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沿途风景
26500900000026

第26章 《朋友》

梦里的江湖,百花齐放,人来人往,繁花似锦

有朋友,有敌人,有陌生人

白天,

拥挤的车阵,排放的废气,高楼冷气释放的热气

在烈日的酷晒下,让温度计里的水银不断上升

夜晚,

喜欢安静的坐在阳台看夜空

懒懒的把自己置于墨色里

看那一束清冷的月光中轻轻柔柔的倾泻在地面上

转身,你依旧在左岸,而我依旧在右岸

等待本身反客为主,成了与“非等待”同样重要同样普遍的生活态度

人生的大部分时间被三种人占据:

一.你爱的人,你在乎的朋友

二.爱你的人,在乎你的朋友

三.彼此都不爱,都不在意的陌路人

@彼此在意的朋友

其实,对于在乎你的朋友

他们身上会有一种冬天晒被子才有的阳光的味道

他会说“喜欢一个朋友,和她如何反响是两回事,珍惜一个朋友跟她是否有回馈也是两回事,这都是我一个人的事。”表情平淡,略带微笑,还有一丝奇怪的骄傲

她会说:“要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无价的事件上,比如说旅行,比如说读书,比如说陪着父母在夕阳的余晖下散步,比如陪伴相谈甚欢的朋友”

他会说:你要记得,紫檀未灭,我亦未去

我说:嘘,我的伤才刚刚睡着

我说:也许我不再是我,你转身一走的苏州里的不是我

并不是所有人都敢爱敢恨,如果有一个人肯为了你,

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别人的心,一定要感恩

诗人周涛描写过一种平衡的深刻:两棵在夏天喧哗着聊了很久的树,彼此看到对方黄叶飘落于秋风,他们沉静了片刻,互相道别说:明年夏天见

楚楚则写过一种不平衡的深刻:真想为你好好的活着,但我,疲惫已极,在我生命终结前,你没有抵达,只为看你最后一眼,我才飘落在这里

那天和迪说:乘公交车的路上,看到一个乞丐站在阳光下,手里拿着一本书,心里想着,如果有一天我的父母去了美丽的西方,如果我的朋友不在一个国度,如果我不再有牵挂,羁绊,或许我也会成为这样的一名乞丐

类似,古希腊犬儒派哲学家第欧根尼,他身体力行着若行主义,过着乞丐一样的日子,毫不介意别人的嘲笑,试图以此来描述一种理想生活状态,他大白天举着灯,渴望寻找诚实的人。

很久前通过书友了解这个奇葩,不能理解,大骂:SB

后来,试着理解接受不同于自己的事物,跟自己不一样的甚至相反的不一定是错的,接受理解也并不代表要改变自己。就像黑与白在一起,他们同样是永恒经典的搭配。

@彼此不在意的朋友

在回港的几个月,与曾相识不相交的朋友陌路,或者相识于一次派对,一次合作,一次谈判,一次饭局。。。。这几个月连续接到不少异性的电话,匆匆挂掉,或者拒绝见面。在我们相识的日子里,并没有付出真诚真心,那么不相识的日子里,不必来打扰我的生活,每个人都有选择朋友的权利和标准。

我绝对不是那种,你来了我陪你,你不来我等你来的朋友,也绝对不做,你无聊将我想起,你烦躁将我记起。我有我自己的想法,我有我自己的生活。

有些人,在时光里一点点蜕变,而我,在无数个街角与现在的他们擦肩而过,在回忆里,我看不见他们漠然的背影,也许,会在与他们擦肩而过的霎那,听见心中,一颗颗水滴落地破碎的声音,因为,从此陌路,所以从现在起,我放弃了一切可以遇见陌路人的机会,我害怕,擦肩而过时,那种漠然,那种陌路之感。

@这样的温暖

伯牙在钟子期死后碎琴断弦永绝琴缘

提奥在梵高自杀后病故

海子殉难后,骆一禾也紧随而去

朋友意味着,你伸出手去,可以握到另一只温暖的手

在你无所依傍时,感受温暖的光茫

在你焦虑和孤寂时,得到灵魂的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