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离异一年多的夫妻找到我,不是为了复婚,而是纠缠于孩子的探视权。一年前,这对折腾了多年的夫妻终于分道扬镳。分手一段时间后,女方准备再婚时却变得忧郁起来。五岁的儿子是她的心头肉,而判给男方后她就很难找到母子单独相处的机会。孩子得不到母爱,这让她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
到儿子奶奶家探视,前夫堵在门口不让进;到幼儿园看望儿子,被前夫指着鼻子破口大骂;前夫还发短信诅咒她:“我要告诉孩子他有一个×××的妈,不要再打扰我和孩子的生活,我会清除敌人的……”
她拿出手机,翻出这些短信给我看,一脸的无可奈何。她最担忧的是自己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婚姻破裂孩子受到如此影响,这是她最不能容忍的。可一谈起前夫,她就只是摇头叹息。十年的婚姻画上了句号,但生活远非如此,毕竟有个共同的血肉,而孩子是没有选择权的,要么随父亲,要么跟母亲。如今夹在父母中间的孩子,大人却无法体验他内心的恐慌和痛苦。
据说,当孩子母亲打来电话时,他会迅速走到一边,尽量躲在距离父亲远一点的地方,跟母亲小声地交流着,声音压到很低很低,生怕爸爸一气之下夺下他手里的话筒。听到这里,我的心都酸了,可怜而又聪明的孩子,他既不想得罪爸爸,又忍不住思念妈妈。
在接受我咨询的来访者中,他们都知道我的咨询原则:宁拆十座庙,不悔一桩婚。事实上,绝大多数婚姻没有谁对谁错,只是不懂经营,糊里糊涂走进围城,当婚姻变得“度日如年”时,离婚成了不可避免的选择。
好合好散虽不是人生的最佳境界,但可以作为离异时的最佳选择,不管怎么说,离婚也要争取最高分!试想,如果另一半带着仇恨离开,这样的分手勉强打个及格。于是,我劝这位女士:“你最好正面应对他的愤怒和质疑!”
“我做不到,他不是那种讲道理的人!”她回应。“当初选择他时,就没有发现他的这些劣根性?”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调侃。
她有些委屈地倾吐着心中的郁闷:“我一直要求上进,不断读书进修,才有了今天的这份职位。可他从来不看书看报,就是打牌、宵夜、看电视,跟他说什么都如同对牛弹琴,时间长了我也懒得跟他说,我们无法沟通。”
看得出来,当年他们的婚姻模式是婚姻长度正向增长、但双方距离负向增长,导致夫妻感情越来越差。要知道,婚姻双方如果不能共同进步,必然面临一方积极向上、一方止步不前,一方看不起另一方、而另一方与之较劲儿的尴尬局面。当分手不可避免时,被甩掉的一方因积怨已久,而无比怨恨另一方。一旦离婚已成定局,孩子便成为报复对方的唯一筹码。
这让我想起了“好好先生”罗嘉良,当他与结婚十年的太太方敏仪离婚时,一段相交二十八载的姻缘划上了句号。罗嘉良对媒体亲证消息,强调再见亦是朋友,并会将价值千万的豪宅及儿子抚养权全归太太所有,做个尽责的丈夫。
再见亦是朋友!
这话说的很好,相对于当今普遍的男女离婚事件,太多的人把恩怨带入今后的生活中,甚至在子女的问题上纠缠不清,把男女双方的战争延续到下一代身上,把子女作为再次刺伤对方的兵器,直到对方伤痕累累,孩子也无辜连累……
现代社会,离婚是婚姻生活的终结和家庭的解体,人们带着美好的愿望走进婚姻,却带着累累伤痕离开婚对方。在离婚的时候,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必须学会处理好与之相关的各种关系,也就是说要在各个层面上实现分离,比如法律上的分离、经济上的分离、抚育上的分离、情感上的分离、社交上的分离和精神上的分离等等。
再见亦是朋友!
夫妻毕竟在一个屋檐下共同生活过,相互之间曾经的亲情和依恋是无法抹去的,但是大家又必须面对现实和未来,尤其还需要关注子女的成长。在孩子的眼中,父母就是蓝天和大地,是自己的心灵偶像和骨肉至亲。当父母分手时,就好像天空塌下来一样,带给他们的内心伤痕已经是永远无法愈合的了,如果父母反目为仇、互相伤害,处在夹缝中的孩子一定是最大的受害者了!
在曾经的温馨家庭里,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稳定三角关系已经结束,但一个新的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三角关系的缔造,却需要离婚双方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当发现两人相处已经困难重重不得不分手时,耐心地化解另一方的纠缠、不亢不卑、温情面对,才是最好的策略。而不理不睬的冷处理,或大吵大闹的火药味,都不能达到彼此的双赢。
离婚也可以打分,但应该争取最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