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只需改变一点点
2699100000004

第4章 从平凡到卓越——只需改变一点点(3)

只要再多一点能力;

只要再多一点敏捷;

只要再多一点准备;

只要再多一点注意;

只要再多付出一点精力;

只要再多一点创造力。

这一点点的不同,带来的可能就是惊人的巨变。

不容忽视的细节

一个人通过学校的学习,可能已经基本上具备了本职工作所需要的学识,而你的胆识,一半是天赋,一半则是你经验的结晶。由于经验需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所以胆识不可能在你进入职场后很快形成;而表现为职场细节的一些基本“常识”,在现行的教育环境下可以说是“先天不足,后天营养不良”,作为职场中人,只有及时补课,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

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存在许多重要但又不为人们注意的小细节,只有认识这些小细节并注意做好它们,才能在职场上找到自己成功的位置。在企业里工作,员工们大部分干的都是“小事”,因此必须养成注重细节的习惯。如果不注重细节,是很难将工作做到最好的,还很可能因为一件小事影响企业的大局。

电影电视里的武打设计,总要设计一些奇招、怪招、绝招,观赏性强了,才能使观众赏心悦目。但这些大多不符合实际生活,而且还误导了青少年,使他们认为生活中也是这样——一招通吃。但当这些观众再去看散打比赛的时候,方才明白“打架”并不是那么好看的,再厉害的冠军选手也始终没用上所谓的“绝招”。

武术本没有绝招,工作和生活中解决问题、处理事务、策划市场、管理企业,也都不会有什么绝招。大量的工作,都是一些琐碎的、繁杂的、细小的事务的重复。这些事做成了、做好了,并不见得有什么成就;一旦做不成了、做坏了,还使其他人的工作受连累,甚至把一件大事给做砸了。可惜,明白这些的人并不多见。

强调细节,正是因为细节微不足道,但却举足轻重,关系成败。成功与失败,常常就差在那么一点点的细节处理上。成功前来叩门有时也是因为在细节处理上的分毫差距。日本丰田汽车世界销量第一,原因就是它比其他同类汽车的密封系数高1%、省油1%、噪声小1%,正是因为这1%的距离,拉开了它和同类汽车行业的距离。“差不多”的小事有时却会发生“差很多”的结果。

成功与失败是结果,成败之前的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人们对事情早想一步,多想一点,因为每一份关注都是成功前的一个准备环节。

更多的时候,关注细节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素质和职业素养,这是一个人宝贵的财富。

日本东京贸易公司的一位专门负责为客商订票的小姐,她给德国一家公司的商务经理购买往来于东京、大阪之间的火车票。不久,这位经理发现了一件趣事:每次去大阪时,他的座位总是在车厢靠右边的窗口,返回东京时又总是在靠左边的窗口。经理问小姐其中缘故,小姐笑答:“车去大阪时,富士山在你右边;返回东京时,山又出现在你的左边。我想,外国人都喜欢日本富士山的景色,所以我替你买了不同位置的车票。”就这么一桩不起眼的小事使这位德国经理深受感动,促使他把与这家公司的贸易额由400万马克提高到1200万马克。

“一叶绿而知春”,上述故事中的那位小姐连这样一件小事都想得这么周到,推而广之,她的所作所为何尝不是反映出整个公司的素质或水平呢?我想,日本东京贸易公司的管理制度再精,亦不可能细到要考虑乘车的人能看到风景这一条吧!而且不管制度多么先进,总还得有人去落实。故而,高素质的员工并不是将其定位于普通的符合要求,而是将其智能与精力集中在工作上,让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尽善尽美,从而使得每个普通岗位发挥最大能量而为公司获取利润最大化。

当零售业巨头沃尔玛以21981亿美元的年营业总额荣登2002年美国乃至世界企业的第一把交椅时,《财富》杂志记者不无惊叹地写道:“一个卖廉价衬衫和鱼竿的摊贩怎么会成为美国最有实力的公司呢?”在通读《零售帝国沃尔玛》一书后,我最大的感受竟然是:沃尔玛成功没有秘密,仅仅是因为注重了细节。沃尔玛曾经以天天平价著称,但今天人们发现其实它的东西也并不便宜多少,但它的服务却是一流的。例如对于职员的微笑,沃尔玛规定,员工要对三米以内的顾客微笑,甚至还有个量化的标准:“请对顾客露出你的八颗牙”。为提高服务,沃尔玛规定员工必须认真回答顾客的提问,永远不要说“不知道”。而且原则上哪怕再忙,都要放下手中的工作,亲自带领顾客来到他们要找的商品前面,而不是指个大致方向就了事。正是注重了这些小事、细节,才缔造了强大的沃尔玛帝国。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中,公司规模日益扩大,员工更是成千上万,其分工也越来越细,其中能够从事大事决策的高层主管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员工从事的是简单烦琐的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也正是这一份份平凡的工作和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才构成了公司卓著的成绩。立大志,干大事,精神固然可嘉,但只有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心思细致,注意抓住细节,才能养成做大事所需要的那种严密周到的作风。要想脱颖而出,请像看守你的生命一样照顾你的细节。细节做得越好,上司就会认为你越敬业,甚至于可以掩盖你的某些部分的先天不足。

小事不能小看,细节方显魅力。以认真的态度做好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小事,以责任心对待每个细节:从对客户拜访的每个微笑到换位思考为客户着想;从数据的周全准备到严密的逻辑思维分析;从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到各自岗位上的小事处理的完善。只有小事做好了,才有公司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最大价值。“以管窥豹,可见一斑”。我们往往可以从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洞察秋毫,从而感悟到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

细节就像人体的细胞一样举足轻重,谁能把握住细节,谁就能悄悄成功,“于无声处响惊雷,在细节中见真知”。从细节中往往可以找到成功人生的突破口,魔法就藏在不经意的细节当中!

在职场中,细节无处不在,只有认识它、注意它的人,才能把握住成功的机会。

把知识转化成能力

我们不缺乏理论的高手,我们也常见到高分低能的奇怪现象,这些都让我们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再好的理论知识如果不能真正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证明它的作用,那只是纸上谈兵,其后果就是洋相百出。当然,学习理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需要作出改变的就是把自己的理论知识及时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检验理论的有效性,并能够及时地为工作和生活提供有益的帮助。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有意识的活动的能力,任何成就都必须通过认真实践才能获得。数学家克雷·夫曾深刻地指出:“在从事任何事业中,思想只占2%~5%,其余95%~98%是行动。”可见,实践对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社会实践的需求是人类发展的动力。在工作过程中,唯有通过实践,才能去把握、去研究、去解决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实践能力不仅对智力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同时也是进行创新活的重要基本功。

将学习成果转化成工作能力是首要的。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致用”,知识能不能在实际生活工作中发挥作用?是不是纸上谈兵?这体现了一个人的实践能力,“知识”转化成“能力”和“智慧”时,才能真正彰显“知识”的力量或价值。

那些劳动模范、技术人才、蓝领精英们,正是通过不断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能力,才取得突出的成绩,成为优秀员工的代表,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金牌工人许振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有一天,青岛港务局高主管说,桥吊的张紧液压装置出问题了,修了一下午都不行。吊车司机许振超在问清情况后开始检查,这儿摸摸那儿看看。过了十几分钟,他在张紧液压跟前站住了,在反复摸了摸里面的两个溢流阀和前后两根油管后,他招呼道:“高主管,你来试试。”

高主管摸了摸说:“好像一个温度高一点。”许振超说:“就是右边这个阀,换掉它试试。”十几分钟后,换上新溢流阀的机器一切恢复正常。工人们称赞道:“神了!”

事后追问,许振超说:“没什么神的。以前我从事的工作常遇到过类似的毛病,连技术员都没办法,我不死心,买了本《液压技术》,边学边修,到底给捣鼓好了。”

可见,是否具有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自己工作的实践能力,也是衡量员工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是说不要只信书本,还要有创新精神。我们从几岁一直到成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不断地学习。而很多人认为,一个人的书本知识增多了,特别是上了大学,成了硕士、博士,那么他的能力,其中也包括创新能力,自然就会相应地同步提高,逐渐地变强。

其实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且不说书本知识本身并非全是真理,并非全都可靠,即使所学习的都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科学知识,也还得看学习的人是否能正确、有效地加以理解和应用。知识是潜在的力量,要能够正确、有效地应用它才能成为现实的力量。我们在学习和应用的同时,应该勇敢地向书本挑战,否则我们将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书本的奴隶,抑制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某军事科研部门在研制一种高频放大管的时候,科技人员都被高频率放大能不能使用玻璃管的问题难住了,因此,研制工作迟迟没有进展。后来,决定由发明家贝利负责的研制小组承担这一任务,但是,上级主管部门在给贝利小组布置这一任务的同时,鉴于以往的经验,还下达了一个很奇怪的指示:不许查阅有关书籍。经过贝利小组的顽强努力,终于制成了一种高达100个计算单位的高频放大管。

在完成了任务以后,研制小组的科技人员都不明白为什上级下达这样的禁令?查阅了有关书籍后,他们全都大吃一惊,原来书上明明白白地写着:如果采用玻璃管,高频放大的最高板频率是25个计算单位。书中也有错误,“25”与“100”两者的差距有多大!

后来,贝利对此发表感想说:“如果我们当时查了书,一定会对研制这样的高频放大管产生怀疑,就会没有信心去研制了。”

书中的知识也是前人总结出来的,而前人那些充满智慧的成果,仅仅是伟大的里程碑,而非终点的标志。我们从书中学到方法之后,就应该将这些方法放到实践中去检验,这样才能有所创新。不能认为谁读的书多,知识丰富,谁的力量就大,创新能力就一定强。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比如现在解一道几何题,哪怕你可以将有关的几何定理全都背得滚瓜烂熟,但如果不会应用,你还是解不了这道题,只好望“题”兴叹了。这表明,你虽然已经掌握了解这道题的“知识”,但并不意味你就具备了解这道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