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河西历史轶事和传奇
2698700000087

第87章 夜光杯

一提起酒泉有名的传统工艺品夜光杯,人们自然地就会想到唐代大诗人王翰的传世作《凉州曲》: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是因为王翰的诗句,使夜光杯扬名呢?还是因为夜光杯的成名而使王翰欣然命笔?也许是交相映辉,相辅相成吧。不过夜光杯的出名比王翰的《凉州曲》要早得多,这恐怕是毫无疑问的。

相传,西周穆王应西王母之邀,赴瑶池盛会,西王母送给周穆王一只精巧的玉制酒杯,此杯名日“夜光常满杯”。此杯“光明夜照,乃白玉之精,斯灵人之器”。周穆王爱不释手,视若珍宝,从此夜光杯名扬千古。

“酒泉”本来就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加上它的名产夜光杯,更加赋于它浓郁的神奇色彩。酒泉夜光杯是怎样出世的呢?相传,汉唐以来,西域进贡,路途遥远,运输困难。酒泉是贡品中转歇脚之地。洁白无瑕的和田玉是当时冠于诸品的珍贵品。迢迢千里。长途跋涉,往往由于路途耽隔,误了贡期。后来,就在酒泉开设玉石作坊,加工和田玉器,以成品入贡,这样,保管运输都比较方便,这个办法得到了朝廷的认可,于是酒泉的玉石作坊便应运而生,大大发展起来,而后,和田玉的供应又发生了困难,酒泉的玉雕工匠,在祁连山中发现并开采了质地优良的酒泉玉(俗称老山玉)。酒泉玉的开采和制作,不仅满足了入贡的需要,而且还投放市场,沿丝绸之路,远销到国外,从而酒泉夜光杯名声远扬,加之王翰的佳作,诗以杯名世,杯以诗增辉。

酒泉夜光杯以它的精工雕琢,风格独特,造型优美,品种繁多,款式新颖,色彩斑斓而著称。它纹理天然,薄如蛋壳,质地光滑细腻,有天然的墨绿、翠绿、鹅黄、黄绿、羊脂白等色彩。当你走进酒泉工艺美术厂大楼陈列室,举目四顾,那“一触欲滴”的翠绿像翡翠;“鹅黄疏淡”似羽绒;“藕满塘池”的艳丽;“凝脂结霜”的洁白,真是色彩缤纷,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仿古齐口平底杯,大小高脚杯,各类雕花杯,金银丝边杯等品种繁多。而且酒泉夜光杯还具有耐高温,抗严寒,不爆不裂,宜于保管的特点,既有实用价值,又是工艺珍品。因此,受到中外人士的喜爱。

夜光杯好玉难采。祁连山中的酒泉玉,分为三大系:老山玉、新山玉、河流玉。其中老山玉质地最佳,采掘也最为艰难,分布在深山鹰膀沟一带。道路崎岖,交通工具很难达到。历代玉工们在山腰修制“栈道”,即在峭壁的石缝里钉上木橛用以踩脚。头顶上方凿成石臼用以攀手,上扶白云,下临深渊,通过栈道每挪动一步都心如倒悬,一步闪失,就有丧生的危险。还要通过板石参差、寒气袭人的羊肠小道“断魂梁”和积雪终年、常遇雪崩的“雷山杯”,爬上雪线,才能找到玉脉洞口。至今还有宋代遗留下来的一个洞口。玉场没有驻扎条件,玉工清晨上山,采玉时间最多不超过二小时,背上所采玉坯赶紧返回可以落脚的大本营,就已月明星稀了。据传翻过雪峰,在北坡的“儒林沟”玉,是首成夜光杯的玉料。可惜,由于采掘历史久远,道路艰险,玉场难觅,玉料已十分罕见。

美玉最忌震动、撞击。震撞过的玉一经研磨,就显出裂纹。今天的玉工仍沿用历来简陋然而有效的方法,即用柴火将暴露的玉块烧热,按所取坯料的形状,大小,蘸陈醋划线,然后轻轻敲击,玉坯自然脱落。

在过去的年代里,玉石作坊在酒泉不下数十家,从艺工匠也有百余人。虽然是用古老的脚踏手扯的简陋车床,缓慢地操作,可是各家产品又各具特色,创出了闻名中外的名产。解放前,由于兵荒马乱,百业萧条,玉雕业也濒临绝境。到解放前夕,许多玉工放弃本行,就改他业。坚持从事夜光杯生产的仅剩三人,他们的生活也每况愈下,朝不保夕。

解放后,党和政府为了发展传统名牌产品,繁荣经济,尽快抢救和扶持夜光杯的生产,从而夜光杯又焕发了青春。一九五八年,成立了酒泉夜光杯厂,一代新的玉雕工人成长起来,夜光杯的生产又跨上了骏马,飞速发展。现在坐落在酒泉东大街的工艺美术厂三层大楼,拥有上百名玉雕工人,他们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工艺水平,增加花样品种,手工操作也由机械化半机械化所代替了。

(文自《酒泉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