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黄土高原生态建设效率研究
2698200000001

第1章 前言

曾几何时,黄土高原以其“琪树繁森、鸟鸣山幽”的生态景观和“水草丰美,桑麻翳野,牛马衔尾,群羊塞道”的富庶繁荣,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农耕文化,成为我国自“三皇五帝”至大唐盛世长达几千年间的政治文化中心,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繁衍增长、邦国的出现和相继更迭,本来优美的生态环境在人类连续不断的砍伐开垦、兵燹战乱中惨遭毁坏,渐渐地衰败了,以至成为后来“童山濯濯,沟壑纵横,满目荒凉”的贫瘠之地。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领导黄土高原人民依然决然地告别了自古以来对生态环境只破坏不建设的历史,掀开了大规模“植树造林”、“绿化河山”活动的帷幕。近6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黄土高原人,付出了难以置信的艰辛努力,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不凡的业绩。

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土壤侵蚀在一些重点治理地段有所减轻,梯田建设赢得了举世赞叹,生产条件得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以至于在同一片土地上养育着数倍于历史上养育极限的人口。然而,到目前为止,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状况依然十分严峻,容不得丝毫马虎与懈怠。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每年在投入巨资,当地广大群众和干部60年如一日地在拼搏、在奋斗,然而,生态环境依然没能摆脱“边建设边破坏”,“局部有所改善,整体持续恶化”的困境。

作为我国的重要生态环境腹地,黄土高原的草木山川、江河湖水,都与国家生态安全息息相关。近年来,人们惊呼“沙尘暴席卷华北,直逼中原,侵犯江南!”根据权威机构预测,在未来相当长时间里,黄土高原将持续向干旱化演变,这对于我们“重建黄土高原秀美山川”的旷世伟业无疑是一个极其严重的潜在威胁。

到目前,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尚处于攻坚阶段,几十年生态建设的低效率引起了学界的特别关注,很多研究者不惜为此倾尽心力,颇有洞见。但是,在一些问题上仍然歧见纷呈,见仁见智。作为黄土高原人,笔者对半个世纪以来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逆向急剧演替的真实境况历历在目,虽然不得明其所以,但一直忧心系之。一直以来,潜心于实地观察、采访、考察和研究,形成了若干自己的见解,其中一部分已登载于《人民黄河》等学术期刊。在此基础上经进一步思考、归纳、整理,完成是作。重点就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长期存在的“年年栽树不见树”的非常现象和“森林覆盖率不断上升,生态环境持续下降”的悖论予以分析和诠释,并进行对策探究,以期为黄土地母亲再披绿装敬献绵薄之力。

作者

2008年1月20日于兰州

世界著名学者、资深环境分析专家莱斯特·布朗先生在《生态经济》一书的序言中也提醒人们:“我们正在输掉拯救地球的战争”,“过去大约四分之一的世纪中,很多仗是打赢了,但是,为了制止地球环境的恶化,我们需要做的事和我们正在做的事之间的差距,正在继续扩大,我们必须以某种方法扭转这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