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实录》上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朱元璋看见南京城内有一些沿街露宿无家可归的流民,便让南京官员在南京城内找一块空地,盖260间房屋给无房的南京人免费居住,接着,朱元璋又让江苏华亭县的官员将当地宋朝遗留下来的居养院进行翻修,好让无房的当地人居住。眼看这两件时间都相继落实,朱元璋十分高兴,洪武八年正月朱元璋下圣旨将这种办法推行到全国,要求中书省官员派人四处寻访无衣食、无住房的人,给以衣食和住房,并说道自己在民间的时候目睹民间的疾苦,恨当时不能给天下饥民已庇护,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朕扫平四海,但御宇十余年来仍不能实现当初之志,各位臣工应该帮助朕实现这个理想,如若不然,你们也就没有必要来辅助朕,所以万不能使天下有一人无衣穿、无饭吃、无房住。
另外,在明帝国建立后,朱元璋在帝国的每一个乡村设立一个旌善亭和一个申明亭,旌善亭用来将那些榜样的人物姓名写在其中,以激发其他村民向其学习,申明亭则是处理村中纠纷的场所,由村中年高望重者来仲裁。每年的正月和十月,帝国的每个乡村都要举行免费的会餐,以增强乡民的凝聚力。
第一件事情表明朱元璋的民本思想。的确,平民出身的朱元璋代表的就是这个阶层的利益,不仅如此,教育、医疗、养老、丧葬也有一部分由政府来包办。无论是国子监还是各地的儒校都使得贫苦人家的孩子得到免费受教育的机会,开办于各地的惠民药局使得穷苦人能够免费抓药,养济院使得无子女老人能得以依靠,义冢专门用来安葬那些无处埋葬的逝者,当然了,这其中有些是宋元遗留下来的。
第二件事情表明朱元璋注重用道德的力量来治理乡村。朱元璋将这个国家改造成一个大的乡村,这么庞大的乡村依靠法治是难以触及的,道德的规范和乡村的自治使得这个庞大的国家能够保持稳定,孝子和贞妇甚至可以免除法律制裁。而各地乡村是可以直接越过地方官府向皇帝报告,这也使得明帝国在最初的政权组织形式中存在官治与民治的双轨制。
为了使每一个村民遵循他的道德规范,朱元璋亲手颁布用口语化风格写成的《大诰》,每户一册,由村中长老宣读,《大诰》以血淋淋的案例教导村民如何做人,如何遵循道德规范。当初在南京讲读《大诰》的时候,二十万人前来观摩,朱元璋无一例外的给这二十万人发放了路费,《大诰》被印制了数千万册,传遍了帝国的每个角落。《大诰》通篇充满了酷刑与灭族,见证了这个帝国的****与残暴,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大诰》最终被《大明律》所替代。
朱元璋是一个纯粹的人,平民出身的他没见过那些潜规则,他不知道人性都存在两面性,他也不知道世间万物都存在阴与阳。所有的人都应该遵循他的规范,所有的事都应该按照他的标准去做。农民应该辛勤耕作、军人应该勇敢打仗、工匠应该积极劳动、商人应该本分经营、官吏应该尽职尽责,所有不符合这些行为规范的人都会受到皇帝严厉的处罚。
朱元璋明白他所设计的这个宏伟蓝图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权贵和地方豪强,朱元璋明白政权的逻辑就应该是最强有力的、猛烈的、和无所畏惧的,就象一座巨大的堤坝,在惊涛骇浪中屹立不动,一切反对他的力量都在他的面前都被撞得粉碎。朱元璋也明白一旦他退缩松动,那么他所设计的宏伟蓝图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朱元璋以他那种强有力的个人能力跟整个社会惯性做了一次对抗,他数十年来如一日,我们只看到了他的决绝,但体会不到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文官们反对他,武将们疏远他,太子不认可他,天下的士绅们更视他为死敌,也许他身边能倾诉的只有马皇后,在马皇后死后,这种情形更加如影随形。但朱元璋依然是那个他的女婿欧阳伦贩卖点茶叶也要被处死,宁可让胡大海反叛也要处死他的儿子的朱元璋。晚年的洪武皇帝越发偏激,用刑苛刻、无端猜忌、朝赏暮戮、忽死忽赦、法外施刑。这已经不是性格的问题了,已经是人格的问题了。
无论洪武皇帝如何坚持他的理想,他仍然是一个偏激的皇帝,一个有着人格缺陷的皇帝。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我认为还是跟洪武皇帝从军后过于顺利的境况有关,一个没有经历过挫折的皇帝,一个无论做什么都成功的皇帝,自然不能对人生有另外一种感悟。
无论如何洪武之治还给了天下一个自耕农的社会,以极其自律的精神重塑了道德规范。朱元璋时代最终是结束了,在很多人的期盼中他结束了,那么朱元璋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朱元璋时代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名字可以写入史书的时代;朱元璋时代是一个劳动光荣的时代;朱元璋时代是一个人人平等的时代;朱元璋时代是一个扫除一切贪官、权贵的时代;朱元璋时代是一个人人有房住、有衣穿、有饭吃的时代;朱元璋时代是一个令官员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无所适从的时代;朱元璋时代是一个平民可以进京表达自己权力与诉求的时代;朱元璋时代是一个打垮世界上最强大征服者的时代;朱元璋时代是一个汉文明重新成为历史主角的时代。
阴冷与****、灭族与无情的朱元璋时代终于伴随着洪武皇帝的死进入了历史的垃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