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脾胃论译注:刘涓子鬼遗方
2589200000021

第21章 脾胃论译注 卷下 (7)

右口父咀,每服半兩,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空心。如急,不拘時候。

上药切碎,每服半两,加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空腹时稍热服。如病情急,不拘时候均可服。

丁香茱萸汤

治胃虚嘔噦吐逆,膈咽不通。

治疗胃气虚弱,呕吐上逆,咽膈闭塞不利。

乾生薑 黄檗已上各二分 丁香

炙甘草 柴胡 橘皮 半夏已上各五分 昇麻七分 吴茱萸 草豆蔻 黄芪 人參以上各一錢 當歸身一錢五分 蒼术二錢

干生姜 黄柏以上各二分 丁香

炙甘草 柴胡 橘皮 半夏以上各五分 升麻七分 吴茱萸 草豆蔻 黄芪 人参以上各一钱 当归身一钱五分 苍术二钱

右件剉如麻豆大,每服半兩,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食前,忌冷物。

上药锉碎如麻豆大,每服半两,加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饭前温服,忌食冷物。草豆蔻丸

治脾胃虚而心火乘之,不能滋榮上焦元氣,遇冬,腎與膀胱之寒水旺時,子能令母實,致肺金大腸相輔而來剋心乘脾胃,此大復其讎[1](讎:同仇。)也。經云:大勝必大復[2](大勝必大復:勝復指運氣學説中“勝氣”和“復氣”。勝,偏盛的意思;復,報復的意思。勝氣强盛其復氣也峻烈。),故皮毛、血脈、分肉之間,元氣已絶於外,又大寒大燥二氣併乘之,則苦惡風寒,耳鳴,及腰背相引胸中而痛, 鼻息不通,不聞香臭,額寒腦痛,目時眩,目不欲開,腹中爲寒水反乘,痰唾沃沫[3](沃沫:唾沫。),食入反出,常痛,及心胃痛,脇下急縮,有時而痛,腹不能努,大便多瀉而少秘,下氣不絶則腸鳴,此脾胃虚之極也。胸中氣亂,心煩不安,而爲霍亂之漸,膈咽不通,噎塞,極則有聲,喘喝閉塞,或日陽中或暖房内稍緩,口吸風寒則復作,四肢厥逆,身體沉重,不能轉側,頭不可以回顧,小便溲[4](溲:即排尿。)而時躁,此藥主秋冬寒涼大復氣之藥也。

治疗脾胃虚而心火乘犯,不能滋养上焦元气。遇冬季肾与膀胱寒水之气当旺时令,肾水(子)能使肺气(母)盛,导致肺与大肠之气侮心乘脾胃,这是运气学说中所说的复气报复现象。《内经》说:胜气强盛复气峻烈。所以皮毛、血脉、分肉之间的元气失于卫外,再加上大寒、大燥二气相合乘犯,可出现恶风寒、耳鸣及腰背牵引至胸中作痛,鼻息不通,不闻香臭,头额寒冷,脑部疼痛,时有目眩,两眼不想睁开,腹部被寒水之气侵犯,出现痰涎唾沫,进食反吐,心胃疼痛,胁下拘急挛缩,有时疼痛,腹不能用力,大便多溏泻而少便秘,腹中肠鸣矢气不停,这是脾胃之气极虚的表现。胸中气机紊乱,心烦不安,是逐渐成为霍乱的先兆,膈咽不通利,噎塞不畅,严重的呕哕有声,气急喘促,闭塞不畅,或者在日光下或暖房中证情稍缓解,口中吸入寒气则又发作,四肢厥冷,身体沉重,不能转侧,头不可以回顾,排尿时寒噤。此方药适宜于秋冬寒凉季节,属于治疗复气的药方。

澤瀉一分,小便數減半 柴胡二分或四分,須詳掗痛多少用

神麯 薑黄已上各四分 當歸身 生甘草 熟甘草 青皮以上各六分 桃仁湯洗去皮尖,七分 白僵蠶 吴茱萸湯洗去苦烈味焙乾 益智仁 黄芪 陳皮 人參以上各八分 半夏一錢湯洗七次 草豆蔻仁一錢四分,面裹燒面熟爲度,去皮用仁 麥芽炒黄一錢五分

泽泻一分(小便频数减半) 柴胡二分或四分(须详审掗痛之缓急使用)

神曲 姜黄以上各四分 当归身 生甘草 熟甘草 青皮以上各六分 桃仁(汤洗去皮尖)七分 白僵蚕 吴茱萸(汤洗去苦烈味,焙干) 益智仁 黄芪 陈皮 人参以上各八分 半夏一钱(汤洗七次) 草豆蔻一钱四分(用面包里烧面熟为度,去皮用仁) 麦芽(炒黄)一钱五分

右件一十八味,同爲細末,桃仁另研如泥,再同細末一起研均,湯浸蒸餅爲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熟白湯送下,旋斟酌多少。

上药十八味,研为细末,桃仁另研成泥,再同研细末,用开水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白开水送服。根据服药后的情况,斟酌用量大小。

神圣复气汤

治復氣[1](復氣:運氣學説中的報復之氣,即受制之母氣(或子氣),以報復其受制之讎。)乘冬,足太陽寒氣[2](足太陽寒氣:自然界六氣之一,反映於人體的足太陽膀胱經的寒水之氣。),足少陰腎水之旺,子能令母實,手太陰肺實,反來侮土,火木受邪,腰背胸膈閉塞,疼痛,善噴[3](噴;據《濟生拔粹》本作“嚏”。),口中涎,目中泣,鼻中流濁涕不止,或如息肉[4](息肉:即瘜肉,此指鼻腔裏的贅生肉。),不聞香臭,咳嗽痰沫。上熱如火,下寒如。頭作陣痛,目中流火,視物目荒目荒[5](目荒目荒:視物模糊。),耳鳴、耳聾,頭併口鼻或惡風寒,喜日陽,夜卧不安,常覺痰塞,膈咽不通,口失味,兩脇縮急而痛,牙齒動搖不能嚼物,陰汗[6](陰汗:陰部出汗。),前陰冷,行步欹側,起居艱難,掌中寒,風痹麻木,小便數而晝多,夜頻而欠,氣短喘喝,少氣不足以息,卒遺矢[7](矢:同屎。)無度。婦人白帶,陰户中大痛,牽心而痛,黧黑失色。男子控睾[8](控睾: ****收縮。)牽心腹陰陰[9](陰陰:同隱隱。)而痛,面如赭色,食少,大小便不調,煩心霍亂, 逆氣裏急而腹皮色白,後出餘氣,腹不能努,或腸鳴,膝下筋急,肩胛大痛,此皆寒水來復火土之讎也。

治疗“复气”,乘冬令足太阳寒水和足少阴肾水当旺之时,子能使母实,引起肺气实,反过来侵侮脾土,因而心火和肝木受邪,出现腰背和胸膈各种闭塞,胸部疼痛,经常打喷嚏,口中流涎,眼内出泪,鼻中流浊涕不止,或鼻内生息肉,不闻香臭,咳嗽吐痰沫,上部灼热如火,下部寒冷如冰,头痛陈作,目冒火花,视物模糊,耳鸣、耳聋,或恶风怕冷,喜晒太阳,夜卧不安,常觉咽部痰阻,咽膈不通,口中乏味,两胁拘急、挛缩而疼痛,牙齿动摇不能嚼物,阴部出汗,前阴冷,行步倾斜欲倒,起居艰难,手掌寒凉,肢体麻木不仁,小便频数而白昼量多,夜间频数而短,短气喘促,难以接续,突然大便失禁不止。妇人白带,****中剧烈疼痛,牵引及心腹,面色黧黑无华。男子****收缩牵引及心腹隐隐疼痛,面如赭石色,食少,大小便不调,心烦吐泻,气逆烦乱急迫,腹部皮肤苍白,矢气频出,腹部无力,或肠鸣,膝下筋脉拘急,肩胛疼痛,这些均是寒水之气来报复心火、脾土的证候。

黑附子炮裹去皮 乾薑炮爲末,以上各三分 防風剉如豆大 鬱李仁湯浸去皮尖,另研如泥 人參以上各五分

當歸身酒洗六分 半夏湯泡七次 昇麻剉,以上各七分 甘草剉 藁本以上各八分 柴胡剉如豆大 羌活剉如豆大,以上各一錢 白葵花三朵,去心, 細剪入

黑附子(炮里去皮) 干姜(炮为末)以上各三分 防风(锉碎如豆大) 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另研成泥) 人参以上各五分 当归身(酒洗)六分 半夏(汤泡七次) 升麻(锉碎)以上各七分 甘草(锉碎) 藁本以上各八分 柴胡(锉碎如豆大) 羌活(锉碎如豆大)以上各一钱 白葵花三朵(去心,剪细)

右件藥都一服,水五盞煎至二盞,入:橘皮五分 草豆蔻仁面里燒熟去皮

黄芪已上各一錢,右件入在内,煎至一盞,再入下項藥:生地黄二分酒洗 黄檗酒浸 黄連酒浸 枳殻以上各三分

上药都作一服,加水五盏,煎至二盏,加入:橘皮五分 草豆蔻仁(面里烧熟去皮) 黄芪以上各一钱,上药加入方内,再煎至一盏,再加入下列药物:生地黄二分(酒洗) 黄柏(酒浸) 黄连(酒浸) 枳壳以上各三分

以上四味,預一日另用新水浸,又以:細辛二分 川芎細末 蔓荆子以上各三分

以上四味,前一天另用新汲泉水浸,再用:细辛二分 川芎(细末) 蔓荆子以上各三分

預一日用新水半大盞,分作二處浸此三味,並黄檗等煎正藥作一大盞,不去,入此浸者藥,再上火煎至一大盞,去渣稍熱服,空心。又能治嚙[1](嚙:意同咬。)頰、嚙唇、嚙舌、舌根强硬等證。忌肉湯,宜食肉,不助經絡中火邪也。大抵腎併膀胱經中有寒,元氣不足者皆宜服之。

前一天用新汲泉水半大盏,分作二处浸此三味,与黄柏等合并煎正式方药至一大盏,不去渣加入这些浸药,再上火煎至一大盏,去渣,空腹温服。此方又能治咬颊、咬唇、咬舌、舌根强硬等证。忌食肉汤,可食肉,这样就不会助经络中火邪。一般肾及膀胱经中有寒, 元气不足的,都可服用。

脾胃调理法

白粥、粳米、緑豆、小豆、鹽豉之類,皆淡滲利小便,且小便數不可更利,况大瀉陽氣,反行陰道。切禁濕面,如食之覺快勿禁。

白粥、粳米、绿豆、小豆、盐豉之类,都有淡渗利小便作用。如小便频数,不可再用利尿药,况且利尿药多了能损耗阳气,反伤阴液,也切忌用湿面,但如吃面觉得舒适,可不必禁忌。

藥中不可服澤瀉、豬苓、茯苓、燈芯、琥珀、通草、木通、滑石之類,皆行陰道而瀉陽道也,如渴,如小便不利,或閉塞不通則服,得利勿再服。

如无水湿停留,药中不可用泽泻、猪苓、茯苓、灯芯、琥珀、通草、木通,滑石之类,这些药都能行****而利水,易伤津损阳气。如口渴、小便不利、小便闭塞不通可用,小便得到通利不必再服。

忌大鹹,助火邪而瀉腎水真陰,及大辛味,蒜、韭、五辣、醋、大料物、官桂、乾薑之類,皆傷元氣。

忌大咸,因为咸能助火邪而泻肾阴,以及大辛辣味,如蒜、薤、葱、胡椒、醋、茴香、桂皮、干姜之类,这些易伤元气。

若服昇沉之藥[1](昇沉之藥:指昇降浮沉之藥。),先一日將理,次日腹空服,服畢更宜將理十日;先三日尤甚,不然則反害也。

如服升散或沉降药,应先一日调理脾胃,次日空腹服用,药后宜再调养十日,尤其是药后三日更要注意调养,否则反会损害脾胃。

夫諸病四時用藥之法,不問所病,或温或涼,或熱或寒,如春時有疾,於所用藥内加清涼風藥;夏月有疾,加大寒之藥;秋月有疾,加溫氣藥;冬月有疾,加大熱之藥,是不絶生化之源也。錢仲陽醫小兒深得此理。《内經》必先歲氣,毋伐天和[2](必先歲氣,毋伐天和:必先審察當年的節氣變化,不違反四時節氣的變化規律。),是爲至治。又曰:無違時, 無伐化[3](無伐化:不要違背四時生化規律。)。又曰:無伐生生之氣。此皆常道也。用藥之法,若反其常道,而變生異證,則當從權施治。假令病人飲酒,或過食寒、或過食熱,皆可以增病。如此則以權衡應變治之,權變之藥,豈可常用乎。

凡各种疾病四时用药的方法,不问什么病,或用温药或凉药,或用热药或寒药,都应根据时令加减。如春季的疾病,在所用药内加清凉风药;夏季的疾病,加大寒药;秋季的疾病,加温气药;冬季的疾病,加大热药,这样才能不违背四时生化规律。钱仲阳医治小儿,深得这一道理。《内经》所说的必先审察当年节气变化,不要违反四时变化规律,这是最重要的治则。又说,治疗不要违背时令及其生化规律。又说,不要克伐自然界的生化之气,这都是常理。用药的方法如违反常理,而变生异证,那么应当权衡变化而施治。假使病人饮酒过量或过食寒、或过食热,都可以加重疾病,此时应采取权衡应变的方法用药,权变之药岂可以常用。

摄养

忌浴當風,汗當風。須以手摩汗孔合,方許見風,必無中風、中寒之疾。

忌当风沐浴和汗出时当风。应用手掌摩擦全身使汗孔闭合,方可以见风,这样不会得中风、中寒的疾患。

遇卒風暴寒,衣服不能禦者,則宜爭努周身之氣以當之,氣弱不能禦者病。

如遇天气暴冷刮风,衣薄不能抵御风寒的,宜用力努争以抵挡,如正气虚弱不能抵御风寒则犯病。

如衣厚於不通風處居止,而氣短,則宜減衣摩汗孔合,於漫風[1](漫風:散漫無方向的風。特指自然的微風。)處居止。

如果衣厚而在不通风处居住,也可以出现气短促,应减少衣服,同时摩擦全身使汗孔闭合,在漫风处居住。

如衣薄而氣短,則添衣,於無風處居止。氣尚短,則以沸湯一碗燻其口鼻,則不短也。

如衣单薄而气短促,应及时加添衣服,在避风处居住。气仍短促的,可用热开水一碗熏口鼻,气就不再短促了。

如久居高屋,或天寒陰濕所遏,令氣短者亦如前法燻之。

如果久住高屋,或天气阴冷潮湿,造成气短促的,也可用前熏法。

如居周密小室,或大熱而處寒涼,氣短,則出就風日,凡氣短皆宜食滋味湯飲,令胃調和。

如果居住在密封的小房间中,或者天气大热而处在寒凉地,出现气短促,应走出去临风见日,凡气短均宜食有营养的汤饮,使胃气调和。

或大熱能食而渴,喜寒飲,當從權以飲之,然不可耽嗜[2](耽嗜:過分的嗜好。)。如冬寒喜熱物,亦依時暫食。

或者大热天能食而口渴,喜冷饮,当权衡饮服,但不可过于嗜好。如果冬天喜食热物,也宜暂时与以助温暖。

夜不安寢,衾厚熱壅故也,當急去之,仍拭汗;或薄而不安,即加之,睡自穩也。饑而睡不安,則宜少食;飽而睡不安,則少行坐。

夜眠不安,往往是衣被过厚的缘故,当急去衣被,揩干汗水;或衣被薄而眠不安,应立即加厚衣被,睡眠即稳。如因饥饿而睡不安,应少食,如过饱而睡不安,应稍行走以帮助消化。

遇天氣變更,風寒陰晦,宜預避之。大抵宜溫暖、避風寒、省語、少勞役爲上。

遇到天气变化,风寒、阴晦的天气,应预先违避,一般宜温暖、避风寒、少言语、少劳役为好。

远欲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以隋侯之珠[1](隋侯之珠:古代隋侯所藏的月明珠。“隋珠彈雀”,比喻做事不知衡量輕重,因而得不償失。),彈千仞[2](千仞:八尺爲一仞。千仞喻極高之意。)之雀,世必口關[3](口關:笑的異體字。)之,何取之輕而棄之重耶。殘軀六十有五,耳目半失於視聽,百脈沸騰而煩心,身如衆派漂流,瞑目則魂如浪去,神氣衰於前日,飲食減於曩[4](曩:昔時。)時,但應人事,病皆彌甚,以己之所有,豈止隋侯之珠哉。安於淡薄,少思寡欲,省語以養氣,不妄作勞以養形,虚心以維神,壽夭得失,安之於數,得喪既輕,血氣自然諧和,邪無所容,病安增劇?苟能持此,亦庶幾於道,可謂得其真趣矣。

名利与身体谁亲?身体与财货谁多?用隋侯的明珠去弹几千尺远的鸟雀,必受世人讥笑,何必因小失大啊。我这个残弱的身躯已经六十五岁了,耳目的视听功能已经减半,全身百脉好像沸腾令人心烦,身子好像躺在水上漂流,闭目时好像魂随波浪而去,神气比以前日渐衰弱,饮食也比过去减少,稍作人事往来,病就加重,以自己所存残躯岂止是隋侯之珠!唯有安于淡泊,少思寡欲,少言以养正气,不过于劳累以养形体,虚心宁静以维护神气,寿命和得失顺从天数,不去考虑,减轻了患得患失心理负担,气血自然就会和谐,邪气无从侵犯,病怎么会加剧。如能保持这样,也就合于自然规律,得到了真正的情趣。

省言箴[1] (箴:規諫。)

氣乃神之祖,精乃氣之子,氣者精神之根蒂也。大矣哉!積氣以成精,積精以全神,必清必靜,御之以道,可以爲天人矣。有道者能之,予何人哉,切宜省言而已。

气是神活动的基础,精是气之精华,气是精神的根基,其理博大得很啊! 积气才能成精,积精才能保全神,必须保持清静淡泊,才能驾驭自然规律,可以成为人与自然的统一。掌握养生之道的人能够做到,不管是什么人,切宜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