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清水心得
26257800000144

第144章 声光同时性——波振带向

声光同时性——波振带向

产生声音的同时有没有光伴随产生?产生光的同时有没有声音伴随产生?

如果用光和声都是能单独产生的条件来设想一下,光和声的产生是充要条件还是充分条件,是充分必要条件还是不充分不必要条件?

谁能够更深刻的影响谁,这个答案就出来了.

我曾经举出新的概念:波振带:波振带由波介质数量级的两个临界点决定。一个临界点是能够传递声音最大粒子数量级,一个临界点是能够传递声音最小粒子的数量级。光的波振带也如上划分。能够传递声音的介质作为一个带,能够传递光的介质作为一个带。

光和声音处于两种不同的波振带上,但是两者与原子同样脱不了干系,所以其二者还是有着比较直接的联系的。如果声光俱现的问题能够解决,波振带就有顺序方向之分了,分析所有宇宙波就有规律了。

有时候生活中很多例子都是声光同时出现,雷电,燃烧的物品;但是又有很多例子说明光和声音能够独立存在的,耳机,显示屏,所以这些例子让我们产生了疑惑,声音和光到底有什么联系?

看要看其本质,抓要抓其根本。

光有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声音也有能听见的,听不到的,所以我们不能看到的,不能说明不存在,我们听到的,也不能说明不存在。人的能力和仪器的能力是有限的,有时候只能从理论这块来理解,尤其是无极宇宙这块。

如何判断声光(包括不可见光)是否同时俱现,就有一定的难度了,所以还是从产生原理来抓起。

声音传播的介质在分子原子之间,使物体发出声音很简单,一个巴掌也能拍响;光的传播介质在核内外电子之间,使物体发出光,就要石头磕石头。这现象说明原子外易动而原子内不易动,相当于人的身体在动而人的五脏六腑和大脑只是随着人的身体在动罢了。

这点说明了:声音产生的同时,光不一定会产生;如果狠狠地石头磕石头,声音和光就会产生。

不过这点要说明另外两点还不足够,就是光的产生。

我在想,光产生,声音就一定会产生吗?

经过思考,我认为如果人为或者意外只激发核内外电子,就代表着只会产生光,就不能像石头磕石头那样了。但是不在偶然的条件下,光波的产生都会伴随声波产生。

一支蜡烛的燃烧,或者是大火燃烧的声音,这些自然现象都像石头磕石头,想要有光就要磕出声。如果说显示屏发光有没有声音,有是有,就是人听不见啊。

我听歌一般从早听到晚,喇叭声音不变,但是越来越响,深夜听歌更不说了,声音调到最低都感觉听得清清楚楚,第二天起来在听啥也听不到。

至于为什么?

和太阳照射的关系脱离不了。白天什么也不听也觉得吵,晚上要静静的可怕,是太阳光间接地影响了分子热运动,白天分子活跃,各种吵闹声,听也听不清;晚上分子不活跃,声音传递敏感度高。

有的人晚上喜欢开灯睡觉,就是因为太安静,神经太过松弛也会使人心生恐惧。

一件小时候都想干的事情:一棵树上的雪,震动树干,树枝都会震颤,雪就会下来;试想树枝够不到要想树枝震颤,雪落下来,怎么做呢?自然是一脚踹树干。

自然间的事物是有根有末梢,知始知终,就会清楚导向。

所以得出:自然条件下,满足原子结构条件下,声音的产生不一定伴随光的产生,而光的产生,一定有声的产生。

波振带的从声到光方向就像从树干到树梢,从粗糙到精细,也是从外到内。所以光比声更细节,反应的信息和速度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