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不可思议的大自然
2687100000002

第2章 想象不到的动物奇闻和蜜蜂抢食的鸟(2)

初看秘书鸟,你会觉得它像鹭类,因为它们腿很长,取食方法也跟鹭相似。它们成对或成小群在草原上游荡,以地面小动物为食。有些鸟类学家曾同秘书鸟做过这样的“游戏”:他们骑在马上向秘书鸟飞奔,这时秘书鸟便放开大步急奔逃跑,它们的奔跑速度之快,为奔马所不及。但秘书鸟在同奔马赛跑时,体力稍显不济,它们很快就会疲劳。可是,奔马冲来时它们为什么不飞,难道它们不会飞吗?不,秘书鸟会飞,而且飞得很快。只不过它们好像不愿飞行,被奔马追赶时,它们宁愿在地上快跑。鸟类学家对此大惑不解,因为它们的确飞得不错呀!飞行时,它们颈向前伸直,长腿向后并拢,长长的两根尾羽飘带般地飞舞,如同仙女飞天一样。时至今日,鸟类学家仍在对秘书鸟“不愿飞”作细致的研究,但收获甚少。

秘书鸟的另一惊人之处在于它们擅长捕蛇。许多年以前,一位鸟类学家曾报道说:一只秘书鸟捕食了一条长达6米的蛇。这引起了轰动,于是,很多人开始细心观察秘书鸟的捕食。但是,人们发现它们最常吃的是小鼠、螨蝎和昆虫,甚至有人看见它们捕食龟,就是没人看到过它们捕蛇。于是,人们开始怀疑,秘书鸟是否真能捕食蛇。

无独有偶,20世纪50年代,自然学家冯·索莫伦博士报道了他的惊人发现,又一次证实了秘书鸟能捕蛇。

一天,博士正在观察秘书鸟采食。突然,一条1.2米长的眼镜蛇爬向秘书鸟。秘书鸟发现蛇后,开始飘忽不定地移动脚步,同时频频扇动双翅,像一个步法灵活的拳击手在迷惑对手。

在跳动一段时间后,秘书鸟突然用爪抓住蛇,同时用嘴飞快地咬住了毒蛇头后的要害部位。蛇翻卷挣扎,而秘书鸟频频扇动双翅对抗蛇的扭动。最终,秘书鸟大获全胜,一条毒蛇葬身鸟腹。

在索莫伦博士的《同鸟类在一起的日子》一书中,记述了很多秘书鸟捕蛇的情景,这些记述表明,秘书鸟确实能捕蛇。有时,蛇太大,不能一举使它毙命。秘书鸟便叼起蛇飞向天空,在高空上松开嘴,让蛇摔到坚硬的地面上一命呜呼。甚至小秘书鸟也精于捕蛇之术,有时它们还以蛇为“玩具”嬉戏。

不过秘书鸟遇到蛇的机会较少,因而很少有人看到它们捕蛇。专家们认为,秘书鸟的脚表面有很厚的角质鳞片,这是防备毒蛇利齿的最好铠甲。再者,秘书鸟的腿很长,很难被蛇缠住身体。这些都是秘书鸟捕蛇的有利条件。

秘书鸟的行动也很灵活。一位摄影师曾在东非的一条公路旁偶然发现一只秘书鸟在做“空翻”动作,他拍下了这组珍贵的镜头。

这只秘书鸟在做什么“表演”呢?原来,这只落在地上的秘书鸟正把一个草团抛向空中,接着它腾空而起,在空中翻了一个漂亮的筋斗,然后双足落地,挺直身体。

起初,这位摄影师以为这是一只雄秘书鸟在向雌秘书鸟炫耀求爱。可是,除了这只秘书鸟外,周围并无其它秘书鸟,并且,鸟类学书籍中也没有记载秘书鸟会用“舞蹈”的形式“求爱”。

那么,这只秘书鸟在干什么呢?摄影师百思不得其解。

于是,他带着照片请教了当地的鸟类学权威。这些鸟类学家们认为,照片上记录的这只秘书鸟,当时可能是在躲避草团中一条没被抓牢的蛇,而并非在“求爱”。

秘书鸟是终生配对,“一夫一妻”制,雌、雄秘书鸟从配对到死亡很少分开。每年繁殖季节中,雌、雄鸟交配后便共同在低矮、平顶的树上建巢。它们特别喜欢阿拉伯橡胶树,因为这种树叶小,枝密,树冠平坦,极适于造巢。况且,这种树是稀疏地生长在旷野中,树冠之上视野十分开阔。秘书鸟的巢很大,直径约1.8米,深0.3米,架在树顶上像一个大平盘。雌鸟产卵2~3枚。有趣的是,秘书鸟产卵时正逢雨季,食物丰富;但雏鸟孵出却是在旱季,食物相对缺乏。起初,鸟类学家对此不理解,但经过仔细研究发现:在旱季,秘书鸟生活的非洲草原上常发生荒火,荒火过后,那些被烧死、烧伤的动物便成了秘书鸟的口粮,这真是奇妙的适应。小秘书鸟出生后,在巢内大约要停留3个月,这期间,“父母”靠回吐半消化的食物喂养“子女”。小秘书鸟出生后几个星期就长出了极富特征的羽笔状冠羽,待它们飞出巢时,全身已披上了同它们父母一样的羽衣。就这样,新一代的秘书鸟又在非洲大草原上开始了它们神秘而奇特的生活。

鸟族隐身术

冬天的黑龙江省格外寒冷,经常是大雪纷飞,显示出北国的独特风光。人们在雪后的田野里行走,周围异常寂静。突然,不远处“啪啦啦”地飞起一群白色的鸟,落在附近的桦树上,不时地用警觉的目光巡视着人们。它们形似大白鸽子,腿上长着不少羽毛,几乎看不到脚趾;夏季,还是在这些地方的灌木丛中,会钻出一对对栗褐色的“大鸽子”,与冬天听见的形状一模一样,就是羽色大不相同了。它们同是一种鸟,可羽色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区别呢?这就是要向大家介绍的,会使用“隐身法”的雷鸟。

我们知道,鸟类在生活过程中,它的羽毛要经受着风吹、日晒、雨淋等自然现象的侵袭,彼此间,尤其是同种的雄性间,在繁殖时期经常为争夺配偶而厮斗,弄得羽毛支离破碎、残缺不全;在平日活动时,常会被树枝碰剐,再加之气候的影响,导致鸟类需要更换新的羽毛。绝大多数鸟类一年换两次羽毛,即一次冬羽和一次夏羽。雷鸟却不然,一年之中伴随着春、夏、秋、冬季节,要换四次羽毛,是鸟类中换羽次数最多者。春风呼唤着沉睡的大地,使万物从隆冬中苏醒,树枝长出嫩芽,小草从湿润的泥土中偷偷地钻了出来,广阔的原野开始有了生气。感觉灵敏的雷鸟,将头部、颈部及胸部的白色冬羽,立刻换上带有暗色横斑的棕黄色“春衣”,配上红色的眉纹,显得格外别致。盛夏来临,骄阳似火,树木枝叶茂密,庄稼茁壮成长,一片郁郁葱葱,雷鸟从头至尾,又换上一身栗褐色的羽衣,只在翅膀和尾部先端还留有白色羽毛。

秋天,家燕南去大雁飞来,田地山坡一片金黄,秋庄稼谷粒饱满。树上的叶子在凋落前,“竭尽全力”发出诱人的红黄色彩,好像是再留给人们一点美的享受。这些因素似乎给了雷鸟换羽的信号,它急忙脱去了“夏装”,穿上具有黑色带斑和块斑的暗棕色“秋服”,一群群在草丛中忙碌地觅食。

“霜降”一过,寒风刺骨,冰天雪地,雷鸟适时摇身一变,换了一身白色的“冬衣”,活动在雪地之中。雷鸟为什么具有这样频繁换羽的特性呢?从分类上雷鸟虽然也属于鸡类,但它并不长有鸡类那样坚硬的嘴和锐利的距,个体又比较弱小,体长仅300多毫米,遇有敌情时,一没有强壮的身体,二缺乏进攻的“武器”,只好凭借一手高超的“隐身法”,使羽色与所栖息的环境巧妙地协调一致,避开敌害的视线,从而免遭杀身之祸。雷鸟的这种本领,是经历了多年的自然选择,形成的应时变换羽毛颜色的本能,生物学上把它叫做保护色。雷鸟的这种保护色适应性,成了研究物种进化与自然选择的一个典型例子。雷鸟是典型的寒带鸟类。冬天,多靠近河边、农田以及小片树林活动;夏天和秋天,则活动在桦树林和松林苔藓沼泽地带。它们主要在地上生活,并能在疏松的雪层上行走,动作敏捷迅速,常集成一二十只一起活动。每年4~5月份进入繁殖期,此时雄鸟时常鸣叫,叫声比平常响亮,相比之下,雌鸟却显得沉默而安静。它们的巢大都安置在草丛和灌丛中,成椭圆形的小坑洼,内里铺垫一些干草和树枝。每窝平均产卵10枚,卵的颜色为淡黄色并带有一些淡褐色斑点。雌鸟在巢内孵卵,雄鸟在巢周围巡视,担负着保护雌鸟安全的重责。23天以后,雏鸟逐个问世,雄、雌雷鸟高兴地带着它们的“孩子”,不辞辛苦地各处觅食,来抚养它们的后代。

雷鸟主要吃植物性的食物,比如桦树、山杨树的嫩枝芽,以及野生植物的花蕾和浆果,有时也在农田附近啄食一些谷粒。

雷鸟有4种,我国有2种,即岩雷鸟和柳雷鸟。岩雷鸟分布在新疆;柳雷鸟则分布在黑龙江流域,前面所介绍的就是这种。

雷鸟的肉味鲜美,绒羽价值高,是我国重要的产业狩猎禽之一。由于它的羽毛颜色四季有变,饲养在动物园里颇有观赏价值。

雁族趣闻

据古籍记载,我国人民在4000多年前就已把野生的鸿雁驯化成家鹅。也是在4000多年前,古埃及人驯化了灰雁。可见人类对雁的认识从那时就开始了。据考证,雁字就是古人根据雁和人的关系而创造出来的。《说文解字》中对雁字有这样的解释:“雁,知时鸟,大夫以为挚,婚礼用之,故从人、从佳。”意思是说,雁是季节性迁徙鸟类,官宦人家把它奉为上品,婚礼时用它待客,因此雁字由人和佳两部分组成。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古人已经知道雁的迁徙跟季节变化之间的关系。在历代文学中,以雁为题的诗句很多。

唐代诗人赵嘏曾写道:“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诗中以雁作诗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著名诗人白居易也有诗曰:“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诗中描绘了秋日群雁南飞的美丽景象,这里“雁点青天字一行”是指雁群在天空迁徙飞行时组成的一字形飞行队列。

现代科学家对雁的研究非常广泛深入。曾因研究动物行为模式而被誉为“行为学之父”的康罗·洛伦兹就是研究雁的专家。在他的主要著作,如《所罗门王的戒指》《攻击与人性》中,对雁的行为有大量的描述。这些著作是动物行为研究的经典,也是非常畅销的文学性很强的科普读物。文中妙语连珠,趣味横生,令人爱不释手(《攻击与人性》一书已在我国翻译出版)。

实际上,只要你留心观察,就能发现许多雁的有趣行为。在我国,每年春分雁北归和秋分雁南飞时,是观察雁的最佳时机。在空中,迁飞的雁群总是排成整齐的队伍,忽而是人字形,忽而又变成一字形。不论它们排成什么队形,雁群总是发出“嘎嘎”的鸣叫声,这是雁在互相联络,就如同飞机编队飞行时飞行员之间用无线电联系一样。在迁飞时,雁队的飞行方向、编队队形的变化,都是由领头的头雁指挥的。这些头雁往往是由经验丰富的雁来担任。由于领飞时体力消耗很大,所以头雁经常更换。

在地面栖息时,雁也常常集群。当大群的雁在湖中水畔嬉戏时,雁群中总有少数几只在担负警戒。一旦遇到险情,警戒雁马上发出警报,全群就会立刻飞逃。

雁对天敌有先天性的逃避本能,它们对任何有毛皮的、红棕色的物体或行动诡秘的动物甚至人造的狐狸模型都有强烈的警惕性。而且,它们对其它雁受惊吓时的姿态也非常敏感。目前,一些国家就是利用雁的这一特性,制作很多受惊吓姿态的假雁模型,并把它们安置在田间或机场,雁群见到这些模型便会逃走。这种方法不会伤害雁,又能有效地避免雁群对农作物或飞机造成的危害。

我国古代就已有人了解雁的这种警戒行为,并根据雁的这一习性编出《白雁落网》的寓言。相传,在太湖之滨栖息一群大雁,它们怕来人捕捉,便安排一只雁在雁群周围巡夜放哨。每当猎人接近雁群时,哨雁就鸣叫报警。猎人们很熟悉雁的这套办法,他们想出一个主意:在捕猎时,猎人们先举起火把照耀雁群,哨雁一见便鸣叫报警,但猎人闻声便立即熄灭火把。群雁被哨声惊醒,但环顾四周却毫无动静,于是就又睡了。这样连着折腾几次,群雁以为哨雁在寻它们开心,于是群起而啄之。没一会儿,猎人们又举着火把来到雁群边,这次哨雁再也不敢叫了,于是猎人们便把酣睡的群雁一网打尽。

虽然寓言不一定是事实,但其中所讲的雁群的栖息方式和警戒行为确是真实的。雄雁一般体型较大。它们生气时,双翅展开,脖子前伸,“嘎、嘎”地叫着冲向对手。它们用嘴使劲儿咬住对方,然后扇动翅膀向后拽,直到对方发出投降信号。由鸿雁驯化成的家鹅也保留这一习性。时至今日,还有人饲养雄鹅看家护院。看家鹅非常厉害,遇有生人进门,它们像狗一样冲上前去,拉衣扯袖,十分凶猛。只有主人发令,它才会松嘴。

在野生状态下,也常有大群雄雁围攻天敌的现象。雁的攻击性在繁殖期表现得最明显。大部分雁类在繁殖期由雌雁孵卵,雄雁警戒,这时很少有天敌轻易地去冒犯它们。幼雏出世后,雌、雄雁一起带子女外出觅食。这时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领地,如果其它同类侵入,雄雁会毫不客气地动用武力。雄雁击溃入侵者时,雌雁和子女们会发出欢快的叫声以示祝贺,雄雁闻声非常得意,也提高嗓门大声为自己的胜利“欢呼”。行为学家把这称为“胜利仪式”。

大部分人认为,雏雁出生后就认识自己的双亲,但事实并非那么简单。洛伦兹发现,如果在幼雏刚刚出壳时就被拿出雁巢,幼雁会很快跟饲养人员或它初次见到的物体建立联系,并认他们为母亲。洛伦兹本人就曾成功地扮演过一只小灰雁的母亲的角色。那只小灰雁刚一出壳,洛伦兹就把它拿回家抚养。结果,这只小灰雁把应向它父母表现的行为全部转向洛伦兹。小灰雁跟着洛伦兹到处走动,甚至养成爬楼梯走进洛伦兹卧室的习惯。后来,洛伦兹经过更多的实验,证实包括灰雁在内的许多动物在出生后很短的时间内,有一个快速学习记忆的过程,它们就是靠这一过程认识双亲的。1935年,洛伦兹正式提出这种铭记现象。

小野鸭也有明显的铭记现象。1935年洛伦兹提出铭记现象以后,不少鸟类学家就用野鸭来验证洛伦兹的理论。结果发现,野雏鸭能识记它出世后第一眼见到的人,还能识记并跟随假鸭模型。鸟类学家用线牵着小鸭铭记过的母鸭模型移动,同时模拟母鸭的叫声,小野鸭便紧随其后,甚至在前进道路上摆个小木块,小野鸭也会想方设法地爬过去追赶“母亲”。近几十年来,这种实验不断丰富,鸟类学家们开始做新的实验了。他们先给小野鸭找一个模型母亲,也就是让小野鸭出生后首先铭记假母亲。然后把小野鸭放回自然界它的真母亲附近。结果发现,小野鸭很快就跑向真母亲身边,并对假母亲渐渐疏远了。这是为什么?难道洛伦兹错了吗?

事情变得复杂起来,鸟类学家海斯和他的学生们开始另辟蹊径。他们这个研究小组开始着手深入研究雌野鸭的孵卵过程。他们把微型麦克风插在野鸭巢的底部,然后跟录音机相连。他们发现,孵卵的雌野鸭在开始孵卵后的第四个星期开始发出“嘎嘎”的低声鸣叫。这声音极其微弱,而且每声只持续150毫秒。这时,被孵化的卵里面发出“叽叽”声。这些声音起初很小很少,随着时间的推移,雌野鸭的叫声越来越频繁,卵里的“叽叽”声也愈来愈高,随后雏鸭就出生了。在雏鸭出生后1小时,雌野鸭和雏鸭之间的啁啾声次数比雏鸭刚出生时增加4倍。野鸭雏出世后的第16~32小时,雌野鸭便离巢游向水中,接着它发出急促的呼唤声,每分钟发声快达40~60次。于是,野鸭雏纷纷出巢,跑向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