人关于酒的名句,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等等。还要注意收集今人关于酒的俗语,如“友谊深,一口闷;感情厚,喝不够。”“今日痛饮庆功酒,明朝更上一层楼。”等等。

(4)不卑不亢。

酒宴如有领导光临,主人不要受宠若惊,可表达致谢之意,如:“感谢领导前来助兴!”“欢迎领导与大家同饮同乐!”要少说溢美之词,如:“领导百忙中驾临寒舍,使小屋蓬荜生辉……”让人听了不舒服。有的主人只顾和领导说话,劝领导喝酒,冷落了其他客人,这是要不得的。

12.觅取话题的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