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崖湾的秘密:1978年陇西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实录
2698400000006

第6章 碧岩红崖湾生产队试行包产到户的回忆

袁志茂

1977年秋,县委把我从组织部调到碧岩,任公社党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那时,粉碎“******”已一年多了,但全党工作还处于徘徊中前进的局面。碧岩公社的情况是:一方面,县上把碧岩列为第一批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粮食和经济作物都要上“纲要”的公社,在资金和物资上给予倾斜和扶持(仅农电、水利资金就拨付200万元,配备大型拖拉机10台);另一方面,碧岩群众的生产生活特别困难,个别生产队的一个工仅值8分钱左右,相当一部分人到河西等地背粮讨饭。尽管县上每年给碧岩拨救济粮50万~60万斤,但还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我到公社后,召开了一次党委会议,进行工作总结和安排。会上,社队干部普遍反映,群众生产生活都十分困难,对来年的工作信心不足。会后,万沟大队党支部书记杨耀科找我反映情况,说万沟大队上不了“纲要”,特别是红崖湾生产队的人都跑光了。腊月备耕没人,开春播种没治。我说:“想办法把人叫回来。”他说:“叫不来,叫来也跑了。”当时,我心里麻烦得很,暗想:县上调咱到碧岩当领班人,要求把工作尽快搞上去,可眼下面临的问题太多,困难太大,怎么个搞法?

红崖湾是个“落后”典型,我决心到那里搞一些调查研究,以解剖麻雀,指导全面。红崖湾,地处公社斜对面一个山尖尖,是从阴坡生产队和沟门下生产队分离出来的一个小队。全队共有10户52口人,耕地500多亩,人均口粮70斤,公购粮颗粒未缴,籽种也是星星点点;耕畜死亡严重,仅剩两头牛,一部分土地荒芜,大量人口外流。红崖湾不“红”,一幅破败景象,实在叫人心寒。我在红崖湾蹲了10天,在杨耀科家住了两天,同他进行了彻夜长谈。我说:“这苦日子总要过哩么,穷光阴还要往前赶哩么,总不能让社员尽管往外跑么。”他说:“咱万沟人在外面要馍馍出了名,连省长也知道,他们也没治。”我批评他说:“你才胡说哩,上面年年给咱供应粮,咱可不能忘本!”他也不服气地说:“如果社员都靠供应过日子,就要天上下粮食哩,不然的话国家就没办法。”他的话使我一时语塞,无言以对。他接着说:“红崖湾的队长轮流当遍了,社员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出活,年年不缴公购粮,年年没有饱肚子。”我问:“咋办呢?”他仍然是那句话,“没治,人心散了!”我生气地说:“人心能散也能聚。不想办法,要我们这些人做啥呢?”他说:“或许有点治,就怕不敢弄。”我说:“都到这份儿上了,还有啥不敢的?”他说:“不如把红崖湾那几户人都包开试一试。要让人都回来,就要有点吸引力,就要人心向拢哩。只有把土地分开各种各,或许就解决问题了。”我说,“这件事不是我没有想过。自来碧岩之后,我就在反反复复想这个问题,只是风险太大了,下不了决心。”他说:“这事真的麻烦,要不说说就算了,就等于是咱俩的悄悄话。”

是的,把土地划归社员自主经营,是一个大的不得了的事情,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都把人整怕了。从60年代的社教运动开始,批了十几年的“单干”。把土地分开就意味着犯了方向性的错误,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个风险实在不好冒。为了这事,我处于进退两难的矛盾状态。如果维持现状,给万沟大队多拨一些供应粮,也算一个吸引力,或许也能把“讨饭大军”调回来,春播任务也能完成,对上对下都会有个交代,自己也平安无事。但是,多给一些供应粮仅仅是短暂的权宜之际,何况供应粮必须要在全公社平衡,要照顾方方面面。供应粮也有吃完的时候,也正如杨耀科所说的人人都向国家要粮,那国家又向谁去要。如果能把土地划开,至少是一种尝试,或许就真能找到一条出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时此刻,我既要为群众着想,又不能不为自己着想。如果真的包产到户了,没准就是自己的灾难来了,“双开”甚至坐牢。连日来,我坐卧不宁,寝食难安。碧岩的社员太苦了,红崖湾的社员太苦了!看到他们肌黄面瘦的样子,听着他们哭泣的声音,我心如刀割。在矛盾和苦闷中,自己还是下决心干。红崖湾地处山旮旯,户数少,老小加在一起也只有50几口人,开展工作不易被人发现,就是被发现了也只好听天由命!

几天后,我同杨耀科找到红崖湾生产队队长何万俊,把想法告诉了他。他非常高兴,极为赞成。他说:“年年不缴公购粮,年年还吃供应粮,天天还没饱肚子,这日子真的不能再过下去了!把土地包开,外头要馍馍的人我去叫,如果一年下来还缴不起国家的,发动人到河西背粮也不能再亏国家。”接着,我们在红崖湾召开了几次有户主参加的秘密会议。我讲:“红崖湾‘不红’,现在咱们在红崖湾搞个‘责任田’,把土地包给大家,让红崖湾‘红’起来。”社员听了我的讲话非常高兴,说他们想分地都想疯了。我纠正说:“不叫分;叫责任田。”他们说:“公家的话我们不会说,反正都一样。”我强调说:“这是很冒险的事,只能偷着干,不能让人知道,大家如果保不住密,就算了。”社员看到我一脸严肃相,也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便异口同声地答应绝对保密。虽然这样,但我还是放心不下。经再三考虑,我去县委找张自强书记探口气。我给张书记说:“碧岩有个红崖湾生产队,从来不缴国家一粒粮,年年吃供应粮,人还跑着不进家。现在咱们把事情弄成这样了,咋办哩?在我手里把地荒了,心里不平衡。”他问我有什么好办法,我说试着把地分开。我俩谈了好久,他考虑了好久,最后他说:“这事情只能干,不能说。”此后,他经常到碧岩公社去,3次(两次——编著者注)到红崖湾调查了解情况。陈得录、张国杰、张子芳、曹宗周等县上领导也先后去红崖湾调查研究。

1978年春节后,土地很快划下去。红崖湾的土地承包责任制是一次性到位,直接划到户。当时的土地承包遵循了两个原则:一是土地按好中差3等搭配划分;二是地块不能分开(主要是便于保密和机械化耕作)。春播中遇到的困难主要由社员自己设法解决,籽种不足的靠亲戚朋友借贷和兑换调剂;耕畜和农具由邻队以工换工帮助解决。与此同时,全公社各队增划了部分自留地。那一年,风调雨顺,老天帮忙,红崖湾获得了大丰收,不仅缴清了公购粮,留足了储备粮、籽种和饲料粮,而且人均口粮还要上1400斤。队长何万俊家种的5响禾田打碾后,堆了满满一院子,他高兴得不得了,悄悄给我说:“袁书记,活了半辈子,还没见过这么多粮食!”我说:“不要高兴过头,注意保密。要给大家说清楚,还要装得穷一点。”他说他懂,但不高兴不由己。红崖湾人一年打了能吃几年的粮食,心里像灌了蜜,他们说话的口气大了,走路的腰板直了!

红崖湾的土地承包到户,其他地方也扩大了自留地,面临最严重的问题是耕畜严重不足。1979年,我向张自强书记要购畜款,他让我去农办主任王治邦那里去要。治邦说款已分到社,没有了。我抱怨分得不公平,给碧岩太少,又去缠着自强书记要。后来县上拨了18万元,我领着10多位大队书记到渭源、岷县等地购买了800多头牲口,基本解决了问题。

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红崖湾的事情最终还是被上面发现了,国家农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农经所和新华社、甘报社都先后派人来调查采访,省、地领导也多次到碧岩检查了解。他们对红崖湾的说法很多,但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肯定,说好着哩,是实事求是的作风,是共产党的作风;而另一种是否定,上纲上线,说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批评得很厉害。1979年春夏之交,地委黎中书记和两位副书记来到碧岩,在我汇报工作的过程中,两位副书记不时插话,追根问底,要一查到底,搞得我十分狼狈。黎中书记比较客观,他让我汇报其他工作,从而转移了话题,才使我过了这一难关。后来,行署专员来碧岩,要专门听取红崖湾的汇报,当时气氛很紧张,记不清那次是如何过关的。总之,那时的处境十分艰难,一方面要努力完成各项任务,一方面又要应付没完没了的检查。

1979年下半年的一天,自强书记再次到碧岩。我陪他到杨作栋(碧岩人、时任双泉公社党委书记)家吃饭,他高兴地说:“老袁,你解放了,现在有政策了,上面提倡包产到户,你先走了一步。”听了他的话,我长出了一口气,真有些被“解放”了的感觉。以后,我先后3次去地区开会,听取农村改革的精神。碧岩公社农村改革全面推开,至1980年,全部实行了包产到户责任制,人均口粮达到300斤。

碧岩公社红崖湾生产队的包产到户责任制是全县农村改革的先声。******同志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不管天下发生了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都好办了!”当时那么搞,自己正是基于这么一种考虑,只要自己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只要群众能够自食其力,不再伸手要粮讨饭,即使一时被冤枉也值得。党的一贯原则是实事求是,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时有些领导人由于受“左”的影响和迫于形势,虽然对我批评得够厉害,但我并未受到任何处分,自己也就心安理得了。

——摘自****陇西县委党史研究室编《****陇西党史资料第二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