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之前,我从来也没想过要当什么作家,也不太喜欢看课外书。但我特别喜欢听电台的小说连播,尤其喜欢听一些与鬼怪有关的故事,所以《聊斋》是我常看且最喜欢看的课外书。除了电台外,我还很喜欢看电视剧。但听多了电台的故事,看多了电视剧,我的快乐就越来越少。因为那些编剧无法再忽悠我了。我一看到故事的开头,就能猜出故事的结尾了。这样就一点意思也没有了。我忽然突发奇想,什么时候我也能编出更好的小说,忽悠一下读者呢?让大家能在被忽悠的过程中获得快乐?
想归想,但我还是没想过要真的写小说,更没想过要当什么作家。我绝大多数时间耗费在了中国式的传统教育上。我和所有中国学生一样,都一心想着如何功成名就,从来没想过自己到底喜不喜欢那种生活方式,也不管那种生活模式是否适合自己。就知道一味的学习学习再学习。
我这一生,犯过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为了一个女人,居然在高中文理分科的时候,放弃就读自己擅长的文科,而选择了自己最不擅长的理科。
毫无疑问,我的痛苦是常人难以忍受的。尽管我挺住了,最终上了一个三流的本科院校。真的很可惜,假如我读文科的话,我上个重点大学是没问题的,个人也不会遭遇那么让人痛心的波折了。
但是,人生没有假如。转眼间,就过了十年!2008年,离我进入大学的1998年,刚好满10年了;离我大学毕业的2002年,刚好6年了!在这漫长的日子里,我碌碌无为,一事无成。
我生于上世纪的79年。我总觉得自己既不属于70年代,也无法融入80年代,79那一代人是独立存在的过渡阶层。在中国乃至世界的范围内,似乎逢九就会出现大事或伟人。我不希望成为伟人,也不想遇到什么大事,只希望平平淡淡过日子。但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事情找上门来。我出生那年,刚好遇上中国搞改革开放;我小学、初中一毕业,就开始换教材;我高中毕业的那一年,是高考实行“3+2”模式的最后一年,接下来的一年,便开始实行“3+X”模式,并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高校扩招。我总是遇见不可预知的重大变革,似乎有一种穷途末路的感觉。
我没有勇气去面对不可预知的高校扩招和“3+X”的高考模式,更不想耗费自己的大好青春去复读。于是,我便跨进了那所录取我的大学。我在大学学习的是医科专业,还主刀做过手术……我的专业课学得很好,每年都能拿到二等奖学金。于是,我便产生了一种错觉:我很适合读医学类的专业,并要不惜一切代价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还要拿个硕士甚至博士学位,一洗自己错选理科的耻辱。直到考研结束那天,我才确切地知道自己又走错路了。接下来的写毕业论文和就业,更让我看清了自己,真的又走错了路。
当我看清自己并不适合从事医学类专业时,似乎为时晚矣。我大学四年,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投入到了专业学习中,我除了保持文学爱好,时常舞文弄墨,吟诗赋词,偶尔泼墨涂鸦外,基本没学其他谋生的手艺。毕业后,我如果不从事自己的专业,我怎么谋生?这是个现实的问题,我必须面对。
为了自己的专业,我不但扼杀了自己的其他兴趣,还失去了一份原本美好的爱情,错过了一个爱我的人,并把她伤得很深。这是一件令我痛心疾首的事情。如果我说不后悔,可能旁人会说我很虚伪。不管怎样,我对失去的爱情只能深表遗憾。
无论怎样,我认定的事情,是不会改变的。既然我不适合也不再喜欢从事医学行业,就趁早改行吧。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趁年轻,赶紧改行!
改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于登天,尤其象我这种原本醉心于自己所学专业但最终反悔的所谓高才生。
于是,我开始迷茫了,沉沦了好久。
转眼间,我就大学毕业了,但我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为此,我心里就更加彷徨了。
无论怎样,我都得面对现实。于是,我也随大流,象赶集似的参加了一场又一场的招聘会。但似乎从来也没有好的收获,我成了待业青年。那时,我才清楚地意识到,号称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已经贬值了,甚至偏激地说,是一文不值。所幸的是,导师和亲友都在关照我,帮我找到了工作,但我认为不太理想。
于是呢,我又随大流地参加了公务员考试。说随大流有点虚伪,其实我一直深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影响,想像父辈们一样,做一番为国为民的大事业,实现“立功”的理想。
我从省会城市一路考到了地方城市。工夫不负苦心人,我终于在自家那个小城市的公务员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我顺利通过了笔试和面试。我的成绩在报考职位的所有人中,位居第一。正当我欣喜若狂的时候,我接到通知,我没有被录用!我后来才知道,那个被录用的人居然是个专科生,而且那个考生所学专业与报考的专业根本不对口,并不象我那样,是对口专业的本科生!但人家是内定的,一早就花钱托在那个单位做小领导的亲戚打点好了。我只是一个陪考而已!
黑暗的现实,让我颓废了好久,打那以后,我一蹶不振了。
过了好长时间,我才逐步恢复理智。我觉得我真的该彻底放弃自己的专业了,我应该重新拾起自己的强项。对,弃医从文!我要从新学习自己喜欢的中文。
难道我要重新参加高考,报读中文院校?不现实。幸好有自学考试。我可以边工作边学习。我每次报考两到四门功课,基本能过。但一边读书,一边工作——还要写些文字,真的很辛苦。我每天都得忙到晚上三四点,一天只能睡四个小时。三四年下来,真的很累,感觉自己真的要折寿了。
值得庆幸的是,后来我回到了广州,在全国第二大中文网站当个小编辑,又开始跟喜爱的汉字打交道了。编辑的薪水不高,但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做我想做的事情。
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学习,于2008年4月,我终于拿到了汉语言文学本科段的毕业证书,实现了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的飞跃。
中文学习告一段落了,我暂时不想继续考研读硕士博士,那些都比较虚。我要务实点。
儒家的“立德、立功”是与我无缘了,那么我就“立言”吧。于是,在2007年8月后,我就开始写小说了,一直写了9个月,写到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才写完第一稿。那天刚好是我的29岁生日,也是世界护士节,同时也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大地震,举国哀悼3日。有些事情就是很凑巧地撞到了一起。之后,又是奥运会,举国欢庆。所以我一直低调地修改了一遍又一遍,打算在2008年年底才出版。
小说是根据个人的经历改编的,算得上是自传吧,我想把自己前半生的感情经历好好总结一下,希望能给朋友们带来一些启发。
小说暂时定名为《我们的爱情不打折》,写的人物是真实存在的,但百分之五十的情节是真实的,百分之五十的情节是编造的。我总固执地认为,只有这样才给人一种更真实的感觉。无论怎样,我还是老套地说一句“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见鬼”。
现在回想起来,大学毕业后,这几年来,一路坎坷,但我还是很幸运的。当我最初作出弃医从文的决定,并毅然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时,我的父母亲都是绝对支持我的。当我决定要出书时,我的父母还是支持我的。尤其是我七十多岁的老父亲,为我出书的事跑前跑后,并表示,书一定要出,就算是倾家荡产,卖房子也要出!当然,我家里是没有什么财产可以卖的。但有父母亲精神上的全力支持,我已经相当满足了。比起日本文坛“****小说第一人”的渡边淳一来说,我幸运多了。
我坚信,只要愿意为了心中的梦想,一直勇敢地往前走,总有一天,我也会像渡边淳一一样,在文学上取得辉煌的成就的。
我们人类,不管活到什么岁数,总有太多的思索、烦恼与迷惘,但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这些,只会安于现状,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青春的完结。我要永远往前冲,无所畏惧,青春万岁!
最后,在这里,我要特别鸣谢我可敬可爱的老父亲老母亲,还有那些曾经给我提供帮助的亲人和朋友!
附录小说《我们的爱情不打折》的微型版本:
爱她,就保持一个大西洋的距离
最初认识睿儿,是在网易。她是一个文学版面的斑竹,而我是这个版面的首席斑竹。
有一天,睿儿告诉我,她第二天就要走了,她要离开中国,她已经取得了英国国籍。
我对这些根本不会在意的。或许长时间泡在网上,我已经麻木了,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了,只是想写一下自己的博客而已。
其实,我根本就不知道睿儿是怎样知道我的POPO的。我们很少交往。我原来根本就不知道她是男是女,也从来也不关心这个。
谁也不会想到,我们原本象平行线一样的两个人,竟然会有交点,还发生了故事。
“我是睿儿。我明天要去伦敦了。”
“嗯,一路顺风。”
“你的诗,写得很好。继续努力哦。”
“嗯。”
“我取得了英国国籍。”
“嗯。”
“忽然间,我想看看你。有照片吗?”
照片?我很少拍照的。我不希望象芙蓉姐姐那样污染环境。而且,我拍照时经常忘记了理发和刮胡子,给人一种天生异相的感觉。说好听点,象个艺术家,至少很有艺术家气质;说不好听,就是刚刑满释放的劳改犯。原本是想学一下“落魄江湖载酒行”的杜牧的,结果却适得其反。所以我很少拍照的,这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但我忽然心血来潮,想看看睿儿长的啥样。
“哈哈,大姐想跟我相亲?”
“那就别看了。”
“我没有照片在这里,改天补拍,再发给大姐吧。我忽然也想看看大姐长的啥样?可以吗?”
经过不是太漫长的等待后,睿儿给我发过来了一张她自己的照片。
“在丹麦拍的。”
照片里的睿儿带着墨镜,看不清楚容貌。但我依旧可以感觉到睿儿是一个很清秀可人的女孩。照片上的睿儿双手托着下巴,安静地趴在一块大石头后,样子有点傻,还在傻笑,但很可爱。
忽然间,我有种莫名的感动。
在浩淼的互联网上,我们并不熟悉,她竟然那么信任我。幸好我不是坏人。
当我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睿儿又传来了另一张照片。
当我打开照片时,我目瞪口呆了。
并不是睿儿长得非常漂亮,而是她眉宇间那种独特的气质深深打动了我。
难道这就是一见钟情?还是我当时的苯多巴胺分泌过多?
我好象在哪里见过她!
或许在前世?或许她是我前世的爱人?
“很难看吗?”
“你很美啊。”
“骗人。我们那里的校花才真的漂亮呢。我算什么啊。”
“你的确很美。你眉宇间的气质让我很感动。”
“你又在哄我了。”
“你工作了吗?”
“快了”
“大四了?”
“我硕士毕业了。”
“你多大了?”
“23岁。”
“学什么专业的?”
“钢琴演奏。”
我的视线一直都停留在睿儿的照片上,直到她下线。我发现自己有点如痴如醉,难以自拔了。
之后,我每天都在看睿儿的照片,看着她在粉红的背景下甜甜地微笑,还有她眉宇间令我心动的气质。
又是忽然间,我产生了奇怪的想法,脑子里时时如幽灵般闪过三个强烈的愿望:
第一个愿望,我想听到睿儿的声音。忽然间后悔了,那天睿儿还在国内时为什么不打她手机?现在要打国际长途了。
第二个愿望,我想抱着睿儿,脸紧紧地贴着她芬芳的长发,双手紧紧抱住她的腰,紧紧地闭上眼睛,一边感觉她的心跳,一边听她弹钢琴。
第三个愿望,在睿儿登台演奏前,我抱着她,坐在镜子前,抓住她那只灵巧的右手,轻轻地给她的红唇抹上口红,并描好修长的眉毛。
这样就足够了。
此后,每天在网上跟睿儿聊天,便成了我的必修课。在聊天的同时,我总要凝视着照片上睿儿那张让人感动的笑脸。睿儿真的很动人,至少对于我来说。
遇到某天她不在的时候,我会失魂落魄的。
我一直都在默默地爱着睿儿,希望她能每天都幸福快乐。
那一天,睿儿突然告诉了我一个很突然的消息。于是,我们之间那种默契的平静被打破了。
“我……”
“你不舒服?”
“我要结婚了。”
“嗯……祝福你。”
“能来吗?”
“英国?伦敦?”
“westminsterabbey”
“西敏寺?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嗯……后天早上九点。我的丈夫是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教授。”
“不去了。再次祝福你们。”
……
那一夜,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去?不去?
去亲眼看着自己心爱的人嫁给别人?太残酷了!
我是不是有点自私?如果真的爱她,何必计较她嫁给谁?祝福她吧……
好不容易,我熬到天亮了。
我匆忙赶到了银行,银行还没开门。
经过漫长如欧洲中世纪的等待,我终于拿到了自己三年来的的全部积蓄——两万块。这是我认识睿儿后攒起来了,对于我这个月光族来说,真的很不容易。但为了睿儿,我愿意把三大嗜好中的烟酒都戒掉了,只保留了上网这一嗜好。今天,这笔钱终于派上了用场……
我乘坐南航的飞机到了北京,再从北京直接飞往伦敦。
由于没有签证,我只能藏在杂货仓里,幸好没被发现,顺利地与货物一起,降落在伦敦希思罗机场。
伦敦,一个以红色为基调的城市,正如我那颗为睿儿激烈跳动的鲜活的红心。
好不容易,我又再此躲过了检查,溜出了机场。但我还是被伦敦警察盯上了。我不顾一切地在这个陌生的国度四处逃窜,终于躲过了警察的搜捕。
几经周折,我终于找到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我在教堂里找了个僻静的地方坐了下来。
我已经一天一夜没合过眼了。
我已经一天一夜没吃过东西了。
我已经一天一夜没喝过一口水了。
我是又累又饿又渴。
迷迷糊糊中,我昏睡过去了。
一阵庄重而欢快的钟声把我从梦中惊醒……
当我争开双眼时,我看到了她!
“睿儿!我在这里!”我的内心在激动地欢呼着。
但我始终没叫出口。
我只是默默地望着睿儿。
睿儿穿着一身洁白的礼服,慢慢地走过教堂的红地毯。
睿儿那感动我的气质,直逼向我。我默默地注视着她,并为她祈祷。
睿儿走到了神父跟前。
睿儿身旁还站着个男人,穿戴整齐,估计就是睿儿的准丈夫……
当神父问睿儿是否愿意嫁给他时,一连问了三遍,睿儿都没有回答。
睿儿四处张望,嘴里好象在呼唤着谁的名字。
最后,睿儿终于失望了,她缓缓转过身去,低声地说了一句“我愿意。”
一枚亮闪闪的白金钻戒牢牢地套在了睿儿右手的无名指上。
那一刻,我听到了自己心碎的声音,一片、两片、三片……
正在这时,一只手轻轻地拍在我肩头上。
噢,警察!
警察轻声示意我跟他走。
我跟着警察出了教堂,上了警车。
路上,我请求警察给我手机打电话,警察竟然同意了。
我拨通了睿儿的手机。
“你在英国?”睿儿的声音有点哽咽。
“是。”我轻声说道。
“既然来了,为什么不露面?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我看到你了,睿儿。”
“我爱你。”
“我也是,睿儿。”
“……”
“我没为你准备礼物,就送你一首小诗吧。题目是《婚礼》。
你穿着纯洁的礼服
在交响乐中
迈进神圣的殿堂
一枚钻戒
套取你一句我愿意
我只能远远投去
祝福的目光
庆贺我的爱人
成为别人的新娘”
我还没念完,电话另一头的睿儿已经动情地哭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