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旧梦重温:民国先知的道路探寻
2588400000016

第16章 帝制与共和(7)

一次历史性的拜访

无论对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还是对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历史,这都是一个意义深远的日子:1916年12月26日。

这一天,蔡元培到客店拜访了从上海到北京办事的陈独秀。

一个月前,也就是11月26日,为了“群益”与“亚东”合并之事,陈独秀与汪孟邹一起到北京筹股,住进了前门外一家旅馆。这时的蔡元培刚刚受命中华民国政府的委任,即将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正在考虑如何改革北大的不良状况,如何制订北大的教学方针,如何把北京大学办成真正的现代大学。为此,他需要为北京大学聘任新的教员。历史,就这样让两个人再次走到了一起。

至于究竟是谁向蔡元培介绍了陈独秀,人们的说法略有差异。沈尹默说:

1917年,蔡先生来北大后,有一天,我从琉璃厂经过,忽遇陈独秀,故友重逢,大喜。我问他:“你什么时候来的?”他说:“我在上海办《新青年》杂志,又和亚东图书馆汪原放合编一部辞典,到北京募款来的。”我问了他的旅馆地址后,要他暂时不要返沪,过天去拜访。

我回北大,即告诉蔡先生,陈独秀到北京来了,并向蔡推荐陈独秀任北大文科学长。蔡先生甚喜,要我去找陈独秀征其同意。不料,独秀拒绝,他说要回上海办《新青年》。我再告蔡先生,蔡云:“你和他说吧,要他把《新青年》杂志搬到北京来办吧。”我把蔡先生的殷勤之意告诉独秀,他慨然应允,就把《新青年》搬到北京,他自己就到北大来担任文科学长了。

我遇见陈独秀后,也即刻告诉了汤尔和,尔和很同意推荐独秀到北大,他大概也向蔡先生进过言。(沈尹默:《我和北大》,《五四运动回忆录》(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按照这种说法,是沈尹默首先向蔡元培推荐了陈独秀,而且蔡元培是经过他与陈独秀联系的。但是,蔡元培自己却是这样说的:

民国五年冬,我在法国,接教育部电,促回国,任北大校长。我回来,初到上海,友人中劝不必就职的颇多,说北大太腐败,进去了,若不能整顿,反于自己的声名有碍,这当然是出于爱我的意思。但也有少数的说,既然知道他腐败,更应进去整顿,就是失败,也算尽了心;这也是爱人以德的说法。我到底服从后说,进北京。

我到京后,先访医专校长汤尔和君,问北大情形。他说;“文科预科的情形,可问沈尹默君;理工科的情形,可问夏浮筠君。”汤君又说:“文科学长如未定,可请陈仲甫君;陈君现改名独秀,主编《新青年》杂志,确可为青年的指导者。”因取《新青年》十余本示我。我对于陈君,本来有一种不忘的印象,就是我与刘申叔君同在《警钟日报》服务时,刘君语我:“有一种在芜湖发行之白话报,发起的若干人,都因困苦及危险而散去了,陈仲甫一个人又支持了好几个月。”现在听汤君话,又翻阅了《新青年》,决意聘他。从汤君处探知陈君寓在前门外一旅馆,我即往访,与之订定;于是陈君来北大任文科学长……(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原载《东方杂志》,第31卷1号,1934年1月1日。)

第二章帝制与共和在这里,蔡元培说到汤尔和的推荐,而没有提到沈尹默的推荐。蔡元培这篇文字写于1933年年底,发表于1934年年初,当时陈独秀尚在狱中。而沈尹默的文章是几十年后才写的。有一件事蔡元培在回忆中没有提起:其实,他与陈独秀是共过事的,在辛亥革命之前,他们曾经为刺杀清室大员而一起试验过炸弹。

从汤尔和那里知道了陈独秀的住处,蔡元培立即前往拜访。

根据汪原放等人的日记和回忆,沈尹默说到的陈独秀不愿为北大而放弃《新青年》,这是真的。众所周知,陈独秀于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了《新青年》,可谓惨淡经营,此时刚刚出到第2卷的第4期。说到陈独秀放不下这份杂志,我倒想把话说得远一点,结合当时情形,看看陈独秀究竟为什么要办这份杂志,为什么对它那么看重。

当时的中国是革命已经过去,大清帝国变成了中华民国,但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旧官僚不可能迅速成为现代国家合格的管理者,广大民众也不可能一夜之间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囿于思想观念和传统习惯,执政者往往以旧的方式执政,民众也往往以旧的习惯以草民自居。

后来的历史叙述总是对袁世凯给予种种指责,但是,一些指责显然并不完全恰当。比如,说他一心复辟做皇帝,说他蓄意破坏共和,阻挡历史进步,大概就并不完全是那么回事。如果客观地看问题,答案事实上比较清楚:这个旧体制培养起来的官僚和军阀,还不习惯在现代国家执政。对于现代政治体制,他很难迅速适应,在进退两难之际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这并不奇怪,因为历史的惯性是无法忽视的存在,它必然成为革命之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存在的问题。且不说袁世凯本身就是刚刚摘掉大清顶戴的旧官僚,即使革命党人不把总统的宝座让出,也很难保证在历史的惯性作用下不出现不良的结果。虽然他们已经是总统或者什么别的称谓,但传统的力量很容易使他们成为事实上的皇帝。

与此同时,国民的状况也是重要的。共和国诞生了,但历史不可能预先为她准备下合格的共和国公民。对于他们的大多数来说,还没有意识到历史发生的重大变化,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他们像过去一样,仍然习惯于被奴役的地位,因为从来不曾拥有过公民的权利,自然不会维护自己的权利。有的甚至很不习惯这个礼崩乐坏的新时代,因为的确是官员不像过去的官员,百姓也不像过去的百姓,县大老爷面前竟然都不用下跪了。1915年,袁世凯上演复辟帝制的丑剧,各地各界纷纷劝进。而在文化界,一些人极力鼓吹尊孔读经,并且要把孔教奉为“国教”。这一切反映了中国国情,反映了传统的力量。

正因为这样,陈独秀产生了新的觉悟,从政治革命走向了文化革命。他要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进行现代公民教育,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

《新青年》出现于中国,很快引起了知识界的注意。但是,在其开始,陈独秀的同道寥寥无几,翻看最先的《青年杂志》,只有高一涵、刘文典、李亦民等几人,后来又加入了吴虞等,也仍然不成阵势。我们可以设想,一本没有几个作者也没有多少读者的杂志,要在这样一个大国进行启蒙事业,那是多么艰难而遥远的事!

然而,历史的机缘出现了,蔡元培走进了北京前门外那家旅馆。在那里,他们谈定了两件事:一,聘陈独秀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二,陈独秀把《新青年》带到北京来办。

无论对于北京大学,还是对于《新青年》,这都是一个重大的开端。此时,《新青年》第2卷第5号已经在上海印出,只准备在1917年1月1日发行。也正是在这一期上,刊登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它是文学革命的第一枪。此时的《新青年》到北京来办,意味着文学革命将与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联系在一起,也意味着《新青年》竭力倡导的新文化运动将获得北京大学这个阵地,并在这里形成新文化的阵营。而就北京大学来说,它将因陈独秀和《新青年》的到来而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从此不再是默默无闻的高等学府,而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和文化新潮的发源地。而且,由于蔡元培与陈独秀的这一决定,全国各地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将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中心集结。

于是,1917年1月4日,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1月13日,陈独秀就任北大文科学长。从此,《新青年》开始在北京编章出版。到1918年1月,《新青年》成为同仁刊物,不再由陈独秀一人主编,而由六人轮流主编,他们依次是: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尹默。同时,鲁迅、周作人、刘半农等也参加了编章工作。值此,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领袖集团已经形成。而作为后起之秀的傅斯年、罗家伦等,正在他们的影响之下迅速成长起来。

在蔡元培的主持之下,北京大学迅速从腐朽的旧躯壳中获得新生。由改造北京大学作为起点,中国教育开始走上现代化的轨道。现代社会最显着的标志就是政府民选、司法独立、军队国有、新闻自由和教育独立。革命之后的中国没有完成真正的军队国有,所以导致了军阀混战的局面,但教育独立曾经成为现实。随着民国建立,教育独立成为知识阶层的共识。蔡元培致力于高等学校在制度上与国际公认的标准接轨,推动了教育独立和学术自由的实现。他认为,“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持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影响”,因为“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的,政党是要制造一种特别的群性,抹杀个性”。(《蔡元培全集》,第4卷,177页,中华书局)1984。他主张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学生能力,完成学生人格,而不是要学生成为供人驱使的工具。他曾反复强调:隶属于政治的教育与超越于政治的教育,根本目的是不同的。前者使受教育者服从,易受政府驱使;而后者则是从受教育者着想,实现其健全的人格。他把教授治校视为保障教育独立的根本措施。在推动教育独立和教授治校的同时,蔡元培倡导思想自由,主张兼容并包。他不赞成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认为在现代国家,“言论自由与思想自由,尤为绝对之原则”,《蔡元培全集》,第5卷,59页。而大学更应贯彻实现。他指出:“以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蔡元培全集》,第3卷,211页。)

因为蔡元培等人的努力,北京大学不仅成为现代知识分子的摇篮,而且对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带动中国当时的大学,迅速培养起中国的现代知识分子。

正是在这样一种新的氛围之中,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地进入了高潮。一代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主意识迅速形成,怀疑的精神、批判的态度以及对于社会的责任感也进一步强化。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当巴黎和会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才爆发了1919年5月4日的学生运动。这一运动标志着年轻一代知识分子对于国家事务的独立介入,它使政府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在世界面前刷新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同时也进一步助长了青年知识分子关心社会政治和国家大事的热情。

与此同时,各种报刊纷纷问世,“1917到1921年间,全国新出的报刊有1000种以上”。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247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除《新青年》之外,《每周评论》、《新潮》、《国民》、《少年中国》、《星期评论》、《建设》、《解放与改造》(后改名《改造》)、《少年世界》,以及三大副刊(《晨报》的《晨报副刊》、《时事新报》的《学灯》、《民国日报》副刊《觉悟》),都显示了一个文化创新时代的光彩。考察当时的情况,虽然也发生过封报馆和抓记者之类的事件,但因为有现代的制度框架,不仅言论自由,结社也是自由的,所以知识界社团林立,知识分子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主张,表现出了空前的积极性。正因为这样,五四时期成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辉煌的成年礼。

而这一切,都要从那一天蔡元培对陈独秀的拜访说起。是是非非吴稚晖一般大陆读者大概与我一样,对于吴稚晖这个名字,既熟悉又不熟悉,感觉如在云里雾里,不清楚他的真面目。

这个人的确有点怪,因而被称作“怪人”,甚至是“民国第一怪人”;也的确有点疯,因而年轻时就被称作“疯子”;同时,大概还有点神秘,虽然他敢说敢骂,率性而为,为人处事很透明,但仍然让人看不透,而且,他纠缠着许多是是非非。但这一切,更使他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

不做官而地位显赫

吴稚晖被称为“党国政要”,与官场密切相连,但是,他一生“不做官”,而且一直坚持了下去。在他的头上有许多头衔:中央监察委员、中央监委常委、中央最高国防会议常务委员、中央评议员、总统府资政……但这大多是虚衔。他有一句名言:“官是一定不做的,国事是一定不可不问的。”所以,他做各种代表,做各种委员,虚职都可以接受,对于官场实职,却一概拒绝。

他有许多做官的机会,而且有做大官的机会,都被他拒绝了。他说:“我辈薄总统而不为。”(梁冰弦:《吴稚晖学术论着》序二,4页。)他这不是做秀,而是真这么做的。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最先的教育总长人选就是吴稚晖。但他坚决拒绝,直接对孙中山表示:愿任奔走之劳,但官是不做的。几天之后,就在人们庆祝中华民国诞生的热浪中,他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当了编章。

1927年,他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结果,他坚辞不就,位子空了一段时间,最后只好让别人填上去。

1928年6月,他被任命为中山大学校长,结果是拒不赴任。

1928年10月,国民政府改组,内定他为监察院院长,被他婉言谢绝。

1943年8月,林森逝世,他又拒绝了国民政府主席的职位。

******多次要他出山,他以自己是无政府主义者、脾气不好为由,一一拒绝。没办法,知道他这种脾气的人,比如******和国民党的一些要人,便不再考虑给他官做,而只给他虚职。他当委员,有非常认真的时候,甚至拍桌子骂人,但更多的时候是什么文件也不看,需要签字就签字,需要投票就投票,没有官僚们似乎严肃认真的那种样子。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几乎无职无权的人,地位却十分显赫。他做过一些大事,重要场合几乎离不开他。比如:

第二章帝制与共和1925年3月,孙中山遗体由医院移至中央公园社稷坛大殿公祭,吴稚晖为左绋执头界,显示着与死者超乎一般的关系。值得在此提及的是,四年之后,国民政府把孙中山遗体由北京香山移至南京中山陵安葬,吴稚晖仍然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在一般人眼里,他与孙中山关系绝非一般,在国民党中他的地位绝非一般。

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在隆重的誓师大会上,******宣誓就任北伐军总司令。吴稚晖将孙中山遗像、党旗和国旗授予******,并致辞激励全体将士。

1943年10月,******就任国府主席,由吴稚晖监誓。

1946年12月,国民党结束训政,制宪国民大会通过中华民国宪法,吴稚晖代表大会向国民政府的代表******发送宪法蓝本。

1948年5月,******当选中华民国大总统,在就职典礼上,又是吴稚晖监誓。

……

授旗、监誓,都是礼仪性的角色,并不代表着实际的权力。但是,能够充当这样的角色,却意味着一种地位,一种可以给实际权力带来合法性的“德高望重”之类的权威身份。

对于这种角色,吴稚晖非常清楚。他曾对吴余庆说:“开大会,把我这个所谓‘元老’请上主席台,照相让我站在前排,很像无锡惠山泥人‘大阿福’,放在橱窗里摆摆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