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2675600000022

第22章 佛教的寺院殿堂(2)

四、大雄宝殿

寺院中的正殿也称大殿、大雄宝殿。“大雄”是佛教教主释迦牟尼的德号,是对他的道德、法力的尊称。佛经说他能降伏五阴魔、烦恼魔及死魔等各种魔,威高德上。《法华经·踊出品》赞曰:“善哉,善哉,大雄世尊”。因殿内供奉的主尊像是释迦牟尼,所以称“大雄宝殿”。殿堂供奉的主要佛像,即在诸尊中以某尊为主、为本而特尊崇之,称为主尊,也称为本尊。由于佛教内部宗派的不同和时代崇尚的变化,正殿供奉的主尊就有很大的不同,有一、三、五、七尊之别。

大雄宝殿的配置,有释迦牟尼或毗卢佛或接引佛的一尊像、三尊像、五方佛像。佛像两旁通常塑有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像。有的在大殿两侧和殿后还分别置十八罗汉和三大力士及海岛观音像。

(一)一尊像

释迦牟尼佛像有三种姿势:坐像、立像和卧像,以坐像居多。释迦牟尼的坐法称为“跏趺坐”,简称“跏趺”。趺指足背,也就是结跏趺于左右股上而坐。跏趺即佛坐法,又可分两种:一是“全跏坐”,即交结左右足背加于左右股上而坐,俗称“双盘”。双盘又有两种,先以右足压左股,后以左足压右股,称为“降魔坐”,禅宗僧人多采用这种坐法;先以左足压右股,后以右足压左股,两足掌心仰于二股之上,称为“吉祥坐”,密宗也称“莲花坐”。二是“半跏坐”,即以一足押在另股上,俗称“单盘”,密宗称之为“吉祥坐”。大雄宝殿里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的姿势通常有两种,一种为左手横放左足上,名为“定印”,表示禅定;右手直伸下垂,名为“触地印”,表示释迦牟尼在出家成道前所作的种种牺牲,只有大地才能证明,因为这些都是在大地上做的事。这种造型称为“成道相”。另一种结跏趺坐,左手放在右足上,右手向上屈指作环形,称为“说法印”,表示说法的姿势,也就是“说法相”。

释迦牟尼的立像是左手下垂,右手屈臂向上伸。下垂叫“与愿印”,表示能满足众生的愿望。上伸叫“施无畏印”,表示能解除众生的苦难。这种立像又名为“旃檀佛像”。传说是释迦牟尼在世时,印度优填王用旃檀木按照佛的形象所作。后来仿照此形象制作的也叫做旃檀佛像了。

卧像是侧身作卧睡状,两腿直伸,左臂平放腿上,右臂弯曲托着头部。据说这是表现释迦牟尼临终前,向弟子们嘱咐后事的情景。

大雄宝殿的主尊像两侧常有“胁侍”,即左右近侍,通常是塑两位比丘像。他们是释迦牟尼的两大弟子,年老的名叫“迦叶”,中年的名叫“阿难”、“阿难陀”。佛教说阿难受持一切佛法,长于记忆,被称“多闻第一”。相传佛涅槃后迦叶继续领导徒众,后世称之为初祖。迦叶涅槃后阿难又继续领导徒众,后世称之为二祖。释迦牟尼的近侍还有另一种,是两位菩萨,名文殊、普贤。释迦牟尼和左右两菩萨合称为“华严三圣”。还有的是两弟子两菩萨并侍的。至于释迦牟尼像以外的其他佛像的近侍,多为两位菩萨。

毗卢佛:有的大雄宝殿供奉毗卢佛。此佛是三身佛中的报身佛像。毗卢佛的莲座是千叶莲,代表华藏世界(华严宗所谓佛报身的净土)。每一莲瓣代表一个三千大千世界,莲瓣上面的每一尊小佛,都是应身的释迦牟尼佛。

接引佛:在净土宗寺院的大殿中,往往供奉阿弥陀佛,或接引佛。接引佛就是阿弥陀佛的立像,作接引众生的姿势。右手下垂,作与愿印,表示能满足众生成佛的愿望;左手当胸,掌中有金莲台。金莲台是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后的座位。净土宗说众生依念佛功行的深浅分为九等,由此而有“九品莲台”之称。掌中金莲台就是表示接引众生的意思。净土宗宣扬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众生凡愿往生彼土,只要专念他的名号,死时阿弥陀佛就会前来接引,使之进入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还有左右胁侍观世音、大势至,合称“西方三圣”。

(二)三尊像

自宋代以来,较大的佛殿常供三尊像,即所谓三佛同殿。三尊像有两类:三身佛和三世佛。

1.三身佛。小乘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描绘释迦牟尼佛身的庄严特异。大乘佛教进一步提出“佛”有无数,“身”又有各种含义,如有“体”义、“聚积”义,即指由觉悟和聚集功德而成就佛体。由此又生发出佛有三身、多身之说。其中最常见的是佛具三身说。不同经论对于三身的具体说法也颇不同。有法身、报身、应身说;法身、报身、化身说;还有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说等,其中以天台宗的法身、报身、应身说为最普遍流行的说法。大殿内塑造的三身佛就是根据这个说法。当中的一尊是法身佛,名“毗卢遮那佛”,意思是遍一切处,表示佛先天具有并能体现佛法——所谓绝对真理,即以佛法成身,体现了佛法的本身,也就是将佛法人格化。左旁一尊为报身佛,报身是以法身为因,经过修持而获佛果之身,名“卢舍那佛”,意思是光明普照,表示证悟绝对真理而享受所谓佛境的智慧,即所谓行为功德圆满,能显现出智慧的佛身。右一尊为应身佛,名“释迦牟尼佛”或“释迦文佛”。应身是为随缘教化和超度众生的需要而应化显现的身,释迦牟尼的生身就是应身。“毗卢遮那”和“卢舍那”都是梵文Vairocana的音译,后者是前者的简称。有的佛教宗派和典籍将一佛变为二佛了。

2.三世佛。三世佛有横竖两种。竖三世佛是从时间上说的,这里的“世”指因果轮回迁流不断的个体一生存在的时间。因为佛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时间上相续,所以称三世佛。过去佛指迦叶诸佛,寺院塑像中一般特指燃灯佛。佛典说他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故名。他曾为成佛前的释迦牟尼“授记”(预言未来成佛的事),是释迦牟尼的老师,所以是过去佛。现在佛是释迦牟尼,居中。右侧为未来佛,即弥勒佛。因为它原是菩萨,后从兜率天下生此世界,在龙华树下继承释迦牟尼的佛位而成佛的,所以称未来佛。

横三世佛,这里的世是指空间而言的。即从空间上说,分为中、东、西三个不同世界的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琉璃光佛居左,结跏趺坐,左手持钵,钵中盛甘露,右手执药丸。佛经称他曾经发过十二大愿,要满足众生一切愿望,拔除众生一切痛苦。中间是娑婆世界即我们这个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西方的是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结跏趺坐,双手叠置足上,掌中有一莲台,表示接引众生的意思。

三世佛两旁还各有两位菩萨立像或坐像,为左右胁侍。在药师佛旁的是日光遍照菩萨和月光遍照菩萨;在释迦牟尼旁的是文殊师利菩萨和普贤菩萨;在阿弥陀佛旁的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有的佛经说这六尊菩萨分别为这三位佛的上首弟子。佛典说文殊专习“智慧”,在诸大菩萨中智慧辩才第一,所以有“大智文殊”的美名。他曾降伏过清凉山五百毒龙。其像顶结五髻,坐莲花宝座,驾狮子,表示智慧的威猛,手持剑表示辩才的锐利。普贤菩萨是遍具众德的意思,代表“德”与“行”。“德”,据说是延命之德;“行”,据说他曾发过十种广大行愿,要为佛教弘法,故有“大行普贤”的尊号。其像乘白象。佛教认为行的谨慎审静重莫如象,白象是普贤愿行广大,功德圆满的象征。

(三)五方佛

五方佛是东、西、南、北、中五方的佛的总称,又称“五智如来”。供养五方佛的多见于宋、辽古刹,如著名的山西大同华严寺、福建泉州开元寺等处。一般说密宗寺院大多塑五方佛。其方位是,正中为理智不二的法身佛,名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左手第一位为南方宝生如来,表示福德,第二位是东方阿如来,表觉性;右手第一位西方阿弥陀如来,表智慧,第二位北方不空成就如来,表事业。密宗认为这五位如来由五种智慧所成,可以综合说明佛的意义。

(四)过去七佛

《长阿含经》卷1载,释迦牟尼前有六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连同释迦牟尼称为“过去七佛”。我国寺院供奉的甚少,辽宁义县奉国寺大殿供奉着这七佛。

(五)十六罗汉和十八罗汉一般

寺院大殿的两侧多供有十六罗汉或十八罗汉像。罗汉是梵文音译的略称,全称为“阿罗汉”(“阿罗诃”),是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灭尽一切烦恼,应受天人的供应,不再生死轮回,永远进入涅槃。小乘佛教认为,如果都进入涅槃,又由谁去弘扬佛法?所以后来又转而提倡说,虽已修得了阿罗汉果位,但不入涅槃,继续住在世间宣传佛法。中国佛寺中通常有十六罗汉和十八罗汉之分。

1.十六罗汉。据大乘佛经载,十六罗汉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他们亲受释迦牟尼的嘱托,不入涅槃,常住世间宣传佛法,受世人的供养,为众生作福田。如北凉道泰等译《入大乘论》卷上说:“尊者宾头卢、尊者罗罗,如是等十六人诸大声闻,散在诸渚……守护佛法。”但没有列出其他十四位罗汉的名字。唐代湛然的《法华文句记》卷2上说:“准《宝云经》第七,佛记十六罗汉,令持佛法,至后佛出,方得入灭。彼经一一皆列住处、人名、众数等。故诸圣者皆子佛前,各发誓言:‘我等以神力故,弘护是经,不般涅槃’。”但现存的《宝云经》并没有关于十六罗汉的经文。此外,《弥勒下生经》和《舍利弗问经》又都只说四大罗汉(“四大罗汉”:也称“四大声闻”,指大迦叶(摩诃迦叶)比丘、君屠钵叹比丘、宾头卢比丘和罗云(罗怙罗、罗罗)比丘。)。现在所讲的十六罗汉的典据是唐玄奘译的《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简称《法住记》)。难提密多罗,意译为庆友,据说是佛灭以后八百年师子国(今斯里兰卡)的著名僧人。据《法住记》载,十六罗汉分别是:宾度罗跋惰诺距罗(Nakula)、跋陀罗(Bhadra)、迦哩迦(Kārika)、伐阇罗弗多罗(Vajraputra)、戍博迦(Supāka)、半托迦(Panthaka)、罗罗(Rāhula)、那迦犀那(Nāgasena)、因揭陀(Ingata)、伐那婆斯(Vanavāsin)、阿氏多(Ajita)、注荼半托迦(Cūdapanthaka或S'uddnipanthaka)。第一位宾度罗跋惰阇,其像满头银发,白色长眉,俗称“长眉罗汉”。禅堂食堂常供他的像。第六位跋陀罗,据说是佛的侍者,主管洗浴。禅林浴室常供他的像。第十位半托迦和第十六位注荼半托迦,据说是两亲兄弟,兄聪明,弟愚钝。第十一位罗罗,是释迦牟尼的亲生儿子,佛教宣说释迦牟尼出家之夜,他的夫人耶输怀孕,六年后于释迦牟尼成道之夜诞生。十五岁出家,为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第十二位那迦犀那,习称“那先比丘”,曾答国王弥兰陀问,阐发了佛教的基本原理。

《法住记》译出后影响很大,“不入涅槃,常位世间,同常凡众,护持正法,饶益有情”的罗汉形象,受到广大僧众的普遍崇奉。又因有关罗汉的资料不多,给佛教艺术家以充分发挥想象、自由驰骋的余地,从而提供并丰富了雕塑、绘画、小说的题材和内容。史载,唐代“诗佛”王维喜画罗汉像。五代以后画罗汉像之风更盛。目前,我们在杭州烟霞洞看到的是最早的十六罗汉像,为吴越王钱元瓘的妻弟所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