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军长征在天水
2698500000001

第1章 序言(1)

中共天水市委书记 赵春

天水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是一方具有优良革命传统的热土。从1935年8月到1936年10月期间,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五军和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长征先后从天水经过。红军过境天水,扩大了党和红军在天水的影响。红军所到之处,广泛宣传革命道理,发动群众,先后在徽县、成县、两当、武山等地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求解放的运动。在天水地区,有近三千名优秀儿女参加了红军。红军在天水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完成了休整补充、集结准备的任务,为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三大红军主力会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红军过境天水点燃的革命烈火,一直激励和鼓舞着天水人民投身于革命斗争之中,正是由于红军播撒下革命的火种,使天水地区的革命斗争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天水人民在长征精神的鼓舞下,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写下了光辉的历史篇章。

伟大的红军长征,是一座民族精神的丰碑。红军长征已经过去70年了,但是红军先烈们所创造的长征精神,仍然是鼓舞我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深入挖掘和整理红军长征在天水活动的历史资料,天水市委研究室编写了《红军长征在天水》一书。这本书整理并收入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比较全面地反映出了红军长征过境天水的全貌,填补了天水市党史研究的空白。该书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具有可读性,是一部比较珍贵的党史资料,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红军长征在天水》的出版,既能够帮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了解和认识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又能通过弘扬长征精神,进一步宣传天水、扩大天水知名度,开发天水丰富的党史资源和人文资源,推动红色旅游,促进经济发展。

牢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今天,我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就是要学习红军对革命理想和革命事业无比忠诚和坚定的信念;学习红军艰苦奋斗、不怕牺牲、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学习红军自强不息、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大无畏精神。我们要大力发扬长征精神,激发全市干部群众热爱天水、建设天水的热情,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促进天水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2006年1月

·红二十五军

长征进入天水的第一支队伍

·红一方面军

东进天水,突破渭河防线

·红二方面军

东出陇南,夺取成徽两康战役的胜利

·红四方面军

发动群众,建立红色政权

·红二十五军

长征进入天水的第一支队伍

·红一方面军

东进天水,突破渭河防线

·红二方面军

东出陇南,夺取成徽两康战役的胜利

·红四方面军

发动群众,建立红色政权

红军长征的历史,是一部中国革命的壮丽画卷。1935年8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和红一、二、四方面军长征,先后都经过天水地区,踏上天水这块土地。红军途经天水播下的革命火种永远激励着天水人民,成为天水人民珍贵的精神财富,使天水人民永远感到骄傲和自豪。

红军长征经过天水时,天水为甘肃省第四行政区,辖天水、秦安、清水、礼县、徽县、两当、通渭、武山、甘谷、西和、武都、西固(舟曲)、文县、成县、康县等15个县。长征进入天水的第一支部队——红二十五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是进入天水地区的第一支长征队伍。

1934年11月1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二千九百八十余人,在中共鄂豫皖省委领导下,由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12月进入陕南,创建了鄂豫陕根据地。红二十五军自1934年11月开始长征至1935年7月,这一段时间与党中央失去联系。1935年7月,红二十五军从原鄂豫皖省委交通员石建民带来的一些中央文件和《大公报》上获悉,中央红军正在北上。据此,红二十五军决定向甘肃境内转移,挺进天水县城,以威胁敌人后方,配合中央红军北上。8月2日,红二十五军从陕西凤县双石铺出发,翻越马陵关梁,进入甘肃两当县杨店,行至灵官殿,部队分中、南、北三路插入两当县城东的祖师山、贯沟、王坪沟、北崖沟。当时,两当县城驻有国民党保安队。保安队辖两个分队共五十余人,还有国民党警察十余人。在红二十五军未来之前,当时的两当县长兼保安队长朱志和、政府官员、土豪劣绅及受蒙骗的群众都逃离了两当县城,只留下保安队副队长乔玉良率保安队把守着两当县城西堡子山和西山的四个碉堡,妄图凭借碉堡来阻止红二十五军入城。8月3日,我军手枪团和军部交通队一部化装潜入城内,配合先头部队攻占该城。当红二十五军逼近城西两山时,保安队一分队队长董全德一看大势不好,遂率二十多名保安队员弃堡逃跑。这时只有乔玉良和二分队队长朱玉川率二十多名保安队员死守西山顶碉堡。红二十五军数次攻西山顶碉堡未克,后改变了作战方式,采取正面佯攻,吸引敌人火力,暗中却派出部分红军战士抄小路迂回包围了西山顶碉堡,碉堡终于被攻破。这次战斗缴获步枪二十余支。同时,镇压了乔玉良、朱玉川和恶霸地主罗朝礼。

红二十五军进入两当县城后,广泛开展了宣传鼓动工作,并开仓放粮,救济贫困百姓,还打开监狱释放了关押的群众三十余人。红二十五军的这些举动,极大地鼓舞了当地群众,大长了红军的志气,打击了反动势力和土豪劣绅的威风。

1935年8月3日晚,红二十五军离开两当县城向北挺进。次日晨,红二十五军抵达太阳寺。红军指战员利用休息时间,帮助群众抢收庄稼。5日,红二十五军抄小路北上,取道利桥,进入天水县境内。驻利桥的县保安大队队长白俊贤妄图率部阻截,被我军全部歼灭。之后,红二十五军沿党川、麦积、甘泉一线向天水县城(即现在的秦州区)疾进。9日,到达马跑泉镇。在马跑泉镇,红军了解到国民党保长张世清、联保主任杨琦依仗权势、横行乡里、敲诈勒索、鱼肉人民的罪恶行径后,立即派出部队予以捉拿,并就地正法,为民除了害。

9日晚,红二十五军来到了陇南重镇——天水。当时,敌王均和于学忠部为了堵击我中央红军北上,将其主力调至甘谷、武山、漳县一带,而国民党接防部队第五十一军百十四师又未到,城内守敌仅有两个工兵连和一些团警。由于敌人多年来苦心经营,天水的城防工事较为完备。县长庄以绥、营长尹继勋带工兵及团警凭城守卫。营长尹继勋守大城,县长庄以绥督团警守西关,北关碉堡由国民党第一师教官李捷发率西北军官训练班学员防御。夜幕降临时,红二十五军就开始攻城,副军长徐海东亲自指挥一个营,攻破了北关,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10日,红军退到西十里,准备养精蓄锐,再举攻城。可就在红二十五军欲攻城之际,国民党急调第三军十二师补充团从武山、甘谷沿天靖山(中梁)赶往天水。驻清水的国民党五十一军百十四师也向渭河北岸移动。红二十五军为了避免伤亡,保存实力,有效地牵制敌人,决定由川口转向天靖山、廖家岘一带。当时,国民党甘肃省交通部队的骑兵尾追不舍,在韩家湾被我红二十五军击溃。红二十五军翻越凤凰山一带,挺进新阳镇,摧毁了地方民团,镇压了国民党新编第一军军部秘书温庭杰,保甲编查员胡介厚、秦登科,联保主任温南轩,保长马建基。11日,红二十五军北渡渭河后,经千户、西川一线攻克秦安县城。红二十五军占领秦安县城后,打开县监狱,释放群众百余名。同时,在县体育场召开了群众大会,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并镇压了罪大恶极的典狱员孙某,卫护房排长梁颜,简房吏王爵一,地痞流氓冯长世。次日,红二十五军离开秦安,过静宁,取泾川,于9月18日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东进天水,突破渭河防线——红一方面军

由于王明“左”倾冒险错误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迫使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退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1935年9月11日,红一方面军进入甘南迭部境内。17日,攻克天险腊子口。18日,先头部队占领哈达铺,主力随后跟进。红一方面军在哈达铺进行了短期休整,同时将红一方面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林彪任副司令员,叶剑英任参谋长,张云逸任副参谋长,王稼祥任政治部主任,杨尚昆任政治部副主任。

红一方面军进驻哈达铺后,引起了蒋介石的震惊,他害怕红一方面军东进天水,威胁西安。蒋介石急令第三军王均部第十二师进至岷县和通渭的中间地区,构筑碉堡,同时将陕西东部毛炳文部调赴通渭、陇西“加强战力”,接着又令国民党第一一三师、一一四师、一一八师3个师,分别进入天水、甘谷、武山、陇西、礼县、徽县一线,形成所谓渭河封锁线,企图以此阻击红军北上。

9月23日,陕甘支队遵照中共中央指示,由哈达铺地区出发,以一部兵力东进岷县闾井镇,佯攻天水,以调动敌人向该地区集中。敌人果真将主力集结于天水,并占领武山、漳县,封锁渭河一线。而我主力则乘机以急行军的速度突然离开闾井镇,折向西北,跨过红崖,摆脱敌重兵阻击,进入漳县黄家河(村),穿过韩家山,急行军一百三十余里,于当晚赶到漳县新寺。24日凌晨,进入武山,经苗丰、杨坪、王家门、付家门,当晚宿营于鸳鸯镇以南丁家门一带。26日晨,毛泽东果断发出突破渭河封锁线的命令。部队分三路渡河。左路由一纵队四大队大队长王开湘指挥,沿渭河上游而进;右路越过鸳鸯镇东广武坡,沿渭河下游向山丹镇进发。两路红军分别佯攻陇西、武山县城,掩护中路主力红军向北前进。当红军过河时,突然从远方传来了急促的枪声,原来陇西、武山守敌闻讯后急忙追来,企图夹击红军。毛泽东仔细观察后,判断不是敌人主力,遂下令派两个连去放几枪,吓吓他们。果然不出主席所料,小部队放了几枪,敌人的枪声顿时哑了。陕甘支队渡过渭河上了北山。当晚,宿营于费家山和水家沟一带。

9月27日晨,毛泽东、彭德怀率陕甘支队沿陇(西)武(山)交界继续北进。陕甘支队越过祁家坝,经过武山榆盘、庙儿沟、下堡一带,进入通渭的榜罗镇。是日,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常委会议,正式确定把红军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