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管理中的心理操纵术
2621700000030

第30章 你在品酒菜,别人在品你(2)

比如,遇到了自己忌口的菜,就不要去吃。如果事先不知道菜里有自己不能吃或不喜欢吃的配料,那么尝到了,也不要大惊小怪,可以偷偷把嘴里的菜吐到纸巾上,不动声色地处理掉。千万不要直接吐到地上,那样显得很不文明。

比如,吃到太烫的食物,不要“噗”地吐出来,可以轻轻夹住放到旁边的盘子里。

比如,看到菜里有异物,像虫子、发丝一类的东西,不要大喊大叫,更不要拍桌子大骂服务员,影响其他人的食欲。可以向服务员示意,让服务员来解决。

除了不雅的吃相,用餐风度还包括用餐文明。

比如打哈欠。打哈欠让人感觉你对食物感到乏味,对饭局漫不经心。如果忍不住要打哈欠,可以用手背掩住嘴巴,这样别人不易察觉;万一被人看见了,用手捂住嘴巴打完哈欠后,一定要说:“不好意思。”

比如咳嗽、擦鼻涕。这样的行为最好不要发生,实在失礼。万一忍不住,最好用纸巾捂住嘴巴和鼻子。

比如剔牙。吃饭时牙缝难免会塞东西,有些人会当众拿起牙签剔牙齿,这是很不礼貌的,最好到洗手间处理。

另外,有些人可能冒失,弄洒了汤汁,这也是不雅的行为。遇到这样突然发生的事情,不要惊慌,小心处理一下就行。如果洒一点点汤汁在自己桌椅上,用餐巾纸擦拭就好;如果洒了很多,最好叫服务员来处理。处理完毕,应该给其他人道歉,因为你给他们带来了不便。你也可以拿自己闯的祸开个玩笑,让大家很快忘记205发生过的事,从而缓解自己的尴尬。

很多人会在饭桌上得惠,所以千万要注意饭桌上的一言一行。千万不要因为吃相不好而影响别人对你的看法,使人际关系受到负面影响。

5一视同仁,在饭局中不以尊卑、亲疏定冷热.

在饭局中交朋友,在酒桌上办事情,这是很有中国特色的社交方式。也就是说,千万不能忽视任何一次饭局,千万不能忽视饭局中任何一个人,因为任何一个人的关系都有可能有用。

可惜的是,中国人太讲究门第、出身、身份等,在饭局中就出现了尊贵的人物,总是被一些人使劲捧着,而普通来宾却被忽视。这种以尊卑、亲疏定冷热的交际方式,实在不可取。最好一视同仁,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你结识新朋友,扩大交际圈,还可以把你锻炼成一个善于应酬的交际红人。

小周的孩子满月了,他置办酒席,请上司和同事喝酒。

饭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大菜小菜满满当当,可以感觉到主人的全心全意。

其实小周请这顿饭也是有想法的,他希望借此改善一下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获得上司的好感,希望能在不久之后得到提升。

周太太也在场。菜上齐后,小周招呼大家喝了酒。之后,周太太一个劲儿地对上司说道:“实在没什么好吃的,请将就吃点!”小周也时刻关注着上司的酒杯是否空了,一杯接一杯地给上司敬酒。

为了让上司得到更好的照顾,周太太非常细心,看到上司面前的盘子半空了,就赶紧把其他菜转过去。

而对其他同事,小周和太太则相对冷淡,只漫不经心地笑着说“请”。

小周夫妇太过殷勤,让上司感觉不舒服,他心想:“这样巴结我做什么!”也就很冷淡地回应他们。

其他同事心里也不舒服极了,认为他们自己不过是陪衬,自尊心受到很大的好人品才能赢得人心打击,连动筷子都很勉强。其中一位悄然离席,另有一位也没坚持多久,便找了个理由起身告退。

在饭局中,如果主人对待客人厚此薄彼,那不仅会得罪被忽视的人,也会使被礼遇的人不自在,可谓得不偿失。

一场饭局,等级比较高、名气比较大的人有他们的光彩,资历一般、初来乍到的人也有他们的色彩。不要光顾着去捧月亮而忽略了星星。虽然小人物这次不是你所求的对象,但以后很有可能成为你的贵人。如果你的厚此薄彼伤害了他们,就无意间断了自己的财路。

“一人向隅,举座不欢”。一群人相约在一起进餐,并不是为了吃点什么,喝点什么,主要是为了人多,在一起热闹,通过饭局这种形式沟通一下感情,互诉一下衷肠。硬要把他们按照身份高低来排序,从而区别对待,这样的饭局气氛会是何等的尴尬。

被冷淡对待的人会觉得自己不受重视,做人的尊严尽失,心里就会很委屈,有的还可激化为愤怒,引起争执,破坏了饭局的和谐氛围。被热情招待的人感觉自己被推向了孤立的一方,成为了众人矛头所向的对立面,自然心中难安,也会为之不快。

任何时候都不要抱着势利的态度来对待别人。热情对待比自己身份地位高的人,会有奉承巴结之嫌;冷漠对待比自己身份地位低的人,会给人以冷傲之感。这样的人怎能得到他人的尊敬和认可呢?

战国时期,齐王宴请大臣们喝酒,齐国大夫夷射也在其中。207宴会结束后,夷射从王宫出来,他醉醺醺地提着酒壶倚靠在宫门边休息。

这时候,一个跛脚的看门人向夷射请求道:“把您手里剩下的酒给我喝一些好吗?”

夷射睁眼看到他是一个跛脚的看门人,立即觉得反感起来,便斥责道:“去,你这受刑致残之人,竟敢向我这样德高望重的人要酒喝!”

这个看门人等夷射走了之后,把一些水泼在夷射休息过的走廊柱下,弄得像有人在该处小便过。

第二天,齐王路过,发现廊柱下是湿的,于是怒斥看门人:“是谁在此处小便了?”看门人回答说:“大王,小人实在不知,但是昨天我看见大夫夷射喝醉了酒,曾在这里站立。”非常注重礼节的齐王大怒,下令将夷射处死。

不要让自己的双眼变得势利,任何一个小人物你都得罪不起。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昨天的小人物明天就可能成为大人物。你在饭局中冷落了一个小人物,你的路可能会越走越窄。

如果因为一顿饭搞砸了交情,岂非得不偿失?即使以后想加以弥补,也无法抹去那不太愉快的记忆。

所以,在饭桌上要照顾好每一个人,千万不要亲疏有别。应从吹捧每个人的优势和特点做起,对每个人都礼仪有加,不分亲疏远近,尽量激发在场每个人的热情,让他们对你的待客之道表示认同和赞美,进而喜欢你、敬重你。

6再激动也要保持仪态,不要用食指指着别人.

好人品才能赢得人心当你遇到一个人满身酒气、用食指指着你说话时,你有什么感受?你肯定觉得这个人粗俗、不礼貌,甚至觉得他没教养。确实是这样的,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与这个人的修养风度密切相关。举止粗俗的人,在他人眼中只能是修养不够的,他人又怎会与其合作呢!

中国人自古以来讲究礼节,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仪态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良好的仪态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与魅力,更好地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从而使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在饭局这个社交场合,我们也必须遵行礼仪规范。一场饭局的目的,要么是交流感情,要么是求人办事,要么是商务谈判,不管是何种目的,礼仪都是我们与饭桌上的客人达成合作的基础。适度、恰当的礼仪不仅能给他人以可亲可敬、可合209作、可交往的信任感,而且能促进合作迅速走向成功。

培根说:“行为举止是心灵的外衣。”良好的仪态是一种极富魅力和感染力的美,令人在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良好的气质与风度。

但饭局中,在酒精的作用下,很多人往往会失态,或大声吵嚷,或大爆粗口,或拍桌子,或指着别人大喊大叫,甚至用食指指着别人说话,这是非常不礼貌的。

有人这样说:“当你用食指指着别人的时候,别忘记了还有三根手指指向自己。”这种粗俗的举止,会严重损害自己的形象。

王鼎凭着对老板的忠心,终于获得了老板的青睐。尽管他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什么业务知识都不懂,但老板还是喜欢把他带在身边。就这样,王鼎成了老板的小跟班。

一次,老板与生意上的朋友在酒楼谈生意,自然王鼎也在席中。席间,老板向其他朋友炫耀自己的得力助手对自己有多忠心,多能干。喝了几杯酒的王鼎感觉有点飘飘然了。

这时,服务员正好在王鼎身边上菜。一不小心,服务员把菜汁洒在了王鼎衣袖上。王鼎勃然大怒,指着服务员就开骂:“你没长眼睛啊……”

其他人都看着王鼎的手指头,只见他把食指指向服务员,边指边往前冲,骂的话也越来越不堪入耳,让其他桌上的人侧目。

离开酒楼时,老板黑着脸,只跟王鼎说了一句话:“你真让人觉得丢脸!”

不文明的仪态,往往是在激动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人们因为激动,一时间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忘记了如何应对突发情况,忘记了伸出食指指着别人会造成多么恶劣的影响。

人的激动,往往起因于突发情况。这时候应该保持冷静,告诉自己:“这种场合我必须冷静。”然后大度一点,微笑着说声“没关系”。在座的人都会因你的大度而对你赞赏有加。否则,就会发生“当你用食指指着别人的时候,还有三根手指指向自己”的情况,两败俱伤,何苦来哉!

很多在饭局中游刃有余的人,都是始终保持良好仪态的人。

不仅在饭局中要保持良好的仪态,激动的时候不要伸出食指指着别人,在任何场合都要注意不犯这样的错误。

毕业宴会上,同学们端起酒杯,回忆着四年来的点点滴滴。班长站起来发言,越说越激动,他左手拿着酒杯,右手用食指指着在座的一个个同学,诉说过去的情谊。

这时候辅导员也站起来,说了一些离别在即的伤感话。然后他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

一日,苏东坡去拜见好友佛印和尚。苏东坡问佛印他像什么,佛印说像一尊佛。

苏东坡又问佛印:“你知道我看你像什么?”佛印摇头。苏东坡捂着嘴哈哈大笑说道:“我看你像一坨屎!”佛印笑而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