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神仙阁
25796000000095

第95章 陈豨反叛

第九十五章:陈豨反叛

陈豨何许人也?陈豨山东临朐县人,原韩信的老部下。何年何月跟随刘邦闯天下,历史无明确记载。陈豨既不是刘邦沛县的老乡,也不是早年跟随刘邦一起起义的老部下,过去,也没有为刘邦建立什么特殊的功勋。刘邦做了皇帝之后,受到刘邦信任与重用。在韩王信叛国投降匈奴后,刘邦任命陈豨为代国相国,并以代国相国身份统帅监督赵国、代国的军队、边防部队。汉十年九月,陈豨举兵反叛。这样一个受到刘邦信任、重用的高官却举兵反叛刘邦,致使刘邦百思不得其解。赵国相国周昌专程进京,向刘邦回报了陈豨种种反叛迹象:陈豨宾客众多,又掌握重兵在外,恐有变故。刘邦还是将信将疑。为了证实陈豨的反叛罪行,刘邦派人暗中调查陈豨宾客的行踪,发现其宾客种种违法犯罪证据,许多事情背后都与陈豨有牵连。陈豨此时也知道刘邦派人暗中调查他,十分恐惧。陈豨想起临行前韩信对他说的话:“你现在所辖的区域,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而你又是陛下亲信,受陛下宠爱的臣子。如果有人说你反叛陛下,陛下必定不相信。这种话再次传到陛下耳朵里,陛下就会怀疑了。第三次传到陛下耳朵里,陛下一定会大怒,亲自带兵讨伐。到时你要随机应变。我为你做内应,从京城起兵与你呼应,天下就可以图谋了。”韩信的话,陈豨向来都是言听计从的,因为陈豨是韩信的老部下,对韩信十分崇拜。为了对付刘邦的暗中调查,陈豨也在蠢蠢欲动,他暗中派人与王黄、曼丘臣等人联系,企图伙同他们一起反叛刘邦。

尽管刘邦确切掌握了陈豨这些叛变证据,刘邦还是有些迟疑,对陈豨还抱有一丝幻想。刘邦打算进一步测试陈豨。汉十年秋,刘邦的父亲去世了,刘邦以此为由召见陈豨,陈豨害怕,推说有病,不接受召见。之后,陈豨为了应对刘邦的征剿,与王黄等人联合起兵,反叛刘邦,并自封为代王,出兵劫掠代地、赵地。由此证实了陈豨的反叛罪行,刘邦对左右说:“陈豨真是罪大恶极,十恶不赦!陈豨,过去作为我的使臣,很讲信用。代地是我大汉紧要之地,因此,封陈豨为列侯,以相国身份镇守代地,今天竟然伙同王、黄一起劫掠代地,真是罪该万死!”刘邦对这样一位心腹反叛自己痛心疾首,沉默良久后继续对左右说:“官吏百姓没有罪,能离开陈豨、王黄等人重新回归朝廷者,全部赦免!”之后刘邦御驾亲征。

到达邯郸,得知陈豨的兵力部署,高兴地对左右说:“陈豨不南据邯郸而防御漳水,我知道他没有什么作为。”赵国相国周昌说:“常山二十五城丢失二十城,请杀郡守、郡尉。”刘邦的策略是分而治之,安抚为上,周昌不理解刘邦的用意。刘邦反问周昌:“郡守、郡尉反了没有?”周昌如实回答说:“没有反。”刘邦告诉周昌:“这些人是兵力不够,被人所迫,他们无罪!”刘邦开始调兵,部署围剿陈豨,让周昌选派带兵的将士,周昌经多方努力,仅仅找来四个青年小伙子,周昌将这四个人带到刘邦面前,对刘邦说:“找来四人。”刘邦看了看周昌,周昌很窘迫。刘邦知道了赵国相国的难处,此时招兵难,他刘邦身为皇帝,亲自调兵,发了好几封加急军令,现在都没有调来一兵一卒,何况一个相国?刘邦转身看了看站在面前的四个年轻小伙子,大声谩骂:“你们这样的四个小伙子还能当将军?”四个年轻的小伙子非常惭愧、恐惧,连忙跪在地上说:“我们知道自己不配当将军,但国难当前,我们以死报国!”刘邦听了很高兴,便说:“人家都说燕赵多侠士,果然名不虚传!我封你们四位为四千户,任将军之职。希望你们不辜负朕的信任,拼死疆场,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左右听了连忙劝阻刘邦说:“对从军如蜀郡、汉中郡、伐楚的封赏还没有结束,今天封这四人,他们有什么功劳?”刘邦听了,轻蔑地说:“这里的奥妙不是你们所能知道的?陈豨反叛,代、赵两地都被陈豨占有,我曾以羽檄征召天下之兵,到现在为止,还不见一兵一卒?我又令赵国相国招兵,他仅仅能找来这么四个人?由此可见,在国难面前,招兵买马何其难也!今天看来,我把围剿陈豨的希望就寄托在他们四人身上了!你们说,在这样一种状况下,我为什么不重用这样四个人?所以我奖赏四千户给他们,是物有所值的!”左右听了,恍然大悟,齐声说:“皇上英明!”这四人后来招来千军万马,在围剿陈豨的沙场上,横刀跃马,建有奇功!

刘邦对付陈豨,除了招兵买马,增加兵员外,还十分注意分化瓦解陈豨的部队。刘邦问赵国相国周昌:“陈豨手下将领都是些什么人?”周昌告诉刘邦:“都是旧时商人。”刘备说:“我知道怎么对付陈豨了!”左右急着问:“陛下怎么知道了对付陈豨的方法了?”刘邦说:“陈豨手下都是商人,商人的本性是唯利是图。”刘邦用大量金钱收买陈豨部下,在金钱诱惑面前,陈豨手下将领纷纷叛逃陈豨。

之后刘邦坐镇邯郸,指挥千军万马围剿陈豨。

将军郭蒙和齐将联合进军,太尉周勃取道太原进入代地,攻陷马邑。周勃平定代地,斩杀陈豨于当成。

周勃平定代地,斩杀陈豨于当成,已是汉十二年十月以后的事情了。而唆使陈豨反叛的淮阴侯韩信已于汉十一年春正月于于长安反叛被诛杀三族。欲知其详,请看下一章,走狗当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