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野史原来很好玩!
2652200000018

第18章 徐敬业平定叛乱

说起徐敬业,就不能不提一下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这孩子8岁时就“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和中唐之时的白居易绝对有一拼,但是比去白居易来,还是差那么一丁点。白居易16岁之时写的《离离原上草》,我们小时候就学过前四句,其实这是一首五言律诗,精华全在后面四句:?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当年我小时候学白居易的这首诗的前四句,就很不以为然,这也叫诗啊?这不大白话吗?包括骆宾王的《鹅》,也是一样,所以从来就没有产生过对古人的敬仰之感。等后来读完白居易《离离原上草》的全暴露完整收藏版,这才发现,我们学得根本就不是那首诗的精华,我们学得全部是语文课本老编们用糨糊加剪刀弄出来的导演剪辑版。其实后面四句才真正显示了白居易的天才所在!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这两句就将普通的草原整个升华了,让我们好像看见了一幅浩瀚苍凉的风情画,最后两句是抒发感情之笔,要说白居易在16岁之时写出这么好的诗歌,真的令人敬仰和钦佩啊!

骆宾王在初唐四杰里面排名第三,这个人一生也很悲惨,他年轻之时满腹才华却不被重用,中年之时跟随徐敬业起兵造反,最后下落不明。骆宾王那篇为徐敬业写的《讨武曌檄》也是千载名篇,读来至今令人唏嘘不已。

而现在,徐敬业还没有开始造反,他还是武曌手下的一名官员。说起徐敬业,我们就不能不提一下他的祖父,那就是大唐开国元勋之一的英国公徐世勣,也就是《隋唐演义》里徐茂公的原型。

在武则天掌权的时候,南边的诸蛮受不了官府的压迫,纷纷起兵造反,多次讨伐,都屡战屡败。武则天只好将徐敬业提拔成刺史,让他率兵前去讨贼。

等徐敬业单枪匹马赶往驻地,那些官员们赶紧就带兵来迎接,向派兵跟随徐敬业讨贼。徐敬业一摆手就将他们全打发了:我单身匹马,不用一兵一卒!

那些贼寇听说来了新的官员,就赶紧加以防备。徐敬业乘了一叶扁舟,带了三个人来到贼营,众官员全被徐敬业的行为吓得目瞪口呆。徐敬业对贼众们说道:我知道你们是被官员侵逼活不下去了,才聚众造反的。这样吧,只要你们全部回家,我一无所问,离开的都是良民,留下的全部是贼。

徐敬业话音一落,众位贼寇呼啦啦就跑了个精光。于是徐敬业将为首的几名头目每人打了几十军棍,也都放了回去,没费一兵一卒,叛乱就平定了。

他的爷爷徐世勣闻听连连感叹:小子厉害,我都不敢这么做啊!不过,将来破败我徐家、让我们灭门灭族的也是这个孩子啊!

一语成谶,后来徐敬业果然造武则天的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