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国家使命
2668600000043

第43章 顶天立地西部人(2)

“开始,我啥也不干,心想就混一天算一天吧。他白天工作忙,干不上家务,就早晨五点钟起床洗衣服、收拾屋子、做饭。他中午工地上忙回不来,就在早上给我做好午饭。”田秀丽沉浸在回忆中,滔滔不绝地说着,脸上挂着幸福的笑意,“过了有三四个月吧,我被他感动了,不好意思了,就开始做起了家务,那几个月,可真是难为他了。”

听了田秀丽的这番话,苏青林完全放心了,知道她已经被梁振英的一片爱心深深地打动了。现在,她字字句句里流露出的是对梁振英的爱。他真诚地说:“秀丽,我真为你高兴!”

正说着,梁振英回来了,一见苏青林,高兴得什么似的。

苏青林站起来,紧紧握着他的手,望着他说:“振英,怎么忙到现在?”

梁振英连忙请他坐下才说:“水电站出了点问题,幸亏于副总在冶炼厂给调了个工程师来,总算把问题解决了。要不然,我现在也回不来。”

苏青林望着他说:“你辛苦了!”

“来,边吃边说。”田秀丽手脚麻利地煮好了饺子,把他们请到了餐桌旁边。

苏青林和梁振英吃着香喷喷的饺子,话题自然而然地转移到了关于开闸放水的问题上来了。

3

西部市、西部公司终于迎来了新川峡水电站开闸放水的这一天。

早上八点多钟,汉、藏族村民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早早地围在了会场当中。人们举着横幅站在那里,有的上面写着“亲人引来幸福水”、“感谢亲人解放军”,还有的写着“西部公司是老百姓的及时雨”、“共产党让我们的日子苦变甜”……

汉族社火队、秧歌队、藏族歌舞队和公司文工团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小伙子们敲着锣,打着鼓,向着新川峡水电站大会会场走去,一群孩子们跟在后头,一边走一边踏着鼓点唱着歌儿。

会场设在新川峡水电站以东100米处,远远地就看见了钢筋搭起的彩门,上面用野花、柳条环绕着“西部市引水发电工程竣工祝捷大会”的横幅。彩门的左右两边贴着的对联分外醒目:

鏖战新川峡两春秋功在当今,

洞穿小龙山十公里利在千秋。

远处,层层的千年雪山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壮观;近处,光秃秃的小龙山一边几十米高的大坝下,便是新川峡水电站。

王希维、刘天忠分别代表公司和矿区发言后,吕泰山也代表村民们发了言。吕泰山的千言万语归结成了一句话:谢谢西部公司!谢谢共产党毛主席!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苏青林一声令下:“开闸放水!”

顿时枪炮齐鸣、掌声雷动。

人们引颈望着隧洞口的闸门在徐徐上升,那清凌凌的河水从闸门下喷射而出,呼啸着像一条巨蟒从上而下奔腾而来。那水龙一泄而下,推动了水电站的五组巨型大叶轮。那大叶轮先是慢条斯理地旋转,紧接着,它越转越快,竟带起了几十组大电机。在轰轰隆隆的发动机轰鸣声中,水电站正式启动了!突然,会场上的电灯一盏接一盏地亮了,全场又是一阵惊呼。人们向基地建筑群望去,一排排办公室、宿舍窗口的灯全亮了……

这水、这光明给戈壁大漠增添的何止是奇异的色彩啊!

干渴已久的人们,肚子里还膨胀着昨天苦涩的碱水。他们日日盼、夜夜想,终于盼来了香甜可口的水啊!

一位藏族老人走到水渠边虔诚地弯下身子,捧起了清亮亮的水,敬天,敬地……他身后的阿妈跟过去,双手掬起水来喝了一口,对着远处的小龙山喊着:我们喝上甜水了!……

阿妈的泪水滴落在水渠里,人们的欢呼声洒在了甜水中……

4

晚上,于振中的家中是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苏青林到的时候,马云天、王希维、刘天忠等人都已经到了,他们是如约来给于振中的儿子过一岁生日的。

于振中抱着儿子高兴得对苏青林说:“苏书记,儿子一岁了还没起大名呢,你得给起一个。”

“我们彻底告别了喝苦水的艰难日子,我看……”苏青林从于振中手中接过胖墩墩的儿子,看了看说,“嗯,身板结实,像军人的后代……有了,就叫于波吧。”

“于波。”于振中望着儿子叫了一声,“嗯,好名字!”

大家都望着孩子“于波、于波”地叫着、笑着,好不热闹!

刘天忠的妻子卓玛吉看看于波,又看看怀里不到半岁的女儿,把女儿往刘天忠怀里一塞说:“去,让书记给咱女儿也起个名字。”

不知是谁叫道:“我说天忠,干脆把姑娘许给于波吧,和振中对个亲家,门当门户对户,多好呀!”

大家又是一阵欢笑,在笑声中,刘天忠抱着女儿走到苏青林的身边:“书记,给我们女儿也起个名吧!”

苏青林抱过刘天忠的女儿:“来,让我看看,我看看,嗯,娇贵,国色天香,跟藏族妈妈一样漂亮。就叫刘玉娇吧!”

“好,就叫刘玉娇!”刘天忠欣喜地望望卓玛吉。

“你们刚才说什么给于波做媳妇?……好!都是军人的后代,又都是西部公司的后代。”苏青林看看大家,又仔细端详着两个孩子。

“书记说得好!”大家高兴得拍起手来。

于振中走到刘天忠的旁边认真地说:“天忠,这可是书记做的媒,你可不许耍赖啊!”

“耍什么赖,只要你儿子出息。我这里,没问题!”刘天忠也一本正经地说道。

大家听了笑得前俯后仰。

“各位,过来坐吧,该吃饭了!”于振中的妻子吕扬拿着一把筷子,进来对大家说。

袁丽云抱着刚过两个月的儿子也挤了过来,对苏青林说:“苏书记,可不能厚一个薄一个,给我儿子也起个名吧!”

苏青林抱过马云天和袁丽云的儿子,想都没有想,“马军”这个名字就脱口而出了:“军人的后代嘛!马书记,你看怎么样?”

“好!”马云天摸摸儿子的头说:“就叫马军,让他接着走他老子没有走完的路!”

几个端着长寿面的家属来了。苏青林让陈刚把于波抱过来,他夹了一根面条喂进于波的嘴里,说:“于波,你是今天的主角,你先来一口。”

小家伙居然吧嗒着小嘴笑了。

苏青林高兴地说:“好,于波,还有马军、刘玉娇,你们快长大吧,长大了好接班哟!”

在笑声中,大家吃着,谈论着,热闹极了……

5

冶金部、省冶金局的专家亲临西部公司,参加小凤山西山大爆破论证会。参加论证会的还有西部公司的领导、工程师和苏联专家组的部分成员。

公司1号会议室的墙上挂着新川峡矿藏示意图,上面的小龙山镍矿、小凤山1号铜矿、小凤山2号铜矿清晰可见。

论证会上,苏青林首先向大家作了介绍:“小凤山1号铜矿是最早发现的。吕九庄村曾经开的两处沙金矿中有一处就在这里,民国时期发现的金矿也在这里。目前,这里的采炼工作正常,完全达到了最初设计的生产能力。紧接着,我们又探明了小龙山的镍矿。按照部里设计的生产能力,这里的镍矿至少可以开采100年!

“更让人振奋的是,在这里,我们又发现了储量为小凤山1号铜矿两倍的小凤山2号铜矿!可以这么讲,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除加拿大外最大的拥有镍、铜、铂、金、银、铹等30多种贵重金属的特大型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现在的问题是,2号铜矿在小凤山西头的山下面。究竟是露天开采还是地下开采,这需要请各位专家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论证。不过,这里有个前提,针对小凤山西山的实际情况,党中央毛主席要求我们‘采剥并举’,尽快地投入生产。

“现在的方案有两个:一个是以库尔茨同志为首的苏联专家组提出的方案,采取地下开采,先填沟修路,需要一年的时间;再开洞还需要一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到出矿说啥也得两年半到三年的时间。另外一个方案,是以王希维总工程师为首的公司技术攻关组提出的,把小凤山西山头用大爆破的形式搬走,露天开采!这样估计从爆破到出矿需要十个月时间!究竟采用哪种方法好,请各位专家踊跃发表宝贵的意见。”

整个论证会上,中苏专家唇枪舌剑、各持己见,进行了激烈的交锋。虽然王希维代表中方发表的方案介绍引起了大家热烈的讨论和强烈的共鸣。可是,苏联专家则固执地坚持他们所谓的“最科学”开采方案。他们认为,靠中国现有的水平,别说是十个月出矿了,就是三年时间出矿,也得靠苏联的先进技术,否则,就是30年出矿也够呛。由此,一场精心准备的论证会,因为苏联专家的作梗,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