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山海异志录
25827000000016

第16章 宁神香【三更求收藏,求推荐!】

杨一章很可能是见鬼了。

这可不是什么玩笑话,鬼这玩意确实是存在的,虽然常人看不见,它也可以看成是人死后延续,是不愿归于阴间的亡魂之灵,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一团看不见的信息思念体。以前蒋歌自然不知道了,但是【友康笔录】里却是有一定介绍,总得说来鬼这种东西有点欺弱怕硬,因为没有实体,所以并不能对人造成实质的伤害,那它们又靠什么害人了?很简单就是吓人,吓到人崩溃,产生严重的幻觉,自己伤害自己,因为其本身就是思念体化身,所以很轻松就能影响人的思想。

但是吓人的对象,它们也是有选择的。从古来便有传言,说鬼有三不害,穷凶极恶不害,杀气滚滚不害,身气刚正不害。可见鬼也是一种很没节操的存在,专吓胆小性格弱的人,也没有小说电影里说得那么恐怖,那种厉害的厉鬼一流比妖怪还少见,而一般的鬼类都弱得很,正常三五个成年人的人气就能吓跑它了。

就如同杨一章见到的鬼,只在他一个人时才出现吓人,有大人在时却不出现,很可能就很弱小。

因为鬼是用吓人的招式,所以只要让自己平心静和,身心刚正,便可乌邪不侵。当然这点杨一章这样小孩,甚至大多数成人也办不到,人心复杂,弱点太多,鬼很容易就能抓到,比如这一次对付杨一章的就是鬼最常用的人的恐惧心理。

所以蒋歌就给杨一章做了一个安心宁气镇神的东西,是一个香包,名叫宁神香。

本来按【友康笔录】上所写得,最好由桃花、梨花、牡丹、芍药、苿莉花等十几种花香,加之桔梗、甘草、朱砂、酸枣仁、柏子仁、当归、石菖蒲、党参、茯苓、五味子等十数味中药混合装入一袋香包中。这种宁神香不禁能平心静气镇神,更是能治失眠,烦躁等。

但是蒋歌那来那么多材料,好在【友康笔录】也有言,若无全部材料,也可以制作简易版的,只是效果没有全部材料做出的强罢了。

蒋歌心想反正这只鬼只敢吓小孩也强不到那里去,所以简易版的宁神香应该是足够的,何况也只是用这二天时间而已,过了二天时间自己再按【友康笔录】上所述去做一件护身法宝给杨一章就行了。

材料当然是严重不足的了,好在小区外不远就有一家药店,而花香只好去超市买一些花味香精,七凑八拼下总算是做出了一个宁神香。杨一章闻过后,心情果然平复了很多,蒋歌一看也安了一口气,有效果就好。

交代了杨一章这二天都要带着宁神香包,并且约定好不告诉别人后,蒋歌看着杨一章睡去,再三确认是没问题后才离开的。

第二天周未,蒋歌特地起了个大早带着【友康笔录】跑到校图书馆里,由于是一大早,图书馆内没几个人,蒋歌找到了一本山海经还有一本白话版本的山海经,想了想他又找了一本画有中国历史各王朝国土地图的史书,随意找到一处角落的桌子坐下拿出带来的残缺山海经对照了起来。

这么一对照就过去了一上午的时间,期间倒还真让他知道了不少事,首先他推断这本山海经应该是明清时代的产物,因为其上所描写的地形地貌,各地的名称,明清时代最能对上。

还有山海经其实分类复杂,光是按地区分就有南山经、北山经、东山经、西山经、中山经之分。这还只是山海经中山字部分(海内经),其他还有海外经与大荒经两大分类。

本来正统的山海经死书于战国至初汉年间,全书十八卷,讲各地风土人情,山川风物,奇兽怪鸟,神仙魔怪,金玉珍宝,神话故事等。集包括了地理、历史、神话、宗教、民族、动植物、医药等绪多方面的一本神书,也不知道是那个奇人或者说是那群奇人写的。

当然上面的是原版的山海经,蒋歌从图书馆中拿来的就是这版本的,可【友康笔录】前的山海经显然不一样。

它少了很多正统山海经里笔墨重彩的山水描写,繁文人类文化的重书,神话故事描绘更是极少,有也是因为与此地本身真实存在着传说之物有关才提起。大多数则是简单写出了一个地方,这个地方上有什么,到山怎么走,到水怎么入,还介绍了种种奇地的进入方法等。

说是山海风物志,更准确的不如说是一本奇异物种分布地图。

可就是这筒单的记载,却是寻宝人争破头的存在,因为上面记载着的可是世间绝世之奇珍,妖、神、兽、仙、禽、怪其上皆有!

一本简单的山海经却把中华九洲之奇珍怪物都书写了进去,也难怪此书在开头写有“天下九洲志,皆入山海中”,好大的口气只因强大的自信而已,这完完全全就是一本中华大地妖怪神仙,奇兽珍禽的分布图啊。

若是能按照里面写着将这些奇珍都捉回来,那是多少钱啊,一时间蒋歌心潮澎湃,好一会儿他冷静了下来,才摇了摇头,自己这是贪欲上心,且不说这些个奇珍异物那有容易得手,危险程度都高得吓人,很多地方都不是常人能去的,而且年代这么久远了,谁知道东西还在不在原地,很可能费尽功夫到头花只是白忙一场罢了。

还有由于破损严重,蒋歌可以完全看明白的也只有几篇而已,要想指望这发财还是别做梦了,尽管如此,他还是大开了眼界。

离开了图书馆,他还是借了一本山海经来借鉴,因为下午还有工作所以打算在晚上时再对照一下。

他本来是想回宿舍放下东西后去吃个饭直接出去工作的,谁知道他回到空无一人的宿舍刚放东西时,就感觉背后有人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回头看了下,拍他是一位高个的戴眼镜的青年。

“石峥,你怎么来了?是来找打篮球么,不巧我过会就要出门了。”

石峥也是他这楼里的住着的学生,他是考古系的,就住楼上的607室,两人是打篮球时认识的,平时关系不错。

他听到蒋歌的话却是摇了摇头,然后道:“蒋歌你这是要去打工吧。”

在得到蒋歌的回应后,又道:“那我就长话短说了,其实是这样的,我们系里的教授要请人打下手,工作不累工资也挺不错的,我第一个想到了你,所以过来想问一下你愿不愿意去。”

可能是怕蒋歌不理解,石峥又细说了一下重点。

原来,这几天在山西长治与晋城相交的一处地方,一队建筑设工队无意中挖通了一处古墓,上报到北京,引起了考古界的高度重视,北华大学的一些教授也坐不住了想组团过去实地考检一番,但是不巧得是正赶上了放暑假,考古系的学生大多数都回了家,人手严重不足,所以才想说去外系招点人马过来。而石峥听到教授想招人,就想到了蒋歌,他对蒋歌的印象很好,实在人真,是个值得交的朋友,这一次因为要去的地方不近所以报酬不低,有好处自然是想着自家兄弟了,这不石峥就兴冲冲的跑过来找蒋歌了。

蒋歌听完有点感动,真诚的说了一声“谢谢。”

却不想反倒把石峥弄不好意思了。

“谢什么,大家伙都是兄弟客气什么,再说就算不找你,到时候还是会找别人的,这一去就是个把天的也可能半个月左右,若找个不认识的人,多难相处,到时候反倒不自在了。”

石峥诚意拳拳,蒋歌也不好拒绝就答应了下来。

“太好了,到时候作业完,我再带你去山西好好玩一玩,就这么说定了。”

送走了兴高采烈的石峥,蒋歌默默无语。

真得怎么巧?

若是自己记得不错,那本山海经中唯有几个可以看得清楚全部记载的奇物所在地,其中一个就是在就在那一带吧,不过却不是在山西,而在山西省的隔壁省,河南的开封。

如果说蒋歌对山海经里面记录的东西不好奇的话是假的,但这一下子就有了可以去求证的机会,反倒让他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同时又有点患得患失起来,害怕万一是假的怎么办?万一时间太久了奇物都没了怎么办?

可是不一会儿蒋歌又自嘲得笑了笑,自己真是傻了,东西都还没证实就想这么多干什么。

算了,车到山前必有路,走一步看一步了,若真有也是我的幸运,若没有也是命,强求不来,何况有了【友康笔录】我完全可以在寻宝人这一职业上试试看,若真能行,恐怕就再也不必为钱苦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