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食物医药百科大全
2695700000027

第27章 人体疾病的克星——水产类(2)

黑鱼的蛋白质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并含少量脂肪和人体不可少的钙、磷、铁、硒和多种维生素,且胆固醇含量低,所以,黑鱼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保健食品。加上其肉质嫩、易消化、骨刺少,因此非常适合于老年人、儿童及体质虚弱的人食用。

食疗应用

(1)治疗肾脏病及心脏病引起的水肿、营养障碍性水肿、孕妇水肿、脚气浮肿。黑鱼去肠留鳞,洗净。冬瓜等量,再加少许葱白、蒜头同煮,不加盐,喝汤吃鱼肉,每日1次,连食3~7日。

(2)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浮肿不退。黑鱼1条(约500克),去肠留鳞,洗净。在鱼腹中填满蒜瓣及赤小豆,用厚粗纸包裹数层放入清水中浸至内外湿透,然后放在炭火中煨熟。取出淡食或蘸糖、醋少许食之,每日分数次吃完,连吃数日。

(3)治疗肠痔下血。黑鱼肉250克,配大蒜少许,白芨6克,煮汤服用。

(4)治疗肺结核经久不愈,身体虚弱。黑鱼肉250克,生姜3片,红枣3枚,用水煮成浓汤,吃鱼饮汤,2~3天食1次。

(5)预防麻疹。黑鱼1条(约1000克),煎汤洗小儿周身。

(6)治疗胸闷、胀气。黑鱼1条焙干,煅灰,睡前取10~15克,用黄酒送服。

(7)治疗耳痛。黑鱼1条(约250克),嫩豆腐500克,咸橄榄4枚,用水煮熟食用。

(8)治疗口眼歪斜。黑鱼头1个,南星5克,天麻5克,草乌5克。将鱼头捣烂,加入上述各药,共捣之,同时糊在鳃上,右歪左涂,左歪右涂。

(9)治疗沙眼。黑鱼胆汁加冰片少许,点眼。

(10)催乳补血。黑鱼1条,去内脏,将蚯蚓切碎拌成肉泥,入鱼腹,隔水蒸,放调味品食用。

(11)治疗抽搐麻木。黑鱼头骨3克焙干,苍术25克,胡椒1.5克,黑木耳25克,共研为细末,每次服10克,用酒送服。

鳝鱼

性味归经 甘,温;入肝、脾、肾经。

功用主治 补中益气,祛风除湿,强筋壮骨,通利血脉。适用于体虚乏力、风寒湿痹、下痢脓血、痔瘘疮疡等。

《随息居饮食谱》载:“鳝,甘热。补虚助力,善去风寒湿痹,通血脉,利筋骨,治产后虚赢,愈臁疮痔瘘。”

食疗保健作用

黄鳝味甘,性温,其肉、血、头、皮均可入药。历代名医均用黄鳝治病补身。鳝鱼肉补中益血,疗虚损,补五脏,除风湿,强筋骨,主要用于劳伤气血、产后虚损、恶露淋证、腰腿酸软、子宫脱垂、久泻脱肛、腹冷肠鸣、糖尿病引起的下肢溃疡等症。《本草纲目求真》曰:黄鳝“又治男性阳痿,不能续嗣”。 《滇南本草》指出:黄鳝“治痨伤,添精益髓,壮筋骨”。黄鳝血具有祛风、活血、壮阳等功效。《本经逢原》记载:“鳝鱼血助阳。”黄鳝头具有止痢、治疗消化不良的功能。《名医别录》记载:“干鳝头主消渴,食不消;去冷气,除痞症。”此外,黄鳝皮可以治疗妇女乳核硬痛。

死黄鳝不能食,因黄鳝死后其蛋白质结构崩解,有些细菌专爱袭击其中的组氨酸,使组氨酸转化成有毒的组胺,人吃了死黄鳝后会发生中毒。活的或刚杀死的黄鳝体内没有或很少有组胺,吃了不会发生中毒。皮肤瘙痒患者忌食鳝鱼;外感热病或阴虚内热者慎食黄鳝。

食疗应用

(1)治疗糖尿病。黄鳝作菜肴或煮汤食用,也可将黄鳝去肠、骨,同豆腐炖食。

(2)治疗妇女乳结硬痛。黄鳝皮(或头)烧灰,研细末,酒5克。空腹调服。

(3)治疗口眼歪斜(面部神经瘫痪)。用黄鳝血和面粉(以白豆蔻5克、朱砂5克、蓖麻仁50克作配伍)调成膏状,单敷或涂布上再敷面部。右歪涂左,左歪涂右,日涂1次,3~5日可恢复。或取大黄鳝1条,针刺取头血,加麝香末(30滴血加麝香末0.5克)涂脸部,左斜涂右,右斜涂左,30分钟后洗去,3天后再涂。或用黄鳝血涂听宫、地仓、太阳三穴,至脸部复原为止。

(4)治疗虚劳咳嗽、身体消瘦。黄鳝配冬虫夏草炖汤服。

(5)治疗小儿疳积。黄鳝肉50克,切碎,加香薷适量,炖服。黄鳝1条,去内脏,切块放碗中,加鸡内金10克,水适量,蒸熟,加调料适量,每日1~2次服完,连服5~7日。

(6)治疗肝硬化腹胀。黄鳝肉250克,蒜头1个,白酒1杯,共煮熟食,配合药物治疗。

(7)治疗耳聋。大黄鳝1条,放入酒内炖服。

(8)治疗鼻衄。黄鳝血滴入鼻内。

(9)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用3%双氧水洗患耳,擦干脓液,吸干水分。黄鳝血滴入耳内,侧卧20~40分钟,轻者1次,重者2次。

(10)用于气血两虚所致体倦乏力、头晕眼花。黄鳝2~3条,去内脏切段,与黄芪15克、瘦猪肉100克、大枣10枚共煨30分钟,饮汤食肉。

(11)治疗痔出血、脱肛、子宫脱垂、湿风恶气、面瘫等。黄鳝250克,去内脏及骨,划成丝。粳米100克煮成粥后,加入鳝丝、葱、姜、蒜末各15克,加麻油、酒、盐、味精、胡椒粉,煮后食用。

泥鳅鱼

性味归经 甘,平;入脾、肾、大肠经。

功用主治 益气补中,解毒收痔。适用于阳痿、消渴、痔瘘、传染性肝炎等。

《本草纲目》载:“暖中益气,醒酒,解消渴。” 《滇南本草》载:“煮食治疮癣,通血脉而大补阴分。”

食疗保健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泥鳅味甘,性平,有调中益气、解酒醒酒、祛湿解毒、滋阴清热、通络、补益肾气等功效。泥鳅能治疗糖尿病、阳痿、肝炎、痔疮、癣疥、盗汗、水肿等病症。泥鳅身体上的黏液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毒、通淋等功效。《本草拾遗》载:泥鳅“主湿痹气,补虚损、妇人产后淋沥、气血不调、赢瘦等病”。《滇南本草》载:泥鳅“治痨伤,添精益髓,壮筋骨”。《随息居饮食谱》亦曰:“暖胃,壮阳,杀虫,收痔。” 《频湖集简》称:泥鳅“治阳事不起”。

泥鳅含有可以强精的西河洛克蛋白质,亦含不饱和脂肪酸。药理发现,泥鳅能降低转氨酶,对防治肝炎有效。泥鳅忌狗血。

食疗应用

(1)治疗糖尿病。泥鳅10条(阴干),去头尾煅成灰,研为细末;干荷叶研为细末,与泥鳅灰末各等份调匀,每日服3次,每次6~10克。

(2)治疗肝炎。活泥鳅放清水中养1天,使肠内污物排净,第2天用干燥箱(100℃为宜)把泥鳅烘干至可捏碎为度,粉碎后加少量薄荷水,用食用香精调味,日服3次,每次10克。

(3)治疗乳癌。泥鳅捣烂,与红糖拌匀,涂患处。

(4)治疗跌打骨伤。泥鳅焙干研粉,与红糖和水拌匀涂伤处。

(5)治疗水肿。泥鳅去内脏,蒜头适量,共清炖或煮熟淡食,连续服用。

(6)治疗小儿盗汗。泥鳅150~200克,烫水洗去黏液,去内脏,用油煎至金黄,加水1碗半,煮至汤剩半碗时,用盐调味,饮汤食鱼。每日1次(幼儿可分几次服),连服3日。

(7)治疗小儿营养不良。泥鳅100克,入油锅煎至金黄色,放生姜5片,加水3碗,再加黄芪、党参各25克,怀山药50克,红枣5枚,汤汁煎剩1碗时服用。

(8)治疗黄疸湿热、小便不利。先将1000克豆腐、料酒、盐、葱、姜、猪油放入锅中,再将泥鳅放入,泥鳅会因锅加热后钻入豆腐。注入适量清水,覆上锅盖,炖至泥鳅熟即可食用。

(9)治疗白癣、漆疮。用泥鳅的黏液涂抹患处。

(10)治疗小便不通、热淋。白糖撒在泥鳅身上,使黏液与白糖混合,去泥鳅,用其黏液加冷开水1杯服之。

(11)治疗痔疮、脱肛。泥鳅去内脏,与米粉共煮烂食用。

(12)治糖尿病引起的消渴饮水无度。泥鳅、鲜荷叶共煮汤食之。

(13)治疗阳痿、盗汗、瘙痒、黄疸、消渴等症。将250克泥鳅去内脏,与25克火腿末同上笼蒸熟,去泥鳅骨刺。用100克粳米煮成粥,下泥鳅、火腿末,加葱末、姜末15克,稍煮即可食用。

鳗鲡鱼

性味归经 甘,平;入肝、肾、脾经。

功用主治 补虚,祛风,杀虫。适用于虚劳骨蒸、风湿痹痛、风疹、崩漏、痔瘘疮疡、小儿疳劳等症。

《本草纲目》载:“治小儿疳劳及虫心痛。” 《增补食疗秘书》载:“补五脏虚损,治劳瘵骨蒸。”

食疗保健作用

河鳗味甘,性平,具有补虚扶赢、祛风湿、杀虫等功效,能治疗赢弱倦怠、崩溃带下、肠风便血、小儿疳积、蛔虫性腹痛、妇女阴疮虫痒、风湿关节痛、脚气、风疹瘙痒等病症。外国有些学者认为,河鳗含有西河洛克蛋白质,具有强精作用。中医古代文献对河鳗的医疗保健功能有较高评价,《本草经疏》记载:“骨蒸痨瘵及五痔疮瘘人常食之,有大益也。”《本草汇言》中记有:河鳗“食之又能补肾脏,壮虚赢”。河鳗的鱼肝富含维生素A,可治疗夜盲症。

河鳗的血清有毒,所以不能吃生鱼和饮河鳗血。口腔黏膜、眼黏膜受损和受伤手指均应避免接触河鳗血,以免引起炎症。此外,病后脾胃虚弱、痰多泄泻者忌食河鳗。

食疗应用

①治疗体虚瘦弱。河鳗500克,洗净切段,用水与黄酒煮熟,以盐、醋、生姜调味食用。

②虚劳体弱,风湿骨痛。河鳗清炖,或与粳米煮成稀粥食用。

③治疗疳积、痢疾、肠风。鳗鱼骨蒸酥食之。

④治疗肺虚咳嗽。鳗鱼清蒸,取油食之。

⑤治疗白癜风。鳗鱼鳔曝干微炙,取油涂患处,每日2次,每次3~5分钟。

⑥治疗一切恶疮。鳗鱼骨炙为末,敷患处。

⑦治疗肺结核。河鳗煅烧存性,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日服2次,每次6克。或河鳗1000克,去内脏,加2杯酒、1碗水共煮,熟后加盐、醋食之。或大河鳗鱼3~5条,放黄泥罐内,罐口用盐泥封固,煅存性,研细粉。每日3次,每次取粉1~2克,用温水送服。或每日清炖河鳗食用,配合药物治疗。

⑧治疗赤白带下。河鳗1条,芡实25克,莲肉25克,白果15克,当归10克,共加水煎服,日服2次。

⑨治疗一切虚劳证。河鳗250克,怀山药100克,青菜心30克。先将河鳗去鳞及内脏,洗净,切丝。锅中放油烧至六成热时,放入葱姜煸香,烹料酒,放入河鳗丝煸炒几下,加适量清水,加怀山药片、料酒、盐、葱、姜、猪油,煮至鱼肉熟烂,拣出葱姜,加入菜心稍煮,撒上胡椒粉食之。

带鱼

性味归经 甘,温;入脾、胃经。

功用主治 补益五脏,和中开胃,祛风杀虫,泽肤。适用于久病体虚、气血不足、食欲不振、气短乏力、皮肤不润等症。

《本草从新》载:“甘温,补五脏,祛风杀虫。”《随息居饮食谱》认为其有“暖胃,补虚,泽肤”之功。

食疗保健作用

中医认为,带鱼肉味甘,性温,有滋补养肝、和中开胃之功效。带鱼适合病后体弱、产后体虚、乳汁不足、慢性肝炎、皮肤干燥等患者食用。带鱼的蛋白质含量高,而且质量好,是一种完全蛋白质。在临床上,以带鱼肉为原料制成的水解蛋白注射液,是一种液体营养药,可以治疗蛋白质缺乏症、急性胃肠炎、烫伤等病症。带鱼鳞含有较多的卵磷脂。卵磷脂被人体吸收后首先分解出胆碱。由胆碱量减少而造成记忆力下降的老年人,食有鳞的带鱼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记忆力。卵磷脂还可控制脑细胞的死亡,具有使大脑“返老还童”的功能,能预防老年痴呆症。带鱼鳞还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能增强皮肤表皮细胞的活力,使皮肤细嫩光洁。实验证明,带鱼鳞油不但可以使胆固醇显著降低,且有乌发作用。从带鱼鳞中还可提取出6-硫代鸟嘌呤,制成药后能治疗急性白血病、胃癌、淋巴肿瘤等病症。

古时称带鱼为发物,多食动风发疥,过敏体质者应慎食带鱼。麻疹、风疹及原因不明的皮肤瘙痒患者不宜食用带鱼;咳嗽气喘者也不宜食用带鱼。禁用牛油、羊油煎炸带鱼,带鱼亦反荆芥。

食疗应用

①治疗肝炎。鲜带鱼蒸熟后,取其上层油食之,不限量,配合药物治疗。

②治疗产后乳少、身体虚弱、带鱼250克去内脏,生木瓜150克,削皮除核切块,加水适量同带鱼煎煮,加调料适量,连汤食用。

③治疗外伤出血。用新鲜带鱼鳞敷伤处。

④治疗瘿瘤。铁砂90克,置清水中一宿,过滤取其汁,煮带鱼食之。

⑤治疗神经衰弱。带鱼500克蒸熟去骨,加调料在铁锅内用小火炒成鱼松。每次将带鱼松15克放入小米粥中拌匀,加油、盐少许,食用。

⑥治疗呃逆(打嗝)。带鱼适量,煅烧存性,研末,每次服3~5克,隔3小时服1次,连服数次。

⑦治疗气虚所致脱肛、胃下垂、气短乏力。带鱼250克,黄芪12克,炒枳壳3克,共用水煎,去药渣,食肉饮汤。

⑧治疗肌肤粗糙,皮屑脱落。带鱼250克,切成小段,油煎后,加糖、醋烧熟食用。久食可滋润肌肤,秋冬干燥季节尤宜。

⑨治疗脾胃虚寒、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带鱼500克,去鳞及内脏,切块。先煮豆豉6克,放入生姜3片、陈皮3克、胡椒1.5克,沸后下鱼,煮熟食用。

鲳鱼

性味归经 甘,平;入脾、胃经。

功用主治 健脾益胃,补气养血。适用于气血不足、心悸失眠、头晕目眩、神疲乏力等。

《本草拾遗》载:“味甘平无毒,肥健,益气力。”《随息居饮食谱》载:“补胃,益血,充精。”

食疗保健作用

传统医学认为,鲳鱼味甘、淡,性平,有益气养血、柔筋利骨、健脾养胃、充精的功效。《杏林春满集》说:鲳鱼“健脾补肾,兴阳”。鲳鱼可治疗消化不良、脾虚泄泻、贫血、筋骨酸痛、四肢麻木、心悸失眠、神疲乏力、********等症。

鲳鱼除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脂肪、糖类外,还含有较多的碘、铬元素等元素和维生素。鲳鱼的脂肪中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的DHA有促进人脑发育和预防老年性痴呆症的作用。其中的EPA则有减少人体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原料,它控制人体产生能量的总速度,维持和增强人体新陈代谢,而铬元素也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缺铬可诱发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白内障、生长迟缓、心脏病、高血脂等病症。另外,鲳鱼含有大量的糖类,这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能源,可改善人体心脏和血液循环及肝脏的功能,并且糖类可直接被机体吸收利用,从而减轻胰腺负担,因此,对糖尿病的防治也十分有效。

鲳鱼的鱼子有毒,可导致泻痢,不可多食。鲳鱼含胆固醇较高,高血脂及冠心病患者不宜过量食用。此外,多食鲳鱼易动风发疥。鲳鱼不宜用牛油、羊油煎炸。鲳鱼忌荆芥。

食疗应用

①治疗阳痿、早泄。鲳鱼1条,蚕茧壳10只,共煮食。

②治疗消化不良、脾虚泄泻、贫血。鲳鱼30克,白芍、白术各9克,水煎服。鲳鱼加扁豆、葱、姜同煮,也可加入香菇,熟后即可食用。

③治疗筋骨疼痛、四肢麻木。鲳鱼60克,伸筋草30克,当归6克,水煎服。

④治疗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神疲乏力。鲳鱼500克,党参、当归、熟地各15克,怀山药30克,先煎药,滤渣取药汁。在药汁中放入鱼同煮,鱼熟后,连鱼带汁食用。

⑤开胃健脾、补血。鲳鱼500克,去鳞及内脏,洗净,加调料蒸食。

⑥治疗筋骨疼痛、足软无力。鲳鱼500克,去鳞及内脏,加栗子10个煮食。

⑦治疗脾胃虚弱、饮食减少。鲳鱼100克,党参15克,白术9克,陈皮6克,同煮,煮至鱼肉熟后,食鱼肉饮汁。

性味归经 甘,平;入肝、肾经。

功用主治 益气补虚,滋阴凉血。适用于骨蒸劳热、久痢久疟、崩漏带下、瘰疬及脏腑虚损诸症。亦可作美食佳肴。

《名医别录》载:“味甘,主伤中。益气,补不足。”《随息居饮食谱》载:“滋肝肾之阴,消虚劳之热。”《饮膳正要》载:“下气,除骨节间劳热。”《日用本草》载:“补劳伤,壮阳气,大补阴之不足”。

食疗保健作用

鳖,又名甲鱼、团鱼,自古被视为滋补佳品。其血可滋阴退热,适用于结核病之低热不退。鳖甲为滋阴潜阳、散结消肿之品。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鳖甲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能抑制肝、脾脏结缔组织增生,提高血浆蛋白的水平。其抗纤维化作用良好,近年被广泛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脾肿大等病症。

甲鱼肉味甘,性平,有滋阴凉血、益肾壮阳、清热散结、益气健胃功效,可治疗骨蒸劳热、久疟久痢、脱肛、子宫下垂、崩漏带下等病症。癌症病人在接受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后出现口干内热的阴虚现象时,食用甲鱼可起到辅助治疗作用,有益于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