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拿来就用的女人读心术
2694100000005

第5章 表情直指心间(4)

4.哭泣结果

哭是一个过程,想要更深入地了解别人的性格,还要看一下哭泣的结果。有人哭就是哭,哭完拉倒,该玩就玩,该做事就做事,这样的人豁达开朗,不会死钻牛角尖;有些人哭了一场,想起来还要再哭一场,别人提起来又要再哭一场,这样的人喜欢作茧自缚,性格拘谨,当然,也可能因为打击太大,他们又太重感情;有些人哭过之后,务必要发愤图强,“对得起自己的眼泪”,这样的人不但坚强,还有魄力和勇气,这会让他们更加优秀。

别人哭的时候,一味地温柔安慰并不一定是最恰当的,有些人需要的也许是当头棒喝,有些人需要的是理智的条分缕析,有些人需要的只是你拉他出去喝一杯。但是,无论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安慰对方,最后一定要用一句温柔的鼓励收尾,这才符合你的女性身份。

了解对方的恐惧,就能掌握对方的软肋

某所大学的学生会长是一个既有能力又有魄力的男生,很受师长们的器重和同学们的欢迎。学生会的人私下议论,发现这位会长在各方面都很优秀,几乎没什么弱点,而会长的女朋友听到这些却忍不住偷笑,只有她知道,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会长其实是个“胆小”的人。

发现这件事是在一次偶然的演讲比赛中,当时这位学生会长站在后台,他是脱稿演讲,手里并没有拿演讲稿,显然准备充足。但是,细心的女孩却发现,这位会长的喉结不停抖动,似乎吞咽困难,女孩猜想他也许在安慰自己,就上前鼓励了几句。结果会长大为惊讶,比赛后找到女孩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女孩这才知道,原来这个会长平日的镇定和魄力都是装的,他虽然很有能力,但对自己并不是那么自信,很需要别人的鼓励。

后来,女生就常常偷偷地鼓励会长,会长越来越离不开这个温柔的女孩,经过一番追求,二人成了情侣。而成为会长女朋友的她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说过男朋友的弱点。

想要判断一个人真实的心情,最可靠的是观察他的肢体反应,其中,观察表情是重中之重,越是细微的地方,越容易被人忽略,也越不会被当事人重视。就像故事中的会长,竭力在众人面前做出镇定自若的表情,但是,细心的女孩却从他抖动的喉结看出了问题,猜中他在害怕。

恐惧是人们难以控制的心理活动,是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一件事、一种事物的心理上的害怕与抗拒,当一个人觉得自己的生存、心情受到了威胁,又对事情无能为力,就会下意识地产生恐惧心理。在恐惧的时候,人会不安、哭泣,思维出现中断现象,严重时候还会休克。多数时候,人们遇到的不是什么大恐惧,最多称为“害怕”,但是,就是这种小小的恐惧,让你能够察觉到对方害怕什么。

人类的恐惧多种多样,甚至超乎你的想象。有人害怕别人大声说话,有人害怕猫跳到自己腿上,有人害怕过马路……你觉得平平常常的事,可能恰恰是别人想起来都要做噩梦的事情。如果能看穿他人的恐惧,一来你可以知道如何更好地与对方相处,不给他造成心理压力;二来你能够掌握到他的弱点,以备不时之需。绝大多数人在害怕的时候,会有相对明显的生理反应(那种完全没有恐惧,或者完全控制生理活动的高手不在讨论范围)。那么,女人应该如何判断一个人正在害怕?首先要留意对方的一举一动,然后:

1.在表情上寻找恐惧点

面部表情最为直观,也很难控制。当一个人看到什么或听到什么的时候,眉毛上扬而且锁得紧紧的,眼皮也会跟着眉毛上扬,这就是明显的“恐惧信号”,你需要特别留意。

喉头也是一个必须观察的地方,被恐惧感攫住时,人们会下意识地做出吞咽的动作,这个动作结合面部表情,你可以百分之百断定这个人是在害怕。

2.手心出汗,寒毛直竖

有时候仅仅凭借表情,你无法确定究竟是不是害怕,也许对方是兴奋也说不定。这时候你可以拉近与对方的距离,如果发现对方手心冒汗,身上寒毛直竖,那就能更有把握地推测到对方的恐惧到达了什么程度。

还有更明显的,有人害怕的时候会全身哆嗦,“两股战战”,有的甚至连路都走不了,这种属于较为激烈的反应,人在这个时候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别人的取笑,这个时候,要发扬女性的通情达理,安慰几句。更好的办法是装作没看见,才能让对方觉得自己不丢面子。

3.脸会变得通红,或者煞白

形容一个人吃惊或害怕时,通常会用到“脸色大变”这个词,人与人不同,脸色变青、变白、变红是因为体质差异,但是,变色是因为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冲撞。此外,害怕时人会变得局促紧张,不断呼气、吸气,这种能够听到的深呼吸让我们确定:对方在调整自己。

不过,并不是所有“变脸”都是因为害怕,有时候是因为过度气愤,这时候需要你拿出辨别能力,看看当时的情况究竟能引发哪一种情绪。多数时候,气愤和恐惧夹杂着产生,“敢怒不敢言”。这个时候你不要越俎代庖,多说没用的话,要等待对方调整好状态。发现情况不对,也可以带着对方离开“事发现场”。

4.声音的变化

人的肌肉在承受压力时,会变得紧绷,发声器官受到压力时也是如此,所以人在害怕时,声调会发生变化。特别害怕的时候,人的声音都会发颤,有时候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有些人控制力强,会很快恢复,或者让声音尽量平稳,以求不被他人发现。

此外,也许你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有时候那些看上去很强的人,会害怕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你会发现一位体育系毕业的英武男士不敢去坐过山车,这时候,千万不要笑话他们,每个人的恐惧点不同,那些在你看来很可笑的事,都有深刻的生理或者心理原因,对方未必愿意告诉你。你唯一的选择就是尊重对方,不要没事就提起对方害怕的事,这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模棱两可?别被对方的优柔耽搁

彭小姐最不能忍受的就是优柔寡断的人。她不是从小就讨厌优柔寡断,而是被上一个公司的上司逼出了这种厌恶感。毕业后,彭小姐在一家小型外贸公司就职,公司不大,但老板有本事,收益不小,彭小姐在那里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本来,彭小姐希望在公司多做几年。可是,小公司有个不好的地方,老板不放心员工,总是要安插几个亲戚,彭小姐的上司就是老板的亲戚。这位上司30来岁,说话倒是头头是道,一到决策的时候,首先问彭小姐:“你觉得这样好吗?”得到肯定答复的时候会说:“也许还有不周全的地方,我再想想。”想了几天再问:“你说这样真的好吗?”最后还要等彭小姐发火,才说:“要不然就按照你说的做吧,不过我觉得……”总之,他不但想不出主意,还总是耽误彭小姐的时间,连累彭小姐经常被老板批评,最后,彭小姐忍无可忍,跳槽。

优柔寡断,模棱两可,是人们最讨厌的个性之一,但是它却无处不在。有些人的态度让人着急,没有一句痛快话,不做一件痛快事,比婆婆妈妈还要婆婆妈妈。女人最烦优柔寡断,对女性的举棋不定还能耐着性子容忍,如果对方是男人,再好的修养也想呵责几句。也许就是这个原因,故事中的彭小姐才无法与上司相处。

从思维角度来看,优柔寡断的人不是想得太多,就是完全没想法。前者想法多,思维密,但没有重点,他们有想法,但没决断,觉得想出来的都是一样的,根本选不出最好的;后者没有分析能力,缺乏辨别能力,他们只会跟着别人的指示走,亦步亦趋,永远没有自己的想法。这两种人的共同点是总希望有个人替他们做出选择。

还有人总怕得罪人,不肯把话说“死”,怕一旦说出去就无法挽回。这样的人要么想要八面玲珑,却没有那么精明的头脑和高明的手段,弄巧成拙;要么性格懦弱,不敢下决定,但不敢得罪任何人的结果常常是得罪了所有人,让所有人都对他有意见。在生活中,女人如何察觉其他人的优柔寡断?

1.犹豫的动作

内心迟疑,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多数人会盯着一个地方出神地思考,或者下意识地抱着胳膊,还有人会走来走去,这都代表他们在不断地权衡轻重。这个时候,你不应该打扰他们,应该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当然,这个时间不能无限延长,适当的时候你应该先说一个主意,让他们定夺,推动他们做出决定。

2.犹豫的语调

人在犹豫的时候,语调不是平直的,而是比平日更低一些,听上去也不稳定。而且,一个句子常常说不完,被思考打断。还会下意识地重复“是吗?”“对吗?”这些语气词,掩饰内心的左右不定。而且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欲言又止,似乎满肚子的话要说,又一句都说不出来。这时候一定要给他们分析情况,让他们仔细思考,而不是让他们发呆或乱想。

3.犹豫的行为

拖拉,是犹豫的常见行为,仿佛拖个一时半刻,或者拖个十天半月,问题就会自己解决;两边倒,犹豫者的惯有态度,觉得这一边有道理,那一边也说得通,根本不知道怎么选择,他们忽略了自己应该有自己的主意;推脱,犹豫者最常有的态度,因为想不明白,干脆说“这件事应该去问××”,只要做决定的人不是自己就行……归根结底,优柔寡断的人一方面想要两全其美,一方面无法决断,只能长期两面为难,这样的人本性上必然懦弱。

遇到优柔寡断的人,你心里肯定为他们的摇摆不定而生气,说不定还会因为他们的犹豫耽误自己的事。这个时候建议你先不要发火,仔细想一下他们犹豫的原因。当事情千头万绪难以取舍的时候,举棋不定是人之常情,把你摆在那个位置,你也不一定做得更好;如果的确因为性格上的软,怕担责任,那就要知道他们不会是一个良好的合作者,当下属或朋友比较合适。还有,不要指望在短期之内改变他们,这种习惯已经根深蒂固,想要他们变得果断,可能性极小,除非做好八年抗战的准备。你耗得起吗?

人的表情丰富多样,千差万别,没有长期的观察,很难达到自如观心。在这里,还有一个小秘诀告诉聪明的女人们,也许你总是觉得自己对他人表情观察得并不好,眉毛、鼻子、嘴巴的变化到底代表什么,完全摸不准。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找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子,逗他让他笑,气他让他怒,小孩子完全不会作伪,他们的表情变化可以给你一个“表情基点”,以后再观察别人表情时,你就会觉得更轻松。当然,如果把小朋友弄哭了,你要好好哄一下,说不定还要给他们买点玩具或零食,这也算学费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