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20世纪的中国(对外关系卷)
2701000000075

第75章 从中日建交到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1)

一、中日建交前的形势

从1964年底到1972年6月执掌日本政权的是佐藤荣作内阁,这是战后日本一届反华倾向比较明显的内阁。由于日本国内经济发展,实力增强,军国主义倾向有所抬头。在对华关系上,不惜与中国人民为敌,觊觎中国台湾,在国际上追随美国拼凑反华包围圈,搞什么“东北亚联盟”,在联合国充当美国的小伙伴,阻挠中国恢复合法权利。

在中日关系上,佐藤也做了很多坏事。对佐藤的许多敌视中国的言行,中国进行了坚决的批驳。1970年4月,******指出:中国的政策是坚决反对美日反动派的勾结、复活日本军国主义、发展美日军事同盟、拼凑东北亚军事联盟、制造“********”的阴谋;坚决支持日本人民反对复活军国主义的斗争;坚决反对佐藤政府敌视中国的政策。在佐藤内阁时期,中日官方关系毫无进展,甚至比以前倒退。在他如此恶劣地执行反华政策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是不会和这届内阁发展中日关系的。

但中国政府执行和日本人民友好的政策。由于日本人民是坚决要求和中国人民发展友好关系的,所以在这个时期两国民间关系有较大发展,突出表现是贸易额在中国外贸中占的比重较大,半官方贸易有进一步发展,日本向中国出口大型成套设备,签订的协定、互设办事处增多。特别是在来华访问的日本代表团和中方的会谈、联合声明中,政治上反对日本政府反华、要求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内容增多。在日本国内,要求中日建交的友好愿望汇成一股巨大的潮流。在这股潮流的冲击下,佐藤政府敌视中国的政策越来越难执行下去。一旦时机成熟,要求中日友好的潮流必将推动中日关系迅速发展。当1971年7月15日中美双方同时发表尼克松将访华的新闻公报后,长期追随美国反华的佐藤内阁被这一“越顶外交”冲击得狼狈不堪。这说明美国二十多年执行的敌视、遏制中国的政策彻底破产,并且为了自己的利益撇开日本直接和中国打交道。紧接着,第二十六届联大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这给二十年来顽固追随美国的日本统治阶级以沉重打击,日本政界有识之士纷纷要求改变对华政策,并使在中日关系上毫无转圜余地的佐藤内阁倒台,日本全国出现谁解决不了中日邦交谁就不要想上台的形势,中日关系历史性突破时刻到来了。

1972年7月,佐藤不得不下台,在田中、福田、大平、三木四人中进行较量,争夺首相职位。其中田中在对华关系上态度最明确,并且和大平关系很好。4月,田中就下决心,如果他上台任首相,就要实现建交。5月,古井喜实参议员访华,要求中国方面对田中掌权后予以照顾。之后,田中老友公民党的竹入义胜派副委员长二宫带来田中的亲笔信给周总理,周总理在给竹入的回信信封中夹着给田中的一封信(内容至今未公布)。

7月5日,顺应历史潮流,提出“三个月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田中角荣上台,他在当晚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恢复日中邦交的时机已经成熟。”7日,在田中内阁成立会议上说:把实现邦交正常化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充分理解中国方面提出的邦交正常化三原则。这三原则是: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二、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日台条约”是非法的。

7月9日,******在欢迎民主也门代表团的宴会上说:在外交方面“声明要加紧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这是值得欢迎的”。

7月中旬,中国舞剧团去日本访问,为了促进中日邦交正常化,派长期负责中日民间关系工作的孙平化任团长。由于形势发展很快,在紧接着访日的中国农业代表团去日本时,加上外交部日本处的陈抗任副团长,后又把陈抗留在日本协助孙平化工作。

日本政界元老佐佐木更三访华前问田中,有无意思访华,田中表示肯定意见。佐佐木转达给******,******马上表示邀请,并对他说,绕道香港不方便,田中首相来,请直接来北京。他回去后,公民党委员长竹入义胜访华,行前四次与田中、大平会见,摸了田中的底。竹人这次主要和中方谈建交条件。他和******谈了3次,时间近20小时,周读了有******签字的联合声明中方草案,只准竹入用笔记。共敲定了三点八条。竹入回去时在香港停留,整理了很详细的谈话记录(竹人记要)。竹入8月3日回国,8月4日见田中、大平,汇报了访华的情况。大平不断道谢,并拿着记录去了外务省。8月11日,大平外相在接见孙平化、肖向前(中日备忘录贸易办事处驻东京联络处首席代表)时,转达了访华的决定。次日,中国外交部长姬鹏飞授权宣布,周总理“欢迎并邀请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谈判并解决中日邦交正常化问题”。8月15日,田中接见孙平化、陈抗,一再询问北京气候什么时候好,并表示考虑到有人反对,准备派一个自民党代表团访华。8月30日,中国民航试飞日本,把中国舞剧团接回来,在上海搞了个很大的欢迎场面。日本外务省派来代表团确定了访华日程,并准备了卫星转播。但日本外务省方案和中方的草案差距大。9月9日,古井带着日本方案来调整,对中日邦交三原则,一、二两条照办,关于“日台条约”,日方意见不在文中标明,日政府通过其他适当途径来表示。关于战争状态问题,日方认为已经解决,不用再重复。周总理在第二次会谈中,提出一个好办法,即:“两国间不正常状态的结束。”台湾归属附上波茨坦宣言来解决,放弃战争赔款。

9月14日,以小坂善太郎为首的自民党议员代表团访华(23名参众议员)。9月18日,周总理同小坂访华团举行会谈,周总理环顾了一下日方成员,问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小坂团长及全体团员谁也没想起来。周总理话锋一转,说:“这是41年前爆发‘九·一八事变’的日子。在41年后的今天,两国人民的双手紧握在一起。这是历史的转折,新的时代终于来到了。”日方代表受到震动,响起热烈的掌声来表示同意周总理的讲话。大多数团员表示要为中日友好贡献力量。

二、中日邦交正常化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