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知道情况,不仅替她保密,而且一边督促家长带孩子去就诊,治好了夜尿症;一边在公开场合表扬她是个不怕苦的学生,学琵琶时手指磨破了都不叫痛。终于使这个孤僻、自卑的姑娘成了活泼、自信的好学生。
3.指导孩子从自信性格认同中,决心重塑自己的性格
所谓“认同”,是指认定自己和某一对象具有或可以具有相同特征的心理过程。性格认同,就是认定自己和某人性格一样,经过努力可以实现。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给孩子讲述先进人物、英雄人物、优秀学生的故事,可以讲述孩子身边的优秀中小学生的故事,还可以将孩子和具有自信性格的孩子组织在一起,学习、读书、画画、弹琴等,激发孩子向自信性格认同,达到改塑性格的目的。
4.在家庭中,家长随时注意指导孩子自我排除心理障碍,学会自我调节自己的情绪
家长促使孩子化解自卑情绪、不良情感或其心理障碍及时得到化解,也就不会导致自卑性格的形成。例如,孩子有了苦闷,要让他尽量诉说,发散其情绪,不要让他的委屈长期压在心头,更不要不问青红皂白地批评斥责;还可以回避孩子敏感、忌讳的话题;或者转移孩子的思路,减轻心理负担,如此等等。因为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往往是孩子自信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总之,塑造孩子自信的性格,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很重要。
目前市场有很多帮助家长塑造孩子性格方面的书籍,家长们可借鉴参考,重要的是因材施教,对待孩子切不可生搬硬套书上所讲的理论。
习惯42.培养孩子营造自信型家庭环境的好习惯
在家庭中,母亲不仅要当慈母,还要扮演贤妻的角色,与丈夫的关系要融洽、和睦,为孩子要营造一个自信而温馨的家庭氛围,这极有利于孩子自信性格的形成。
在家庭中,母亲不仅是孩子的母亲,也是丈夫的妻子。对孩子的教育,主要是通过母亲的身份而得以进行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在孩子的眼中,称职的妻子会与合格的妈妈一样有威信,母亲可以通过妻子的角色和与父亲的关系间接地对孩子产生影响,以达到教育目的。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仅仅做一名好母亲是不够的,还要做一名好妻子。
作为母亲扮演妻子的角色时能对孩子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首先需要探讨的是家庭关系的基础——夫妻关系。诚然,即使是通过幸福的结婚生活而获得了孩子的家庭,一旦夫妻之间缺乏爱情或者感情冷淡时,这种家庭气氛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性格,也会使母亲自身对待孩子的态度发生变化。换言之,母亲会把倾注给丈夫的爱情转向给孩子,而且还会像爱丈夫那样去爱孩子。作为一种补偿,母亲会通过爱孩子去满足对丈夫的爱情的不满。
由于这种爱不是来自父母的自然的爱,必定会出现偏颇,由此就表现出娇惯、保护过度的态度,即溺爱的态度,单亲家庭的问题是一个典型的特例。
由此可见,当夫妻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裂痕时,就会对母亲对待孩子的态度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说,夫妻之间的爱情对创造幸福家庭以及培养出具有情绪安定性格稳定的孩子是最为重要的。
作为母亲,最重要的就是与父亲的关系要融洽、和睦。
在家庭中,孩子最不愿意看到的事就是父母之间发生冲突,如吵架等。
这样孩子会感到恐惧和忧虑——感到恐惧是因为家庭受到了威胁;感到忧虑是因为他实际上是或自认为是家庭不和的原因。无论是否有道理,孩子都会这样想,他们是家庭不和的根源。
况且孩子在父母的冲突中也不可能保持中立,他要么站在父亲一边,要么站在母亲一边。
其后果是他的性格发展会因此而受到危害。当男孩子站在父亲的对立面或女孩站在母亲的对立面的时候,孩子就将没有合适的仿效对象。这一点会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1.讨厌仿效父亲和母亲的性格;
2.不愿学习他们的道德观念;
3.拒绝模仿他们的行为举止。
在某些情况下,孩子还可能走向极端,在性别分辨上产生混乱:如果男孩拒绝站在母亲一边或女孩拒绝站在父亲一边,那么,他们长大后可能对所有的异性产生怀疑和敌视。
家庭对于孩子,归根到底是生活的基地,是获得精神安定的场所,而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又会对孩子人格的形成产生有利的促进作用。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环境才是能够培养出最为理想的孩子性格的良好家庭环境呢?
一个能为所有家庭成员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的成长提供最广阔的可能性的开放体系的家庭,可以称之为和谐的家庭,创造出这种家庭氛围的关键所在,就是父母之间的关系和父母的态度。
这样的家庭在对孩子的态度上就能做到:在使孩子深信父母爱的基础上,将父母对孩子的亲切关怀与一定的行为规范要求适宜地结合起来。建立了这种良好的关系,父母就能够在加深自己感情的基础上最好地接纳孩子,与孩子保持密切的联系,并在规定的家庭行为规范的范围内为孩子个性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
但首先必须承认,要在家庭内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和温馨的家庭氛围远不是简单的事情,父母和谐的复杂性就在于有时只要有一点小小的偏差,就会将问题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多。
因此,家庭问题的线团是很难彻底解开的,作为一名母亲,不仅要尽到做母亲的职责,做一名孩子的好母亲,也要从家庭关系的角度出发,去做一个好妻子,与丈夫的关系要融洽、和睦相处,即使有冲突也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发生,用母亲的温情,对待孩子的爱;用妻子的温情,对待丈夫的爱,来营造一个能够促进孩子健康发展的乐观、自信而温馨的家庭氛围!
营造一个乐观自信温馨家庭环境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孩子的负责。所以,在非原则问题上互相理解谦让是十分必要的。
习惯43.培养孩子把批评罩上自信的光环的好习惯
批评孩子是一种高超的艺术,如果以令孩子仍充满自信的方式批评,在促使孩子改正错误的同时,也有利其自信性格的塑造。
孩子会模仿家长的行为,把你的优缺点一并吸收。如果你是个自卑主义者,那么你的孩子也会那样思考问题。如果你希望他们养成自信品性,那么你必须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做一个自信的表率,身体力行地塑造孩子自信的性格。
父母应采用合适的方式批评孩子。教育专家塞利格曼认为批评孩子的方式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方法正确与否,显著地影响着孩子日后性格的自信与自卑。
首先,批评孩子的第一要点就是恰如其分。“过度批评会给孩子造成过度的内疚和羞辱感,超过了使孩子改错的度。而不批评孩子又会使孩子丧失责任感,磨灭其改正错误的愿望。”
其次,掌握自信的解释性的方法,实事求是地解释问题,指出犯错误的具体原因,使孩子明白自己所犯错误是可以改变的。
以8岁的宁宁为例。尽管父母三次要求她在与朋友出去野餐前,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干净,但她还是把父母的话当成耳边风,房间里乱得一团糟,自己却出去了。那天早晨正好有位地产代理商要来看房子,因而父母十分生气,不得不匆匆忙忙地替宁宁打扫了房间。
那天下午宁宁回家后,母亲满脸怒气,立即把她带到卧室,告诉她自己为什么生气。下面是宁宁的母亲有可能采取的两种方式,一种是自信的解释性的,另一种则是自卑的方式。
自信方式:
“你给我造成了很大不便,我们非常生气。”(她的批评是特定的,并且很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我们跟你说过3次,要你打扫一下自己的房间。但每次你都拖拖拉拉,就是不动。”(她母亲准确地描述了事情,并且把宁宁的问题说成是暂时性的)。
“今天有位地产代理商要来,你不打扫自己的房间,我们就得替你打扫,结果耽误了其他重要的事。保持你房间的干净,是你自己的责任,而不是我们的。”(她母亲只是描述了所发生的事情、问题的原因和结果,她的责备是正确的)。
“我要你留在自己房间里15分钟,好好想想我的说法对不对。然后告诉我,今后你会如何保持房间整洁,保证这类事不再发生。至少要写出3条解决办法。”(15分钟是8岁孩子考虑问题的比较实际的时间段,宁宁的母亲给她找了一件很实际的任务,用这种方式来结束这个问题)。
自卑方式:
“你为什么总是这么不体谅人?你的行为把我气疯了!”(“总是”一词意味着问题很普遍,而且永远不会改变。母亲的情感反应太过分了,会给孩子造成太多的内疚感。)
“我跟你说过无数次,要你保持房间干净,但你就是从来不听!你是怎么啦?”(宁宁的母亲把问题说成是普遍性的“无数次”,永久性的“你从来不听”,借此让孩子产生内疚。她还进一步暗指孩子性格中就有某些缺陷。)
“今天早晨地产商来了,几乎是场灾难!人们说进屋的第一印象会造成天大的不同。你有可能使我们失去了一位难得的代理商,会使房价降低几千美元。这就意味着我们买不起新房子了!”
(宁宁的母亲把事情描述成一场灾难,她暗指宁宁的一次疏忽会毁掉全家人的生活)。
“现在,我要你呆在房间里,好好想想你所干的一切。”(这一惩罚是不确定的,没有针对性的。宁宁有时间来思考,产生内疚,但却没有机会学会或做些什么事,来弥补自己的过失)
显然,两种不同的方式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我们做父母的不言而喻。做父母的应该有意识地使用自信的解释性的方式批评孩子,促使孩子养成豁达、包容、理解的自信性格。
粗鲁的指责甚至野蛮的惩罚,只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伤害孩子的心灵,使孩子自卑失望,破罐子破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