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朝时代 上卷
2651700000004

第4章 继任者朱元璋

在反元的各路英雄豪杰中,没有人会注意到朱元璋,没有人会认为他会崭露头角。朱元璋出生于凤阳县一个穷苦家庭,这没什么,那个年代的英雄人物大都如此。一个底层人物为什么能够崭露头角,为什么能够在仅有二十几人的情况能够收编数万人,历史的答案究竟是什么?

这是一个相貌英武的人,这是一个有王者气质的人,这是一个能给人以希望的人,这才是周围人效忠他的原因,也是郭子兴将义女嫁给他的原因。他不需要一种才干,需要的只是一种先天优势,一种别人认可的优势。占据南京后的朱元璋有着极强的优势,东面是不思进取的张士诚,西面是搞内讧的陈友谅,北面的刘福通挡住了元军主力,朱元璋利用这个当隙加强根据地建设,无论如何建设,依然弱小,或许他还不知道腥风血雨的主力会战是怎么回事?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安逸的生活结束了,察罕帖木儿打废了北方的几十万红巾军,他的继承者王保保就要带兵南下了,此时的南方正是一片散沙,更为要命的是官军一旦南下,首当其冲的就是朱元璋,面对前途朱元璋开始忧心忡忡。

怎么办?朱元璋首先想到的是保住自己,最大的敌人仍然是朝廷,于是他开始主动向元廷示好,此时的朱元璋并不是元廷的主要威胁,主要威胁仍然是继承南方红巾军主力的陈友谅,所以,一纸行省平章的敕书飘到了朱元璋的面前,矛盾又暂时缓和了。但对于朱元璋来说,真正的危局开始了。

一件导致大元覆灭真正的变局开始了,大元两大军事统帅王保保、孛罗帖木儿开始了火并,两人的矛盾实际上是父辈的延续,两人在宫外对敲,元惠宗的儿子们在宫内对敲,保保敲赢了孛罗后,又跟李思齐敲了起来,他们俩个没敲完,大明兵已经北上了。他们在北方敲的热乎,南方的朱元璋却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

过去有刘福通罩着,陈友谅和张士诚都不敢拿朱元璋怎么样,现在刘福通死了,元军又暂时无法南下,朱元璋的危机真正开始了。东面的方国珍、张士诚、陈友定,四川的明玉珍都是没有想法的人,西边的陈友谅属于有想法没有行动的人,而朱元璋属于既有想法又有行动的人,此时南方的三大诸侯陈友谅、朱元璋、张士诚还数朱元璋的力量最为薄弱,朱元璋明白,再不行动,很快就会被吃掉。

但摆在他面前的是先打西,还是先打东的问题,一旦征东,陈友谅一定会扑过来,如果征西,张士诚会不会扑过来,朱元璋认为张士诚不会扑过来,因为此时的张士诚已经混成了陈叔宝,每日在艳词、歌舞中度过。朱元璋明白只要打败陈友谅,就会取得天下,既然目标已经明确,那就是如何打的问题。

早在龙凤六年(1360年),陈友谅大军攻占了南京外围的太平、采石,可是陈友谅的舰队行驶到了这里不动了,朱元璋也好生奇怪,看来陈友谅真是一个有想法没行动的人。他为什么没有动?因为他的心里没有底,他在犹豫。朱元璋并没有实力跟陈友谅硬拼,他的做法是引诱陈友谅深入,朱元璋的水军刚露头,陈友谅就方寸大乱,直接退到了九江,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此时的陈友谅心中根本没有一个明确消灭朱元璋的作战计划,难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虽然胜利了,但朱元璋的实力仍旧无法跟陈友谅抗衡,双方开始了拉锯。

三年后,最后的决战终于到来,双方各自带上自己的全部家当决战于鄱阳湖,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水战爆发了,陈友谅这边有二十万人马,数百艘战舰,朱元璋这边有十万人马,数十艘从陈友谅处俘获的战舰外加数百条渔船,双方的实力悬殊明显。当朱元璋看见陈友谅那如山一般屹立在湖面上的战舰时,他蒙了,但他很快镇定下来,思索着破敌计划。

水战中关键因素往往不是战舰的体积,而是战舰的灵活性,一旦对方的阵型被打乱,那么对方的战船就会开始自相攻击,二百年后李舜臣发动的鸣梁海战正是如此;水战中战船的数量同样也不是关键因素,一旦起火,连带着其他战船也被点燃,一千年前的赤壁之战据说也是如此,很快赤壁之战、鸣梁海战将会在这里同时上演。

朱元璋十分清楚,这是一场决定命运的战斗,一旦失败,他将一无所有,甚至会赔上自己的生命,而此时的陈友谅却没有这种感觉,他认为这是一场必胜的战斗。这不仅是一场影响了朱、陈和未来帝国走向的战斗,还是一场影响到了生活在21世纪你我的战斗。

既然硬打不可能,朱元璋采取的措施是用十几条小船围攻汉军的一条大船,眼看一艘艘战舰被围困,陈友谅想出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主意,他将一排排的战舰用铁链连接起来,这些铁链事先都是准备好的,大概他早就有了这个主意。这时候《三国演义》还没有手抄本,《三国演义》手抄本是二十年后的事,历史上的赤壁之战陈友谅不可能不知道,他既然用铁链把战船连接起来,就说明真实的赤壁之战并非是《三国演义》所描绘的那样,罗贯中大约在写《三国演义》的时候,把鄱阳湖的水战搬进了小说中。

当朱元璋看到汉军的战舰都一排排被连了起来,他大概比看到察罕帖木儿突然死亡还要高兴,朱元璋知道机会来了。最后的结局就是无数燃烧的渔船冲进汉军的战舰,陈友谅大败,最后被乱箭射死,陈的部队全部投降了朱元璋。此时的朱元璋终于从后台走向了前台,他已经不可能再躲藏了,必须要背负责任与压力。

接下来便是东征,方国珍、张士诚、陈友定的部队摧枯拉朽般被打垮,已完全占据东南一隅的朱元璋开始了22年统一帝国的战争。

此时敌对势力有北方的大元,两广的元军,四川的明玉珍和云南的段氏家族,此时的朱元璋正雄心壮志的准备北伐,其实他不知道真正的劲敌却在西南,朱元璋制定的是南北并举的方针。

元朝的统治者很奇怪,你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没有明确的治国思路,从他们面对南方的义军就可以看出来,能镇压就镇压,镇压不了,我们就走吧,我们还有一个退路,那就是草原。治理国家对于他们来说是负担,也许只有草原上自由的奔驰才是他们的精神所在。帝国统治的重心一直在黄河以北,至于黄河以南一直采取的是间接统治的办法,县级以下却从来没有深入,能够证明帝国存在的大约便是四通八达的驿站,帝国对于手下的大将也无从控制,王保保和孛罗帖木尔、李思齐的吵闹也不是皇帝能够左右了的,元末的惠帝已经渐渐迷上了木匠活,当大明兵北上后,大元统治者未作任何抵抗便出逃,出逃是早已设计好的,他们一直等待这一天到来,治理国家对于他们来说太累了,所以我们看到除了王保保和李思齐在西北有像样的抵抗外,我们在整个北方看不到像样的抵抗,当王保保带着因为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战斗而损失的蒙古军队退入草原后,这批军队便成了日后随时威胁明帝国的基础。

解决了北方问题后,在明帝国成立后的第三年,朱元璋发动了进攻西南的战争。四川一直是由明玉珍占据,明玉珍在这里建立了大夏政权,明玉珍本是徐寿辉的部下,因不满陈友谅杀害徐寿辉而进入四川,这跟后来的石达开有些类似,明玉珍带着部队击溃了四川的元军建立了大夏政权,刚刚建立政权的明玉珍踌躇满志,当他进攻云南的军队被镇守云南的蒙古梁王和大理段氏击败后,便开始了偏安一隅的生活。当大明兵准备进入四川的时候,明玉珍已经逝世,大夏政权由玉珍幼子明昇继位,其母摄政,大明兵由北路和东路攻入四川,北路从甘肃下,进攻成都,东路由长江三峡进,进攻重庆,大夏政权的都城正在重庆,夏国的大部分兵力也集中在重庆,双方的决战也在瞿塘峡爆发。

东路军由汤和、廖永忠率领,瞿塘峡的战斗打得异常艰苦,夏兵不要命的往上填人,明昇孤儿寡母抵抗意志异常坚决,打得明军想撤退,经过数月的攻打,瞿塘峡终于被攻破,大明兵抵达重庆后,明昇投降,投降后的明昇被送到南京跟陈友谅的儿子陈理住在一起,两人经常在一起发牢骚,后被朱元璋送去高丽,相比之下,张士诚的后人就没有这般待遇了。

解决了四川问题后,朱元璋又将目光放向了北方,这次他想把广大的蒙古地区纳入明王朝的版图,虽然明军数次深入蒙古腹地,斩获颇多,但一系列的失败使朱元璋最终放弃了这个努力,王保保带入草原的军队最终保卫了北元政权的存在,看来蒙古人的逃跑策略还是有效的。征讨蒙古的失利也使得朱元璋意识到只能依靠长城来防守了。

在北征蒙古受挫的情况下,大明帝国再次将眼光放到了西南,这次要进攻的是非汉族统治地区——大理。大理从秦代起就开始了它的文明,一直到元代才被中央王朝所征服,但元统治者是将大理和宋的传统区域分割来治理,此时的大理依然没有纳入汉文明,虽然大理被征服,但元对大理的管理是象征性的,管事的依然是大理段氏家族,梁王把匝剌瓦尔密负责的是军事,当年大理国抵抗忽必烈的进攻异常坚决,此时,面对大明兵的进攻,大理的抵抗依然坚决。

洪武14年(1381年),朱元璋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率军进滇,一年后,蒙古梁王投滇池而死,大理段氏家族仍旧在抵抗,二年后,大理平,段氏家族被朱元璋迁到北方居住,朱元璋封沐英为镇国公,世代镇守云南,随后大批的汉人军民和犯人迁入云南,更加大了云南的汉化进程,这种进程对大理文化的毁灭也是空前的,几乎全部用大理白文记载的书籍被焚毁,以至于今日研究大理文化是一件非常费劲的事情,共和国成立后,云南白族的族权才得以确认,白文也开始了恢复。

大明兵平滇后,沐氏家族取代了段氏家族开始了在云南的统治,一直到沐天波陪着永历帝度过了最后的孤寂岁月。沐氏家族在云南的治理相当成功,使云南度过了近三百年平静的岁月。

云南平定后,帝国最后将目光转移到了辽东,此时的辽东仍然处在北元的统治下,洪武二十年辽东平定,到了洪武二十二年帝国疆土奠定,此时的疆土已经达到了帝国统治的极限,明王朝在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对辽东、云南、贵州的有效统治,并在这些地方设省,明王朝版图的有效控制面积不仅超过了汉唐,更是让失去达430年的幽燕之地重回汉族政权手中。朱元璋从一介平民历经36年的征战终于统一了天下,那么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的成功就在于隐藏与忍耐,以及对于时局的正确判断,以前有刘福通给他做挡箭牌,后来有陈友谅给他做挡箭牌,当他不需要挡箭牌的时候,就意味着他已经成功了。元末那场轰轰烈烈的红巾军起义,打废了多少英雄豪杰,余下来的陈友谅、张士诚、明玉珍、包括大元的统治者对于战争已经疲倦了,而此时的朱元璋却刚刚开始,统一大业必须由他来完成,如果没有朱元璋,余下的张士诚和陈友谅能不能完成统一还是个疑问,届时,中国的分裂局面还将继续,或者会被元廷完全镇压下去。

明帝国的建立使的汉文明得以延续,元朝末年,汉族的一些上层精英分子已经开始了主动胡化,说胡语、穿胡服、改胡姓,朱元璋对于胡化的禁止也标志着明王朝的建立带有强烈的民族复兴味道。明帝国的建立从此一改1127年以来汉文明的积贫积弱局面,重归本土文化治国,在宋的基础上再次将汉文明推向了高峰,而夹杂在元王朝与清王朝之间的明王朝却显得尤为珍贵。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强大需要的是破局,强大需要的是来自底层民众的呐喊。

此时的朱元璋面对新兴的明帝国,他又该如何治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