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健康宜忌1000问
2693700000028

第28章 动锻炼篇(3)

①忌半途而废。要想达到打太极拳延缓衰老的目的,必须持之以恒。不论晴天、雨天、刮风、下雪,都要坚持下去。一般不怕风、雨、雪容易办到,因为打拳场地可以选择在室内,但有的老人在开始学拳时信心不足,往往是遇到酷暑、严寒,就会畏难而停止下来。其实,酷暑、严寒天打拳比任何时候都有好处。酷暑天消耗大,严寒天抗冷御寒,很需要体内的能量、热量运输畅通。因长期打太极拳能调节生物钟,能使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反映敏感。同时,长期打拳的人神经系统弛张得当,故能避免失眠、疲劳等不良症状。还有的老人开始下了很大决心,但遇到难度稍大的动作,就动摇了原有的决心,结果半途而废。类似情况很多,所以,老年人首先必须牢固树立学好太极拳的自信心,只有满怀信心地去学,才能学会、学好。学太极拳要花费时间,也要消耗精神。因此,对时间的安排和精力的倾注,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学拳中还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干扰,如初学者会出现腰酸腿疼,练习中出现疲劳现象等等,要找出原因,尽快恢复,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把太极拳当成终生的体育活动。

②忌过度疲劳。每次练习太极拳时间的长短、次数的多少、架式高低、速度快慢等,是运动量大小的体现。运动量应因人、因年龄而异。练拳后如果病情、精神、食欲、睡眠等都有好转,自我感觉良好,则说明运动量适宜。如果在练拳的第二天早晨醒后,身体疲劳和酸痛感已基本消除,也说明运动量大致合适,否则即是过量。另外,每天清晨醒后测量脉搏,如果脉搏没有多大差别或是逐渐变得缓慢,则说明运动量不大,可稍增加或维持原来的运动量。练拳要遵守“拳不打乏力”的原则。疲劳是一个重要信号,它警告大脑和心脏都需要休息。因此,作为治病的手段,最好是稍有疲劳就停,以免引起过度疲劳。如果已对练拳产生了极大兴趣,则往往可延缓疲劳的产生,这时就应采取上述方法进行自查。如果练完感到余力未尽,精神焕发,说明运动量合适。练拳时,以在平心静气、松弛自然的操作中,感到全身的气脉畅通无滞,筋骨关节受到一种柔和的良性刺激为度。合适的运动量,还必须与自己的体质和功夫密切结合起来。初学且体质差者,架式可高些,呼吸应任其自然。速度、动作可放慢些,待体质增强、功夫较深后,运动量可适当加大。因此,运动量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根据身体情况适当加以调节。

③忌闭门照图自学。学太极拳与学书法近似。学无师承,胡乱划圈是不可取的。有的老年人,自认为文化水平不低,喜欢买上一本书,关起门来对照图自学。在没有条件向太极拳师直接学习的情况下,这样做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这种做法不易使动作、姿势做得正确。因此,最好是跟有经验的太极拳教师进行系统的学习,并结合自学学习一些有关太极拳的理论书籍作为辅助。在练拳中务须遵守拳理,注意太极拳各流派所特有的动作规范,掌握要领,打好基础,练出各自的风格和特点。

为何练功忌采用多种功法?

当前流行的锻炼身体的功法,据说有百余种。各人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种或两种进行锻炼,这样,有利于较快地掌握方法及较早获得疗效。不宜今天练这种,明天练那种,练这种丢那种,结果哪一种都掌握不好,练功时间虽久,但效果不明显。这种做法不是锻炼身体的好方法。

因为掌握一种功法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如果专练一种或两种功法,条件反射就易形成,能较好地掌握功法要领,获得锻炼效果。如果同时练多种功法,由于互相干扰,条件反射就较难建立起来,也就难以得到理想的练功效果。

当然,如果选用一种功法锻炼一定时间以后,确实感到收效不明显,在寻找其失败原因的同时,也可适当变更功法,以寻找更适用于自身的锻炼方式。

为何老年人玩健身球要持之以恒?

健身球以玩物的身份问世,现已成为医疗健身器械。老人玩健身球时可双手持球,这样不至于产生“无所事事”的心理。同时,又能活动手指肌腱和掌腕关节,可强筋健骨,舒筋活血,对手麻、手抖、指腕关节炎、脑血管病及其轻度后遗症都有治疗作用。但老年人玩健身球要持之以恒,这样,不仅可以调节大脑功能,消除疲劳,还能产生精神充实感。

为何跳老年迪斯科忌过度?

老年人跳迪斯科健身舞是一种高雅健康的活动,也是锻炼身体的好方法。但是,所选舞步应以舒展全身关节和筋骨为主,切忌剧烈运动,尤其是某些弯腰、踢腿等难度较大的动作,更是要量力而行,防止头晕摔倒。若在早晨锻炼,最好先喝杯饮料,吃些点心,防止低血糖。跳迪斯科的时间以20分钟为宜,不能连轴转,不停地跳。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的老年人,不宜跳这类节奏较快的迪斯科,有兴趣的话,可以跳跳慢三步和慢四步。

为何老年人忌过度安逸?

老年人离退休后,脱离了紧张、繁杂的事务,不再日夜操劳,从此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按说,身体应更加健康,然而从大量的调查中看到的是,退、离休后一些不爱活动,不愿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生活过度安逸的老人们身体却大都不如以前,反而添病。

要知道,过度安逸也可以致病。清代医学家陆九芝曾说:“世只知有劳病,不知有逸病,然而逸之为病,正不少也。”这里的“逸”,是指过度安闲,无所事事或绝少劳作。《内经》中有著述:“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卧、久坐都是指过度安逸。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完全不参加劳动和锻炼,“四体不勤”,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就会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筋骨脆弱,脾胃消化机能衰退,抵抗力下降,身体软弱无力,食欲不振,精神委靡等症,而且还可以引发各种疾病。

众所周知,世界上没有一个长寿的人是懒汉,也没有一个高龄老寿星是厌恶劳动的。长寿老人有一条重要的保健经验,便是坚持锻炼和劳动。尤其是经常合理的体力劳动,对促进血液循环,锻炼神经,加强身体各系统器官的功能,使心、肺、肾、肠和皮肤等的功能健全,保持旺盛的精力、愉快的情绪、持久的劳动能力等,是延年益寿的重要条件。我国老年医学工作者曾对新疆地区部分长寿者进行调查,结果发现72.8%的人都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农民。武汉医学院也曾经调查过125名9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体力劳动者占96%,而且大部分人还一直坚持步行、爬山、练气功、打太极拳等活动。我国老年病研究所曾在著名的长寿之乡——广西巴马县的山村进行过医学考察,发现这里的长寿老人从10岁起就下田劳动,70~80岁仍坚持参加劳动。可见,健康长寿与劳动有直接关系,从医学角度来说,运动与劳动可以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使各器官更加充满活力,从而推迟各组织器官的衰老。

很早人们就注意到,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动脉硬化的发病年限比较迟,老年以后动脉硬化的程度也比较轻。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患动脉硬化的人,城市比农村高,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发病率高,因此说,适当的体力劳动有助于防止动脉硬化。

另外,凡工作或生活上具有特长或技能的人,到了老年仍应继续坚持发挥所长。假如感到体力不能胜任,可以减少工作量,如果患了病,也可暂时停止,但在病愈后可逐步恢复。老年人如随便放弃过去的技能,也许就从此永远丧失了这种能力。同样,脑力劳动者也应继续保持原有的脑力活动,不要突然停止。一般认为:离退休的老年人应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最好是自己喜爱的项目。如有的老人喜欢养花、种菜、垂钓、烹饪、编织等。参加劳动时就会心旷神怡,也不容易疲劳,对身心健康更有利。

当然,对于劳动还应做到“不欲甚劳,不欲甚逸”。如过度疲劳,也有损健康。总之,一切不可太过,劳动更是如此。

为何老年人忌用力过猛?

老年人最怕费大力、使猛劲。常有老年人因用力过猛而发生了脑出血,有的老人大便秘结过于费力而发生心肌梗死,有的因旅游时爬山使劲费力而发生心跳骤停。

为什么老年人使劲费力会造成危险呢?一是因为老年人多有不同程度的老年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肺气肿、肺心病、视力不好、颈椎增生等,这些病最怕费大力、使猛劲,因为猛然用力可以使血压突然升高,血管发生痉挛,有可能引起脑血管破裂造成脑出血,心血管痉挛造成心肌梗死,或因骨质疏松引起骨折;又因手脚不灵、乏力或身体失去平衡而发生意外事故,所以老年人忌做特别用力或震动太大的活动。

老年人适宜爬楼梯吗?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楼群不断地增加,爬楼已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的必须活动。爬楼对于年轻人不算什么,可对老年人来说却是一件怵头的事,很多老年人认为上了年纪腿脚不灵便,上楼下楼不方便,这的确也是实情。但是,每天需要爬楼的老人也不要怵爬楼梯,因为爬楼也是一种运动,而且对身体大有益处。

爬楼这种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身体的方法,爬楼梯锻炼的作用类似登山。据测定,在相同的时间内,爬楼梯与参加其他活动比较,所消耗的热量比散步多4倍,比打乒乓球多2倍。爬楼梯不仅可以增强下肢肌肉和韧带的力量,保持下肢关节有灵活性,而且能促进人体能量代谢,增强心肺功能。同时,对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也有一定的帮助。对肥胖病的治疗更有明显的效果。如果您能将被动的爬楼梯活动变为锻炼身体的手段,你将会受益匪浅,乐在其中。老年人还可以把爬楼梯当作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

那么老年人应怎样进行爬楼梯锻炼呢?

爬楼梯锻炼分为快跑登、慢跑登和走步登三种。三者的运动负荷相差很大。老年人不宜采用前两者,以步行登楼梯锻炼为宜。

以一个楼梯组为12个台阶,每个台阶20厘米计算,老年人作为健身锻炼,可用1分钟登4个楼梯组的速度进行。这种速度均匀、节奏明显的运动,既可达到健身的目的,又不会使内脏产生很大的反应,最适合老年人采用。以这种速度登12个楼梯组,上楼用3分钟,下楼用2分钟,休息一段时间,再重复登。开始可重复1次,逐渐增加到2—3次。一般老人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后,可增加到5次,并稳定在重复5次的水平上。个别身体好的老人还可以适当增加重复的次数,但是运动前后要加强运动量的自我监督。

在开始一两个月的爬楼梯锻炼中,可在每次锻炼的中途根据体力状况适当休息一会儿。例如,每4个楼梯组中间休息半分钟,大约连续锻炼两个月后,中途不再休息。每次锻炼时间可控制在半小时左右。在登楼梯的过程中可以配合呼吸,若形成有节奏的呼吸,其锻炼效果更佳。

另外,老年人爬楼梯锻炼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不要影响邻居行走。老年人进行爬楼梯锻炼,最好在清晨邻居大部分尚未起床时。这时楼道中行人极少,也不会对锻炼产生干扰。

②不要摸黑锻炼。有些楼道采光不好,锻炼时可打开楼道的电灯,增加照明度,以便看清梯级。

③不宜穿拖鞋。进行爬楼梯锻炼时,以轻装、空手为好,不宜穿拖鞋,一方面拖沓声惊扰别人,另一方面容易松脱或摔跤。

④上下楼时应集中注意力,保持稳健从容的步态。扭伤多发生在下楼时,因此,下楼时不要过急,要注意步步踩实。

为何感冒发热时不宜运动?

感冒病毒通常是首先侵犯上呼吸道,故感冒初起,多有流清鼻涕、打喷嚏、咳嗽、咽喉痛等症状。当剧烈运动时,呼吸势必加速、加深,通过呼吸道中的气流速度加快,这样就有可能使局限于上呼吸道的病毒与细菌轻易地通过防御“关卡”而进入下呼吸道甚至肺部,导致严重的支气管炎甚至肺炎。

在天气较凉或寒冷干燥时,感冒初起的患者进行剧烈运动或劳动,更易使症状加重,甚至导致严重并发症。因为凉或冷而干燥的空气迅速进入气管及肺部,会使气管、支气管管腔内壁及肺部的微血管收缩,这些组织表面温度降低并变得较干,而暂时氧气供应不足,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下降,以致病毒及病菌便会乘虚而入。

剧烈运动或劳动出汗后,若不及时将汗水擦干,被冷风一吹,很容易再一次着凉受寒。当身体疲劳时,抵抗力也会下降,这就给了病原体以更大可乘之机。

因此,感冒发热时应注意多休息,不宜带病运动或劳动。

为何心血管病老人忌晨练?

大多数人认为患了心血管病除了吃药,锻炼也非常重要,于是每天晨起就进行早锻炼。心血管患者晨练是不科学的,是很危险的。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时间和病人的死亡时间来看,有一定的规律。有位学者在对4800名因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病人进行资料统计分析中发现,从早上6时起,疾病的发作与死亡,呈直线上升的趋势,至9—10时,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峰。也有资料统计中风(脑卒中)病人的发作高峰是早晨6—8时。从早晨醒过来以后到上午10时,可以说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间,也是死亡的“危险时刻”。所以,心血管患者,不但不能进行晨练,而且要从生活起居方面多加注意,防止意外情况发生。医学研究表明,早晨不是心血管病人锻炼的最佳时间,尤其“闻鸡起舞”晨练习惯,利少弊多。如一定要晨练,务必挑些轻便缓和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之类,切莫做剧烈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