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神仙阁
25796000000079

第79章 治国方略(一)

第七十九章:治国方略(一)

三位神仙在神仙阁会议上探讨了刘邦与项羽的治国方略的异同。

三位神仙认为刘邦与项羽第一个不同点就是刘邦在进行军事斗争的同时,讲究策略,注重讲政治;而项羽在进行军事斗争的同时侧重权威,强调震慑作用。其结果是刘邦赢得了民心,项羽失去了民心;刘邦收获了天下,项羽丢失了天下。

如在对待楚怀王熊心这个问题上。

项羽处处凌驾于楚怀王之上。楚怀王任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统率大军东去救赵。后来,项羽杀害了宋义,自封为上将军。派人报告楚怀王,楚怀王只得照单接受。后来,项羽裂土封侯,自封为西楚霸王,尊楚怀王为义帝,之后又派人杀害了楚怀王。

刘邦尊奉楚怀王,受到楚怀王的信任与重用。楚怀王让刘邦率兵西进咸阳,却不允许项羽西进咸阳。当刘邦得知楚怀王被项羽杀害时,露着胳膊大哭,替义帝发丧,凭吊三天,并倡议天下诸侯悼念义帝,声讨项羽!

其实,这是一件很诡异的事情。楚怀王是项羽与其叔父扶起来的,楚怀王能成其楚怀王,完全是项羽作茧自缚。当时让一个还在为人牧羊的熊心做了楚怀王,就是想利用没落贵族的政治影响。那时有范增,是范增出的这个鬼主意!后来将楚怀王封为义帝,这件事情范增也参与了,为什么没有政治上的考量呢?若果将楚怀王贬为义帝,然后抓住政治造势,让人们知道楚怀王不配当楚怀王,刘邦就没有戏可演!也许是军事上的胜利让项羽、范增等忘乎所以了!反过来看刘邦,宣誓要为楚怀王凭吊三天,这其实就是猫哭耗子假慈悲,是做个天下人看的!

如在对待秦朝皇帝子婴这个问题上。

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来投降刘邦,有人建议杀掉子婴。刘邦认为不应该杀害一个投降的皇帝。刘邦说:“最初,楚怀王派我西进咸阳,就是因为我宽大待人。再说,人家已经投降了,还杀害人家,这样做不吉利。”

项羽进入咸阳后,立即处死了秦王子婴。

如在对待秦国都城咸阳这个问题上。

刘邦进咸阳后,开始想留在宫殿里逍遥几天,后来樊哙、张良劝说刘邦离开,刘邦就派人封存好宫殿中金银财宝和府库,然后撤军离开咸阳,驻军灞上。

项羽进入咸阳后,屠毁咸阳,将咸阳宫殿全部烧毁,大火燃烧了三个多月。项羽大肆搜刮财富、美女,然后才离开。

比较刘邦与项羽的所作所为,刘邦当时只是出于无奈,面对强大项羽的来临,刘邦只能选择离开;可惜的是项羽,既然千方百计的想占领关中,然而占领了关中,却又放弃关中,真是秦国人所讽刺的那样:楚人沐猴而冠!讽刺项羽没有政治理想!

汉四年,刘邦与项羽长时间对峙荥阳,项羽要与刘邦决战定胜负。刘邦却列举项羽十大过错,从政治上声讨项羽。

如果以战争决定胜负,刘邦根本不是项羽的对手,所以刘邦避其锋芒,注重从政治上做文章,树立自己的正面形象,争取民心;谴责项羽的倒行逆施,诋毁项羽,激起人民的义愤,孤立项羽,最后战胜项羽,赢得战争。

政治正确,决定军事正确。军事正确受制于政治正确;政治正确可以将军事正确大加挞伐,将其贬为不义之战,那么军事正确就成了千古之罪!项羽的军事正确就被刘邦的政治正确斥为不义之战,让项羽蒙受千古之冤!

三位神仙对于刘邦与项羽的治国方略也是感触颇多,谈得最多的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他们认为:如果统治者以统治者自居,高高在上,只会遭到被统治者的唾弃;统治者只有尊重被统治者、依靠被统治者,才能维护其统治者地位。项羽以屠城来恐吓被统治者,结果是失去了民心,遭到抛弃;刘邦尊重被统治者,依靠被统治者,结果收获了民心,收获了江山社稷。其实,刘邦与项羽一样,胜利之后都有屠城的犯罪行为,只是刘邦会从政治上去掩饰,才淡化了其暴行!

三位神仙感慨:

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是种子与土地的关系。统治者是种子,被统治者是土地。种子虽然很重要,但没有土地,种子什么也不是。土地虽然很重要,但没有种子,土地就会荒芜,就会沙漠化!

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是船与水的关系。统治者是船,被统治者是水。船需要水,没有水,就不需要船。水是船航行的必要条件,能保证船顺利航行;水,有时也让船出故障。有了水,但也需要船,没有船,只有水,也会有困难!

一个社会就是一座大厦。统治者是大厦的墙体,是大厦的结构;被统治者是大厦的基础,基础不牢固,大厦再漂亮,也有危险,或是只中看,不中用!

三位神仙强调,要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必须构建一个和谐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关系!

在治国方略上刘邦与项羽第二个不同点是刘邦耻于汉王;项羽安于霸王。刘邦耻于汉王,所以不断进取;项羽安于霸王,所以安于现状。欲知其详,请看下一章,治国方略(二)。