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4月12日凌晨4点30分,在中国的大洋的彼岸的美国,南方政府“美利坚联盟国”,向北方政府“美利坚合众国”的城市开炮,进行猛烈地炮击,爆发了内战,也称美国南北战争,敲响了奴隶制的丧钟,中国在美的华人也参加了这正义战争。
在内战前夕,美国是由四个截然不同的区域组成的联邦国家:
东北部(即今新英格兰),成长中的工业与商业及相应之人口密度增长;
西北部(即今中西部),自由农民于此迅速发展,拜西北条例之赐,此处永无奴隶制度;
上南方,是垦殖农场,但部份区域经济衰退;
西南方,是蓬勃发展的棉花经济区。
这时,美国一本震撼世界的巨著——《汤姆叔叔的小屋》出版了,也译作《黑奴吁天录》。
美国女作家比彻·斯托夫人(1811—1896)著作《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主要内容是:
肯塔基州农场主(白人、奴隶主)——亚瑟·谢尔比,正面临着将因欠债而失去其田地的困境。虽然他与她的妻子(埃米莉·谢尔比)对待他们的黑人奴隶十分友善,但奴隶主谢尔比还是决定将几名黑人奴隶,卖给奴隶贩子来筹集他急需的资金。被卖掉的奴隶有两名:其一为黑人汤姆叔叔,汤姆叔叔有妻子儿女,是中年男子;其二为黑人哈里,是白主人的妻子——埃米莉的女仆黑人伊丽莎的儿子。白人埃米莉(妻子)并不喜欢这个主意,因为她曾经对其黑人女仆伊丽莎许诺说,她的儿子绝对不会被卖掉;而埃米莉的儿子乔治·谢尔比与黑人汤姆相当友好,也不愿意让黑人汤姆离开,因为他把黑人汤姆视为自己的良师益友。
另一个地方,黑人伊丽莎逃亡途中,她偶然遇见了比她先一步逃走的丈夫乔治·哈里斯,他们决定前往加拿大。然而,他们却被一个白人名叫汤姆·洛克的奴隶猎人盯上了。最后,洛克与他的同伙诱捕了黑人伊丽莎与她的家人,黑人丈夫乔治·哈里斯被迫向白人汤姆·洛克开枪。善良的黑人伊丽莎担心白人洛克死掉,说服了丈夫乔治,将这名奴隶猎人送到了附近的贵格会定居点以接受治疗。
白人圣克莱尔(奴隶主)回到新奥尔良后,与他的北方堂姐奥菲利亚(奴隶主),因对奴隶制的不同见解而发生了争吵。奥菲利亚反对奴隶制度,但却对黑人持有偏见;然而,圣克莱尔则却认为自己没有这些偏见,即便他自己便是一位奴隶主。为了向他的堂姐说明她关于黑人的观点是错误的,圣克莱尔买入了一名黑人女孩托普西,并请奥菲利亚去教育托普西。
在黑人奴隶汤姆与白人奴隶主圣克莱尔一同生活了2年后,伊娃得上了重病。在她死之前,她在一场梦境中梦见了天堂,她把这场梦告诉了她身边的人。由于伊娃的死与她的梦境,其他的人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奥菲利亚决定抛弃自己从前对黑人的偏见,黑人女孩托普西说她将努力完善自己,白人奴隶主圣克莱尔承诺将给予汤姆以自由。
在白人奴隶主圣克莱尔履行他的诺言之前,因为介入一场争斗而被猎刀刺死。圣克莱尔死后,圣克莱尔的妻子拒绝履行其丈夫生前的承诺,在一场拍卖会中,将黑人汤姆买给了一名凶恶的白人农场主赛门·勒格里。赛门·勒格里,是从北方来的白人移民,将汤姆带到了路易斯安那州的乡下。汤姆在这里认识了勒格里的其他奴隶,其中包括埃米琳(勒格里在同一场拍卖会里买到了她)。当汤姆拒绝服从勒格里的命令去鞭打他的奴隶同伴时,赛门·勒格里开始对他心生厌恶。汤姆遭受到了残忍的鞭笞,赛门·勒格里决意要压垮汤姆对上帝的信仰。但汤姆拒绝停止对《圣经》的阅读,并尽全力安慰其他奴隶。在种植园期间,汤姆认识了勒格里的另一名黑人奴隶凯茜。凯茜先前在被拍卖的时候,曾被迫与她的子女分离;由于不堪忍受另一个孩子被出卖的痛苦,她杀死了自己的第三个孩子。
这时,汤姆·洛克被教徒治愈后,发生了改变。黑人乔治、伊丽莎与汤姆在进入加拿大后获得了自由。而在路易斯安那州,当汤姆叔叔对上帝的信仰就快被在种植园中遭受的折磨所击垮时,他经历了两次梦境——一次是耶稣,而另一次则是伊娃——这使得他决意保留自己对基督的信仰直至死亡。他鼓励凯茜逃跑,并让她带上埃米琳。当汤姆拒绝告诉勒格里凯茜与埃米琳逃往何方时,勒格里命令他的监工杀死汤姆。在他垂死时,汤姆宽恕了两位监工野蛮殴打他的行为:受其品格的感召,这两人都皈依了基督。在汤姆临死前,乔治·谢尔比(亚瑟·谢尔比的儿子)出现了,他要买回汤姆的自由,但却发现这已经太迟了。
在乘船通往自由的路上,凯茜与埃米琳遇见了乔治·哈里斯的姐姐,并与她一同前往加拿大。过去有一次,凯茜发现伊丽莎便是她失散已久的女儿。而现在他们终于重逢了,他们前往了法国,并最终抵达了利比里亚——一个容纳前美国黑奴生活的非洲国家。在那里,他们又见到了凯茜失散已久的儿子。乔治·谢尔比回到了肯塔基州的农场,释放了他全部的奴隶,并告诉他们,要铭记汤姆的牺牲以及他对基督真义的信仰。
作者比彻·斯托在写作时,饱含感情,书中充满了奴隶的悲惨凄苦。比彻·斯托,非常善良,出生在一个牧师家庭,做过教师。她在辛辛拉提市住了18年,与南部蓄奴的村镇仅一河之隔,这使她有机会接触到一些逃亡的黑奴。她已经是有几个孩子的母亲,奴隶们的悲惨遭遇,引起了她深深的同情。她本人也去过南方,亲自了解了那里的情况,《汤姆叔叔的小屋》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
《汤姆叔叔的小屋》控诉了奴隶主的残暴,奴隶社会的黑暗,先进人士的逐步觉悟,《汤姆叔叔的小屋》一出版,即被加版再印,读者边读边擦眼泪,旁听的人,也鼻酸泪流满面。这本书的出版,让北方的人民知道奴隶们的辛酸血泪,激起北方广大人民和先进人士,对南方奴隶制的愤恨,普遍又广泛地反映,产生社会广大的共鸣。同时,当时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也读了《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也倍受感染,也主张废除奴隶制,当时英国的殖民地遍布世界,是头号殖民帝国,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主张,对世界政治影响极大,社会各方面的反应加速了“废奴令”的颁布。
来自美国北方的共和党人林肯,不是解放黑奴的倡言者,但他认为蓄奴不人道,反对扩大蓄奴,而一向以奴隶来发展产业的南方,仍是奴隶制社会,奴隶主对此强烈反对。北方对于南方这种工人的垄断者也产生仇视心理,双方开始出现矛盾。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在总统施政的政纲中,提出的保护关税及《宅地法》,大大削弱了南方奴隶主的利益。这使南卡罗来纳州在1861年旋即宣布退出联邦,而南方各州也纷纷响应南卡罗来纳州,脱离联邦,并成立“美利坚联盟”国,推举来自肯塔基州的杰斐逊·戴维斯为总统。
美国出现了南、北两个政府。
2个月后,南方奴隶制政府开始发动武装起事,林肯北方政府被逼应战,南北战争开始爆发。当时北方有人口2100万,经济发达,南方有人口900万,这900万人中400多万人是奴隶,奴隶主不敢武装他们,经济也落后。在美国的华人也加入了北方政府军,因为华人们认为,北方政府是正义的,他们把美国人民当作朋友,所以,华人毅然拿起武器,参加了这场战争,并有不少华人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英雄。
在美国,单是在1851年加州旧金山附近就有25000名华人。1870年全美已经有将近10万华侨。18岁的华人安东尼奥,毅然入伍,加入康涅狄克第27志愿步兵团A连。是9个月的服役期,退役以后到处显摆我为国家身负重伤,是在费雷德里克堡战役中右肩中弹;
1862年5月,也就是美国南北内战困难时期,美国林肯政府在美国北方颁布了《宅地法》,9月又颁布了《解放黑奴宣言》,对军队实行改组。
1863年6月,南方军事最高指挥者罗伯特-李将军,率连战连捷的南军主力北维吉尼亚军团,入侵重镇宾州,希望毕其功为一役,决战中消灭北军主力波托马克军团。
双方在葛底斯堡遭遇,仓促决战。
南北真正的大战开始了。
一天又一天的撕杀,一月又一月的撕杀,一年又一年的撕杀。
腥风血雨。
血流成河。
战役最后时刻,南方军事最高指挥者罗伯特-李将军,强令皮克特师做敢死冲锋,5000维吉尼亚健儿冒着敌军猛烈的炮火,义无反顾地冲了过来,战斗白热化,双方反复地搏杀,防守在前沿阵地的北方军队康涅狄克第14步兵团文书乔治-斯图特紧张地四处张望,在硝烟弥漫中,看见带一条猪尾巴(对中国清朝时期的长辫子的一种称谓)的军人在奋战,身手敏捷,于是匆匆在记事簿上写到:
这是波托马克军团唯一的一个中国人。
其实,还有另外一名华人士兵,叫约翰·李,在这场决战中牺牲了。
双方最精锐的部队都遭到重创,无论是北方波托马克军团,还是南方的皮克特师。
北方政府纽约第70步兵团中有一个中国人,叫约翰·汤米,林肯再一次重组主力部队——波托马克军团,约翰·汤米在1863年2月被提升为下士,别小看下士,1个连里也就只有3个人。在葛底斯堡战役中,华人约翰-汤米英勇顽强,他所在的旅在此役中前后参加了18场战斗,被誉为最勇敢的旅,他被称为最勇敢的战士之一。7月2日恶战之中,被弹片击中。
美国海军中还有一位华人,叫约翰·阿·杭(John Ah Heng),是广东人,非常机敏,17岁来到美国,当兵的时候22岁,战争中在几艘船上当下级水手,战斗的年代,特别繁忙和劳累,一年后退役。
华人爱德华,上过学,能读能写算是有文化的人,美国南北战争时,加入马塞诸塞第23步兵团1连。他在战场上宛若灵猫,动作麻利,机警勇敢,在1864年参加了好几场恶战,弹片把头发烤焦了,衣服上好几个弹洞,可是居然就没受伤,他还救了一位战友,在维吉尼亚冷泉港打仗的时候,一位叫威廉-楼的老兵被敌人的一颗子弹打中下巴,倒在死人堆里起不来了,华人战友爱德华看见了,冒着枪林弹雨,把威廉-楼从死人堆里背到树荫下的岩石后面藏起来,当时敌情危机,他又赶紧继续战斗去了。当时的战场规矩是,到了天黑就停战,战斗一天的爱德华,特意回来看威廉-楼,发现岩石后面威廉-楼居然还没死,将他立即背到后方救护站,威廉-楼这条命才保住了。
当时,在美国的规矩,救战友,比堵敌人的枪眼的功劳还要大,美国人是生命至上。
爱德华获得了殊荣,不断战功卓著,而且敢于为战友牺牲。
内战打到最后,双方兵员涸结,4年干戈,326.4多万人参战。
当时全美共有3100万人口,特别是南方,白人也就只有500多万人口,先后106.4万人上战场,妇女老幼病残除外,成年男子基本上都当兵去了。
北方军队石人旅攻入北卡州,狂追南方总统戴维斯,进入敌占区,北卡州分3个地理区域:沿海平原、皮德蒙克高原、阿巴拉契亚山区,由低到高,由平到险。沿海平原占全州面积的45%,大部分地区起伏平缓。海滨多沼泽。海岸外有一连串沙洲和岛屿从弗吉尼亚州经过本州伸向南卡罗来纳州,称为“外滩”。哈特勒斯、卢考特和菲尔3个海岬伸入大西洋。这一带海域波涛汹涌,暗礁险恶,过去经常发生沉船事故,被形容为“大西洋坟场”。整个外滩平均海拔不到6米,港湾水浅而多淤泥,仅可通行小型船只。外滩与大陆中间有一条近岸水道,从新泽西向南曲折蜿蜒,通至墨西哥湾。莫尔黑德城和威明顿的深水良港在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皮德蒙特高原位于东部,约占全州面积38%,是一片连绵起伏、森林覆盖的丘陵,卡托巴河和亚德金河向南流经南卡罗来纳州注入大西洋。西部山区东西两侧分别以阿巴拉契亚山脉南端的蓝岭和尤纳加两条山脉为界。全区分成若干条相互交叉的山脉和一些较小的高原和盆地;超过1800米的山峰有43个,超过1500米的山峰有80个。米切尔山高2037米,是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最高点。西部山区属大陆性气候,东南地区属亚热带气候。
北方军队的石人旅6000人进入北卡洲,后勤保障、救死扶伤占用了一定的兵力,战场上的兵力根本不够用,急需兵员,当时就出现了一个了奇迹,有一对华人联体双胞胎入伍,参加美国南北大战,名噪美国。
联体双胞胎战士,这是世界一大奇迹,军史上的一个传奇,华工为了美国南北战争,拼尽了全力。
有姓名记载的,有51名华人参加对美国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南北战争,没有记载的,不得而知。
由于美国北方颁布了《宅地法》、《解放黑奴宣言》,实行改组军队等措施,大大的激发工人、农民和黑人的斗志,迅速扭转战局。
美国这场战争,北方(美利坚合众国)战胜,北方领导人是林肯、格兰特,1865年5月26日,南方“美利坚联盟国”军全数投降,南方最高军事领导人是罗伯特·李签订投降协议后,起来转身走了,战事宣告结束。
签订投降协议,转过身的罗伯特·李将军,对他的士兵们大声地说:
“兄弟们,跟我回家吧,战争结束了。”
于是,所有的南方人南归,恢复了和平。
南北统一,成了一个国家。
北方对南方投降的人,不当做俘虏,当同胞一样看待,彼此一视同仁,没有任何歧视,大家还是一个国家的人,大家还是同胞,这是美国南北战争中文明的一面。
美国南北战争还有一个不成文的文明,天亮开打,天一黑就收场,夜晚不打仗,也不搞偷袭,夜里,双方士兵只管睡大觉。
美国结束了内战。这场南方和北方爆发的北美大地上的大战,从1861年开始,4年干戈,326.4多万人参战,北军220万人参战,南军106.4万人;死亡的就达62万,北军总死亡人数36万人,南军总死亡人数25.8万人。
边境州份密苏里州、马里兰州随战事的进展终止了奴隶制度,在1864年12月,国会动议美国宪法第13修正案; 1865年底被完全订立,全美国废止了奴隶制度。
1868年第14修正案,确定公民权利及给予联邦政府更大权力,要求各州提供平等法律保障。1870年订立第15修正案,保证男性黑人(不包括女性黑人)投票权利。第14和第15修正案,推翻了美国最高法院在1857年的决定,但特别在第14修正案,有意想不到及深远的影响。然而战后美国北方最大城市纽约市的哈林区搬入愈来愈多黑人居民后,原本的白人居民就搬家离开,由于历史传统观念,白人不愿与黑人为邻,白人仍然看不起黑人,南北战争上在美国白人心中与废除奴隶制关系并不明显。
1862年5月1日~11月1日,伦敦又热闹起来,欧洲伦敦的国际博览会召开,人们蜂拥而来,在这众多的人群中,有一群人在悄悄联络集会,他们是英国、法国、德意志等国的工人代表,工人代表们都表示要加强合作,伦敦的国际博览会,是国际工人运动难得的机遇,各国的工人代表都来了,直接促成了国际工人阶级的联合,两年后,在伦敦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
此届世博会共吸引了29000多名参展者,参观的有6096617人次,展品按主题分为4个部分,共36类。组织者限定所有工业展品应是1850年以后生产的,以保证不重复首届世博会的展示。组织者对展品进行评比和授奖,最终约有一半的展品获奖,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蒸汽机、锅炉、火车头和铸钢产品,玻璃工艺品,也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届世博会上展出了以英国工程师贝西默名字命名的“贝西默炼钢法”,这是炼钢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从此不单是钢铁产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锅炉、桥梁、炮筒等依赖钢结构的产业和领域,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美国也并没有因为内战而放弃参展,而是通过世博会进一步加强了欧美之间的交流。
中国参展的是瓷器、珐琅器、佛像、宝塔、祖宗的油画像。
1862年,在中国山东又一支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这就是刘德培起义。刘德培,字雪田,山东淄川(淄博)县城东关纸坊庄人,长得眉清目秀,细长的身材,精武艺,颇有胆略,早年中秀才,后当过塾师,也是文武双全的好汉,早在1860年(咸丰十年),在家乡率众抗议淄川知县加收漕米,失败被捕,因武艺高强,在押往济南途中逃脱。1861年捻军进入山东,人民纷纷响应。1862年(同治元年)刘德培在山东淄川组织团练,取名叫“信和团”,与捻军联系,发动武装起义,不断扩充实力。同年七月,刘德培率团勇500多人占领淄川县城,制造兵器,招兵买马,斗争恶霸,为民除害,数次打得清军丢盔弃甲,狼狈不堪。九月,转战沂蒙山区。成立“大汉政府”,改用干支纪年,被封为“督招讨大元帅”,后改称“大汉德主”,部众分五大旗,以益都县生员杨训为军师,翟雷为元帅,以干支纪年,不用同治年号,誓与清庭势不两立,亲自撰写对联悬于府前。
只手挽乾坤,遣一旅直抵幽燕,伐暴除残,愿我民共登衽席,重睹尧天日月;
同心辟宇宙,借宁土而安齐鲁,攀龙附凤,与多士际会风云,再见汉代衣冠。
清廷派来多支军队进攻围剿淄川城,多次失败。不得不派名将、负责鲁豫等军事的统帅、蒙古亲王、杀人魔王僧格林沁亲自指挥蒙古铁骑,镇压刘德培起义军。
1863年4月,清军僧格林沁率领清军蒙古铁骑,在淄川县城外挖掘长壕围困淄川县城,刘德培率起义军在6月,从淄川突围,损失惨重,大部溃散,刘德培受重伤,率余部退到益都大北山区,清军继续围剿,刘德培等人日渐艰难,为了避免受辱,8月,刘德培愧疚地对部众说:“愿本是带大家共谋太平世界,哪知妖魔世界还如此强大,大家各谋生路吧!”说罢,刘德培悲痛欲绝,部众有的投往捻军,有的投了太平军,有的潜回家乡,刘德培举家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