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车停在莹雪的单元楼前。不知为什么心慌,她的手很乱,左扭右转,居然两次都没打开车门。“急什么啊?”他笑了笑,顺手从车内抓起张广告单子,飞快画了几下:“我办公室的电话。我晚上都在戏剧系上班,负责他们的Server(服务器)和Homepage(网页),作业有什么问题尽管找我。”
他是计算机系的助教,怎么又跑去了戏剧系?按照学校的规定,F1(外国学生)一周只能工作二十个小时,否则违法,移民局也要查。但她哪敢多问?接过纸头,逃一般地跑了,跑了才发现连声谢都没道。
回家对纪林说:“有个程序出不来,让TA(助教)给看了一遍。”莹雪心里有几分乱,脸也发热,她打开冰箱一阵乱找,冰箱挡住了她的脸,其实菜就放在厨房的桌上。纪林并没有追问TA是谁。
“你别忙了,我刚才吃了几口剩饭,今晚有考试,我得早点去教室,我跟鲁明阳约好了。”纪林说完,把装书的背包往手上一提,推门出去了。
灯光落在莹雪的教科书上——C++,封面有一群蚂蚁在跳交谊舞,女蚂蚁粉红色的裙子在风中翩跹,男蚂蚁一身白衬衣红领带,比人还潇洒。美国人怪幽默的,明明是枯燥无味的编程书,却偏要抹上童话的想象,诱惑你上当。
翻了几页书,她脑子有些进不去了。“如果要想学好编程,最好把基础打牢。”那是宋云青的话。莹雪耳朵发热,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残疾人的车牌、爱滋病的谣言,助教以外还有份工作,那草地上的蚂蚁窝,雾蒙蒙的看不清,隔着一层白纱,是肖云的婚纱,好像就在昨天。她神思恍惚,想从包里抓出一支笔,却抓出他的电话号码。她更恍惚了。
门外有脚步声,纪林回家了。“考得还不错吧?”她起身迎上,把他手里的包接了过来。“还行!”纪林声音干脆,底气十足,“肯定是A。”她问:“今天这门课是戴维斯的吧?”
“当然是他,挺好的一个老头子。”他的脸发红,有暗暗激动的光,“我在他手下选的课全是A。我知道他有一个印度助教这学期毕业,希望能补上他的空,但……”纪林脸暗了,“你知道,这么多的老中老印的眼睛,鲁明阳下学期也想从机械系转过来。”
莹雪记得这个教授,个子不高,一见人就笑。那时她刚到美国,去系里要资料,在大楼里迷了路。路上碰见一个人,身穿短裤、手提木箱,她只当是学校的电工。电工热心死了,一直坚持把她送到系里的行政办公室。后来查了网页,什么电工,居然是个教授。戴维斯教授,中国人都叫他柿子老头,特好说话。纪林笑道:“谁不知道,他和老婆爱吃中国菜?他老婆在图书馆上班,周末不想做饭,常唤学生到家中开Party,规定每人必带一样菜。”
“干脆请他们来家里吃饭,让他把GA(研究生助教)给你。”莹雪说,“哪怕只有十个小时,也可以免掉贵死人的学费!”纪林唯唯诺诺,不好意思开口:“过几天吧。”
“过几天?”莹雪冷笑道,“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你应该立刻行动。明天,明天一早就去戴维斯办公室,直截了当地谈。”
“可是,我拿过C,总觉得问心有愧。”
“你又不是在他手下吃的C。”
“我不知道怎样开口,就像低三下四地去讨钱。”
莹雪“哼”了一声:“就算你低三下四地去讨,也不一定讨得到呢。”她打开柜子,琳琅满目的工艺品,呼啦啦都出来了,最鲜丽活泼的,是一群载歌载舞的胖小孩,每个人都笑得满嘴的牙,没有烦恼的胖小孩。“你想送礼?”纪林说,“我真的不会。”
“如果不会,就自己付学费吧。”莹雪低下头,“你想一想,我在餐馆打工,心头再恨,身体再累,脸上还不是堆满了笑,想客人能留下小费?回头想想自己,真像讨饭的一样。”
戴维斯办公室没有窗户,但是光亮十足,书桌上供了一盆幸运竹,枝绿叶长,长得精气神十足。他从一本厚厚的书里抬起头,看见********人的脸。
“还不快进来!”他喜笑颜开,招呼二人坐下。他的记忆很好,居然还记得莹雪,这个可爱的老头。“谢谢你还记得我,不愧是教电脑的教授。”莹雪顺势夸他。
戴维斯的记忆确实与众不同,纪林曾经告诉她,系里有********人,都叫张伟,为了弄清楚,他把二人分为大张伟和小张伟,不仅分辨得出他们的长相,也鉴别得出他们的字迹,对他们的作业和考试,一点也不含糊混淆。
莹雪落落大方地跟戴维斯攀谈起来,她告诉他,她目前暂时是旁听生,可能下学期会正式入学,到时候一定要在他的手下选几门课,因为纪林在他那儿学了不少知识。一番话,说得戴维斯红光满脸,眼望莹雪乐不可支。纪林反而在一旁插不上话,心里暗想,她还挺会社交的,英文又说得这么流利,完全该去读MBA。
莹雪留了个心眼,跟戴维斯谈话的同时,目光也把办公室扫了扫。室内有一幅中国的山水字画,书桌上还放着精美的贝雕和竹筒。看来给他送礼的中国学生还不是一个两个。她心里暗自揣度着,立刻改变了昨夜的主意。
她告诉戴维斯:“九月是中国的教师节,中国自古有尊重师长的传统,我们想邀请你和夫人来我家做客。如果你们能前来,我们将不胜感激。”纪林大吃一惊,不知莹雪想演什么戏,正在疑惑,戴维斯的脸上早绽开了一朵花:“好,好,我们一定去。”
纪林回家问:“不是说好送双面绣的吗?”
“你没看见他桌上那个贝雕,比我们的双面绣强多了?鬼知道那送贝雕的人是不是你的竞争对手。我更不愿把他的办公室变成中国工艺品展览厅。他看多了,收多了,自然不稀奇。到时候人家问起,说不定还把你的名字供出去。”
所以莹雪要请他吃饭。什么棘手的问题在饭桌上一谈,无不迎刃而解。这方面她在国内体会很深。虽然这是美国,但是人还不是一样的人?她说:“都知道戴维斯两口子爱吃中国菜,经常光顾胖瓜的半月楼。我还有一条真丝围巾,与送给汪容的一模一样。”
“莹雪,你是我的军师。”纪林笑道,搂了搂她的肩膀。
“我也是逼出来的啊,谁愿意绞尽脑汁去请客送礼?但这资助也太重要了,你如果有了它,我下学期就可以Full Time(正式)入学。”她笑着望了他一眼,发现他也在望着她笑,他笑得很吃力,像敷了一层胶。
莹雪的宴请是相当成功的。在这之前,莹雪知道很多老美知识分子吃鱼不能带刺,吃肉不能有骨头,在材料上她也是费了番工夫,连虾和蟹都用净肉,没有外壳。她又深知老美不爱油腻,样样菜肴做得清淡而又色彩鲜丽。戴维斯老两口,不仅嘴在吃,眼睛和鼻子也在吃:“怎么会有这么好吃的菜?半月楼的菜也不及你的一半。”莹雪趁势锦上添花,苏绣大围巾闪亮登场,把老夫人看得目瞪口呆。
一个月后,戴维斯的那个印度助教,因为在公司实习太忙,把二十个小时的TA让了一半出来。大概是难忘莹雪的人情,戴维斯把这十个小时给了纪林。由于纪林恰好是在半期考试前接下的这份工作,按照研究生院的规定,他可以免去学费的一半,下学期自然是全免。这意外的喜讯让小两口兴奋不已,也让莹雪起了提前入学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