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高的鞋子使体重集中于靠近趾头的部位,脚尖又拥在一起,使骨头、肌腱、肌肉处在不自然状态中,徒增负担。
拇指向外弯曲,变形成“く”字形,靠近趾头的部位(中足骨骨头)向外扭曲,变成拇指外翻,或者使指甲无法生长,嵌入趾头内,这是高跟鞋最常引起的两项毛病。
高跟鞋使脚跟不安定,容易扭伤、受伤。
高跟鞋造成的问题还不只这些!
腰和脚关系密切,腰痛常和脚有关。例如:椎间盘突出、脊椎分离、脊椎变形等,会降低脚的机能。因此,外科医生发现患者脚机能降低时,都会检查看看是否腰的那一部分发生问题。
相反的,脚(鞋)的问题也可能造成腰痛,很多人都会因高跟鞋造成椎间盘突出。
走路时,腰会左右振动,穿上高跟鞋后脊柱便会歪曲,只好用臀部的肌肉调整歪曲的情况。
从健康和鞋子机能来看,平时不应穿高跟鞋,最好选购适合走路的鞋子。
(3)脚的健康和选鞋方法
脚很容易疲劳、受伤,穿新鞋容易磨破皮,走长距离的路会使脚底疼痛。
很多人买了鞋子才发现不好走,却仍继续穿,造成脚痛,使脚趾扭曲变形,拇指肿大。因此,应该常常脱下鞋按摩脚,拍打或做伸展运动,让脚得到解放。请注意:若一直穿不合脚的鞋子,不仅脚受累,还会诱发其他疾病。
穿不合脚的鞋而跌倒的老人,如果因而不能走路,会加速老化,变成痴呆。
总之,脚需要您维持它的健康。
最可怕的是放任脚疲倦、疼痛、肿胀,影响到全身,如果注意脚的健康,对全身健康也有帮助。
生活习惯改变,使现代人很少走路,脚变得很脆弱。读者应该更重视脚的功能,保持脚的健康,要使脚健康,当然要注意鞋子。
理想的鞋子是“完全感觉不到穿着鞋子”。多关心鞋子,可以提高脚的健康。
2.畸形趾头
如果一直穿不合脚的鞋子走路,就会使趾头变形如同槌子,称为槌子趾。
由于鞋子的压迫,趾头扭曲,使趾关节变形,无法恢复原状,是“脚趾突起”的一种。
通常拇指以外(第2~5趾)的趾头容易变形,尤其第二趾较长的人,要特别小心。
造成趾头变形的主因是:穿太紧的鞋子,尤其是高跟鞋。
形成槌子般的趾头会有些疼痛,很多人忍受它并放任不管,通常都是脚的其他部位有病,医生告知才知道自己如此。
如果严重的话,会脱臼,必须手术治疗。
要知道自己的趾头情形如何,可赤脚使身体重量放在脚前,如果趾头中间关节呈“く”字形,一定就是槌子趾。
(1)治疗槌子趾的方法是按摩
在演变成脱臼之前,可以按摩治疗。
洗完澡,坐在椅子上或地上,一脚放在另一脚的膝盖上,用力抓膝上那只脚的指甲。
抓住一只脚的趾头,往趾头根部压,同时绕圈,绕完再伸展脚趾。
每一只趾头30次,一脚完毕后,再做另一脚。
以上方法只适合症状轻的人,如果趾头无法伸展,最好去看医生。
当弯曲的第二根关节上面碰到鞋子会痛时,最好贴上3毫米厚的贴布,减少它受鞋子压迫,并减轻疼痛。
3.拇指外翻
拇指外翻是指拇指向外弯曲或成“く”字形,指头根部(靠近中足骨)向外弯曲,严重时,会压在第二趾上。
拇指不厚、第二趾较短的人,只要拇指稍微被压迫,便会侧弯压在第二趾上,再加上常穿不合脚的鞋子,使拇指根部脱臼,完全弯曲。
如果再让凸出的拇指根部被鞋子摩擦压迫,发炎后,疼痛加剧。
拇指外弯不一定都由尖头的鞋子引起,通常拇指外弯比较多见于欧美人士,不过,东方人也渐渐增多。
照顾外弯拇指的方法:赤脚运动。
拇指外翻是“高跟鞋症候群”中最常见者。穿上高跟鞋后,体重全加在脚尖,鞋头太尖的鞋子使脚趾挤在一起,又要负担体重,拇指趾尖被鞋子束缚,只好压在第二趾上。鞋子越高,越容易造成拇指侧弯。
长期穿高跟、尖头的鞋子,脚自然会变形,应尽量少穿,如果一定要穿,也不要穿太久,脱下后马上运动脚部。拇指外翻的人,脱下鞋子会痛的话,可以在上面贴上厚贴布,减少摩擦时引起的疼痛。
如果皮肤受伤,或者发炎部位扩大,请接受医生检查。
4.中足骨痛
(1)走路的时候,靠近脚趾的地方便出现阵阵疼痛
长时间不停地走路,尤其是穿高跟鞋时,体重需由脚掌前面部分负担,每当走路时,靠近脚趾之处便出现阵阵疼痛。这就是中足骨骨头痛。
中足骨即靠近脚趾部分宽度适中的长骨,而中足骨指的就是中足骨的前面部分。从脚底来看,正好是连接骨头、皮肤较厚的地方,感觉疼痛的地方,它是支撑体重的地方。人的体重由脚跟、中足骨支撑,但5根中足骨分担的力量并不平均。拇指(第一根中足骨)承受所有力量的1/3左右,其他4根约承受2/3。而这4根中足骨中,小趾部分(第五根中足骨)承受较大的压力。这是因为5根脚趾略成拱形,拇指、小趾正好位于拱形连接脚掌的部分。支撑这个拱形的是韧带。
也就是说,人体体重主要由脚跟、拇指部分第一个中足骨,及小趾部分第五个中足骨三点支撑,而中足骨由韧带支撑。
但是,支撑中足骨的韧带在伸展、放松时,支撑力量会减弱,脚掌前面部分为扁平状,走路的时候,原本不能承重的第二、三、四根中足骨也要承受体重,于是产生骨头痛感,这就是中足骨骨头痛。
(2)不足担忧的病,减轻体重是良方
韧带松弛最大的原因是体重增加。如同脚底筋肉炎,是因为体重增加,韧带负担过大,无法再支撑。还有其他的原因如:足内筋等脚肌肉衰竭,或是阿基里斯腱(后脚筋)伸展,都可能造成韧带松弛。
中足骨痛并不是大病。若是疼痛的发生和体重增加有关,最好能减肥。
韧带松弛可以做适度的脚部运动,如活动趾头,使韧带恢复弹性。
5.脚底肌肉炎
(1)发热、脚底剧痛
脚发热,觉得站着很累,此时可以按摩脚心,使脚放松,不过,也有可能指压失效,站着立即发痛。
脚发热、疲倦,是因为脚底肌肉经常被压迫,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肌肉发炎,称为脚底肌肉炎。
长时间站立,高跟鞋使脚承受不当压力,使得脚底肌肉衰弱,严重时发炎,产生剧痛。
当指压脚底、按摩虚弱的脚底肌肉,觉得很舒服,这是发炎之前才如此,一旦发炎,光是站立也感觉疼痛。
脚底肌肉发炎疼痛会引起脚骨发炎、外伤性骨膜炎或肌纤维束断裂,这些毛病均发生在脚底肌肉和脚跟骨头连接部位。
发炎原因多半是:脚底肌肉负担增加,也就是脚底经常被压迫,处在紧张状态之中。
体重增加可能增加负担,即使体重只增加一点儿,但如果一整天站立,对脚也是一个极大的负担。
当发现脚底肌肉发炎,请比较发炎前后的体重,如果是因为体重明显增加,一定要先减重。
当然,也要避免穿高跟鞋、太紧的鞋子,不要长时间站立,以免脚底受压迫。
(2)脚底肌肉发炎应按摩和泡冷热水。
欲消除脚底肌肉疲劳,按摩、泡冷热水,两者均有效。
先准备两个盆子,一个放自来水,另一个加热水,冷水约为15℃,冬天水温较低时,可再加热水,使水温适当;热水温度40~45℃,应让脚觉得舒服。
准备就绪后,坐在椅子上,先两脚放在热水中,再移到冷水中,停留1分钟。
反复以上动作2~3次,可使脉搏加快,促进血液循环。
在热水中绕脚踝,弯曲、伸展趾头,动动脚效果更好。
泡完后,把脚尖抬高休息。
抬高脚尖,对于脚疲倦、浮肿、发热等不适非常有效,又容易做。
在双脚脚踝下放枕头或棉被,抬高下肢,膝盖稍微弯曲,完全放松下肢,不可加力,一定要保持非常舒适的姿势。
走路时,若感到脚底疲倦、疼痛,可以在鞋中加一个鞋垫。
鞋垫的材质必须柔软,目前有多层的胶垫,可以吸收脚底承受的压力,请选用市售优良的鞋垫。
鞋垫不仅可以减轻脚底疲劳、疼痛,还可以预防下面要介绍的因鸡眼等引起的疼痛。好好保护脚,可以除去许多疲倦和疼痛。
6.后脚筋周围发炎、断裂
(1)走路脚跟疼痛――肌腱周围炎
很多人都曾穿不合脚的鞋子,磨破了皮,非常痛。但是,表皮发炎之后,走路时,脚跟和肌腱接触的地方产生剧痛,无法跑步,这是因为内部发炎所致,称为肌腱周围发炎。发病的主因是:穿了不合脚的鞋子。欧美人在冬天需要穿厚鞋,常常引起这种毛病,因此,又称为“冬天高跟鞋病”。
肌腱发炎是因为肌腱和脚后跟后面接触处有一个突起部分,具有垫子的功能,使肌腱被摩擦、压迫,因而发炎,当然它发炎的主因是不合脚的鞋子,但是,也可能由感冒、扁桃体炎引起。如果脚跟疼痛、无法走路,最好去看整形外科。治疗并不困难,但治疗要趁早。如果变成慢性炎症,必须小心它容易复发。
(2)肌腱断裂妨碍脚的屈伸
脚踝后面有一条粗大的筋,就是阿基里斯腱,如果断裂,脚便无法屈伸,不仅运动员脚后的肌腱会断裂,40~50岁的中年男子也常断裂,因为中年男子体力急速减弱,突然做剧烈运动,过度勉强用脚而引起。最容易断裂的部位,是肌腱细且靠近脚后跟肌腱的地方。
容易使肌腱断裂的情形是:
①强迫肌腱伸展。
②未做热身运动,突然剧烈弯曲脚关节。
③肌腱在伸展状态中,突然撞到物体。
肌腱突然剧痛时,可以看见断裂的部位呈现不自然的形状,断裂时,会发出声音,即使可以走路,也无法用脚尖走路。肌腱一旦断裂,应尽早处理,如使用固定肌腱的保护疗法,或缝合断裂的肌腱。
7.脚茧
(1)和鞋子摩擦的皮肤变硬、疼痛
所谓“茧”就是皮肤表面的角质层,皮肤不断受刺激,会生厚茧。长时间写字,接触笔的指头也会长茧,脚趾常常受压迫也会长茧。
茧和鸡眼不同,没有“心”,只是皮肤变厚,压到神经时会痛。通常,和鞋子摩擦的部分,如拇指、小趾或承担体重的脚趾根部附近,都容易长茧。很少有人会因脚长茧而去看医生,不过,如果产生剧痛,仍然有人会去求诊。
脚底长的茧,在医学上称为“中足骨胼胝”。
脚底长茧,是由于承受太重的压力,有的人因为痛得无法忍受才去求诊,结果发现中足骨发生异常,其实,即使不是很痛,也应去看看医生。
不要忽略茧,应尽早处理。
处理茧最好的方法是:趁早除去它。洗完澡的皮肤较柔软,不妨将角质层剪去。
使用剪刀必须注意,以免伤了肌肉,应利用市售的专用剪刀。
脚底长茧走路时可能会痛,尤其是承担体重的中足骨前面附近,必须承受走路时巨大的压力,有时会痛得无法忍受。此时,走路的姿势容易变得不正确,引起腰痛诸病。
如果长茧,应使用专用的保护胶布,或使用柔软的脚垫,减轻疼痛。
如果仍然勉强忍受,使角质层多受一层刺激,会越来越不利于行走。脚底和健康关系密切,如有异常应适当处置,并常常关心它。
8.鸡眼
(1)皮肤变硬,碰触时有剧痛
鸡眼和茧一样,是皮肤角质层变厚,因鞋子长期压迫而产生。鸡眼不仅令皮肤变厚,它和茧最大的不同是:中间有一个半透明的中心且深入皮肤。
鸡眼通常是圆形或椭圆形,如小豆子般大,通常出现在容易受到刺激的部位。穿高跟鞋的女性,鸡眼容易长在承受体重的脚尖。肥大的角质层嵌入真皮中,引起更大的疼痛和压迫,有时周围还会发炎。
鸡眼分两种:一种是生在脚趾上、足内侧者,和神经血管有关;另一种是生在趾间,在容易流汗潮湿的地方长出来的白色、软软的东西。
长鸡眼的原因是:天生的皮肤和表层角质层不断受刺激。容易生鸡眼的人,是因为脚常受鞋子压迫,这种毛病多半是慢性的。
(2)外科切除术可以根治鸡眼
如果取不出鸡眼中间的心会非常疼痛。贴胶布可以使它柔软,但是,根治的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外行人以为自己用刀子削下来就好了,其实,这是很危险的方法,一旦真菌侵入,后果不堪设想。有些人洗澡时用磨石刷,但效果不佳,反而刺激角质层,还是趁它未长大前到医院求诊吧。
很多人把鸡眼、茧疣混为一谈,病毒性疣也会生在脚底,角质层呈****形扁平状,表面粗糙,站立、走路时会疼痛。
附带一提的是:去掉疣的厚角质层会看见红点(或黑点)的****内有血管,如果切错流血会使患部扩大,必须小心。
9.脚趾甲嵌入
(1)趾甲明显变形,插入周围的肉中
脚趾甲明显变形,插入周围的肉中,疼痛且化脓,这些症状多半发生在拇指、小趾上。
手、脚的指(趾)甲本来都是向前生长,但是,如果长期穿太紧的鞋子、高跟鞋,趾甲就会嵌入趾肉内,引起趾甲周围发炎、红肿、疼痛,也容易细菌感染、化脓,这都是趾甲嵌入趾肉的症状。
脚趾甲嵌入的原因就在于:穿不合脚的鞋子,太小、太大都是不对的。太大的鞋子穿久了,拇指指甲周围会疼痛,这是因为脚在鞋子内移动的关系,长久受刺激,导致拇指指甲变形。
脚趾甲刺入肉中多发生在发育中的年轻人身上,也常发生在爱打网球、棒球、爱运动的人身上。
穿上不合脚的运动鞋运动,使趾头受压迫,在趾甲周围出现肉眼不能见的小伤。
一旦流汗、遇到污垢,会引起细菌感染,压的时候疼痛、出脓,使内部发炎,即甲沟炎(趾甲发炎),演变到这个时候,会出现如脉动般的阵痛,甚至腿部的淋巴结肿痛。
如何避免脚趾甲嵌入?穿合脚的鞋子!
脚趾甲刺入指肉时,要避免压迫,擦上抗炎药剂,严重者需拔除趾甲,切除手术应由外科医生进行。
很多人会在伤口贴胶布,但是胶布容易滑落,无法保护受压迫的趾甲,不妨使用市售的海绵制趾头保护器,它可以保护刺入趾肉的趾甲和受伤的脚趾。
不过,预防仍胜于治疗,预防趾甲刺入趾肉的方法是:穿合脚的鞋子、保持脚的清洁。
即使趾甲已刺入趾肉,仍应经常洗脚,保持清洁,防止恶化。
每一只脚趾、每一个趾缝都确实洗净,洗后再按摩,效果更好。
10.香港脚
(1)脚趾脱皮、发痒,很难治愈
脚底、趾缝出现痒的小水泡,发红、脱皮,即香港脚,是脚常见的皮肤病。
工作的上班族,由于整天穿着鞋子,容易得香港脚。鞋子是香港脚的温床,不知不觉脚痒,无意识去抓它,于是发红、脱皮、糜烂,难以治愈。
香港脚是因为脚上感染到真菌,它也可能侵犯到手或身体其他部位。
香港脚分干、湿两种,症状有下列三种:
①趾间型白癣:特别容易长在第三、四脚趾间,发红、脱皮或****,是属于湿性的。
②小水泡型白癣(汗疱型):脚上出现成群的小水泡,发红、脱皮,最痒。
③角化型白癣:脚上各部位均会出现角质增生、脱皮并出现龟裂,不一定会痒,属于干性。
严重的香港脚会使趾甲变形破损,称为灰趾甲。
(2)如何处理香港脚?应随时保持清洁
香港脚在冬天时,症状会稍微减轻,但是,由于暖气的普及,有些人反而在冬天复发、加剧。香港脚多半发生在成人身上,但是,10岁以下的小孩也有可能罹患,可能是穿了香港脚患者的鞋子,或在家里经由地板被传染的。
预防香港脚最好的方法是:保持脚的清洁。运动员、在高温环境工作的人特别容易流汗,脚容易弄脏的人、手脚容易流汗的人,容易被感染,应随时保持脚的清洁。
治疗趾间型、小水泡型白癣,可一天涂抗癣软膏2~3次,连续涂1~2个月,这些药剂可保持脚部清洁。洗完澡涂的外用药可深入角质层,效果亦佳。
难治愈又容易影响趾甲的角化型白癣,应兼服成药,请遵照医生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