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会说话得天下
2687600000004

第4章

一时间,会场里充满了一种令人动情的温馨气氛。作为答谢,话本该说到这里为止,然而,那位老教师却并未就此停止,却使大家对另一位“先进”的赞扬中引起了感触,并作了颇为欠缺的联想和发挥:“说到先进,十分遗憾,我从来也没有得过一次……”话犹未竟,坐在他对面的、平日与他相处得不太融洽的一位青年教师突然抢了话头:“不,那是我们不好,不是你不配当先进,是怪我们未曾提你的名。”话语中带着一种不肯饶人而又让人感到十分难堪的“刺”,冷不防地老教师的眼角眉梢被“刺”出了一股感伤的表情,一时间会场中出现了一种怏怏不悦的尴尬气氛。

一位领导见形势有些不妙,就马上把话茬给接了过来,其实应该缓和一下气氛。避开让大家敏感的“先进”这个话题,转而谈论其他的话题。但是,他却反反复复地劝慰那位退休老教师,叫他对“先进”的问题不要太在意,说没有评过先进,并不等于不够先进,先进不仅在名义,更要看事实等等对先进有关的话,一席话,等于是把本应避而不谈的话题作了重复和引申,使本已尴尬的局面显得更加尴尬了。

这是一个时刻都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我们不妨把它叫做一个“不会说话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可以引出几点发人深思的教训:

一是那位退休老教师的教训:在说话时不应该作无谓的比照。比照,是谈话中十分常用的一种手法。用得好,可以使双方的说话产生某种积极的效果。这里,“积极的效果”是值得注意的一点。在退休欢送会这样的场合,别人所说的一般都是一些非常富有情感而又不失其真的比较得体的人情话和好话。对于这种充满人情味的好话,听话者要善于倾听,善于应答,但是根本没有必要拿别人的长处来衡量自己的短处,从而引起自己的不快。

二是那位青年教师的教训:不应该在别人失意之火燃烧时更进一步地添油加火。与人相处,很难避免会发生这样那样的不愉快,在一位勤勤恳恳工作了一辈子的老前辈即将退休时,尽管由于老先生平时在某些方面不善为人处事而与自己伤了和气,然而在欢送会这种场合,我们不能乘别人一时失言,抓住别人的缺点不放,一个人在说话时应该理解“得饶人处,且饶人”这句话的含义。为了图一时之痛快而说出那些不合人情味的刻薄话。在这种场合,不管怎样,还是要在“欢”字上多考虑一些,“欢送欢送”,“欢”而“欢”之,要尽可能地多留一点美好让人在以后有些想头。

三是那位领导人教训:作为领导人知道这种情形再继续谈下去会出现十分尴尬的局面,所以应该避开使大家敏感的话题。领导者领导能力固然表现在原则性上,在会场上一时出现了某种始料未及的尴尬局面时,他没有直接去批评那位言之有失的青年教师,他竭力肯定那位老教师的贡献:具有这种应急应变意识并立即着手应变,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从具体应变能力和言语技巧一面来看,却又显得十分不合乎情理。应当避开“先进”这个让大家敏感的话题,而是巧妙地把话题岔开,使欢送会的气氛由暂时的不欢而重新转向到欢快的气氛当中去,并顺势掀起新的高潮,而不是像那位领导人一样在敏感的话题上唠叨不休。是否能机敏地避开一些不宜多说的话题,对领导者的领导能力也是一种既合理又非常好的检验。

然而,这三方面的教训合为一点就是:“说话要注意场合。”不看场合,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想到什么说什么,这是“不会说话”的人的一种拙劣的表现。“人”总是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一定条件下生活;在不同的场合,面对着的不同人,不同的事,从不同目的出发,就应该说不同的话,用不同的方式说话,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言谈效果。交谈中不要忽略在座的每一个人,我们在与多数人见面时,多半只会注意到一群人中的主体,而忽略了其他的人。但是我们通常都没有想到,如果得不到陪客的支持,那么事情同样也不会得到圆满的成功。

再说,既然是同席,多多少少都应该参与大家所讨论的事情,目的也同是听自己说话,所以,如冷落了其他人,他们的不满马上会传遍整个席面。但假如换在一位较高地位的领导者的立场便不同了,他不会认为自己正受到冷落,而只会想到部属正在代理自己,心中不会有被冷落的感觉。

因此,当我们与许多人交谈时,切莫忽视了在座的每一个人,若有一个人因被你忽略而觉得受了冷落,并由此对你产生不满,过后,他至少会让所有的人都对你产生不满。所以说话更要分场合和对象。

交谈要注意的方面

千万不要小瞧“谈话”,它可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甚至能决定与他人交往的成败。那么,你要想成为“谈话”高手,下面这几点就要特别注意了。

1.礼貌待人

礼貌不仅是表露对他人尊重的一种方式,还是谈话双方愉快交谈的前提,通常,人们对礼貌的感知十分敏锐。有时,即使是一个简单的“您”、“请”等字眼,都可以让他人感到温暖和亲切。

2.勿忘目的

谈话的目的通常有这样几点:劝告对方改正某种缺点;向对方请教某个问题;要求对方完成某项任务;了解对方对某情况的看法;熟悉对方的心理特点等等。一个善于交际的人,一定不会是个说话时不知所云、东拉西扯、离题万里的人。

3.耐心倾听

谈话时,应善于运用自己的姿态、表情、插语和感叹词。诸如:微微的一笑,赞同的点头等,都会使谈话更加融洽。切忌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或不时地看手表,伸懒腰等表示无可奈何的动作。

4.理解万岁

如果对方为某事特别忧愁、烦恼,就应该首先以体谅的心情说:“我理解你的心情,要是我,我也会这样。”这么一来,对方会感到你对他的心情是理解的,你们的交谈就能够融洽地进行,你的劝告也容易生效。

5.顾及感受

人类具有相信“自己人”的倾向,一个有经验的谈话者,总是让自己的声调、音量、节奏与对方相称,就连坐的姿势也要顾及对方的感受。比如,并排坐着比相对而坐在心理上更具有共同感。直挺着腰坐比斜着身子坐更显出对别人的尊重。

6.因人而异

若与“激情型”的人交谈,会发现对方情绪强烈,内心活动显之于外;与“静漠型”的人谈话,会发现对方持重寡言,情感深沉;与平素大大咧咧的人谈话,会发现对方满不在乎,漫不经心。针对不同性格,应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

7.细观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最能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反映人们的心理变化。高兴时,眼睛炯炯有神;悲伤时,目光呆滞;注意时,目不转睛;吃惊时,目瞪口呆;男女相爱,目送秋波;作恶时,目露凶光。也就是说,人的眼睛很难作假,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会通过眼睛表露出来。因此,谈话者可以通过眼睛的细微变化,来了解人的心理状态和变化。

8.定戒先入

要善于克服知觉中的最初效应,即“先入为主”。有的人在与人初次见面时,总喜欢把自己本来的面目掩饰起来,达到给人好印象的目的。为此,在谈话中应持以客观的、批判的态度来评论人,而不应单从印象出发。

9.力表真诚

在谈话过程中,对方由于某种动机,常常会言不由衷、见风使舵或半吞半吐、顾虑重重。为此,要尽可能让对方在谈话过程中了解自己的态度,自己所感兴趣内容,并表现出自己真诚的态度,这样才会从谈话中获取比较真实、可靠的信息。

10.善选时机

一般,人们在自己或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比在别人或陌生的环境中的谈话更有说服力。为此,可以在业余时间内利用“居家优势”,也可以在别人无戒备的自然状态下讲话,哪怕是只言片语,也有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说话要有分量、要得体

怎样使自己说的话更有分量。“人微言轻”是一句流传经年的老话了。其中既有自轻自贱的托词意味,也有“拙口、笨舌”的无奈慨叹。细细推敲便不难发现,世间的小人物,也并非都是出口无分量的。要想使自己的言语有分量,能够打动尊者贵者,自然牵涉到说话的态度、方式、时机和技巧。不少“小人物”都以自己卓尔不群的会说话能力,说出过动听耐听的锦言妙语,剖析一下他们“言重”的取胜方式,于我辈“人微”者或许不无启迪意义吧!

口出惊世骇俗言,不少小人物,总爱视“大言”为狂言的同义语,因此在尊者面前显得唯唯诺诺,毫无生气可言。其实,唯其人微,才不能唯尊者马首是瞻,才更需要独特的惊世骇俗之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引人注目的效果,令人洗耳恭听,最终使自己伴随妙语脱颖而出。唐代宰相李绅位尊名盛,他出使淮南时,一律不接见下人。小小书生张祜偏要结识一下这个大人物,他先写了名帖,署名“钓鳌客”。李绅一见这名帖顿生怒气,于是破例召见了他。为了给对方一顿羞辱,李绅故意问:“秀才既懂得钓鳌,那么用什么东西作钓竿呢?”张祜脱口便道:“用长虹!”李绅再问:“用什么作钓钩?”张祜大气张扬:“用新月!”李绅再问:“用什么作钓饵呢?”张祜大笑:“用我作钓饵,当然也就不难钓到大鳌啦!”听到这些话,他高兴地款待了这个口出狂言的书生,对饮聊天,不亦悦乎。非常明显,张祜能折服李绅这个大人物,用的正是大言惊骇之法,以磅礴气势给了对方非常强烈刺激的话言,其才华才最终得到了大人物的认可。

1.言语得体——说得好不如说得巧

大家都听过相声,其相声艺术具有一种表现形式叫做“错位”,那就是让一个特定身份的人在一个特定的场合说话,这个特定的身份和这个特定的场合是不相符合的,最终造成笑料百出的结果。相声毕竟只是相声,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和我们所处的场合不一致,那么我们的听众报以的恐怕就不是会心一笑,而是嘲笑,甚至是笑不出来的尴尬场面。所以,不管我们说什么,都应该注意到是否和我们身处的场合相符,如果你是在一个长辈居多的圈子里面,那么你要做的就是毕恭毕敬,多用敬语;如果你是在一个满是上级同事的聚会里面,那么你要做的就是自重自谦,多用谦语;如果你身处一个铁哥们好兄弟的团队里,不用怀疑,充满豪气的粗话反倒是你赢得大家所喜爱的一条捷径。

说话真正的技巧并不在于把话说好,而在于把话说对、说巧,引用中国的一句俗语就是要“上什么山唱什么歌”。然而我们每个人所要扮演的社会角色实在是太多了,再加上我们的社会环境也是千变万化的,要详细说明“什么山该唱什么歌”可以写一本专著,实在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明清楚的事情,所以言语得体更像是一门艺术,而不是易于操作的技术。

古语有云“言多必失”,所以在某个场合你不知道该说什么话的时候,最好什么话也不要说,聆听同样也是你最好的选择。竖起耳朵地倾听是对说话者的一种莫大的尊敬,然后再有节奏的轻轻点头,小声重复说话人的最后一个词,然后再报以一个微笑,那么就会给别人一种你的言行非常得体的印象。

2.风趣幽默——语言的“万有引力”

有一种话大家都喜欢听,那就是笑话。除了一些严肃的特殊场合外,随口来一两个笑话就可以吸引听众。因此,说话有幽默能力就像是恒星的万有引力,能使听众像卫星一样不停围着你转。幽默的能力并不是任何人都有的,但是事实上却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要想一辈子幽默或许做不到,但是其实我们只需要在特定的场合幽默一下就可以了。你所需要做的只是找到一两本笑话全集,或者是在网上敲开一两个笑话网站,然后把其中的你认为特别经典的笑话背下来,然后在适合的场合说出来就可以了。

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笑话也有场合,最好笑话能和说话的场合相联系起来,甚至是可以把主角调换成为听众中几个玩得起的人以增加其幽默效果。这就需要你有一个庞大的“笑料库”,要日积月累。当然你没必要象背课文一样把笑话一篇接连一篇地背下来,事实上只要你看过,笑过,你就能在相同的场合把你的笑话从“笑料库”中调出来,这样就可以引发出一场场哄堂大笑和一双双崇拜的眼神。

3.有智慧——听众佩服的原因

一个人会说话的最高境界就是满脑子充满着智慧。如果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中充满着哲理的光辉、充满着智慧的火花,那么别人对自己的敬仰也会如同仰望高山一样。经过观察的结果是:一般人对于一些似懂非懂的东西最崇拜,由于这样的事物有相当大的神秘感又不会感觉不可捉摸。要想说出别人似懂非懂的话,大量阅读是一个最好的办法。要么就是多和有学问的人一起交谈,或是多看一些有哲理的节目。你不需要系统地了解什么是老庄佛学,你只需要把有学问的人或是有哲理的节目用自己的话语背下来就可以了。但是这样做要千万注意,不要在行家的面前卖弄。

4.博学多才——别人崇拜的理由

尤其要特别指出的是一般会有许多人把“知识”和所说的“智慧”相混淆——其实这两个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智慧如“禅”一般,不能说,不便讲,只能悟,讲求的是一个“玄”字,要让听的人听得半懂不懂。而知识则是要让听的人能听懂,只是要在你告诉他之前他没听过。人际交流有一个“连通器原理”,如果你的知识面高于受众的知识面,那么你的知识就可以向他传授,而他对自己的敬仰也会如同黄河决堤一般便一发不可收拾。

在会说话的知识性方面需要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优势原则:知识海洋博大精深,我们生也有涯,而学也无涯。努力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固然是相当重要的,可是要想穷尽天下文章却是痴人说梦,我们所需要做的,只是把自己的优势展现出来。例如: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在农业知识方面绝对不如一个普通农民,但是中国却有许多人对李阳趋之若鹜——因为李阳每次在我们面前讲授的都是英语知识而不是农业知识。在英语方面,我们中的大部分都会在李阳面前感到极端萎靡,感觉自己的那点可悲的知识储备实在是太渺小了。因此纷纷掏腰包跟着李老师一起疯狂。

好的说话能力在知识方面所要做的也是这样:不必在每个知识领域占据优势,而只在你占绝对优势的知识领域说话。如果你是搞文学创作的,那么你大可以用技巧把话题多多地转向小说、散文等你的知识储备丰富的领域,而不要跑到一群音乐人的圈子里面谈五线谱和蝌蚪文。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知识性的东西讲究的是别人能够听得懂,听明白,不要一味的追求自己的快感而不顾听众是否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