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清水心得
26257800000172

第172章 病源

每个人都会生病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疾病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大烦恼。科技不断更新改造,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同时也有很多新的疾病不断产生,这说明疾病与人类和自然之间是有联系的。疾病不是凭空产生,而是有相对存在性。

中医学上有个词叫‘病从口入’,这个词非常精准的描述了病的根源——食物,或者说是摄取物。只要进入人体的东西都有可能致人体生病。

发达的科技不仅让人类尝到很多福利,同时各种食物中隐藏着各种各样的隐患,或者说是各种化学剂。这些东西现在即使我们不想去接受那也要去接受。病源的一部分是来自于不良的食物。

但是本文的重点并不是去讨论‘病从口入’,而是从生物相对论来看看病的根源是什么,怎么才能少生病,能不能永远不生病。

植物与动物拥有一定的相对性,两者互相依靠才共存在于自然。那么植物与动物之间食物链上存在一定关系,那么病源与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再观察植物与动物的结构组成,发现植物果实中含有营养:淀粉、蛋白质、脂肪、纤维等,动物(肉等)中主要营养是蛋白质与脂肪。虽然动物中的营养极为丰富,但是却不匀称,缺乏很多元素。为什么用匀称来形容食物中的营养?因为生物相对论中决定了植物中的营养价值永远优先于动物自身。对于植物来说动物中的营养价值也优先于它自身。只有产生一定的营养差值,才会让两者之间有所依赖。所以匀称是一种相对说法。

如果一个人只吃肉,不久就会生病;如果一个人只吃水果,也不会生病。

病源来自于食物问题或摄取物问题。动物本身的病源来自于本身食物链的混乱,各种各样的营养混乱。在每个动物追求美味的同时,同样也会付出一点代价。

动物本身营养对于动物本身永远是缺乏的,或者说是残缺不完美的,这样的残缺正是生物相对论造成的必然结果。动物离开植物,就只有死亡。离开植物,也就会产生疾病。

差值营养说:动物所需的营养是与植物中含有的营养互补的,两者的营养产生明显的营养差值也是自然让二者共存下去的缘由。

对于自然的破坏就是对植物环境的破坏,动物与植物之间的平衡加剧扭曲,同时科技的发达导致营养差值增大,新的疾病会产生,疾病渐渐不断增加也就不稀奇了,完全有理由解释一切疾病原理。

植物(果实)中的营养对于动物来说是匀称全面的,动物(排泄物)中的营养对于植物来说是匀称全面的。病源就是因为吸收了很多不匀称的营养而产生的,再恶劣的疾病产生的原因相同。所以平淡的食物是对人体自身最好的补药,不需要华丽与奢侈,同样不会得病。

遵从自然事物发展规律,根据生物相对论可以知道要少生病也就要摄取像植物果实一样营养匀称的食物,营养价值高的食物也要因时而食。

病有很多种,但是终究有其根,关于人体一些病的病源猜想:人体本身产生的病患来自于动物食源(针对于人体大部分病患);人体若不摄入动物食源,只摄入植物食源,则人体本身不产生病患。这种病患主要是指人体内部脏器,血液等出现的问题,比如说癌症。

二、微观病源

除了我们看得到的生物,还有很多以至于充满整个地球各个角落的微生物存在。

植物与动物之间的相对只是生物相对论的一点,同样微观生物也必然存在相对性。而这种相对性也同食物息息相关,同整个食物链相关。根据时代的不同变化,自然的改造,病毒也是不断地改造更新,因为微观食物链与宏观食物链仅仅相连,其实食物链永远只有一条而已,只是生物从小到大被划分开了而已。

当看到垃圾场时,各种飞虫盘旋,恶臭飘来,我就在想这里随时可以酝酿出一种新的病毒。看到这种状况我总感到恐惧。实质上总有些小飞虫会看到那些小细菌或病毒的。

没有人会特别注意自己每次摄取的食物是营养匀称的,不可能有人会完全去遵循生物相对论,而每个微生物更不会注意到这些。他们吸收的营养是由人类自身对自然的破坏所影响的,营养缺陷一直都存在着,如果一直加剧增加微生物的营养差值,那么其本身也会生病。微生物生病似乎对于大生物来说并不能造成影响,但是微生物是生物界的基层,同时可以无孔不入,对于大生物的影响就成了病患的生成,也就是说病患来自于微生物的营养差值,其根本来自于恶劣的生存环境。

愈加恶劣的环境更加导致微观生物的变异,这种变异是被积累的,被影响的,影响于宏观生物也是通过食物链传递,参与传递的生命绝对是备受其害。

任何一个新的病患的产生都是通过量变一点点产生的,生活在生物圈最底层的生命就像农民一样,不论是新的病患形成或被消灭,受苦的都是这些最底层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