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清水心得
26257800000138

第138章 光的本质2

给我一架速度为c的飞机,一架电子显微镜,我就能看清光的本质,其实我能坐一次超音速飞机就很满足了。

每一个科学家对光的理解都有可能不同,因为我们看不到光,它太快了。

要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改变光的概念则是难上加难,我想用缓慢的节奏和速度来阐述我对光的理解。

在简单的光的单缝衍射实验中证实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

我一直在想光为什么会同时拥有这两种特别的性质,难道光真的实在太特殊了吗?

从我理解的生物角度来说,声的本质就是大粒子振动信息获取,光的本质就是一种极微粒子振动信息获取。在生物方面,声和光的差别就在于信息量与取向的获取不同,从进化角度,只要满足于生存,光与声可以不存在,但是(耳朵)声的出现优先于(眼睛)光,光比声更高级。

从物理角度来看光的物理性质,我认为粒子性与波动性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这样的矛盾使光在我们的思想里模模糊糊,说实话就是根本搞不清光到底是啥,是粒子还是波?

几百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以太”这种概念(以太可以看做是光的传播介质),我以质能元(质量能量无限小)的概念就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光的性质,我也希望能够找到光的传播介质。

在我的极限宇宙理论中,宇宙内的任何区域是存在质能元的,比如说地球大气一直到大气外面是有空气,并且密度越来越小,如果再将这个区域扩展于整个宇宙,也就说密度越来越小,还是存在粒子的,“但是参与光传播振动的微小粒子是我们永远无法通过光来观察的,甚至不可能通过显微镜。”这涉及我们认识宇宙的极限。

不过了解光,我们反而可以利用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自然事物发展规律。自然辨证法中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方法,比如说模拟,类比,转换,比较等方法。

我比较习惯用些最简单靠谱的方法来解释最复杂的问题。

下面我们可以先观察两种不同的情况:在黑暗中……

一、我们用一个铁锤敲碎一块石头,观察所发生的一切

二、我们再用铁锤敲碎一块玻璃杯,观察发生了什么?

虽然我们看到的直接现象是石头和玻璃杯都碎了,但是比较他们发出的声?是否有所不同?

声音的属性和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敲击它们发出的声音自然不同。可是我们看到了什么?

如果你只看到,黑漆漆的一片,任何东西都看不到,那就错了。

铁锤敲击石头时会摩擦产生火花,有光产生,敲击玻璃杯倒是看不到。

我为什么要比较这两个现象?

你会发现接下来的你会非常好奇。

我们检查敲击的碎片(最好敲击的猛一些),零零碎碎,但是可以按照大小排列起来,最大的就不说明了,我们看我们敲击时能产生最小的那块,这个如果我们很严谨的观察,可以发现我们的敲击的碎片可以很小,非常小,小到肉眼看不到。

那么我们看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声音之所以为机械波是因为参与振动的粒子很大,分子或原子,石头与玻璃杯在敲碎时都有剧烈的振动,自然会有声音发出。而光呢,为什么敲击石头时会产生光,而敲玻璃杯时没有呢?

如果你再拾起地面上的玻璃碎片,用相当大的摩擦力再去敲击,你就可以摩擦出火花。

具体的原理是什么呢?

就是粒子数量级之差的振动不同。

分子原子这些粒子我们很容易让它发生振动,这就像有一大缸水,我们要让上面的水晃动起来是很简单的,只需要轻推一下大缸就行了,但是我们要晃动大缸最底下的水,让最底下的水转起来,这时我们就要耗费相当大的力气了。

如果还不能理解,那么就夸张一点,比如说一个人坐在船上,船发生了晃动,但是要让人晃动起来还需要更大的力,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我通过生物信息的分析,再通过具体简单的物理实验分析,也就大概的得了光的本质,其实通过声音和光我们可以来了解世界,就和蝙蝠通过超声波了解世界一样,其生物本质没有任何区别,物理本质也同样诞生于一处。

如果我们因为无法捕捉到的东西而感到神秘,那就要仔细的观察了,自然会告诉我们一切,他说没你们想象的那么复杂。

*通过简单地光的单缝衍射,我们非但否定了光的粒子性,反而得出光是依靠介质传播的,而这种传播微粒具有物理实在性。

在历史上,迷惑科学家双眼的正是光的速度,而且存在很多的矛盾,从光的粒子性到波动学说,到今天的波粒二象性,都只说明了一个问题,光的真面目正在渐渐浮出水面。

那些表面现象所产生的矛盾最终会被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