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害怕死亡犹如儿童害怕在黑暗中行走;儿童的那种天生的恐惧因故事而增加,成人对于死亡的恐惧也是如此。当然,静观死亡,把它看作罪恶的报应和通往另一世界的门径,是虔诚而且具有宗教性质的;但是害怕死亡,把它看作对自然的纳贡,则是愚蠢的。然而,在宗教的沉思中有时也搀有虚妄和迷信的成分。在有些修道士的禁欲书中你可以看到这样的词句:一个人应当自个儿想一想,要是他有一个指尖被压或受刑,那种痛苦是什么滋味。由此便可想象,当整个躯体腐烂解体时,死亡的痛苦是什么滋味。实际上,人即使经历多次死亡,其所受的痛苦也比一肢受刑为轻,因为人体中最致命的器官并不是最敏感的。未受宗教启蒙的世俗哲学家塞内加说得好:“伴随死亡而来的东西,反而比死亡本身更为可怕。”呻吟与痉挛,变色的面目,以及亲友的哭泣,黑幔和葬仪等等,都显示出死亡的可怕。值得注意的是,人的心灵中的各种感情,无论多么脆弱,没有一种是不能克服对死亡的恐惧的;所以,当一千人身边有这么多能战胜死亡的“侍从”时,死亡并不是一个可怕的敌人。复仇之心战胜死亡,爱恋之心蔑视死亡,荣誉之心企求死亡,忧伤之心奔向死亡,恐怖之心先占死亡;不仅如此,我们还在史书中读到:罗马皇帝奥托自刎后,许多人在哀怜之心(这是一种最温柔的感情)的驱使下也纷纷自尽,他们的殉死完全是出自于对其君王的同情,并且以此表明自己是那种最忠诚的追随者。此外,塞内加还加上了“苛求”和“厌烦”。他说:“想一想,你做同样的事情已有多久了。如果老是做同样的事情,不但强健的人和不幸的人会想死,而且爱挑剔的人也会想死。”一个人,虽然他既不勇敢也不可怜,但要是他对经常反复地做同样的事情感到厌倦,也会寻死的。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心理素质很好的人来说,死亡的来临对其情绪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因为他们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看上去还是平静如常。奥古斯都·凯撒临终时还和蔼地对皇后说:“永别了,利维亚,请你终身不要忘记我们婚后生活的那段日子。”提比略至死仍在弄虚作假,正如塔西佗所说:“他的体力日益衰竭,但他的作伪却依然如故。”韦斯巴芗临死前还坐在凳子上开玩笑地说:“我想我正在变神呢!”加尔巴临死前则引颈高呼:“砍吧!如果这有利于罗马人民,那就砍吧!”厂塞普提米乌斯·塞维鲁斯临刑前也说:“如果还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做的。那就快点来吧。”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斯多葛派在死亡问题上付出的代价的确太大,对于死亡作过多的准备反而使它显得更加可怕。尤维纳尔说得比较好:“他把生命的终结看成是自然的一种恩惠。”死亡与降生一样自然;对于一个婴儿来说,降生也许与死亡一样痛苦。为热衷于追求某事物而死去的人,犹如一个人在热血沸腾的时候受伤一样,当时是不觉得痛楚的;所以,只要一个人专心致志于某种善事,他就不会感觉到死亡的痛苦。但是最重要的是,请你相信,死亡只会恐吓那些没有勇气和志气的人。
评析
死亡对于人类来说是非常恐惧的事。害怕死亡的人往往总是在杞人忧天,实际上死亡并不可怕,只要仔细想想当死亡降临着又有几个害怕那复仇之心战胜死亡,爱情蔑视死亡,正义战胜死亡,亲情轻视死亡,中国历史上大有人在,没有死哪有生,物质不灭。所以只要我们专心致志于某种事业,立下宏伟大志,他就不会感觉到死亡的痛苦。
白首壮心驯大海,青春浩气走千山。
仪容浅谈
丝毫不加虚饰的人,必须要有过人的大才大德;就好像不加衬托而镶起来的宝石必须是很宝贵的一样。不过一个人好好注意的话便可以看到,在赞扬称许之中其情形也和生财取利是一样的。有句成语说得对,“小利可以生大财”,因为小利来得频繁,而大利则偶而来之。同样,小小的举动常常得到大大的称许,因为这些小举动是常有而且常为人所注意的;而任何大才大德得以显现的机会则如同节日一般,是很少的。因此,一个人若有好的仪容,那是于他的名声大有益处的,正如女王伊莎贝拉所说:“它们就好像一封永久的荐书。”要得到好的仪容,只要不渺视它们就差不多行了;因为一个人只要不渺视仪容,他自然会在别人身上留心观察这些东西,其余的让他自己相信自己就可以了。因为假如他过于做作,要表现好的仪容,那他的仪容就会失去优雅,这种优雅就在于自然,不矫揉造作。有些人的举动好像一行诗,其中的每个音节都经过斟酌;这样一个过于分心在小节上的人如何能做大事呢?全不讲究礼仪就等于教别人也不要讲究礼仪:结果是使人对于自己减少尊敬之心。尤其在与生人交往或办理正事的时候更不可不讲礼节;但是喋喋不休地讲礼节,并且把礼节推崇到比月亮还高的地位,那不但是繁冗可厌,并且要减少旁人对言者的信任了。当然,在辞令之间有一种切实动人的恭维方式,一个人若能掌握这种表达方式,会有奇特的用处。一个人在同辈之中是一定可以得到亲密的,因此要矜持一点才好;在下属之中是一定可以得到尊敬的,因此亲密一点好。做任何事情一旦做得太过分,便会惹人厌倦,自轻自贱。拿自己的力量去替人办事是好的,只要显出我们这样做是出自对某人的尊重,而并非因为自己做起来简单易行。通常在支持别人的主张的时候,应当附加一点自己的看法。你如果同意他的意见,要稍有分别;你如果附和他的动议,要带点条件;你如果赞成他的议论,还要加上点别的理由。人们一定要注意,不可过于擅长恭维,因为如果这样,则无论他们在别的方面怎样能干,忌妒他们的人一定会加以善谀的恶名,有损他们的德行。在事务中过于多礼或者过于注重时机也是有害的。所罗门说过:“看风的人将不能下种,看云的人将不能收获。”明智人制造机会,而不仅仅寻找机会。
评析
当今社会,人际交往面越来越广。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常识,人们总是以自身的脾气秉性,兴趣爱好以及亲朋关系形成了各个生活圈子,大家在求生存的大前提之下,从事行业固然各有不同,出发点是一致的。因此,人不应有贵贱之分,谁也没有资格轻视任何人的职业“不够高尚”,谁也不用为别人轻视的目光而感到低人一等,所以在接触人时仪容礼仪就成为在交往中的一个焦点。有些人的举动好象一行诗,其中每个音节都经过推敲也有的人全不讲究仪容礼仪,我行我素,不拘小节,前者难以办成大事,后者不能办成大事,不拘小节的人,结果是使人对于自己减少尊敬之心,这样有谁和他办事呢?那些喋喋不休地讲究仪容礼仪的不但繁冗可厌,使人减少对他的信任感,怎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和信任呢?一是看场合看环境,二是看人看事,只要把握其中的度,就会可以得到人们的尊敬和信任
凡任天下大事者;不可无自信心。每处一事,既看得透彻,自信得过,则以一往无前之勇气赴之,以百折不回之耐力以持之。虽千山万岳,一时崩溃,而不以为意。虽怒涛惊澜然居于脚下,而不改其容。
如果你问一个善于溜冰的人怎样获得成功时,他会告诉你:“跌倒了,爬起来”,这就是成功。
反对神说
我宁愿相信传说《塔木尔经》和《古兰经》中的一切寓言,而不愿承认宇宙结构中不存在精神;为此,上帝从不制造奇迹以令无神论者心悦诚服,因为他日常的所作所为已足以说服无神论者了。确实,粗知哲学使人心倾向于无神论,精研哲理却使人心回归宗教;因为当人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不相连贯的次要原因的时候,他的精神有时就会陷入在这些次要原因中而不再前进;但是当人们看到这一连串的原因相连相系的时候,他的精神必定会飞向上帝和神祗;不仅如此,那些最为强烈地相信无神论并因而受到人们谴责的学派:即莱欧西帕斯学派、德漠克利特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在向世人证明宗教的真实性方面所起的作用也最大。因为主张宇宙万物的秩序和美是由四种可以变易的要素和一种不可变易的第五要素不借神助造成的,这些要素恰如其分地各居其位并永久如此,无需神性首领的引导,上述学说比这一秩序和美是由一大批无限小的部分或地位不定的种子造成的说法,可信性要在千倍以上。《圣经》说:“愚顽人心里说”“没有神”而不是“愚顽人心里想”;意思就是说,愚人机械地自言自语,而不是彻底相信这一点,或在别人的劝说下相信这一点;因为除了那些主张无神对自己有利的人外,没有人否认神的存在。无神论者喋喋不休地谈论他们的观点,让人觉得他们自己似乎底气不足,乐于通过别人的赞同来为自己鼓励似的,这除了说明无神论只是口头上的而不是发自心底的。不仅如此,你可看到无神论者就像其他学派那样努力吸收门生,而最为重要的,你可看到他们宁愿为无神论受苦受难,却不愿改变自己的观点;其实,如果他们真心实意地相信没有神灵之类的东西存在,他们何必自寻烦恼呢?伊壁鸠鲁承认有神灵,不过这些神灵逍遥自得。不管人间的事务,他为此受到了指责,说他这样做只是为了自己的荣誉而加以掩饰;他这样做是一种权宜之计,而实际上他是不相信有神的:但是这样说肯定歪曲了伊壁鸠鲁的本意,因为他说过下述尊贵而神圣的话:“否认俗人的神祗的存在并非不敬,不敬的是把世俗的观念加诸于神灵。”就连柏拉图也不可能比这说得更好;而且,尽管他有信心否认神的支配作用,却无力否认神的本性。西方的印第安人尽管没有上帝的概念,却有各种表示特定的神的说法,就像异教徒有丘比特、阿波罗、马尔斯等名字而没有上帝一词一样,这表明即便那些野蛮人也有关于神的观念,尽管在高度和程度上比我们逊色得多;因而,就反对无神论者而言,这些野蛮人和最机敏的哲学家一样发挥着作用。真正从思想深处相信无神论的人少而又少;一个是第亚格拉斯,一个是比翁,一个是卢西安。此外还有少数人;而就他们来说,外表胜过实际;因为凡是攻击公认的宗教或者迷信的人从相反的方面都被加以无神论者之名:但是大的无神论者其实都是些伪善者,他们总是毫无情感地对待神圣的事物,因而他们最终必定会受到烧灸。无神论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宗教分成许多派别;因为任一宗教分作两个大的派别会给两派增加热诚,而分作许多派别却会导致无神论;另一个原因是僧侣的丑闻,尤其是在到了圣伯纳德所说的那种程度的时候:“我们现在不能说‘就像僧侣像一般人那样’,因为就连一般人也比僧侣要强。”第三个原因是一种亵渎和嘲弄神圣事物的习俗,这种习俗一点一点地损毁了宗教的尊崇;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崇尚学术的时代,尤其是崇尚学术的太平盛世,因为纷争和逆境使人更倾向于宗教。无神论者否认神的存在,就毁掉了人类的尊贵;因为人类在肉体方面无疑与禽兽相近,如果他们不在精神上与神相亲近,就成为一种卑贱低级的动物了。与此类似,否认神的存在还使宽仁和人性的提高不再成为可能;因为,以物为例看看它在发现自己受到人的爱护和豢养时显得多么地大度和勇敢,一个人对于他就是一位神灵,或者是“一种更高的自然力”;如果没有这种对高千自己的自然力的崇拜和信任,狗这种动物显然也不可能具有这种勇气。
评析
心中若无尘世邪妄之恩,那何用观心之者。佛家以观心为见性之本,殊不知心中本来就没什么不该有的妄念,还去求什么神的保佑和庇护。只有心中有邪妄之人才希望和借助神来恐吓无知的人。尽管世界上有无数神的传说,那只不过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地借助一种借助来凝聚人心和络人心而已,也有的是人们一种向往,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神农尝百草,等等神话故事,因此,神是没有的,再则如果有神,又是从何而来呢?
春光不自留,莫怪东风恶。
行为端庄的人,时光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