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食物医药百科大全
2695700000015

第15章 防病又治病的健康卫士——蔬菜类(6)

国外学者研究证实,香菇中有效成分能加强机体的抗癌作用。另外,香菇有降血脂作用,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的主要食物。

食疗保健作用

①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香菇中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经常食用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对防治脑溢血、心脏病、肥胖症和糖尿病都是有益的。

②抗癌。近年来,美国科学家发现香菇中含有一种“β-葡萄糖苷酶”,经试验证明,这种物质有明显的抗癌作用,因此,人们把香菇称为“抗癌的新兵”。另外,经实践证明,香菇防治癌症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白血病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如肺癌、胃癌、食道癌、肠癌等。据日本报道,有些癌症初期患者,由于长期食用香菇,竟然使癌消失了。因此,常吃香菇的人,可以使机体的抗癌能力增强。

③抗病毒。香菇还能抗感冒病毒,因香菇中含有一种干扰素的诱导剂,能诱导体内干扰素的产生,干扰病毒蛋白质的合成,使其不能繁殖,从而使人体产生免疫作用。

④健脑益智。我国古代学者早已发现香菇类食品有提高脑细胞功能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香菇的增智作用在于其含有丰富的精氨酸和赖氨酸,常吃香菇,可健脑益智。

⑤防治便秘。香菇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可促进肠道的蠕动,因此,经常食用能预防便秘。

⑥预防骨质疏松症。由于香菇中富含维生素D2,经常食用,可以防治佝偻病及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

⑦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香菇含有蘑菇多糖,常吃香菇,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食疗应用

①用于辅助治疗便秘、食欲不振。鲜香菇500克,鲜桃仁200克,鸡汤250毫升。先将鲜桃仁上锅蒸熟备用;取鸡汤加精盐、料酒、白糖适量,下锅煮沸,再加入熟桃仁和鲜香菇共煮熟,用淀粉勾芡即可。

②用于中焦气滞、食欲不振、脘腹胀满。鲜冬菇50克,鲜冬笋200克,葱适量。将冬笋去皮,冬菇洗净,二者切丝备用;热锅加油,人炒冬菇、冬笋丝,加适量葱根、精盐,熟透即可上盘。

③用于慢性胃炎、胃痛、反胃。香菇、粳米各100克,牛肉50克,葱、姜各适量。牛肉煮熟切成薄片,与香菇、粳米共入锅内加水煮粥,调入葱、姜、精盐等调味食用。

④用于辅助治疗慢性肝炎。香菇、猪瘦肉各100克。将鲜香菇撕片,猪瘦肉切成薄片,二者共煮,加食盐调味即可。

⑤用于辅助治疗脾虚湿肿、体弱倦怠。鲤鱼1条(重约750克),水发香菇50克,生姜、冬笋各100克,冬瓜皮、火腿肉各50克。鱼去鳞及内脏洗净;冬笋、火腿切薄片;香菇切丁;姜、冬瓜皮切细丝;上料一起放入鱼腹中,并加调料品,蒸熟食用。

山药

性味归经 甘,平;入肺、脾、肾经。

功用主治 健脾补肺,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延年益寿。主治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气虚燥,痰喘咳嗽;肾气亏耗,固摄无权,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消渴尿频,遗精早泄,带下白浊,皮肤赤肿,肥胖等病症。

食疗保健作用

①健脾益胃,助消化。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临床上常用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

②滋肾益精。山药含有多种营养素,有强健机体、滋肾益精的作用。大凡肾亏遗精、妇女白带多、小便频数等症,皆可服之。

③益肺止咳。山药含有皂甙、黏液质,有润滑、滋润作用,故可益肺气,养肺阴,治疗肺虚痰嗽久咳之症。

④降低血糖。山药含有的黏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疗佳品。

⑤延年益寿。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预防心血管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廷年益寿的功效。

⑥抗肝昏迷。近年研究发现山药具有镇静作用,可用来抗肝昏迷。

食疗应用

(1)治糖尿病。山药15克,黄连6克。用水煎服。

(2)治脾虚所致水肿。赤豆50克,山药适量。赤豆加水熬酥;山药洗净切块,加入赤豆汤中,用小火熬烂熟即可,常服。

(3)用于补心益肾。山药100克,桂圆肉15克,荔枝肉3枚,五味子3克。山药去皮切片,与桂圆肉、荔枝肉、五味子加水同煎,煎至山药熟,加白糖即成。常服。

(4)用于头晕目眩、耳鸣腰酸等。山药30克,山茱萸肉30克,粳米50克。同煮成稠粥,常服有效。

(5)治腹泻。山药15克,大米50克。共煮粥食用,每日1~2次,常食。

(6)治小儿泄泻。山药100克,莲子100克,麦芽50克,茯苓50克,大米100克。共磨成粉,加水煮成糊状,加白糖100克,每日分3次服,连服数日。

(7)治慢性肠胃炎。山药500克,羊肉块250克,糯米250克。山药、羊肉块加水共煮至熟,再加糯米煮烂,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常食。

(8)治大便溏泻。粟米50克,白扁豆25克,山药片50克。粟米、白扁豆共煮成粥,然后放入洗净的山药片50克煮烂熟,常食。

(9)治老年性消化不良。山药250克,红枣15枚,大米100克。山药去皮切丁,红枣去核切丁,用适量白糖腌渍30分钟;另将大米熬成粥,加入山药丁、大枣丁,用微火煮20分钟,常食。

(10)用于清热、利尿。山药200克,豆腐200克。山药去皮切丁;豆腐水焯后切丁;山药丁用适量油炒熟后加水煮沸,再倒入豆腐丁,调味即成,常食。

(11)治肺结核经久不愈。山药30克,百合30克,鳗鱼250克(去内脏洗净)。三者加清水,隔水炖熟,调味常食。

(12)治神经衰弱。山药30克,猪脑1个,枸杞子10克。三者加水炖服,每日1次。

(13)治尿多、口渴、善饥。山药、天花粉各15克。二者用水煎服,每日1次。常服。

(14)治脾虚白带多。山药、莲子、薏米各30克。三者入沙锅加水500毫升,用文火煮熟服食,每日1次。连服5~7天。

(15)治小儿低热。山药200克。山药切片后煮汁,当茶饮,连服数日。

(16)治小儿盗汗。猪腰1个,党参、当归各5克,生姜适量,山药5克。猪腰剖成两片,除去臊腺,洗净切片,加水800克,党参、当归入布袋,与猪腰共煮,水沸后加生姜、精盐,用小火炖烂,去药袋,再将山药洗净捣碎入锅中,稍煮即成。饮汤吃猪腰,常食。

莼菜

性味归经 甘,寒。入肝、脾经。

功用主治 清热利水,消肿解毒,止咳止泻。主治热痢、黄疸、痈疽、疔疮、胃痛、高血压等病症。

食疗保健作用

①消热解毒,杀菌消炎。莼菜的黏液质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及多缩戊糖,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能抑制细菌的生长,食之清胃火,泻肠热,捣烂外敷可治痈疽疔疮。

②防癌抗癌。莼菜黏液中的多糖,对实验动物某些肿瘤有抑制作用,将加入癌瘤毒遗传基因的B淋巴细胞和致癌物一起培养后,再把莼菜中的成分掺入,结果发现其对癌瘤毒的活化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③防治贫血、肝炎。莼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它是细胞生长分裂及维持神经细胞髓鞘完整所必需的成分,临床上可用于防治恶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肝炎及肝硬化等病症。

④益智健体。莼菜中含有丰富的锌,为植物中的“锌王”,是小儿最佳的益智健体食品之一,可防治小儿多动症。

⑤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莼菜含有一种酸性杂多糖,它不仅能够增加免疫器官——脾脏的重量,而且能明显地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异物,是一种较好的免疫促进剂,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预防疾病的发生。

食疗应用

①用于高血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莼菜250克,冬笋25克,香菇20克,榨菜丝15克。将莼菜去杂物,洗净切段;冬笋、香菇、榨菜分别切丝;锅中放入鲜汤,烧沸加入冬笋丝、香菇丝、榨菜丝,同煮至沸,再加入莼菜,汤沸后加盐,出锅后淋上麻油即成。

②用于黄疸、痈肿、营养不良性水肿。鲜鲫鱼4条(重约500克),莼菜150克,葱、姜、蒜末各10克。将鲫鱼去鳃、内脏、鳞,洗净;莼菜去杂,洗净切小段;鱼放锅内,加水适量,煮熟捞出,拆下鱼肉,鱼汤倒出待用;锅内放猪油烧热,下入葱、姜、蒜煸香,放入鱼肉、莼菜、酱油、白糖、精盐、鱼汤烧至入味,用湿淀粉勾芡,出锅装碗,淋入麻油即成。

③用于高血脂、高血压、癌症、冠心病的辅助治疗。瓶装西湖莼菜1瓶,熟笋、番茄、水发香菇各50克,姜末适量。莼菜沥去卤汁,倒入碗中用沸水泡过后,沥干水分;水发香菇、熟笋切成丝;番茄洗净切成片条;炒锅放油,烧至五成热,放入姜末煸炒至油热姜香,加入鲜汤、香菇丝,烧沸后放入笋丝、莼菜、番茄,加入味精、料酒,烧至入味,淋上麻油,装入大汤碗。

④用于胃呆脾滞、不欲饮食、大便不爽。鲜莼菜500克,姜、葱、蒜末各20克。将莼菜洗净,入开水锅中焯熟,捞出漏勺沥水,然后放碗内,加入精盐、味精调匀,再加葱、姜、蒜末及香油拌匀,装入平盘即成。

藜蒿

性别归经 甘、辛,平。入脾、胃、肝经。

功用主治 健体补虚,清心解毒,利胆退黄。主治肝胆湿热,脾虚纳滞,脘腹胀满等病症。

食疗保健作用

①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藜蒿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尤其富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素质,防病治病,润泽皮肤。

②健脾开胃,助人饮食。藜蒿气味辛香怪诞,能刺激人的食欲,增强胃肠蠕动,帮助食物消化。

③清热利湿,利胆退黄。民间根据藜蒿这一食疗作用,常用来防治急性传染性肝炎,有一定效果,无副作用,药理机制尚待研究。

食疗应用

①用于防治急性传染性肝炎。藜蒿嫩茎叶300克,蒜泥、麻油各适量。将藜蒿去杂洗净,入沸水锅焯透,捞出挤干水,切碎装盘,加入精盐、味精、蒜泥、麻油等调味,食时拌匀即可。

②用于消渴、乏力吐血、便秘。藜蒿嫩苗250克,猪肉100克,葱花、姜末各10克。将藜蒿去杂洗净,入沸水锅焯片刻,捞出沥水切段;猪肉洗净切丝;锅烧热下肉丝煸炒,加入酱油、葱、姜煸炒,投料酒、精盐炒至肉丝熟而入味,再投入藜蒿炒至入味,出锅即成。

③用于防治急性传染性肝炎。藜蒿根状茎5000克。将藜蒿根状茎去杂洗净,晾干水分,放入坛内,一层藜蒿一层食盐,每天翻坛1次,10天后即成。

东风菜

性味归经 甘、辛,寒;入心、肝、脾经。

功用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消肿,镇痛。主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头痛、咽痛、关节痛等病症。

食疗保健作用

①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东风菜富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使人健康少病。

②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现代科学发现,东风菜含有某些物质,具有解热镇痛、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民间常用来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食疗应用

①用于美容健体。东风菜500克,姜、蒜末各10克。将东风菜去杂,入沸水锅焯一下,捞出洗净,挤干水分切段,放入盘内,加入味精、酱油、姜末、蒜末、麻油等,拌匀即可食用。

②用于阴虚干咳、消渴、夜盲。东风菜250克,猪肉100克,葱花、姜末各10克。将东风菜择洗干净,切段;猪肉洗净切丝;锅烧热加入肉丝煸炒,再加酱油、葱花、姜末煸炒,放入料酒、精盐,炒至肉熟,投入东风菜炒至入味,即可出锅。

③用于治夏天痧气脘痛。东风菜根茎50克,黄酒适量。将东风菜根茎洗净,切成小段,置沙锅内,加入水和黄酒,煎熬成汤,沸后撇去泡沫。每日2次温服。

苜蓿

性味归经 苦,平;入脾胃、大肠、小肠、膀胱经。

功用主治 清热利尿,舒筋活络,疏利肠道,排石,补血止喘。主治气管炎,贫血,湿热黄疸,尿黄及目赤,肠炎,夜盲,膀胱结石等病症。

食疗保健作用

①止咳平喘。现代药理发现,苜蓿中含苜蓿素和苜蓿酚等物质,有止咳平喘作用,对支气管疾病有一定疗效。

②补血止血。苜蓿中含有较多量的铁元素,因而可作为治疗贫血的辅助食品,苜蓿中所含的维生素B12成分,可治疗恶性贫血;此外,苜蓿还含有止血作用的维生素K,民间常用来治胃或痔、肠出血。

③通便排毒。苜蓿中含有粗纤维,可促进大肠蠕动,帮助大便及毒素的排泄,防治大便秘结和肠癌。

④综合作用。苜蓿中所含的苜蓿素能抑制肠道收缩,增加血中甲状腺素的含量,可防止肾上腺素的氧化,并有轻度雌激素样作用和抗癌作用;苜蓿中所含的大豆黄酮、苜蓿酚均具有雌激素的生物活性。

食疗应用

①用于支气管哮喘、外感咳嗽。嫩苜蓿450克,罐装杏仁25克。将苜蓿去杂洗净,入沸水锅中焯一下,捞出洗净,挤干水分;杏仁放开水锅中稍焯,捞出沥水;将苜蓿放入盘内,加入杏仁、酱油、香油、精盐、味精拌匀,即可食用。

②用于脾胃虚弱而致的腹胀、呕吐、消渴、便秘、痔血。苜蓿250克,豆腐200克,葱花、姜末各10克。将苜蓿去杂洗净切段;豆腐切块;油锅烧热,放入葱花煸香,加入豆腐、精盐和少量水,烧至入味,再投入苜蓿,煮沸后加葱花、姜末,点入味精,出锅即成。

③用于胃、肠出血。鲜苜蓿250克,净黑鱼肉200克,鸡蛋1个,葱、姜、蒜末各15克。将鱼肉洗净,切成薄片,放碗内,加盐、味精、料酒抓匀,再加鸡蛋清抓搅均匀,最后加入湿淀粉拌匀备用;将苜蓿摘洗干净,切成段;炒勺置中火上,加油烧至五成热时,下入鱼片划散,捞出沥油;炒勺置旺火上,加油烧至七成热时,煸葱、姜、蒜末,烹料酒,下苜蓿炒至断生,倒入鱼片,加盐、味精翻炒均匀,淋香油,装盘即可。

④用于心烦失眠、干咳便血。苜蓿150克,鸡蛋3个,葱花10克。将苜蓿去杂洗净切段,鸡蛋磕入碗内搅匀;锅内加油烧热,下葱花煸香,倒入鸡蛋煸炒,加入精盐煸炒至成块,再加入少量水炒至熟,并用铲子划成小块,下苜蓿炒至入味,点入味精,出锅即成。

苦菜

性味归经 苦,寒;入心、脾、胃、肠经。

功用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主治痢疾、黄疸、血淋、痔瘘等病症。

食疗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