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新规则:今处世必须遵守的最新潜规则
2687800000026

第26章 靠落规则(1)

“背靠大树好乘凉”“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是千百年来颠扑不破的真理。一个人若想在商场、职场、官场中游刃有余,就必须上有靠、下有落,要学会送人情,从而在自己身边编织一个四通八达的关系网。

人情都是先存再提

很多人都有一本或数本的银行存折,如果你年初有五千元,到了年底,你会发现,存折上不只是五千元,还有利息!同样,人情关系也是如此。

有一位出版商,他平时即很注重人际关系的建立,不论是大人物或小人物,他都不吝花费地和他们建立关系。据说有一位与他并未谋面的作家因为急需,去向他借钱,他二话不说就掏出两万元。他广结人际关系的结果是,到处都有人帮助他,他也因而得到很多好稿子。后来他在危急时,有很多人帮他度过难关。

他就是用在银行存钱的方式建立他的人际关系——先存再提!

“先存再提”说来有些“现实”,有“利用、收买”的味道,但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和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本来就有这样的好处,不能光用“现实”的眼光来看;而这些人际关系,必成为你这一生中最珍贵的资产,在必要的时候,会对你产生莫大的效用。就像银行存款一样,少量地存,有急需时便可派上用场。而别人对你的善意的回报,有时是附带“利息”的,就好比银行存款生利息那般。

古代有位大侠郭解。有一次,洛阳某人因与他人结怨而心烦,多次央求地方上的有名望的人士出来调停,对方就是不给面子。后来他找到郭解门下,请他来化解这段恩怨。

郭解接受了这个请求,亲自上门拜访委托人的对手,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好不容易使这人同意了和解。照常理,郭解这时不负人托,完成这一化解恩怨的任务,可以走人了。可郭解还有高人一着的棋,有更巧妙的处理方法。一切讲清楚后,他对那人说:“这个事,听说过去有许多当地有名望的人调解过,但因不能得到双方的共同认可而没能达成协议。这次我很幸运,你也很给我面子,我了结了这件事。我在感谢你的同时,也为自己担心,我毕竟是外乡人,在本地人出面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由我这个外地人来完成和解,未免使本地那些有名望的人感到丢面子。”

郭解进一步说:“这件事这么办,请你再帮我一次,从表面上要做到让人以为我出面也解决不了问题。等我明天离开此地,本地几位绅士、侠客还会上门,你把面子给他们,算做他们完成此一美举吧,拜托了。”

人都爱面子,你给他面子就是给他一份厚礼。有朝一日你求他办事,他自然要“给回面子”。即使他感到为难或感到不是很愿意。这,便是操作人情账户的全部精义所在。

人们总是尽其全力来保持颜面,为了面子问题,可以做出常理之外的事。

在记取人们是如何地注重面子之后,还必须尽量避免在公众的场合内使你的对手难堪,必须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做出任何有损他人颜面的事。

永远记住一个物理的反应:一种行为必然引起相对的反应行为。只要你有心,只要你处处留意给人面子,你将会获得天大的面子,你能想象吗?

所以,为人帮忙时应该注意下列事项:第一,不要使对方觉得接受你的帮助是一种负担;第二,要做得自自然然,也就是说在当时对方或许无法强烈的感受到,但是日子越久越体会出你对他的关心,能够做到这一步是最理想的;第三,为人帮忙时高高兴兴的,不可以心不甘、情不愿的,如果你在为人帮忙的时候,觉得很勉强,意识里存在着“这是为对方而做”的观念,假如对方对你的帮助毫无反应,你一定大为生气,认为:“我这样辛苦地帮你忙,你还不知感激,太不识好歹了!”如此的态度甚至想法都是不自然的表现。

如果对方也是一个能为别人考虑的人,你为他帮忙的种种好处,绝不会像打出去的子弹似的一去不回,他一定会用别种方式来回报你。对于这种知恩图报的人,应该经常给他些帮助。

历史上许多老奸巨猾的政客都深明使用人情能使鬼推磨的道理,即使在公事公办之际,也不忘与人拉上人情关系,一旦交情确立,他就能够从中得到源源不断的好处。

戴笠当军统头子时,逢年过节,都要派人出去送礼,这礼并非是送给达官显贵的。他手下的人把汽车停在国府路(今南京长江路)附近,到了黄昏人静的时候,就会有人过来问:“戴局长有东西交给我吗?”然后接过红包悄然离开。

这些人,都是总统府里的听差、门房、女仆或是文书,虽然地位卑微,绝不可能参与军国大事,但他们毕竟天天在******身边。戴笠并不是时时刻刻可以跟随在******身边的人,而这些人的职业就是侍候在******身边。******行为情绪的变化,都瞒不过这些人的眼睛。

然而对戴笠而言,这些作用还不是最重要的。公文积压在官场中是常事,有的一搁就是一年半载,有的只要搁上十天半月,即使批下来,也是另一种结局了。军统上报的公文,耽搁在******那里,戴笠是不敢催办的。可是清洁女工就有这样的便利,女工清扫******的办公室时,只要顺手在公文堆里把军统的公文翻出,放在上面就万事大吉。戴笠的部下再有神通,也不敢随意进******的办公室,这件事没有特殊的人情就很难办成。

“人情”不能透支

人人都难逃脱一个“情”字。尽管当今社会流行一句话叫“认钱不认人”,但是“人情生意”从未间断过。人既然能够为情而死,那么为情而做生意又有什么不可?这是人之常情。

所以,在平时人际交往中也需“感情投资”。让我们以做生意为例,所谓“感情投资”,说简单点,就是在生意之外多了一层相知和沟通,能够在人情世故上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相助,即使遇到不顺利的情况,也能够相互体谅,“生意不成人情在”。

这种情况往往有多种表现。一种是自然形成的。你在生意场上遇到了相互比较投缘的人,有了成功的合作,感情也自然融洽起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有缘”的人。有缘自然有情,关系好的时候,互相付出自然不在话下。问题在于如何保护和持续这种关系,继续爱护它、增进它,使其天长地久。

其实,就是有“缘”,彼此能够一拍即合,要保持长期的相互信任、互相关照的关系也不那么容易,仍然需要不断进行“感情投资”。

在商场上,各自都为各自的利益,彼此都觉得商人多诈多奸,人与人交往不能不防,所以很容易互相起疑心。结果就会由合作转为对立,人情变成了敌意。情场上,最爱的人常常会变成最恨的人,这在商场上也屡见不鲜,相互最仇视的对手,往往原先是最亲密的伙伴。反目为仇的原因,恐怕谁也说不清,留下的都是互相指责和怨恨。为什么走到这一步?往往是忽略了“感情投资”的结果。

很多人都有这种毛病,一旦关系好了,就不再觉得自己有责任去保护它了,往往会忽略双方关系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例如该通报的信息不通报,该解释的情况不解释,总认为“反正我们关系好,解释不解释无所谓”,结果日积月累,形成难以化解的问题!

而更不好的是人们关系亲密之后,总是对另一方要求越来越高,总以为别人对自己好是应该的,稍有不周或照顾不到,就有怨言。由此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最后损害双方的关系。

可见“感情投资”应该是经常性的,也不可似有似无,从生意场到日常交往,都应该处处留心,善待每一个关系伙伴,而且要从小处细处着眼,时时落在实处。

正如前面所言,“感情投资”也可以看作是在感情账户上的储蓄。这样就会赢得对方的信任,那么当你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就可以利用这种信任,你即便犯有什么过错,也容易得到别人的谅解;你即便没把话说清楚,有点小脾气,对方也能理解。

所以,我们强调请求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应该自信主动,坦诚大方地提出。尽管有许多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可以采用,然而最重要的是自己要乐于助人,关心他人,不断增加感情账户上的储蓄。

如果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人际关系有什么诀窍的话,那么这是唯一的和可靠的诀窍。

反之,不肯增加储蓄而只想大笔支取的人是无人理会的,这样的银行账户是根本不存在的。你毫无储蓄,到需要用钱时,也就必然无钱可用,只有欠债了。但欠债总是要还的,到头来还是要储蓄,这就是社会与人生的大海上平等互利、收支平衡的灯塔。

互助互利不仅指物质利益,而且还有精神利益,作为被求助的一方不一定非要你给他什么帮助和好处不可,而且人际交往的互利互惠也不同于做买卖那样必须是等价交换,立刻兑现。但作为求助者最好能让对方了解助人也会助己。

自己乐于助人,多主动帮助别人,会不断增加感情账户上的储蓄。如上所述,求人与被人求,是一笔人情账。尽管是人情账,无法精确地计算,但是也应当心中有数。

在求对方办事时,对方并不情愿为你白忙乎,他希望你也能帮他做些事情,有的甚至希望在他办事之前,你得先为他办成。如果你了解对方这种心理,主动满足他的欲望,他就会很痛快地帮助你。

有时对方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事情,此时你要让对方精神上得到满足,表现出对对方的崇拜和尊敬,不断地夸奖对方的能力。

如果你与对方关系很密切,求他帮忙时,他会提出条件来,那你也要多为对方考虑,尽量多为对方解决一些困难。不论关系多密切,你总求人家,而没有回报,时间久了也就不行了。

如果你求别人帮助的是一件名利双收的事,那对方也希望从中得到一些名或利。如果对方什么都得不到,而你却名利双收,对方就会在心理上失衡。现在的人对口头许诺不感兴趣,所以,你最好要提前满足对方的欲望。如果不能,也一定要守信用。如果你不能履约,以后再求对方就难了。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人,帮了别人的忙,就觉得有恩于人,于是有一种优越感,高高在上,不可一世。这种态度是很危险的,常常会引发反面的后果,也就是帮了别人的忙,却没有增加自己人情账户的收入,这是因为这种骄傲的态度,把这笔账抵消了。

在你积累人情的同时,还要记住一点:人情就像信用卡一样,不可滥用与透支。有个人接编某份杂志,由于杂志的财源并不丰裕,不仅人手少,稿费也不高,但他又不愿意因为稿费不高而降低杂志的水准,于是他开始运用人情向一些作家约稿,这些作家和他都有过交情,但其中一位在写了数篇之后向他坦白说:“我是以朋友的立场写稿,但你们稿费太低了,错不在你,但你这样子做是在透支人情。”

人和人相处总是会有情分的,这情分就是“人情”。有些人便喜欢用“人情”来办事,但“人情”是有限量的,好像银行存款那般,你存得越多,可领出来的钱就越多,存得越少,可领出来的就越少。你若和别人只是泛泛之交,你能要他帮的忙就很有限,因为他没有义务和责任帮你大忙,你也不可能一次又一次要他帮你的忙;这是因为你的人情存款只有那么一点点。如果你要求的多,那就是透支了。透支的结果如何?当然也有人不在乎,但一般会造成两个结果:一是你们之间的感情转淡,甚至对你避之唯恐不及,那么有可能进一步发展的情分就此断了。一是你在他眼中变成不知人情世故的人,这对你是相当不利的。

然而人做事不可能单打独斗,有时还是要用到亲戚朋友,换句话说,要动用到人情存款簿。那么要如何动用才不至于“透支”呢?

有几个原则:

1.弄清楚你和对方的情分如何,再决定是不是找他帮忙。

2.如果能不找人帮忙就尽量不找人帮忙,就好比银行存款,能不动用当然最好,宁可把这人情用在刀刃上。

3.动用人情的次数要尽量少,以免提早把人情存款用光。

4.要有适度的回馈,也就是“还人情”?回馈有很多种,例如主动去帮助对方,请吃饭送礼物都可以,总之,不要把人家帮你忙当成应该的,有“提”有“存”,再提还有。

5.就算对方曾欠你情,你也不可抱着讨人情的心态去要求对方帮忙,因为这有可能引起对方的不快。

6.斤斤计较的人,你们交情再深,也不可轻易找他帮忙,否则这人情债会像向地下钱庄借钱那般,让你吃不消。

如果你不了解这些,动辄找同学、朋友帮你的忙,那么你就会发现,你慢慢变成了不受欢迎的人。当然也有主动帮忙的人,但切勿认为这是天上掉下来的,你若无适度地回馈,这也是一种“透支”。

“冷庙”也要勤烧香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菩萨”虽灵,也不会来帮助你的。因为你平时眼中没有“菩萨”,有事才去找,“菩萨”哪肯做你的利用工具!所以你想请求“菩萨”,应该在平时多烧香。

人的飞黄腾达,要靠机遇。你的朋友之中,有没有怀才不遇的人?如果有,这就是冷庙,这个朋友,是个有灵的菩萨,原应该与热庙一样看待他,时常去烧烧香,逢年过节,送些礼物。他是穷菩萨,你送的礼物,务求实惠,但他却不会礼尚往来。不是他不知道还礼,而是无力还礼,虽然他不会还礼,但心中始终会记着这个礼,这是他欠的人情账。人情账越欠越多,他想还的心越急切,一旦他日后否极泰来,他第一要还的人情账当然是你的。他有还账的能力时,你虽然不去请,他也会自动还你。

即使他仍在困境中,请求他帮助你办事,他一定也会竭尽全力,且不惜乞援于人,以帮你办成事,而达到还人情账的心愿。所以冷庙烧香,是有利而稳健的人情投资。

人情投资最忌近利。讲近利,就有如人情的买卖,就是一种变相的贿赂。对于这种人情,凡是讲骨气的人,都不会高兴,即使勉强收受,心中也总不以为然。即使他想还报你,也不过是半斤八两,不会让你占多少便宜的。你想占一些人情上的便宜,必须在平时去冷庙烧香。平时不屑到冷庙烧香,有事才想临时抱佛脚,冷庙的菩萨虽穷,绝不稀罕你这一炷买卖式的香。一般人以为冷庙的菩萨一定不灵,殊不知穷困潦倒的英雄,是常有的事,只要风云际会,就会一飞冲天,一鸣惊人。所以劝你找几座有希望的冷庙,随时去烧儿炷香,网罗贤豪,使为己用。

秦昭王四十二年,安国君被立为太子。安国君有二十几个儿子,楚女夏姬所生的子楚因为不被安国君喜欢,所以被送到赵国去做人质。由于秦国多次攻打赵国,赵国对子楚很不礼貌。

这时,大商人吕不韦正在邯郸做买卖,他见到困窘中的子楚,认为这件“奇货”有广大的发展前景,不禁喜出望外。虽然现在看来子楚是个落魄王孙,可是吕不韦以其独到的眼光已经看到了将来自己的荣华富贵已和这件奇货牢牢地拴在了一起。

吕不韦在赵国发现子楚后,回去对他父亲说:“将资金用不着于田亩农桑的利润有多少呢?最多不过十倍;投资于珠玉珍宝的利润有多少呢?最多不过百倍;但如果用来资助未来的国君,那回收的利润有多少呢?”吕父回答:“无可估价,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